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95)
2023(18475)
2022(15650)
2021(14845)
2020(12385)
2019(28488)
2018(28148)
2017(52895)
2016(29330)
2015(33053)
2014(33097)
2013(32136)
2012(30097)
2011(27234)
2010(27760)
2009(25664)
2008(25698)
2007(23270)
2006(20446)
2005(18503)
作者
(81138)
(67739)
(67462)
(64529)
(43306)
(32444)
(31077)
(26304)
(25849)
(24586)
(22913)
(22836)
(21668)
(21579)
(21051)
(21045)
(20382)
(20089)
(19524)
(19464)
(17059)
(16831)
(16485)
(15669)
(15373)
(15332)
(15177)
(15000)
(13661)
(13633)
学科
(116029)
经济(115910)
管理(87194)
(83784)
(69065)
企业(69065)
方法(47915)
数学(41284)
数学方法(40691)
(38976)
中国(38374)
(33773)
地方(28696)
业经(26624)
(24324)
(24155)
教育(23682)
技术(23649)
农业(22314)
理论(21990)
(21627)
贸易(21610)
(21022)
财务(20953)
(20922)
财务管理(20885)
(20528)
银行(20494)
企业财务(19841)
(19583)
机构
大学(410445)
学院(409064)
(165542)
经济(161894)
管理(154180)
研究(140390)
理学(130972)
理学院(129471)
管理学(127262)
管理学院(126440)
中国(104819)
(87757)
(84260)
科学(82811)
(70467)
(65562)
中心(64527)
研究所(63073)
财经(62977)
(62788)
(61897)
师范(61427)
(56833)
北京(56232)
业大(55157)
(51849)
(50025)
经济学(49929)
师范大学(49310)
农业(48726)
基金
项目(259333)
科学(205793)
研究(198108)
基金(184414)
(158198)
国家(156684)
科学基金(135101)
社会(124008)
社会科(117418)
社会科学(117392)
(104198)
教育(96806)
基金项目(96333)
(87975)
自然(84590)
编号(82992)
自然科(82672)
自然科学(82649)
自然科学基金(81177)
资助(75160)
成果(70524)
课题(60059)
(59558)
重点(59041)
(58515)
(57185)
创新(52771)
教育部(50979)
项目编号(50514)
(50325)
期刊
(190338)
经济(190338)
研究(133698)
中国(92965)
教育(71468)
(69773)
管理(58964)
(57589)
学报(57536)
科学(53963)
大学(45412)
(41191)
金融(41191)
学学(41075)
技术(40308)
农业(39057)
财经(32239)
业经(31430)
经济研究(29997)
(27768)
问题(24681)
(21381)
图书(21008)
技术经济(20805)
(20484)
(19406)
论坛(19406)
科技(18608)
统计(18516)
职业(18503)
共检索到6416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薛二勇  
追求教育公平是基础教育发展的政策目标之一,财政政策是教育公平发展的核心政策。美国教育财政政策调整与变革中投射出理念与实践的创新,其早期教育财政诉讼强调平等,要么提高贫穷地区的教育经费,要么降低富裕地区的教育经费,或者二者兼施,随后诉讼逐步出现从公平到充足的转向,实践中,主要采用统计分析、经验观察、专业评估等模式,制定教育充足财政政策。充足财政政策是由教育结果引导的政策,基于教育标准对政策效果进行评价,同时也是教育公平发展新形势下的财政政策创新。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薛二勇  
为了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美国改革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变革教育财政政策。教育财政政策改革体现为:加强州政府统筹,增加州教育财政支出;学区为主筹措教育经费,强化学区责任;政府倾斜配置教育经费,支持贫穷学区。美国教育财政政策变革后,出现了教师工资提高,教师培训增多,教育技术更新,教育项目拓展,教育设施改善等效应。分析发现,制度合法性是财政政策变革的潜在影响因素,拨款预期和政策稳定性影响财政政策的变革,促进教育的改革是财政政策变革的首要目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薛二勇  
面对地区管理、公平权益、利益集团的诉求,美国的立法机关、行政力量、司法部门等逐步联合进行财政改革,以促进教育公平。通过对美国教育公平诉讼的突发期、低谷期、上升期与财政改革的兴起、低潮、推进的变迁路径的分析,以及教育财政改革案例的政策过程的研究,可以清楚地发现美国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的财政改革的历史脉络及政策博弈。其中,政治、经济、司法环境的影响,法律诉讼及强有力的政治领导,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和充分协商是教育公平发展中财政政策博弈的关键因素。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谢旭人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文化改革发展重要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推进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公共财政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共财政建设与文化改革发展具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谢旭人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文化改革发展重要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推进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公共财政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共财政建设与文化改革发展具有内在统一性。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会精神,研究完善促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创新制度与机制,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随新玉  
本文分析了克林顿政府的财政创新与重建路径和实践结果,从中得出对我国财政政策选择 的启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元元  
本文以广西横县为案例,研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组合、协调问题。文章认为:第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微观领域的共性在于各自通过影响资源配置以推动经济增长,两者的差别在于前者注重总量调节,后者主要作用于交易激励;第二,当前财政政策在县域经济增长中存在因收入不足而制约支出的问题,而货币政策则面临政策工具不足、金融机构和信用环境不良而无法有效激励金融资源配置问题;第三,面对上述情况,有必要对财政、货币政策的分工、协调实施静态和动态规划。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苏明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 ,深入分析了财政政策与政府宏观调控的关系 ,全面揭示了我国财政改革的现状、问题及财政运行中面临的主要矛盾 ,并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 ,侧重围绕我国今后一个时期财政发展战略与财政政策取向进行了研究 ,并提出相关看法和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戈飞平  
美国高校的资金来源具有多元化之特点,为克服财务困难,高校在资金来源方面具有广泛的选择性。其高等教育能成功地转化为一种大众化教育,原因之一就是在政府加大对高等教育资金投入的同时,高校能有效地从其它途径筹措所需资金。本文分析了美国高校资金筹措的多元化特点及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进一步发展广东高等教育过程中在资金筹措方面的一些思路和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欧阳煌  
一、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一)二者具有目标一致性和融合性。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衡量一国经济进步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其中经济发展是指伴随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以及政治结构变革的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目标主要包括:(1)经济增长。(2)资源合理配置。(3)反经济周期波动。(4)收入公平分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汪柱旺  
本文从财政教育投入体制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基础教育失衡的主要原因:财政性教育投入总量不足,投入结构失衡,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主体不合理,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溶沧  
我国入世后的财政政策调整与政策创新,是一个牵涉面很广的复杂问题。其中,择要而论,是否可重点围绕着以下五句话来考虑问题,或者说是否应着力解决好以下五个方面的课题,显得最为紧迫。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伟  陈云菲  
文章通过构建包含家庭、“新基建”生产部门、一般生产部门和政府四个主体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探究政府“新基建”投资、财政减税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一单位标准差“新基建”生产部门全要素生产率冲击,政府“新基建”投资冲击的激励效果较小,在1年左右到达顶峰,调整周期约为10年。在公众预期下实行的三种“新基建”政策中,计划二,即前期以政府投资为主带动“新基建”生产部门发展,后期降低政府投资比例,以社会资本为主,“新基建”和一般生产部门产出增加,提高了社会投资和消费,调整周期大约为7年,实现相对稳定增长。此外,减税政策仅在短期内带动了经济发展,长期则不利于居民消费和投资。因此,在“新基建”计划早期政府资本应积极参与,后期需根据“新基建”生产部门发展阶段适当调整投资比例,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逐步转化为以社会资本为主。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王晓洁  郭宁  杨鹏展  
本文梳理了财政支持科技创新的总体演进历程,揭示了其演进特征及存在的缺陷,并进一步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包括:明确政府和市场分工,构建统筹配置创新资源的机制;财政政策目标由促进研发向有利于创新的基础研究体系构建转变;财政支持创新驱动的方式要体现市场思维;完善财政支持科技创新的治理体系等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