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98)
2023(8587)
2022(7002)
2021(6390)
2020(4913)
2019(11265)
2018(11183)
2017(18980)
2016(11218)
2015(12762)
2014(13025)
2013(12301)
2012(12060)
2011(11376)
2010(11900)
2009(10721)
2008(10594)
2007(10028)
2006(9349)
2005(8909)
作者
(32711)
(27229)
(26976)
(25693)
(17401)
(13033)
(12304)
(10597)
(10556)
(9999)
(9370)
(9130)
(9038)
(8864)
(8565)
(8502)
(8188)
(8020)
(7912)
(7890)
(7394)
(6911)
(6644)
(6423)
(6357)
(6150)
(6093)
(6040)
(5527)
(5521)
学科
(47899)
经济(47861)
(28474)
管理(27833)
中国(22472)
(21205)
企业(21205)
教育(20177)
地方(17130)
技术(15675)
(14544)
业经(12204)
方法(11778)
(11727)
(11692)
理论(11222)
农业(10494)
地方经济(9871)
发展(9246)
(9118)
(9041)
金融(9040)
数学(9037)
数学方法(8911)
(8746)
银行(8731)
(8614)
(8050)
(8021)
贸易(8009)
机构
大学(165025)
学院(163130)
研究(65660)
(61378)
经济(59787)
管理(52042)
中国(44192)
理学(42297)
理学院(41636)
管理学(40855)
管理学院(40507)
科学(39351)
(38874)
(34297)
(34203)
师范(34092)
教育(32536)
研究所(30620)
(28839)
(28262)
中心(27828)
师范大学(27730)
北京(26350)
(25364)
(23373)
技术(23206)
(23092)
财经(21072)
业大(20554)
(19715)
基金
项目(95109)
研究(79974)
科学(75661)
基金(62094)
(52947)
国家(52264)
社会(47766)
社会科(45047)
社会科学(45039)
科学基金(43211)
教育(43153)
(40570)
编号(35537)
(35127)
成果(32370)
基金项目(31368)
课题(28950)
(28081)
资助(24428)
(24245)
自然(23530)
重点(23286)
发展(23215)
自然科(22940)
自然科学(22938)
(22760)
自然科学基金(22493)
规划(21802)
(21802)
(20913)
期刊
(81728)
经济(81728)
研究(65595)
教育(54844)
中国(49929)
(25073)
学报(23307)
科学(22485)
管理(21541)
技术(21118)
(21050)
大学(18830)
农业(17635)
(15964)
金融(15964)
学学(15737)
业经(14004)
职业(13779)
经济研究(12194)
财经(11711)
(11657)
论坛(11657)
图书(10546)
问题(10299)
(10294)
(9397)
技术经济(9369)
技术教育(9225)
职业技术(9225)
职业技术教育(9225)
共检索到2843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周浩波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已经成为学术界乃至全社会的共识。为大力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想到求助于教育,这就迫使教育界人士认真地去探讨教育与科技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寿思华  
文章认为,从客观上按照发展的规律性看问题和研究问题,科学技术发展是个客观过程,是经过从简单而复杂,从初级到高级的渐进、逐步的过程。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由人类劳动、生产所决定的,是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归根到底是为人的自由发展服务的。科学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两面性",要充分认识和驾驭好这"两面性",才能让科学技术发展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为人的自由发展做好服务。文章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要以为人的自由发展服务为根本目的,推动掌握了主动权的、能为中国自己掌控的科学技术大发展。为此要做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邓燕雯  高群  谢向英  
21世纪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世纪。当今,我们正处于大科学、高技术的时代,科学技术发展速度之快,发展规模之大,发生作用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远,是前所未有的。科学技术在当代已经成为有效地实现社会目的的手段,而且正深刻地影响着整整一个时代历史发展的进程和方向。 一、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与整体化 1、科学理论趋于统一,即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的综合性。近代科学发展中,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是在开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大定律和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基础上归纳出来的,也是在笛卡尔计算出地球半径的精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雷起荃  赵曦  
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经济级差进一步扩大了。90年代,必须重新认识西部地区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采取切实措施扭转“地区倾斜战略”的经济发展思路,实施“重点产业倾斜”的西部开发战略,通过广泛的科技进步大力促进西部基础产业、高科技产业和农业的发展,从而迅速推进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增长,以逐步协调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关系,促进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寿思华  
毛泽东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思想是与马恩列斯一脉相承的。毛泽东认为,科学技术是促进发展的革命性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必须打破常规,走一条属于中国自己的、在落后的基点上实现创造性发展的路子。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能够自力更生实现这个大目标。毛泽东科学技术发展战略思想的重要内涵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这是中华民族打破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的垄断、打碎西方发达国家对先进科学技术独占的梦,是推进科学技术公共化、实现民族振兴的伟大目标。中国人民要有高度的理论自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寿思华  
毛泽东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思想是与马恩列斯一脉相承的。毛泽东认为,科学技术是促进发展的革命性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必须打破常规,走一条属于中国自己的、在落后的基点上实现创造性发展的路子。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能够自力更生实现这个大目标。毛泽东科学技术发展战略思想的重要内涵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这是中华民族打破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的垄断、打碎西方发达国家对先进科学技术独占的梦,是推进科学技术公共化、实现民族振兴的伟大目标。中国人民要有高度的理论自信、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许志晋  毛宝铭  
风险社会中的科学技术经历了由初级的科学化阶段到自反性科学化阶段的发展过程。正是自反性科学化的过程才使得科学理性与社会理性的截然区分不再可能。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应当建立在科学与社会多元理性共识的基础上。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涛  
关于发展我国科学技术与教育事业的五点建议河南省科协主席全国政协委员教授张涛科技竞争,特别是人才竞争,已经成为国际间竞争的焦点。许多国家都把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看成是对世纪竞争胜利的关键。例如美国政府为适应激烈竞争的世界局势,提出了政府制定科技发展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陆保亚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统计的发展同样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在统计发展史中,数理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充分说明了科技进步与统计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十八世纪中叶的第一次产业革命,导致了生产方式的变革。自然科学由搜集资料阶段跨进到整理资料阶段,由研究既成事实的科学变成研究发展的科学,并为阐明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论据。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在这个阶段有了飞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肖炳坤  廖教章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技术是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知识。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说过:“生产力包括科学”,小平同志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自1975年以来,多次指出,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劳动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主要靠科学的力量和技术的力量,深刻地概括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新的命题,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形成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内发展科学技术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谢新洲  
情报科学技术的新发展谢新洲Abstract:Inform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hasintherecentyearsmakeaveryfastprogress,Thepaperintroducesnewprogresses...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志伟  
为了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了在科学技术工作中更好地贯彻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有必要从基本理论上对科学技术的经济价值问题予以探讨。一、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是人类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符合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及其发现,而技术则是人类改变或控制客观环境的手段或活动。从经济角度来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马克思曾说:“生产力里面也包括科学技术”,又说:“科学技术从根本上说是人类器官的延长和人类能力的加强”。这里,马克思概括了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作用。在现代,科技的作用更为广泛:(1)科学技术扩大了作为劳动对象的可利用的资源范围,如深层石油与矿藏、深海资源、资源再生等;(2)它开阔了以往无法实现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邓楠  
科技统计是对科技活动状况的定量测定,是制定科技政策、编制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实现科技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的基础,也是评价科技政策和计划实施效果的主要依据,因此,发展科学技术,必须重视发展科技统计。一、科技统计工作的发展情况 1985年以来,在宋健同志的亲自倡导和各级领导的支持下,经过全国数千名科技统计人员几年的艰苦努力,我国的科技统计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建立了一批反映科技活动基本情况的科技统计调查制度,科技统计已经开始以多种形式、比较有效地为科技政策和规划的制定、为管理的科学化提供服务。各级科技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钱俊生  
"实现‘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首先要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的发展理念。工业文明以科学技术进步为主要特征。现代科学技术推动工业文明的发展,建设了人类整个现代化生活。现在它的负面作用凸显,表明它需要转变的时刻到来。这种转变首先是它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式的转变,现在,主要途径是实施科学技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学技术全面健康快速发展。我们以海水稻的培育和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为例,讨论实施科学技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向生态文明的科学技术发展道路。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信迺诠  
农业生产与农业科学技术农业生产需要农业科学技术。因此,农业科学的发生与发展最初是由农业生产决定的。农业生产经历了古代农业、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古代农业是指资本主义产生以前的农业。那时主要是靠人、畜力和简单的生产工具,凭借生产中的经验来从事小规模的农业生产,为的是自足自给的目的,谈不上什么社会分工。近代农业是指资本主义产生到十九世纪末这段时期的农业,其特征是出现了以畜力为主的牵引工具和其它简单农具,自然科学开始用于农业,手工业式的农场逐步发展起来。现代农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