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18)
2023(6002)
2022(4902)
2021(4855)
2020(3817)
2019(8531)
2018(8564)
2017(14042)
2016(8394)
2015(9249)
2014(8836)
2013(7796)
2012(7327)
2011(6682)
2010(7144)
2009(6469)
2008(6329)
2007(6107)
2006(5432)
2005(4942)
作者
(19790)
(16379)
(16251)
(15419)
(10479)
(7975)
(7340)
(6406)
(6118)
(5988)
(5583)
(5480)
(5364)
(5265)
(5116)
(4836)
(4827)
(4767)
(4761)
(4719)
(4352)
(3999)
(3927)
(3875)
(3758)
(3706)
(3676)
(3634)
(3352)
(3219)
学科
管理(25259)
(25217)
(23368)
企业(23368)
(21000)
经济(20983)
教育(20231)
技术(15466)
中国(14457)
技术管理(11238)
理论(10300)
教学(7477)
(7270)
业经(6880)
方法(6382)
(6302)
(5954)
(5373)
(5153)
研究(4795)
(4662)
(4634)
银行(4629)
发展(4563)
地方(4545)
(4483)
(4438)
(4283)
金融(4279)
(4174)
机构
大学(112357)
学院(107206)
研究(37779)
管理(36623)
(35804)
经济(34846)
理学(30902)
理学院(30447)
管理学(29898)
管理学院(29627)
教育(29116)
(25990)
师范(25920)
(24673)
中国(22153)
师范大学(21226)
科学(20664)
(18765)
(18428)
(17601)
北京(16606)
研究所(15716)
中心(15707)
技术(15228)
(15030)
职业(14901)
财经(14018)
(13440)
(12567)
教育学(11310)
基金
项目(64676)
研究(58521)
科学(54130)
基金(42876)
社会(35751)
(35515)
教育(35388)
国家(34965)
社会科(33577)
社会科学(33570)
科学基金(30482)
(27994)
编号(25902)
(25021)
成果(24554)
课题(22009)
基金项目(21869)
(20178)
(18813)
创新(17517)
规划(17314)
项目编号(16318)
自然(16084)
重点(15989)
自然科(15786)
自然科学(15784)
(15737)
(15570)
自然科学基金(15552)
(15491)
期刊
教育(52025)
研究(46927)
(43645)
经济(43645)
中国(34599)
管理(16824)
(15150)
技术(14642)
科学(12452)
职业(12409)
学报(12295)
大学(11242)
(8695)
论坛(8695)
学学(8494)
(8387)
财经(8202)
技术教育(7908)
职业技术(7908)
职业技术教育(7908)
(7814)
金融(7814)
科技(7512)
(7251)
高等(6825)
业经(6725)
图书(6706)
经济研究(6304)
高等教育(5962)
(5831)
共检索到1801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冯增俊  
教育创新是指在教育上第一次推行新的观念和体制或方法 ,促使教育发生进步性的结果的过程。教育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基础 ,是打破文化不连续性的关键要素 ,是民族文化转型的动力。教育创新既是民族创新精神的一部分 ,又是民族创新精神之基础。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学忠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育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大学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指向,在当前大学普遍存在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不足的情况下,需要以更新办学理念为先导,以教学模式改革为重心,以教学评价为保障,整体优化教学环境,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素养。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韦地  
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引发了人们对创新人才需要的强烈关注。教育被认为是催生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学校被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为了创新人才,大学责怪中学,中学责怪小学,层层怪责,最后归结为应试教育。似乎没有应试教育,创新就可以召之即来。对这种种看法,我不太苟同。照我说来,教育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文青  
创新近年很受关注。美国称之为创造力工程,日本称之为发明技法,俄罗斯称之为创造力技术或专家技术。我国也重视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呼声不断,促进创新的教育举措众多。比如,有的开设“xxx创新班”,选拔优秀的学生开展教育。有的增设科学课,让学生通过探究式活动学习,发现、阐释或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还有的组织学生到航空馆或博物馆学习,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科学的魔力等。
关键词: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韦地  
近些年来,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不少专家学者开出的应对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竞争的重要良方。培养创新人才、加强创新性人才培养等提法也不时出现在论文、巨著或政府文件中。教育真的能培养创新人才?学校真的是创新的源头?学校是如何培养创新的?又是谁来培养的?如果培养者要比被培养者更有创新或者至少是懂得创新的话,那么这些培养者是谁?他们又是谁培养的?在对这些问题得出恰当的结论前,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蔡春  杨彦婷  
本文以西方思想家们的法治思想和理论贡献为基础,探讨并提炼了法治精神的内涵和实质,分析了审计思想与法治精神的内在联系,回顾了现代审计对法治精神的追求。本文以法治精神为指导,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审计理论创新发展的四方面思考:拓展遵循性审计的内涵和外延,推动遵从规则的社会文化的培育形成;加强对构建以权力监控为重心的审计理论体系的研究,促进权力,特别是公共经济权力的阳光运行;重视和加强民生审计问题研究,维护好民众的合法权益;加强制度合理性审计研究,推动审计质量的持续改进与提高。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义国  
The author discusses statistical innovation theoretically and comprehensively in connection with statistical practice, and furthermore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strategies to promote statistical innovations.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李中华  
本文介绍了中外有关“审计”的不同定义,概括出不同审计定义中的相同关键词——独立、审查(检查)。介绍了创新理论及对当今经济社会的深刻影响,认为审计创新理论应包括审计技术和方法、审计教育、审计知识、审计体制创新等,并提出思维创新是一切审计创新源泉的观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傅兆宝  
论管理创新傅兆宝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为贯彻这一决定,近年来举国上下从理论到实践上...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高德步  
不是供给创造需求 ,而是供给创新创造需求。供给创新包括产品创新、工序创新和管理创新 ,以及相应的制度创新。需求创新只能解决短期需求急剧下降问题 ,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经济的颓势 ,要使经济彻底摆脱衰退 ,进入持续稳定增长 ,只有不断地实行供给创新政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德全  
需求是一种最重要的市场要素 ,需求变化是一种最根本的市场变化。在需求约束型经济状况下 ,需求创新尤为迫切。首先 ,必须创造新的购买力 ,其次 ,要加强市场教育 ,传播新的市场知识和市场文化 ,更新消费观念 ,推动消费革命 ,促进需求发展 ;再次 ,加强市场需求宏观调控 ,制订相应方针与政策 ,积极引导和鼓励新产业和新市场的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项贤明  
关于教育创新的研究是教育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时代背景和教育自身规律决定了教育创新在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这两个概念的逻辑关系是相互交叉、部分重叠的。在新形势下,我们应当以一种教育创新和教育改革良性互动的辩证思维来思考教育改革问题,推动教育改革在一些陷入僵局的问题上摆脱目前的困境。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青觉  左岫仙  
民族团结教育是我国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手段。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媒体为推动民族团结教育创新提供了广阔平台,给民族团结教育带来了手段多样化、主体大众化、范围扩大化的机遇。与此同时,新媒体时代,我国民族团结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表现为网络民族主义、网络恐怖主义的兴起,新媒体成为破坏民族团结政治动员的重要工具。我国利用新媒体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基础薄弱、技术手段相对落后。为了更好地利用新媒体深入推进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必须将新媒体建设提升到维系国家最高利益的认识高度,通过打造优质资源、夯实基础等手段合力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