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76)
2023(4836)
2022(3881)
2021(3897)
2020(3093)
2019(7060)
2018(7083)
2017(11770)
2016(7798)
2015(8466)
2014(8822)
2013(7871)
2012(7380)
2011(6997)
2010(7188)
2009(6314)
2008(6431)
2007(6005)
2006(5326)
2005(5035)
作者
(20812)
(17197)
(17174)
(16605)
(11133)
(8556)
(7912)
(6763)
(6540)
(6527)
(5913)
(5901)
(5785)
(5719)
(5583)
(5483)
(5345)
(5164)
(5027)
(4939)
(4606)
(4454)
(4156)
(4136)
(4073)
(3894)
(3843)
(3815)
(3636)
(3517)
学科
(19888)
经济(19863)
教育(19231)
管理(15483)
(14846)
中国(12437)
(12353)
企业(12353)
(9201)
理论(9035)
方法(8956)
数学(7202)
数学方法(7057)
(6632)
教学(6383)
技术(5252)
(4958)
(4937)
(4566)
业经(4169)
(4142)
银行(4135)
(4105)
金融(4104)
发展(4103)
(4043)
财务(4032)
财务管理(4021)
(3980)
(3965)
机构
大学(109681)
学院(102937)
研究(40619)
(31740)
经济(30762)
教育(28924)
管理(28856)
(25467)
师范(25320)
科学(25019)
(24861)
理学(24407)
理学院(23945)
管理学(23280)
管理学院(23036)
中国(22776)
(21348)
师范大学(20970)
研究所(19530)
(17535)
(17467)
北京(16456)
(16317)
中心(16306)
技术(14933)
(14106)
财经(13959)
(13934)
业大(13926)
职业(12974)
基金
项目(63624)
研究(51601)
科学(51101)
基金(43128)
(38009)
国家(37537)
教育(32755)
科学基金(30492)
社会(30122)
社会科(28258)
社会科学(28249)
(25935)
(24545)
编号(22320)
成果(21965)
基金项目(21433)
课题(19651)
自然(18625)
自然科(18233)
自然科学(18226)
自然科学基金(17924)
资助(17593)
(16523)
重点(16309)
(16294)
(16182)
规划(14736)
教育部(14414)
(14339)
项目编号(13597)
期刊
教育(48030)
研究(42898)
(35084)
经济(35084)
中国(29658)
学报(19718)
科学(15485)
大学(15447)
(14662)
(14397)
学学(12889)
技术(11640)
职业(11287)
管理(10337)
农业(9771)
财经(8565)
(7535)
金融(7535)
(7420)
技术教育(7293)
职业技术(7293)
职业技术教育(7293)
(6402)
论坛(6402)
(5556)
高等(5519)
(5458)
经济研究(5371)
图书(5307)
(5287)
共检索到1656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枭鹰  郭新伟  
教育是一种复杂性存在。一是教育的生发起点存在“自然起点”与“人化起点”的两难选择;二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种基本要素相对独立又相互规定;三是教育的“成人”和“成才”之显性目的与教育的“成己”和“成事”之隐性目的均不可偏废;四是教育的实施场域既存在作为“主域”的学校,又存在作为“次域”的家庭、社会和自然,主域与次域的作用力方向经常不一致;五是教育的类型与教育的层次纵横交织,形成“类中有类、层中有层、类中有层、层中有类”的立体网络结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诺尔·高夫  陆晓红  
复杂性使我们将这个世界和我们自己理解为是开放的、递归的、有机的、非线性的和突现的,而对那种机械论学说的可预测的和可控制的假设持怀疑的态度。如果我们将教育理解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到(也欢迎)在"输入"和"输出"(即政策、课程、教学法与学习、认同)之间存在着差距,因为我们将他们理解为是突现的现场,而不是需要用明确的知识来填补的空缺。从复杂性的观点来看,知识和理解并不是在教育中预先存在的用来表达或表现的"对象",而是通过教育过程突现出来的。认同也是以不可预测的方法通过或在教育过程中突现出来的。然而,很多教育研究者通过种种复杂性的还原寻求预测和控制,其中包括前期简化初始变量以及后期对特...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罗珉  周思伟  
组织的复杂性是影响组织结构设计的一个重要维度,因而备受组织管理学者们的关注。本文对组织复杂性概念进行了详细的考察,讨论了现代组织的复杂性和后现代组织的复杂性等问题,以为深化国内组织复杂性研究抛砖引玉。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程斯辉  汪睿  
高中教育的复杂性决定了高中办学的艰难性,但现在高中办学简单化倾向严重,出现了高中校长任用官本位化、办学模式单一化、评价标准分数化、发展求大化等突出问题。只有高度正视高中教育的复杂性,真正让懂高中教育的人根据高中教育的规律办高中,才能促进高中教育的健康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司晓宏  吴东方  
作为人文社会科学之教育学研究,需要对理性主义的简单性、唯一性、单向度、线性化的思维模式进行反思,继而代之以用复杂性、开放性、多元性、发展性和非线性的观念来审视极为复杂的教育现象与教育生活,从事具有复杂性的教育学研究。在这一点上,复杂性理论的提出和复杂性研究方法的问世,为我们开启了一扇光明之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文杰  
职业教育研究范式的取向是多元整合,即为不同范式的集合。其中复杂性范式是一个值得期待的重要研究范式。职业教育的复杂性、研究范式转变的趋势、复杂性范式的优越性表明复杂性范式引入是应然的。从范式的界定、理论基础、方法论与技术工具、适宜的研究领域阐述复杂性范式的框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晓林  
论证了市场经济作为一个自发生成的开放系统,其本源是非设计性的,其发展趋势是难以完全预测和驾驭的;作为一个开放的自组织系统,其本性不是像经典力学的封闭型热力学系统那样“自动趋于均衡”,其常态是非均衡的、变动不居的;作为一个属人的复杂系统,其运行不能不受到具有迥然相异之意志、欲望和需求的人们的各种行为的干扰,也不能不受到它运行于其中自然环境、社会制度、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等因素的制约,其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具有市场经济一般意义上的复杂性,又具有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特殊意义上的复杂性。中国的理论经济学研究应当正视这个基本事实。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良  陈玥  
西方课程研究的复杂性取向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这场课程研究的范式转向是在"概念重建运动"逐步深入、对现代课程理论进行全面反思与批判的背景下,借鉴复杂理论、混沌理论等研究复杂系统的研究成果对现代课程研究中简单思维的自发纠偏,进而实现课程研究的复杂性自觉的跨学科对话。深入分析这场课程研究范式变革的主要观点与核心论题有必要从其课程研究的本体论、认识论以及知识论三个维度来剖析这场复杂性转向的旨趣与意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唐德海  李枭鹰  
教育是一种复杂性社会实践活动,教育的未来发展存在多种可能性,这种发展的多可能性便构成教育可选择的客观前提。然而,机械决定论统摄下的教育完全成为一种可操作的技术性行为,即教育目的事先被预设,教育过程中多种可能性为一种可严格预期的运作模式所替代,教育行为被严格控制,教育结果相应地成为教育计划的附属品,主体的能动性与选择权被无情扼杀。因此,必须走出简单教育的樊篱,树立复杂性教育思维,归还教育主体以选择权,步入本真意义的教育殿堂。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文雪  扈中平  
现代科学研究的发展表明 ,“还原论”、“决定论”的“简单性”研究方式已不再能有效地描述、说明宇宙、生命的过程 ;而强调非线性耦合作用、内随机性的“2 1世纪的科学”——“复杂性科学”,则提供了研究、思考问题的更好的可能方式。“复杂性”对教育研究的影响是深刻的、根本性的。它提示我们 :祈向整体性的教育思维 ,更多地关注教育事件 ,注重模糊的教育评价和共生的教育学研究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洪明  
教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系统。复杂性科学研究的进展为研究教育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教育复杂性研究应是以复杂性思想为指导,运用复杂性科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的教育研究。复杂视野下的教育研究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教育系统的复杂性,进而分析和归纳出有效的对策和方法,指导教育决策和进行各项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进而尝试提出改造教育学的思路和对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蒋园园  
以复杂性思想为指导,运用复杂科学的原理研究教育政策执行,正好适应了教育政策执行本身的复杂现象。走进复杂理论,加深对教育政策执行不稳定性、不可预测性的认识,将有助于我们打破简单性思维的桎梏,从整体上把握教育政策执行系统,进而分析、归纳出有效的对策和方法。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婧婧   于玻  
在数据驱动的互联网时代,教育研究需要范式创新,以发现教育的复杂性规律,推动教育变革。教育领域的数据密集型研究代表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可以将其称为“新经验主义”。在本体论上,它认为数据以一种分布式“经验”的形式存在。在认识论上,它认为这些数据经验受简单规则约束,需要对数据间关系进行建模去发现人类尚未认识的基本规律。在方法论上,它以复杂系统建模为主,旨在深入认识教育复杂系统中不同层次的元素和主体,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关系和演化机制。这种方法论还指导教育研究收集所需的过程性数据,并找到恰当的方式揭示集体复杂特征是如何产生的。为实现研究范式创新的目标,教育研究需要积极接纳人本计算与模拟仿真等跨学科合作,从而在教育实践中生成真实而丰富的研究数据,并能够模拟和仿真教育系统在长时间尺度上的演化。新经验主义范式下的教育数据密集型研究不能盲目崇尚科学主义、简单套用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范式,而应更加包容溯因、归纳和演绎的逻辑,以推动我们对复杂教育现象的认识,体现出教育研究范式创新的学术自信。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宜钊  孔德斌  
复杂性时代需要复杂性的治理。传统公共治理遵循以控制复杂性为核心的"简单性模式"的治理逻辑,不但无法实现对复杂公共事务的有效治理,反而导致政府对复杂性治理能力的下降。这是因为传统公共治理未能理解公共事务的复杂性。根据复杂性科学的观点,从本体论的角度看,公共事务复杂性包含组分复杂性、结构复杂性与功能复杂性三个方面;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公共事务的复杂性是公共事务这一复杂系统涌现的结果,具有不可还原性的整体性特征。治理复杂性的关键是以复杂性应对复杂性,通过创造治理系统的复杂性实现公共治理的复杂性转向。为此,中国的公共治理需要转向网络治理、协同治理和分权治理,以分别回应公共事务组分、结构和功能的复杂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姜晨  谢富纪  
组织演化研究是近年来组织理论关注的热点领域。其核心主题是组织对环境的"适应"和环境对组织的"选择"。本文将组织的适应过程分为了渐近式变革和不连续性变革两种方式,通过借鉴生物进化的适应度景观概念,采用NK模型分析了组织演化的复杂性规律和特征,探讨了组织演化的本质及有效的演化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