- 年份
- 2024(3244)
- 2023(4813)
- 2022(3848)
- 2021(3895)
- 2020(3083)
- 2019(7056)
- 2018(7080)
- 2017(11799)
- 2016(7735)
- 2015(8472)
- 2014(8798)
- 2013(7845)
- 2012(7366)
- 2011(6941)
- 2010(7179)
- 2009(6315)
- 2008(6364)
- 2007(5943)
- 2006(5282)
- 2005(5009)
- 学科
- 济(20097)
- 经济(20071)
- 教育(19344)
- 管理(15374)
- 业(14801)
- 中国(12499)
- 企(12149)
- 企业(12149)
- 理论(9049)
- 学(8995)
- 方法(8858)
- 数学(7130)
- 数学方法(6975)
- 财(6656)
- 教学(6499)
- 农(5265)
- 技术(5110)
- 制(4955)
- 发(4594)
- 业经(4264)
- 发展(4127)
- 银(4123)
- 银行(4117)
- 融(4108)
- 金融(4104)
- 务(4030)
- 财务(4019)
- 财务管理(4009)
- 展(4004)
- 行(3948)
- 机构
- 大学(109173)
- 学院(102462)
- 研究(39714)
- 济(31569)
- 经济(30612)
- 教育(29108)
- 管理(28784)
- 范(25787)
- 师范(25655)
- 京(24445)
- 理学(24379)
- 科学(24100)
- 理学院(23900)
- 管理学(23225)
- 管理学院(22977)
- 中国(22292)
- 师范大学(21186)
- 所(20460)
- 研究所(18658)
- 财(17587)
- 江(17132)
- 北京(16279)
- 中心(16082)
- 农(14948)
- 技术(14520)
- 财经(13995)
- 州(13895)
- 院(13790)
- 业大(13053)
- 职业(13027)
- 基金
- 项目(62873)
- 研究(52003)
- 科学(50647)
- 基金(42596)
- 家(37163)
- 国家(36685)
- 教育(33044)
- 社会(30504)
- 科学基金(29913)
- 社会科(28589)
- 社会科学(28580)
- 省(25239)
- 划(24029)
- 编号(22866)
- 成果(22725)
- 基金项目(21244)
- 课题(19800)
- 自然(17795)
- 自然科(17405)
- 自然科学(17399)
- 资助(17163)
- 自然科学基金(17111)
- 年(16880)
- 性(16685)
- 重点(16068)
- 部(16066)
- 规划(14883)
- 教育部(14445)
- 发(14319)
- 项目编号(14026)
共检索到1648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太平  黄岚  
                                    
                                
                            
                            民族性是指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行为方式、情感、习俗和思维方式,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凝聚民族全体成员心灵的纽带,是各民族交流和发展的源泉,是民族应对全球化挑战的思想源泉。民族性的重要表现是其独特的民族文化,民族危机最根本的是文化危机。教育对民族国家的形成具有独特的价值,被视为实现国家目的的重要工具;教育对于民族文化的发展在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发挥教育的民族国家认同功能和文化认同功能,培养学生的民族国家意识。坚守教育的民族性,是指在制定教育方针、教育目的设定、课程设置、课外活动组织、社会舆论营造等一系列教育活动中要始终突出民族性,弘扬民族精神。
                            关键词:
                                
                                    
                                    
                                        民族性  民族文化  教育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连锋  孙振东  
                                    
                                
                            
                            在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民族教育研究在处理民族性时尚存在以下问题:在教育内容上,未能处理好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关系;在双语教学问题上,未能处理好民族语言与国家通用语言的关系;在对学生学业成就状况归因分析时,未能处理好文化因素与其它因素的关系。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二:一是研究者对有关民族教育政策的误读和对民族教育"特色"的误解;二是后现代思潮在民族教育研究中的滥觞。充分认识民族文化传承的社会制约性,树立国家认同的高层次性观念,注重在世界历史的现代化进程中思考民族性,坚持发展理念,合理定位民族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是民族教育研究处理民族性的恰当思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汤谦繁  
                                    
                                
                            
                            鸦片战争后,西方文明的冲击打乱了中国社会既有的发展秩序,晚清社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各个领域开始发生变革。由于文化历史与传统的原因,晚清的文化变革较为缓慢并带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晚清文化民族性深刻地影响了晚清高等教育的演进。
                            关键词:
                                
                                    
                                    
                                        文化民族性  晚清高等教育  演进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丽  
                                    
                                
                            
                            新加坡的双语教育具有显著的民族性和经济性。该政策的实施主要是基于民族团结和经济发展的双重考量,其旨在保障新加坡人不丧失自身的文化价值和身份认同的同时,又能使新加坡的经济在世界上立足。实践证明,新加坡的双语教育不仅促进了多元文化的共存和多民族的和睦共处,而且推动了该国的经济发展,双语教育的双重性得到了积极融合和有效发挥。
                            关键词:
                                
                                    
                                    
                                        新加坡  双语教育  民族教育政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詹先友  
                                    
                                
                            
                            藏区教育受自然、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程度以及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较大,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重视藏区教育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藏区要在开办寄宿制学校,发展实用教育,建立激励和稳定人才的长效机制,服务民族学生、培养民族人才,开展双语教学,传承民族文化、强化民族及文化交流与融合等方面,积极探索与实践,突出教育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确保藏区教育的持续发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蒋凯  
                                    
                                
                            
                            20世纪70年代末中美高等教育交流恢复以来,交流内容日益丰富,规模日益扩大,对两国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透过中美高等教育交流的视角探讨了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的民族性问题,并对中美高等教育交流中的相互性问题进行了有关评述。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巨光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呼唤理想的中国民族性教育。在经历了教育政治化、教育现代化两大阶段之后,我国教育改革应重视建构民族性。20世纪90年代掀起的诵读中华经典运动是中国民族性教育探索的初步,中国民族性教育探索的实质是建设民族新文化,教育创新是中国民族性教育探索的灵魂。
                            关键词:
                                
                                    
                                    
                                        民族性教育  民族新文化  教育创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别敦荣  
                                    
                                
                            
                            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民族性●别敦荣(厦门大学高教所博士生)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当前高等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之一。应该说,对外开放是十分必要的。加强高等教育国际学术交流,开发合作办学和研究,与国外高教界保持广泛、直接和频繁的接触,对于借鉴其它国家发展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学敏   赵国栋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面对复杂的时势格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具有民族意识与情怀、国际视野和生态智慧的时代新人已彰显出重要的意义,也进一步唤起中国教育学的民族性意识。中华民族特色教育理论是中国教育学民族性自觉的理论产物,由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和合共生”的传统文化理念以及“知情意行”的心理认知模式予以学理支撑。究其本质,中华民族特色教育理论回答了“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即旨在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探索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践行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推动者以及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捍卫者,使他们能够以时代新人的全新姿态更好地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华民族特色教育理论作为中国教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思想来源、研究视角和育人追求上都有着独特的民族性价值,可以彰显和丰富中国教育学的民族品格,探索培育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的时代新人的教育特性和规律。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启祥  王德清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发展,西部地区的教育问题,尤其是少数民族高等教育问题越来越成为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新突破的关键因素。本文首先探讨了西部大开发的主体性与民族性特征,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民族预科教育政策对于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作用,最后探讨民族预科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主体性与民族性  民族预科教育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曾春葙  
                                    
                                
                            
                            李文明的《千年短裙》在复现黔东南"短裙苗"的生活境况与民俗景观上,可以称得上是一部民族志范本。李文明在《千年短裙》中着意两种意蕴的挖掘:一是民族性回望,以苗族底层者的个体时空回望书写,呈现出苗族人坚韧的民族性格;二是现代性思辨,基于苗族人面对现代化的行为选择,思索现代化冲击之下苗族民俗文化的流失。民族性回望与现代性思辨的交融使得《千年短裙》在展露民族叙事努力的同时,也凸显出民族文学文本的人类学价值——以过去维度的文化记忆和现实维度的文化阐释,还原族群在历史的长河中如何挣扎、成长,直至他们的民族文化在现代化生活中逐渐涵化。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曾水兵  
                                    
                                
                            
                            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是"民族"与"国家"的融合体。民族意义上的国家认同和政治意义上的国家认同是现代国家认同教育的两个基本维度。前者以民族历史、文化、语言认同为核心,涉及共同血缘、地域、历史等文化价值维度的认同教育,后者以宪法认同为核心,涉及人权、民主、法制等共同政治价值维度的认同教育。两者共存于国家认同教育的建构过程,不是非此即彼,而是良性互动,应有机地统一起来。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爱国走向宪法爱国是时代发展趋势,民族品格的塑造和民族精神的培育仍然是当代公民教育的重要使命。现代公民教育在两者张力之间培养既有民族品格和民族性精神,又具有现代民主意识的理性爱国公民。
                            关键词:
                                
                                    
                                    
                                        民族认同教育  宪法认同教育  理性爱国公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春萍  
                                    
                                
                            
                            学术独立的呼声在中国最早出现于20世纪初。它始终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现代性意义上的学术独立,一是民族性意义上的学术独立。但在国难日亟之下,接踵而至的内忧外患渐渐湮没了这种声音,学术独立的使命依然任重而道远。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常立农  
                                    
                                
                            
                            本文在分析了技术民族性的地域性、文化性、自立性特征和技术国际性的技术发明、技术应用、技术后果的国际化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技术的民族性和国际性的关系,强调技术的发展既要立足民族,又要放眼世界。
                            关键词:
                                
                                    
                                    
                                        技术  民族性  国际性  特征  关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梅  郑枫  
                                    
                                
                            
                            当下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强大趋势。但需要警惕的是,高等教育国际化不能异化为一种西方文化主宰下的"教育寻租",以损害发展中国家大学的民族性。因此,我国大学的发展应坚守与弘扬我国大学的民族性才能够从借鉴走向超越,从依附走向自主,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国际化  大学民族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