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26)
- 2023(5438)
- 2022(4482)
- 2021(4521)
- 2020(3563)
- 2019(8069)
- 2018(8361)
- 2017(13702)
- 2016(8779)
- 2015(9934)
- 2014(10514)
- 2013(9302)
- 2012(8706)
- 2011(8237)
- 2010(8578)
- 2009(7792)
- 2008(7633)
- 2007(7425)
- 2006(6863)
- 2005(6111)
- 学科
- 济(23185)
- 经济(22996)
- 教育(20685)
- 管理(18534)
- 中国(15011)
- 业(14141)
- 理论(13163)
- 企(13098)
- 企业(13098)
- 学(10488)
- 农(8040)
- 方法(7962)
- 教学(7650)
- 制(7477)
- 业经(7266)
- 财(7005)
- 和(6953)
- 体(6344)
- 发(5231)
- 地方(4770)
- 社会(4644)
- 发展(4583)
- 农业(4566)
- 银(4524)
- 银行(4511)
- 展(4458)
- 研究(4439)
- 融(4419)
- 金融(4411)
- 技术(4393)
- 机构
- 大学(122515)
- 学院(116757)
- 研究(45811)
- 济(34450)
- 管理(33922)
- 经济(33191)
- 教育(30640)
- 京(28735)
- 范(28519)
- 师范(28336)
- 理学(27837)
- 中国(27771)
- 科学(27490)
- 理学院(27293)
- 管理学(26545)
- 管理学院(26267)
- 所(23582)
- 师范大学(23183)
- 研究所(21242)
- 江(21112)
- 财(19992)
- 北京(19190)
- 中心(18990)
- 农(17964)
- 技术(17726)
- 州(16376)
- 职业(16097)
- 院(16054)
- 业大(14932)
- 财经(14915)
- 基金
- 项目(68690)
- 研究(59356)
- 科学(54343)
- 基金(44386)
- 家(37790)
- 国家(37235)
- 教育(35990)
- 社会(35058)
- 社会科(31553)
- 社会科学(31539)
- 科学基金(30222)
- 省(28682)
- 编号(27956)
- 成果(27525)
- 划(26311)
- 课题(23509)
- 基金项目(22006)
- 年(20014)
- 资助(17423)
- 重点(17054)
- 项目编号(16876)
- 规划(16767)
- 部(16747)
- 自然(16604)
- 性(16250)
- 自然科(16208)
- 自然科学(16202)
- 自然科学基金(15903)
- 发(15579)
- 教育部(14891)
共检索到1999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糜海波
作为一门从伦理道德的视角对教育活动进行价值分析和行为导向的交叉学科,教育伦理是个体与社会教育伦理的有机统一。现代教育伦理在研究视阈上不仅要关注个体教育善的实现,而且应重视社会教育善的构建。个体与社会之教育善是个体与社会教育伦理把握教育世界的精神实践,两者都存在价值合理性根据,有其应然的一系列规范性要旨。教育伦理研究范畴的这一拓展,既是弥补传统教育伦理研究在作用范围上存在缺憾的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需要。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承宗 谢翠蓉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个体投资行为也在不断增多。对个体投资行为进行伦理规定,对个体投资获利目的进行伦理判断,对个体投资获利行为进行伦理评价,都是需要认真对待的投资伦理问题。同时,对个体投资行为进行伦理研究,有利于人们养成积极、健康和文明的投资习惯。
关键词:
个体投资 投资行为 投资伦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田媛
工程活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是未来的工程师,是社会建设的主力军,他们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对工科院校学生在校期间所形成的生态伦理意识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将决定他们将来从事工程建设活动所呈现出的社会责任意识。本文从工科院校学生的生态伦理现状出发,深入分析目前工科院校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和产生问题的根源,在加强生态伦理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工程责任,并探讨加强在校生的生态伦理意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工科院校 生态伦理意识 社会责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本陆
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分化与综合,一门新的学科——教育伦理学已成为教育科学学科群的成员之一,并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但是,什么是教育伦理学其研究对象是什么,仍是见仁见智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有关教育伦理学研究对象已有观点的分析,提出教育伦理学是探讨教育的善恶矛盾的科学。 一、教育伦理学就是道德教育理论吗? 有一种观点认为:教育伦理学就是探讨道德教育的理论。如本世纪上半叶,B·诺曼妮(B·Normann)和G·科蒙尔(G·Colmore)写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郑富兴
当前我国中小学校的道德教育实践中出现了“同一性危机”。这种危机缘于道德教育中的工具理性。德国思想家哈贝马斯的话语伦理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决该问题的理论基础。笔者就学科教学、道德教育的说服法,运用该理论讨论了在学校道德教育实践中如何以交往理性代替工具理性,进而提出整合性教学观、作为话语过程的说服法,以解决学校道德教育的“同一性危机”。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本陆 汪明
教育国际化、信息化以及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均提出了新的教育伦理问题,需要高度关注。从教育伦理学视角看,教育国际化的实质是形成了大的全球教育市场,必须合理处置国家(政府)、教育机构、教育服务商和受教育者(学生)之间的利益竞合关系,确立全球教育市场运作的价值立场和行为准则。教育信息化正在导致教育系统运行模式与生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需要建立管理虚拟教育世界的价值规范,加强教育技术应用的伦理反思,重构人(主体)与技术(工具)的良性关系。教育改革作为自觉开展的教育更新,其动机、目的、内容、手段和效果,都需要认真进行教育伦理评估,尤其需要慎重安排教育改革的利益分配、风险代价与成本分担机制,强化民主参与原则...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张家年 李怀龙 李晓岩
网络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其先进的教育理念、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富媒体化的教学模式和多元化的评价手段等使之附有伦理愿景——"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章节开始学习任何内容。"然而在网络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应用领域,缺乏对网络教育中的伦理现象、行为和过程等系统化的研究和实践。本文首先提出了网络教育伦理概念并指出网络教育伦理的研究意义;然后,对网络教育伦理涉及的相关学科领域进行了论证和辨析;最后,从伦理学的视角对与网络教育伦理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划分出网络教育伦理研究的三个层次以及相应的研究内容,为进一步开展网络教育伦理研究和实践奠定了基础。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梁修德
信息伦理学首先是对人们在信息活动中进行善恶选择的系统性探究,它系统研究人类普遍的"善"是如何在信息活动中体现的,也就是说信息活动是否符合普遍的"善"或"应当"的要求,它研究信息活动主体在信息活动中如何认识善与恶、正当与不正当,如何做出决择等问题;其次,信息伦理学以人们普遍认同的价值体系为指向,界定或建构那些与信息活动实践相关的,为人们普遍认可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再次,信息伦理学必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信息活动中的道德危机和伦理困境等问题及形而上因素。
关键词:
信息伦理学 界定 理论进路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宋杰
本文通过引入论理学的概念和方法,分析涉税举报行为的性质,认为举报行为可以归纳为损人利己型和完全害他型两类;涉税举报的效应可以分为经济上的效应和伦理上的效应两类。同时文章提出,随着税收收入的逐年增加,通过受理涉税举报而实现的查补收入占工商税收总额的比例将呈逐年加速下降的趋势,而由此带来的经济特别是伦理道德上的负效应却在增加。为了使无法通过其他渠道伸张正义者有一个伸张正义的途径,税务机关可以允许涉税举报,但为了不使非正义的行为泛滥,税务机关不应该鼓励这一行为。
关键词:
涉税举报 举报人 举报行为 举报效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夏伟东
本刊编发一组经济伦理方面的论文,是为迎接全国经济伦理学研讨会在河南财经学院召开所做的理论准备。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经济生活迫切需要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伦理文化、伦理理念和规则体系。这就是经济伦理学之所以在我国受到从未有过的重视,从而成为一门蓬勃发展的新兴学科的深层原因。专家们分别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就中国经济伦理学面临的新问题、新任务以及建构新的经济伦理理念和规则,经济与伦理的内在关联,市场经济秩序整治中道德的特殊作用,市场性竞争主体与市场道德秩序,企业合力文化建设的伦理基础等方面,作了富有创造性的探索,有利于学界同仁打开思路。同时,也有抛砖引玉之功效,...
[期刊] 求索
[作者]
伍志燕
"善"作为一个最为常见的评价术语,是元伦理学家一直致力探讨的问题。从"善"这一概念的历史演变来看,它经历了一个由事实性述词逐渐地向评价性的赞词转化的过程。而且,"善"具有丰富的内涵,在具体语境中其内涵、性质、用法及功能各不相同。对"善"的元伦理分析,是科学、正确地使用"善"这一术语,作出合理的价值判断之关键。
关键词:
元伦理学 善 内涵 性质 用法及功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董滨宇
当代美德伦理学认为,康德主义的义务论要求人们仅仅出于义务而行动,因而缺少对现实情境与真实人性的观照。沃尔夫等人特别指出,康德伦理学以及功利主义倾向于产生"道德圣贤",而在沃尔夫看来,作为一种人格理想,"道德圣贤"其实并不值得向往。这种批评严重地误解了康德伦理学。首先,康德的义务论是要确立一种行动的"底线原则",而且康德比较明确地反对任何一种"道德圣贤";其次,当代美德伦理学学者的这一质疑恰恰适用于其自身的理论,虽然很大程度上他们是有意识地反对这种"道德完满主义";第三,从教育学的角度,美德伦理学由于其暗含着人格的"完善论",容易对受教育者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背离了美德伦理学的初衷。相对而言,康德却提倡在对德性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展开相应的教育,其首要目的在于确立一种基本的道德品质,它并不旨在于追求完善的品格与幸福的生活,但却是二者之所以可能的起点。
关键词:
道德圣贤 康德 义务论 美德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食霖
道义论和功利论是西方近代以来伦理学思想的两条主线,它们有着不同的道德理念、道德标准、道德追求和伦理精神。在生态伦理学理论的诠释中,仍可看到道义论和功利论的思想痕迹以及它们之间的理论冲突与融合在当代的延续。如何超越道义论与功利论的对立是当代生态伦理学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道义论 功利论 生态伦理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永奇
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学者开始关注农业伦理学,距今已有20余年。从研究现状来看,我国学术界在农业伦理学兴起的条件、农业伦理学的学科性质及其研究对象、方法、思想资源的挖掘和原则构建以及农业发展中若干问题的伦理关切等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业已取得许多优秀成果。下一步,需要在深掘马克思主义农业伦理思想,聚焦农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树立农业伦理学的学科自觉意识等方面入手,深化研究。
关键词:
农业伦理学 规范伦理学 应用伦理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童建军
德性享受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重要构想。德性必须为人们所享受,人们只有享受才能表征他们真正拥有和运用德性。这是亚里士多德对德性本质的重要揭示。亚里士多德认识到,德性享受的实现深受德性本身内在性质的约束。德性享受代表着人类德性实践的理想。尽管德性享受无论是在古代社会还是当代世界,都没有成为广泛的德性现实,但是,向往和追求德性享受的境界,依然应该是德育的重要目标。德性享受要贯穿德育过程,体现在德育评价中。在德育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受教育者学习德性时的愉悦情感,要敏于观察受教育者运用德性时的愉悦情感,要勇于面对受教育者道德生活中的德性失败。
关键词:
德性享受 德性 价值 德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