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50)
2023(3001)
2022(2359)
2021(2570)
2020(2013)
2019(4638)
2018(4710)
2017(6871)
2016(5154)
2015(5916)
2014(6206)
2013(5349)
2012(5138)
2011(4891)
2010(5247)
2009(4762)
2008(4741)
2007(4626)
2006(4356)
2005(4205)
作者
(12722)
(10504)
(10286)
(10073)
(6807)
(5110)
(4864)
(4399)
(3905)
(3885)
(3680)
(3587)
(3562)
(3503)
(3392)
(3377)
(3213)
(3185)
(3184)
(3104)
(3063)
(2746)
(2596)
(2510)
(2488)
(2463)
(2452)
(2288)
(2181)
(2162)
学科
教育(19096)
(12065)
经济(12049)
中国(10433)
(9736)
理论(8422)
管理(7063)
教学(6272)
(5038)
(4368)
企业(4368)
(3954)
思想(3841)
发展(3699)
研究(3654)
政治(3649)
(3576)
(3450)
经济学(3417)
高等(3272)
改革(3220)
思想政治(3050)
政治教育(3050)
治教(3050)
方法(3047)
学法(3040)
教学法(3040)
德育(3029)
学校(2872)
(2818)
机构
大学(75212)
学院(67562)
研究(28706)
教育(27449)
(22219)
师范(22154)
师范大学(18453)
(18111)
(17954)
经济(17258)
科学(16593)
管理(15105)
(14910)
中国(14602)
研究所(13474)
(12870)
北京(12716)
理学(11685)
职业(11633)
理学院(11377)
技术(11284)
管理学(10987)
中心(10872)
管理学院(10815)
教育学(10658)
(10433)
(10271)
(9601)
财经(7947)
职业技术(7944)
基金
项目(34281)
研究(33703)
科学(27520)
教育(24759)
基金(20113)
成果(18156)
社会(17856)
编号(16846)
(16490)
社会科(16404)
社会科学(16400)
国家(16158)
课题(15561)
(14686)
(14498)
(13740)
科学基金(12223)
规划(10901)
项目编号(10102)
(9986)
(9914)
重点(9632)
研究成果(9598)
(9477)
(9203)
(9167)
阶段(9146)
基金项目(9030)
(8897)
教育部(8870)
期刊
教育(46980)
研究(35044)
(24834)
经济(24834)
中国(24257)
学报(11129)
职业(10984)
技术(9581)
大学(9360)
(9173)
科学(8370)
技术教育(7105)
职业技术(7105)
职业技术教育(7105)
学学(6703)
(6291)
图书(6159)
(5759)
论坛(5759)
财经(5658)
高等(5370)
管理(5321)
成人(4980)
成人教育(4980)
(4973)
书馆(4851)
图书馆(4851)
高等教育(4702)
(4599)
农业(4245)
共检索到1229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浩波  
论教育学的命运——与吴钢、郑金洲商榷●周浩波拜读了吴钢的“论教育学的终结”(载《教育研究》1995年第7期,下称吴文)及郑金洲的“教育学终结了吗”(载《教育研究》1996年第3期,下称郑文)两篇争锋对垒之作后,感到有必要谈谈自己的看法。因为教育学是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教育学终结了吗?——与吴钢的对话郑金洲吴钢著“论教育学的终结”(刊于《教育研究》1995年第7期,下称“吴文”),笔锋犀利,论辩明快,开文风之先,读后令人振奋,有畅快淋漓之感。然而文中许多观点,我不予苟同,为推进研究、促进争鸣计,现将菲薄之见一一录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晓东  
"双基"理论与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课程理论在基本观念和基本立场上是截然不同的,学术界对"双基"理论的唱颂是值得警惕的。"双基"理论的唱颂者们忽视了儿童的成长之维;一旦发现成长之维,他们便会自动放弃目前坚信坚守的"双基"理论。"双基"理论难以承担甚至拒绝承担全面支持儿童成长、全面促进儿童发展的教育使命,它对中国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学业过重等问题应负一定责任。"双基"理论是旧教育观念在新中国的顽固遗留,指望"双基"理论来指导中国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便永远无法完成中国基础教育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在"以人为本"的社会里,儿童教育和课程理论应以儿童为本。中国需要一场教育观念和课程理论的现代化变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熊和平  
科学、教育学与人的关系,是纠缠我国当代教育学理论建设的基本问题之一。自科学主义思潮确立其在思想史中的地位以来,科学逐渐被狭义化为自然科学,成为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的一套知识系统。而自然科学的方法体系,被包括教育学在内的人文社会学科运用于解释人与社会的复杂现象。教育学的科学化,使人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变得卑微起来。人在密布且精细的科学程序中被围困,为科学所负累。教育学研究近乎等同于教育科学研究。不难判读,我国当代主流的《教育学》关于人性的假设,以及其中的基本概念、核心命题、学术论域甚至语法规则,都浸染着科学主义色彩。人在教育学中行将消匿,为了使人在教育学中体面地"出场",《教育学》亟待"重写"。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有光  
金碚教授于2019年2月在《管理世界》的大作《试论经济学的域观范式——兼议经济学中国学派研究》讨论了现代经济学的主流学术范式的缺陷,并提出"域观"范式,强调不同人、不同文化与制度背景下,经济行为与关系有很大的差异性。此文有重要论述,也有很大的代表性,但部分有夸大,部分有扭曲,需要商榷。"域观"范式也有很有用的观点,但传统范式并不否认"域观"所强调的差异性,其不考虑这些差异性的简单分析,只是方便分析的简化。在传统范式下,也可以拓展成为可以分析不同文化与制度下的不同"商域"。传统的约束最大化下的变量选择,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达到的供需均衡,以及对均衡的评价,是经济分析的核心。这个核心不能放弃,不论是在教学还是应用上,还应该是主角,但要加强与拓展,包括在分析收入分配平等程度与处理污染等外部性等问题上。有关拓展与创新的一些方法论问题,本文也略为讨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郭元祥  
自10年前《教育研究》发表瞿葆奎、喻立森同志关于教育学逻辑起点的研究成果以来,“教育学逻辑起点”一直成为教育理论界聚诉不已而又众说纷纭的理论难题。尽管不时有“新论”问世,但到目前为止,仍不能说已经解决了这个理论难题。相反,教育学逻辑起点的研究显得日益复杂和混乱,人们基于各自对逻辑起点规定性的认识,寻找出五花八门而又大相径庭的逻辑起点。不仅如此,而且逻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洪才  
教育学属于人文科学还是社会科学,这是一个非常基本的命题。回答该问题的方式不同,答案也就不同,而且回答方式对教育学的建设思路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从历史上看,教育学学科属性发生了很大变化,它由传统的人文科学逐渐转向社会科学。而在20世纪中叶之后,教育学出现了向综合科学方向发展的态势。这说明教育学既具有人文科学的禀赋,也具有社会科学的倾向,而目下则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面对教育功利化趋向,教育必须回归其自身,教育应成为价值主体而不能单纯地作为工具出现。其中,教育学的人文价值取向是教育学必须时刻观照的一个目标,而作为综合科学的教育学更有利于教育学学科的自身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福明  郑良芳  
一九八二年《农村金融研究》第七期上,刊登了郑良芳同志的《要重视农贷资金经济效益的定量分析》的文章。经过认真阅读,认为文章中提出的论点是有道理的,很有研究价值。但是,文章中他所设想的考核农贷经济效益的三个公式,(百元农贷纯收入率;百元农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潘军  
教育应该是一种私人物品 ,完全可以市场化 ;而公共物品与市场化并不存在排斥关系。我国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足够承受“教育市场化”的经济要求。我国居民的私人教育收益率足够支持“教育市场化”的有效需求。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正是推行“教育市场化”的重要理由。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叶隽  
一、"吴家莹教育学体系"的标示特征吴家莹在《新教育学的建构——创新教育知识的经验》中将具体的实践经验研究上升到了理论总结的层面,慨然提出了"新教育学"的概念。作者有一个基本判断:"从十九世纪后半期起,原属于哲学领域的知识,纷纷离开哲学,各自独树一帜,成为独立的科学或学科。教育也勉强成了一门,却没有得到应有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项贤明  
教育学的科学化乃至其作为学科独立存续所面对的最主要威胁之一,便是模糊的学术边界对其论域的清晰性以及知识的有效性的消极影响。造成学科边界模糊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学以学校这一不完全的时空框架来限定其研究对象而造成的研究对象迷失,这也进而使其失去了基本的理论焦点。在教育学、经济学、政治学和法学等社会科学的一级学科层次上,所有的学科都在研究同一个对象,即人的社会活动,因而这些学科之间的边界是理论上的而非具体对象的边界。教育学与社会科学其他学科之间的边界,就在于它是从人的社会活动对人生长发展的意义和作用这一独特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钢  
一 教育学(pedagogy)一词,源于希腊语的教仆(pedagogue),专指照料年幼男孩的奴隶。由于“教育学”是从“教仆”这个词派生出来的,而它又作为关注教育过程的应用艺术,很少受到尊重,所以从词源上看,“教育学”没有深奥的“科学”涵义。在赫尔巴特之前,也确实很少有人把它当作科学,仅将其看作是对教育活动的议论、感想和设想。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顾清扬  
本文依据成本收益分摊原则及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讨论了全面实行高等教育学费和贷学金制度的理由、可行性及前提条件,并参照国际经验论述了贯彻公平与效率原则的重要性,提出及早宣传、逐步实施、国家干预、以混合机制兼顾公平与效率等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胡咏梅  薛海平  
本文借鉴吴玉鸣博士等人构建区域教育竞争力综合指标的因子分析方法 ,探求出反映我国区域教育竞争力的三个综合指标 ,即“人口文化程度”、“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教育效率” ,并采用聚类分析得到我国 31个省市的教育竞争力水平的等级划分。最后 ,针对目前教育竞争力等级分布状况 ,对提高我国区域教育竞争力的整体水平以及缩小我国区域教育竞争力差距提出若干教育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