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95)
2023(5044)
2022(4087)
2021(4081)
2020(3300)
2019(7491)
2018(7494)
2017(12709)
2016(8238)
2015(9043)
2014(9401)
2013(8512)
2012(7936)
2011(7434)
2010(7739)
2009(6838)
2008(7058)
2007(6621)
2006(5759)
2005(5539)
作者
(22097)
(18284)
(18127)
(17554)
(11800)
(9024)
(8333)
(7126)
(6900)
(6899)
(6303)
(6296)
(6074)
(5999)
(5888)
(5767)
(5650)
(5411)
(5348)
(5312)
(4911)
(4695)
(4421)
(4393)
(4317)
(4172)
(4105)
(4049)
(3778)
(3734)
学科
(22659)
经济(22633)
教育(19437)
管理(17834)
(16518)
(13802)
企业(13802)
中国(12919)
方法(10426)
(9511)
理论(9389)
数学(8527)
数学方法(8330)
(7694)
教学(6656)
(5497)
技术(5488)
(5468)
(4773)
(4766)
财务(4762)
财务管理(4751)
业经(4733)
(4558)
银行(4550)
企业财务(4528)
(4439)
金融(4438)
(4349)
发展(4227)
机构
大学(117080)
学院(110260)
研究(41873)
(34418)
经济(33365)
管理(31634)
教育(29248)
理学(26571)
(26430)
(26336)
师范(26187)
理学院(26074)
科学(25641)
管理学(25311)
管理学院(25052)
中国(24639)
(21748)
师范大学(21610)
研究所(19713)
(19357)
(18845)
北京(17561)
中心(17176)
(16587)
技术(15452)
财经(15241)
(14907)
(14689)
业大(14508)
(13800)
基金
项目(66889)
研究(54340)
科学(53626)
基金(45476)
(39624)
国家(39143)
教育(34000)
科学基金(32093)
社会(31914)
社会科(29952)
社会科学(29943)
(27014)
(25366)
编号(23541)
成果(22992)
基金项目(22722)
课题(20331)
自然(19500)
自然科(19076)
自然科学(19069)
自然科学基金(18732)
资助(18594)
(17242)
(17021)
重点(16912)
(16865)
规划(15319)
教育部(15060)
(14906)
项目编号(14395)
期刊
教育(48871)
研究(45413)
(38838)
经济(38838)
中国(31758)
学报(20192)
(16555)
大学(16145)
科学(16007)
(14527)
学学(13481)
技术(12574)
管理(11513)
职业(11463)
农业(9713)
财经(9340)
(8599)
金融(8599)
(8077)
技术教育(7418)
职业技术(7418)
职业技术教育(7418)
(6714)
论坛(6714)
图书(6098)
(5827)
经济研究(5827)
(5805)
高等(5742)
(5292)
共检索到1789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蔡金花  
我国教育领域内不断出现的教育纠纷对教育法的可诉性提出了要求。本文从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现实出发,认为提高教育法的可诉性,应当增强教育法的平抑功能和惩罚功能,明晰学校与学生、学校与教师的法律关系,提高教育立法的质量以及增强纠纷解决机构的积极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彭宇文  
从三十多年前对教育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问题探讨至今,教育法地位研究呈现出阶段性发展并趋于静态平衡的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以"治理现代化"为目标的新时代教育法治建设新要求、以"供给侧改革"为导向的教育法治改革新突破、以"公法私法化"为趋势的教育法治变革新探索的大背景下,需要以"法治先行"为理念对教育法治建设进行新思考。教育法作为独立部门法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主要表现在教育法调整对象的特殊性日益彰显、教育法立法建设的体系化日趋健全、教育法调整方法的多样性日渐鲜明、教育法学科支撑的完整性日益成熟。同时,教育法地位的不断提高,为教育法独立部门法地位建设提供越来越有力的理论支撑。推进教育法独立部门法地位建设应树立实事求是的务实态度,秉持学术导向的科学精神,构建多元整合的学科格局,强化实践发展的理论引领,以教育法学学科建设为抓手。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立鹏  
当前,我国民族教育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国家制订《少数民族教育法》,以深入推进民族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尽快实现民族教育与全国教育同步发展。本文提出了加快推进《少数民族教育法》制订工作的思路及《少数民族教育法》草案设想。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蓉  石柏林  
完善经济法诉讼制度对实现经济法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但经济审判庭的撤销和传统诉讼制度的不足,使经济法可诉性在司法实践上陷入了盲区。经济法法律规范中亦存在大量经济法不可诉性的情形。基于此,为完善经济法的可诉性,在程序上建立经济特别程序,实体上明确规定经济诉权,建立经济法责任制度。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瑛  刘正洋  
区域贸易协定(RTA)是独立关税主体之间以自愿结合方式,就贸易自由化及其相关问题达成的协定,包括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协定等多种形式。在国际经济法意义上,RTA属于国际条约,对于缔约国具有法律拘束力。RTA与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的关系问题由来已久,因为RTA的缔约国极有可能也是WTO的成员。近年来,全球范围内RTA数量激增,根据WTO官网公布的数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仁鹏  
保障受教育权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人力资源强国和技能型社会的基础,也是修订《职业教育法》和编纂教育法典的基本理念。受教育者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是一种具有复合属性的基本权利,其权利义务主体多元,权利体系内涵丰富,具有特殊性。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凸显受教育权的重要地位,通过明确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丰富受教育权实体权利内容、细化义务主体规定等方式强化权利保障机制,与相关规范性文件一同建构起权益保障网络。然而,新法亦有完善空间,其存在未直接明确受教育者程序权利、岗位实习阶段权利保护较为薄弱、国家给付义务体系仍需强化、教师义务与责任条款有待补充等问题。因此,在今后修法或编纂教育法典时宜对受教育权进行体系化保障。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黄欣  吴遵民  
终身教育自引入我国以来,从最初的理念演变成一种思潮乃至国家的政策方针与立法举措,期间经历了约三十年。一项成熟教育政策的最终归宿乃是立法,终身教育亦不例外。在普遍推进终身教育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今天,如何从立法的高度对终身教育所体现的各项基本原则予以明确与界定,这在当前的中国社会已经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然而,自2005年中国大陆首先在地方层面开启终身教育立法以来,虽然福建省、上海市、太原市率先实现了终身教育立法零的突破,但国家层面的终身教育法仍如空中楼阁,迟迟没有进展。其中的缘由究竟何在,又是怎样的瓶颈与难题制约了国家终身教育法的制定?本文通过国内立法背景的梳理、国际立法理念的追溯与...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欣  吴遵民  
黄欣、吴遵民在《开放教育研究》2014年第6期中撰文,梳理了国内终身教育的立法背景,追溯与解读了终身教育的国际立法理念,深入分析了具体立法涉及的重要条款,探讨了正在酝酿讨论的国家终身教育法的立法思想与法律框架,为国家终身教育法的制订提供了参考。中国自"文革"结束后引进终身教育的思想,经过三十多年的大力发展,终身教育现已成为一项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申素平   余若凡  
发现教育法典的宪法基础,对于坚持依宪立法,坚持把宪法规定、宪法原则、宪法精神贯彻到教育法典编纂中具有重大意义。现行宪法上的教育相关条款遍布各章节中。通过梳理发现,宪法中存在国家确认和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以及国家实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三条逻辑脉络。几乎对应的,学界就教育法典的核心价值存在“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和“发展国家教育事业”两种代表性观点。引入容纳性标准和统摄性标准对两种观点加以检视,以“保障公民受教育权”作为教育法典的核心价值更为合理,并以此作为发现教育法典宪法基础的核心抓手。教育法典的宪法基础以受教育权作为其核心,以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作为优先表现形态,以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作为根本立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2000年美国教育法美国十多年来最重要的学校教育改革法规──2000年美国教育法于上月末通过。它表明,美国政府把教育改革置于取得更强的经济竞争力的中心,并将改革传统的地方教育引向深入,促进全国统一的学术标准的形成。长期以来,学校教育的低标准一直是美国...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袁伟  
教育法的价值问题是教育法的基础理论问题,但长期以来并未引起学界应有的重视。对教育法的价值进行分析和研究,应以价值哲学与法哲学的原理为基础和依据。教育法的价值可分为终极价值、核心价值、一般价值三个层次,它们分别是公民受教育权、政府责任、教育秩序与自由。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劳凯声  
教育法定位问题论争历经30余年,至今未有定论。这表明论争不应拘泥于以往的思维定势,而须开创新的讨论范式。法律体系并非一成不变,公、私域的分化统合,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历史演进,公、私法的二元区分,教育治理体系的构建运行,教育法的软法取向,等等,这些因素都在影响法律体系的结构形态,决定教育法的定位。中国社会正在进行的社会转型,导致了公域、私域和介于二者之间的第三部门的产生,对教育的法律调整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公法部门,而具有了跨部门的性质。只有通过体系化才能提升教育法的稳定性与社会遵从度,使之真正成为由多元主体参与,以多种形式呈现的法律调整机制。教育法的体系化既可在传统的单行法立法过程中实现,也可以依托教育法法典化进行,无论采取何种理论立场和实践路径,体系化都是不可逾越的。唯一需要考量的是,如何选择才能更快、更有利于实现教育法的体系化。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黄伟  
残疾人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如何更好地保障残疾人基本的受教育权,我国新修订实施的《残疾人教育条例》能否满足其需求?本文以《残疾人教育条例》为核心,将之与美国、英国和日本的特殊教育法律进行了比较。通过研究发现,在教育理念上,各国法律都遵循着融合教育的思想,追求公平和正义,并从全纳到高质量进行转变;在对残疾人和特殊教育的认识上,都以特殊需要为核心要点,在具体实践层面各国和地区则有所不同。英国从分类走向了不分类;美国的残疾类型则越来越多,与之伴随的是干预措施越来越精细;日本则对极重度儿童实施免去就学义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新瑞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职业教育的关键要素,2022年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对其做出了回应。党主张的部署落实、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供体系化方法的发展需求以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构不足使得新《职教法》建构现代职教体系具备正当性。新《职教法》以《宪法》价值、职业教育价值和职普融通、内部贯通的原则作为内部体系要素,有着评价性、经验性和开放性三个特征,以规则融贯的体系,对关键原则的落实以及与其他教育法律的衔接作为外部体系的要素。实践中,通过制度和内容两个方面实现职普融通,通过高层次职教的拓展以及不同层次、类型职业教育的贯通实现内部贯通是新《职教法》建构现代职教体系的具体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