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29)
2023(11676)
2022(10087)
2021(9934)
2020(8047)
2019(18919)
2018(19218)
2017(35371)
2016(20376)
2015(23140)
2014(23658)
2013(22515)
2012(20761)
2011(18986)
2010(19055)
2009(17108)
2008(16720)
2007(14759)
2006(13105)
2005(11653)
作者
(56000)
(46030)
(45991)
(43854)
(29704)
(22201)
(21026)
(18200)
(17793)
(16791)
(16029)
(15435)
(14677)
(14607)
(14352)
(14080)
(13932)
(13706)
(13304)
(13193)
(11642)
(11477)
(10987)
(10706)
(10399)
(10392)
(10270)
(10254)
(9195)
(9075)
学科
(72135)
经济(72044)
管理(56046)
(54258)
(48159)
企业(48159)
方法(34874)
数学(28704)
数学方法(28263)
教育(23793)
中国(23691)
(19569)
理论(19525)
(19118)
(17787)
业经(16927)
地方(13542)
(13294)
技术(12884)
(12577)
(12523)
财务(12511)
财务管理(12493)
(12140)
贸易(12134)
企业财务(11917)
农业(11805)
教学(11786)
(11736)
环境(10763)
机构
大学(292225)
学院(284595)
管理(109625)
(101400)
经济(98784)
理学(95278)
理学院(94099)
研究(93007)
管理学(92366)
管理学院(91819)
(63721)
中国(62289)
科学(57951)
(50511)
师范(50245)
(47904)
(45996)
研究所(42022)
(41923)
教育(41800)
北京(41307)
师范大学(41206)
中心(40668)
财经(38963)
业大(38789)
(37350)
(35267)
(34646)
(33169)
技术(32864)
基金
项目(189553)
科学(150301)
研究(147967)
基金(133917)
(114209)
国家(113058)
科学基金(97106)
社会(89015)
社会科(83916)
社会科学(83896)
教育(75821)
(74862)
基金项目(71055)
(65076)
编号(63842)
自然(61879)
自然科(60378)
自然科学(60367)
自然科学基金(59250)
成果(55503)
资助(54778)
课题(46729)
(43575)
重点(43193)
(40431)
项目编号(39783)
(39300)
教育部(38422)
(38318)
规划(37372)
期刊
(111810)
经济(111810)
研究(94549)
教育(68943)
中国(58810)
学报(42722)
管理(39368)
科学(39111)
(36266)
大学(33437)
(32988)
学学(29631)
技术(28025)
农业(23388)
财经(20014)
(19651)
金融(19651)
图书(17712)
业经(17609)
(17018)
经济研究(16620)
职业(15873)
问题(14442)
理论(14059)
(13217)
实践(13088)
(13088)
(13052)
论坛(13052)
技术经济(12816)
共检索到4169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毛齐明  
教师学习发生在"心际"和"内心"两个层面,包含四个基本环节。但正规教师教育和培训往往忽略了发生在"内心"层面的内隐学习,结果导致教师发展不充分。教育理论研究者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对促进教师内隐学习能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在探讨这一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案例阐述教育理论研究者介入中小学教师学习的内在机制其自身应该具备的条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伍红林  
教育理论研究者介入下的中小学教师理论学习与实践转化要关注四大问题,即:教育理论如何打动教师?以什么样的形式促进教师学习并理解理论?教师如何实现从"会说"到"会做"的转化?如何使教师持续性进行理论学习与实践转化?这四大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教育理论者的深度介入以及与教师的有效合作。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韶峰  
自《教师法》实施以来,我国大陆地区中小学教师的身份之争就没有停止过。从政策法规的走向来看,教师与普通劳动者的界线正在不断淡化。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私立学校的教师身份多为雇员,公立学校的教师身份有公务员、公务雇员和学校雇员之分。我国大陆地区民办中小学与教师的聘任关系,定性为劳动合同关系是合适的;但公办中小学的教师任用即便坚持实行聘任制,其聘任关系亦当定性为行政合同关系比较合适。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吴振利  
中小学教师研究多是限定性、事实期望性和问题解决性的。中小学教师研究必须吃透和尊重事实,然后才更利于研究可能和解决问题。口号性要求、愿望性要求和自以为是,使中小学教师研究僭越或偏离了事实,造成了研究的不成熟、不科学和不利于有效解决问题。其原因是人性使然、研究不彻底和研究目标的过度诱导。要想改变现状和提高研究的科学性,中小学教师研究必须彻底吃透和尊重事实,必须审慎思索与考究可能,必须讲证据、遵规律和别轻易下结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伍红林  
如果将教师实践共同体的实践与理论探究放在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开展教育研究框架以及理论者"深度介入"中小学教育实践变革的背景下考虑,可以形成对教师实践共同体发展的新认识。具体来说,理论者的深度介入可以为教师实践共同体的发展提供理论参照、凝炼核心价值观、提升交流品质、形成发展的抓手、提升发展层次。当然,在理论者深度介入的不同时期(初期、中期、成熟期),教师实践共同体的发展应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薛欣晨  
教育学从原初时期到杜威时代都以寻求实践价值为目的,是作为"实践学科"的面目出现的。然而,至查尔斯·贾德主导芝加哥大学教育学院以后,教育学的理论方式发生了从"育儿艺术"到"纯粹科学"的转向。与其它经典学科一样,教育学术不再以实践功能为主要宗旨,而是以追求知识本身的生产为目的。这是现代教育学及其理论方式改变的重要标志。伴随着教育理论方式的改变,教育理论逐渐淡化甚至抛弃教育的实践责任,将追求一流学术与成果视为学科的最高价值。这一转向给基础教育的实践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教育理论不再像过去那样主动关注并为教育实践提供指导,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越来越得不到教育理论的保护而处于孤立无援之中。这一趋势的进一步发展,有可能动摇基础教育的理论根基,甚至损害基础教育数十年改革的发展成果。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伍红林  
近年来,我国大学教育理论工作者为促进教育实践变革而深度介入中小学,与中小学教师形成了密切的合作研究伙伴关系。然而,国内对这一新型研究形态的探讨还较为欠缺,尤其对合作研究过程更缺乏深入揭示。本文从策划、实施、调节三个方面对此进行阐述,并分析了需要注意的一些影响因素。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铁成  
对中小学教师的实践反思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新的探索。首先明确了实践反思的内涵;然后分析了实践反思对于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最后重点论述了中小学教师实践反思的具体策略,包括观察反思、对话反思、写作反思和教育教学研究反思。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永凤  谭菲  
美国中小学教师入职教育以价值定位、目标设计、指导原则、内容结构、实践模式和评价体系为结构模块,形成较为完备的结构体系,为提升美国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中小学教育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其"入职教育的价值与目标","层级具化、逻辑展开、环环相扣的设计与实践思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的评价体系"三大特征,可为改进、完善我国中小学教师入职教育提供启示与借鉴。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唐海朋  郭成  程平  李振兴  
利用具有良好信效度的《教师自主问卷》,对我国17个省份两千多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发现,中小学教师自主整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教师自主四个维度上发展不平衡,表现为自主意愿强烈,自主体验和自主抉择次之,自主行动较低;整体上性别差异不显著,但在自主意愿维度上,女教师显著高于男教师,在自主行动维度上,男教师显著高于女教师;在职称、不同学段、地区、教龄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高职称的教师显著高于中级和初级职称的教师,小学教师显著高于中学教师,城市教师显著高于村镇教师,教龄为11~15年和26年以上的教师显著高于5年以下的教师。基于调查结果,文章也提出了策略和建议,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自主水平,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向明  
由于长期存在的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现象,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对学术界的研究心存疑惑,对自己是否需要做研究也不甚明了。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教师为什么要做研究"这一议题。第一,教师工作是一种"实践",最需要形成超越理论与实践二分、具有高度反思性的"实践性知识"。第二,如果教师以一种"研究"的心态从事工作,将有利于生成和发展其"实践性知识"。第三,最适合教师的研究取向是行动研究,教师可以采用质性方法,与外来研究者跨界合作,针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开展研究,进而提高反思意识和能力、丰富实践性知识、获得专业成长。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旭峰  王吉庆  
文章从教育信息能力培训的目标、培训课程的内容、实施的方法以及实施过程四个方面分析比较了各国、地区教师教育信息能力培训标准。通过四个方面的分析比较我们得出各国、地区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机制的优势与局限,提出相应解决问题的策略,为我国教师教育信息能力标准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阮成武  
世界各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普遍经历了由分化走向整合、又在整合基础上分化的历程,教师专业化水平也随之不断提升。中学教师教育和小学教师教育逐步由职业性质和水平不同的两种教育发展成为专业方向和特质各异的两类教育。我国教师教育应通过层次、机构和专业的整合与分化,变体制保障为功能保障,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宏  徐富明  安连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小学教师的自我导向学习准备度及其与学习成效的关系。采用教育硕士自我导向学习准备度问卷和学习成效问卷对737名正在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教育硕士的自我导向学习准备度普遍较高。(2)教育硕士的自我导向学习准备度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教龄差异以及工作单位的差异。(3)教育硕士的自我导向学习准备度与其学习成效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教育硕士自我导向学习准备度的积极性、挑战性和自主性对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习成效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雄英  
中小学教师教育者是在中小学指导师范生见习、实习以及在新教师入职和发展中担负培养任务的专家型教师。他们是教师教育的半边天,有利于促成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提升其自身和高校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但在目前的实践中,中小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却遭遇到缺乏专业的理论自觉、缺乏专业的身份认同感、缺少专业的教师教育者培训、缺少专业的时间投入以及缺乏正确的专业评价引领等现实困境。鉴于此,应采取以下举措:培养职业性向,增强专业理想,提升专业认同;加强理论修养,明确专业身份,促成专业自信;加强专业培训,形成专业标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