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41)
2023(7131)
2022(5710)
2021(5331)
2020(4262)
2019(9555)
2018(9267)
2017(15870)
2016(9274)
2015(10516)
2014(10655)
2013(9690)
2012(8924)
2011(8304)
2010(8980)
2009(8428)
2008(7370)
2007(6993)
2006(6503)
2005(6199)
作者
(24625)
(20032)
(19904)
(19185)
(12767)
(9658)
(9270)
(8018)
(7553)
(7350)
(6911)
(6902)
(6566)
(6502)
(6463)
(6294)
(6024)
(5918)
(5852)
(5822)
(5467)
(5005)
(4877)
(4737)
(4616)
(4572)
(4572)
(4563)
(4160)
(4136)
学科
(29487)
经济(29469)
(26540)
(24730)
金融(24729)
管理(24263)
(23026)
企业(23026)
中国(22923)
(21666)
银行(21657)
(21127)
教育(19350)
技术(13369)
理论(10988)
方法(10980)
中国金融(10895)
(9961)
(9826)
数学(9189)
数学方法(9028)
地方(8227)
(8137)
业经(8110)
(7942)
教学(7417)
(6961)
财务(6934)
财务管理(6926)
企业财务(6703)
机构
大学(129691)
学院(125447)
(46012)
研究(45534)
经济(44723)
管理(39143)
中国(35429)
理学(32449)
理学院(32022)
管理学(31319)
管理学院(31051)
(28719)
教育(28708)
(26779)
师范(26637)
科学(25034)
(23482)
(22493)
师范大学(21971)
中心(21823)
(21116)
研究所(20234)
北京(19340)
财经(18387)
技术(17924)
(17601)
(16555)
职业(16277)
(15834)
(15798)
基金
项目(74894)
研究(64413)
科学(60167)
基金(49928)
(41894)
国家(41354)
社会(38747)
教育(37535)
社会科(36695)
社会科学(36684)
科学基金(34831)
(31758)
编号(28378)
(27939)
成果(26239)
基金项目(25058)
课题(23547)
(20098)
资助(19983)
自然(18799)
重点(18794)
(18421)
自然科(18390)
自然科学(18389)
(18188)
自然科学基金(18048)
规划(18016)
项目编号(17665)
(17572)
(17270)
期刊
研究(52298)
(50799)
经济(50799)
教育(49422)
中国(36752)
(26744)
金融(26744)
(18994)
技术(17847)
学报(16689)
科学(15053)
管理(14945)
大学(14344)
(14107)
职业(12764)
学学(11810)
财经(10720)
(9288)
农业(8921)
(8837)
论坛(8837)
技术教育(8537)
职业技术(8537)
职业技术教育(8537)
经济研究(7608)
技术经济(7213)
业经(6589)
(6293)
问题(6115)
科技(6033)
共检索到2134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国安  
技术引入教育领域引起了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各方面的变革,并引领教育走进信息化时代。教育信息化建设历经十年大规模发展,目前正向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创新阶段推进,教育与技术的融合对于扩大教育对象和范围、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创新教育模式、破解当代教育难题,具有支撑和带动作用。积极探索教育与技术的融合成为当今教育革新研究的核心和重点。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宇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2011—2020年)》等相关文件的出台和落实,使得当代教育教学的使命有了新的内容,即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与信息技术进行深度融合,进而达到提高教与学质量的终极目标。所以,本文将提高当代教育教学的效果和效率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宗凯  杨浩  吴砥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对教育领域的不断渗透,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经历了"起步"、"应用"、"整合"和"创新"四个阶段。信息技术不仅革新了传统教育模式,而且营造了全新学习环境。我国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发展还处于初步应用整合阶段,推进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深度融合应通过解放思想、制度创新、对外开放、创建协同创新中心等途径加速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黄荣怀  
当前正处于科技革命与教育变革两个重大领域的历史交汇点,科技进步与教育发展的融合态势已初见端倪。“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影响”已成共识,既体现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念上,也体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是一种对教育的科技赋能。本文通过对科技革命的基本走势进行研判,并深度剖析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念、方法和现实困境,提出科技变革教育的探索实践正从单一的科技赋能拓展至社会转型、科技赋能、教育变革和变革有序四个维度。全面的教育变革有赖于各教育场景深度而有序的改革,不同教育场景的改革需要协同推进,进而促进教育的系统性变革。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需要在各教育场景中按照“需求—融入—演化—治理”四环节有序推进和迭代发展,即:(1)教育变革场景的识别是社会转型中定义教育新需求的前提;(2)科技赋能是智能技术融入教育的核心价值;(3)社会实验与仿真模拟是教育变革演化与干预的重要基础;(4)面向智慧社会需要通过技术治理保证教育系统变革的有序推进。科技与教育正逐渐形成全领域、全要素、全链条、全业务的系统性深度融合的新格局,以共同构建未来教育生态。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彭兴蓬  邓猛  
关怀是人与人之间建立信任、交流、对话机制的重要手段,也是形成相互间彼此紧密联系的关系性品质,它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参与、互动和包容。关怀能够滋养人的心性,人们在获得关怀中学会如何关怀,不仅关怀自己,也关怀他人。在融合教育的背景中,对残疾人进行教育关怀是为了促使其获得更好的教育。在关怀的场域中,通过从道德的场域转变为权利的场域,从感性的场域转变为理性的场域,从文化的场域转变为制度的场域,实现残疾人的自然性关怀、伦理性关怀和制度性关怀。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志孝  
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对生产的作用更直接,对经济的发展效应更明显,职业院校学生的环保知识、意识和保护能力将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基础部门环境问题的解决。课程始终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在中职培养目标转向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今天,中职课程改革如何与环境教育融合就具有非凡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环境教育的内涵、特征以及当前我省中职学校环境教育的现状,然后重点探讨了环境教育课程融合的模式,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希望各中职学校在进行示范校建设时加强与环境教育课程的融合,不断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就业竞争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肖玉敏  
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一直都是广泛而深刻的,技术文化和教育文化都是人类主体文化的共同组成部分。在今天这样一个网络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的信息时代,技术文化和教育文化之间密切联系。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特别是电子网络技术,不仅改变着技术本身发展的环境,影响着技术系统内部文化涵义的拓展,而且它与教育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促使它延伸教育的文化内涵。电子化、网络化的新的技术背景促使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师生的关系、学校和社会的关系发生重要的改变,而且这种改变是不可抗拒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洪宇  
最近一段时间,信息技术的发展正给教育发展带来一次重大变革: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各种移动终端的创新和发展,大大增强了信息的存储、传输和对学习者的服务能力,并进一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人们提供了更加灵活便捷的学习途径和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任剑岚  
21世纪以来,以计算机、通信技术、多媒体和互联网等为标志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有力地推动着全球经济和社会的深层变革,改变着人们的生存、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世界范围的信息化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必将促进职业教育的重大变革,为实现教育的改革、创新和跨越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崭新空间,以信息技术为强大支撑的新一轮学习革命已见端倪。文章以职业教育信息化进展为基础,分析了目前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误区,提出职业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途径:坚持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坚持应用为导向;用虚拟仿真技术作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突破口;建立促应用的政策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宏伟  冯展极  
当技术与教育完全融合时,必然会带动教学内容、教学理论以及教学方法等多方面的改变,从而使教育全面显现出信息化的时代特色。历经十多年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初见成效,目前正走向技术和教育双向融合的全面推进阶段。总体上讲,二者融合是极为有益的,可以帮助带动教育公平、提升教学质量、破解实践操作中的教学难题。研究教学创新对技术融合的需求,并据此探讨技术与教育双向融合的方式,从而给出促进技术与教育双向融合的辅助措施,具有十分突出的现实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许涛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教育创新的关键在教师,教师教育必须要创新,以应对教育信息化的挑战。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的深度融合是必然选择。在我国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融合,还面临着很多现实问题,必须通过有效的政策设计与安排,将解决当前现实问题与促进中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思瑶  马秀峰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以及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老年教育应智能时代的召唤,逐渐呈现出老年教学过程的多元化、老年教学资源的适时化、老年教学手段的技术化、老年教育评价的动态化以及老年教育对象的全面化等新样态。智能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其中充当着协作者、创设者、评价者的角色。然而,智能技术的本质决定了其对老年教育有座驾引诱之险:智能技术垄断老年教育思想,工具理性超越价值理性,弱化评价多重性和复杂性,服务体系倾向于“技术+”。因此,为实现老年教育与智能技术的生态耦合,应坚定以现实问题为出发点,秉持以老年人为本的理念,兼顾技术评价之维的双向价值,构建智能化服务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中福  祝家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覃成强  冯艳  于娜  
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既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所采取的重要改革措施。创业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是高等教育发展整体化和综合化趋势的标志,符合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趋势和走向。本文从创业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的角度出发,阐述了高校创业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探讨了创业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路径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