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096)
2022(909)
2021(914)
2019(1749)
2018(1770)
2017(3030)
2016(2102)
2015(2496)
2014(2562)
2013(2330)
2012(2277)
2011(2413)
2010(2518)
2009(2362)
2008(2405)
2007(2486)
2006(2327)
2005(2282)
2004(2082)
2003(2223)
作者
(5986)
(4962)
(4755)
(4658)
(3228)
(2373)
(2205)
(2007)
(1928)
(1854)
(1730)
(1723)
(1720)
(1683)
(1592)
(1503)
(1487)
(1473)
(1430)
(1416)
(1365)
(1267)
(1258)
(1211)
(1184)
(1173)
(1090)
(1075)
(1070)
(1055)
学科
(6195)
经济(6188)
管理(5339)
教育(4458)
(4194)
(4107)
企业(4107)
理论(3258)
(2770)
中国(2718)
方法(1927)
教学(1925)
(1907)
(1887)
业经(1690)
思想(1617)
政治(1551)
(1535)
(1415)
金融(1414)
(1382)
思想政治(1366)
政治教育(1366)
治教(1366)
(1364)
银行(1364)
德育(1342)
(1328)
(1316)
(1246)
机构
大学(36515)
学院(33792)
研究(11883)
(11223)
师范(11212)
教育(10690)
(9549)
经济(9196)
师范大学(9129)
(8376)
管理(8093)
科学(7570)
中国(6898)
(6435)
(6396)
(6366)
理学(6339)
理学院(6138)
管理学(5932)
管理学院(5816)
北京(5744)
研究所(5664)
(5340)
财经(4862)
中心(4654)
教育学(4582)
(4300)
(4248)
技术(4118)
职业(4094)
基金
项目(15700)
研究(15284)
科学(12736)
教育(10069)
基金(9742)
成果(8420)
社会(8304)
社会科(7744)
社会科学(7741)
(7720)
国家(7566)
编号(7203)
课题(6650)
(6570)
(6550)
科学基金(6029)
(5650)
规划(4883)
(4542)
基金项目(4467)
(4401)
项目编号(4394)
(4352)
(4294)
(4284)
阶段(4277)
重点(4215)
教育部(4142)
研究成果(4099)
(4073)
期刊
教育(18060)
研究(16638)
(14405)
经济(14405)
中国(9841)
(6067)
学报(6060)
大学(4768)
科学(4681)
财经(4041)
学学(3915)
技术(3852)
职业(3668)
(3524)
管理(3439)
(3016)
图书(2819)
(2560)
金融(2560)
(2490)
论坛(2490)
(2461)
书馆(2370)
图书馆(2370)
技术教育(2341)
职业技术(2341)
职业技术教育(2341)
问题(2137)
发展(2074)
(2074)
共检索到599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何蓉  朱小蔓  
本研究从全人生命教育的宗旨和教育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论述了教师道德敏感性的提出基础、意义和内涵、并对其与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做了具体区分,在对其意义、范畴的基础上论述了教师道德敏感性对于学校德育改善的促进。教师道德敏感性作为教师对于学生的身心需求(外显的或内隐的)做出必要反应的一种重要特质或能力,是学生生命和教师生命成长的基础,更是教育教学艺术的重要基石。在以师生关系为依托的、以教师行为的自我调控为依托的德育中,教师需要通过道德敏感性了解学生需求、把握教学进程并给予及时的适切的反应,以抓住教育契机、促进教学民主,超越德育或教育的表面效果,以抵达真实的德育对于学生心灵的触及,从而达到对于学校德...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添翼  
教师道德问题的解决需要深入心理层面,亟需关注教师的道德敏感性。教师道德敏感性是对教育之道德属性与道德目的的敏感,不仅包括对教育情境中道德元素的察觉与正确解释,还包括对非道德情境下可能德育机会的觉察;它不仅可能预测及时的教师道德行为,也可能预测延时的教师道德行为;它不仅是对教育情境的"一次性"应激心理,还是对完整教育过程之道德价值的深切认同。本文以教师道德敏感性的"时间-情境-内容"三维模型为分析框架,发现教师对德育过程的道德敏感性缺失、对不同情境的道德敏感性错位、对不同道德内容的敏感性失衡。而要改善教师的道德敏感性,应重视权力制衡的制度重构与更新教师专业培训的主题与方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郑信军  吴琼琼  
教师的教学伦理敏感性是教师对教学活动中蕴涵的伦理价值与潜在的伦理问题的领悟和解释能力,具有情境觉悟性、观点特异性、反应直觉性和发展层次性等特点。伦理维度的教学反思、不断丰富的教学伦理样例是教师教学伦理敏感性生成且保持活性的内在基础,教学自由和积极的教学伦理氛围则为其生成与发展提供了社会支持,频繁体验的道德情感是其得以启动、维护并转化为实践智慧的内部动力。教师只有适度发展与其道德行为能力及其他社会性行为技能相匹配的教学伦理敏感性,才更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与职业幸福。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檀传宝  
历史条件的变化决定着中国的学校教育、尤其是德育 ,应有一个与 1978年国家工作重点转移相联系的重点转移。强调道德教育的基础性质是世界德育、教育界的一个最基本的共识。无论我们如何定义德育 ,道德教育都是学校德育和教育的根本。奠基在道德教育基础之上的学校德育、学校教育是中国大陆改进基础教育品质 ,迎接 2 1世纪必将出现的新的开放、新的挑战的必然抉择。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黄向阳  
在价值多元社会中 ,学校德育面临道德相对主义的挑战。本文对激进的道德主义进行批判和分析 ,并基于一种温和的相对主义观点提出学校德育改革若干建议 :从求同转向求同存异 ,从规范转向规范和描述相兼顾 ,从对抗转向对话 ,从德目教学转向道德判断力、敏感性、行动能力的培养。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金志远  
文化差异、文化敏感性问题在教师教育中似乎很少被关注,但却是在教师教育过程中越来越不能被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多元文化时代,教师教育如何适应学生文化特征和背景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本文从文化敏感性这一视角入手,分析其对教师工作的挑战,研究文化敏感性在教师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探索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取向。作者认为,教师教育发展应该着重关注学生文化的差异性,打破教师教育对待不同文化背景学生教育的统一性,改变教师忽视学生社会文化背景的现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金运  
在全球倡导多元文化教育的背景下,民族地区教师的文化敏感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阐述了文化敏感性之于民族地区教师的价值,从提升教师文化认同、尊重本土知识、构建文化共同体等方面,提出了生成民族地区教师文化敏感性的可能路径。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马克斯·范梅南  
在日常的课堂生活中,教师每一刻所做的、所说的,甚至什么都不做,都具有教育实践意义。无论教育目标或目的是什么,也不管教学中使用何种方法和手段,它们对教和学都有教育价值,都会产生教育效果。这些都是教师在和学生的交往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实践性知识,本文就是探究教师这种实践性知识的本质和意义。教师行动中的实践性知识需要教育敏感性,也可以说需要教育关切和机智,或身体化的、直觉的理解。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程良宏  马新英  
本文从课堂教学中教师文化敏感性的涵义入手,阐释了培育教师文化敏感性的意义。在对当下教师课堂教学中文化敏感性缺失的现状分析基础上,从引导教师重新理解其文化角色、培养和提升教师的跨文化能力、构建多元文化教师教育课程教学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培育教师文化敏感性的可能路向。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陈家颐  
教师的道德素质是教师素质的核心要素。德识才学德为首,提高教师的素质首先必须重视教师道德素质的提高。良好的教师道德素质的形成,离不开道德环境的影响,更需要教师自己以不断进取的精神和坚持不懈地实践,对自己道德修养的偏差进行及时的调节和控制,因为道德修养的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唯有内因才是道德变化的根本依据。所以加强教师道德的自我调控,增强教师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是一种必然选择。研究教师道德的自我调控,也就成了教师素质研究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拟围绕教师道德自控的特征。价值与方法,作一初步探讨。 一 教师的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教师道德的自我调控...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檀传宝  
讨论学校德育社会环境的时代构建的前提是研究当代学校德育社会环境的时代特征。 一、当代学校德育社会环境的结构性变化 (一)当代社会环境子系统的变迁 研讨学校德育社会环境的变化,我们认为应从环境因素(子系统)及其物质和精神结构两个角度子以展开。所谓社会环境的子系统包括客观系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心理,中观系统的社区,微观系统的家庭和作为中间系统的大众传媒。 当代社会就其宏观角度来看,全球正处在后现代化和现代化的巨变过程之中。一部分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的国家在经济、文化诸领域均已达到了目前人类社会所达到的最高成就。但是工具理性和个人主义为特征的现代文明又带来了技术专制、金权社会、紧张的人际关...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洪明  龙宝新  
道德叙事,就是教育者对道德事件的讲述或重叙,它是帮助学生净化心灵、升华德性、迈向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道德叙事负载着两种价值——原初价值和附加价值,每个道德叙事都有一定的价值载荷。在学校德育中,道德叙事是道德知识、规范的传递者,是道德行为图式的储蓄所,是道德情感的传达者,是道德经验的转述者,是道德思维的传承者。道德故事的遴选、聆听视角的建立、道德故事的重叙和价值立场的形成是学校德育的"四部曲"。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薛晓阳  
贴近生命,是现代教育的流行话语,但生命不仅有感性的体验,仍有精神的高度。在道德教育的古典传统中,我们感受到超越生命直观的命运意识。今天,我们的德育普遍缺少这种追索命运的精神气质,强烈的生存理性瓦解了古典德育的命运感。在这种生存理性的驱使下,学校德育变成解决社会问题、维护学校秩序的实用工具。道德教育必须为自己建构一种精神的境界———站在历史与命运的中心,占有终极性的道德资源,并回到精神生活的内在性上。这样的道德教育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道德根基和存在理由。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周曰乐  
上海宝山钢铁总厂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起来的我国第一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由于它与国际市场有密切的交往,对国际市场经济波动的反映颇为敏感。这种与国际市场交往的密切性,不是因对外开放政策诱发的一般企业所共有的外贸积极性,而是由于生产需要使其在生产原料、材料、物资等供应方面有求于国际市场而产生的,表现在: 第一,宝钢所需含铁主原料——铁矿石原则上立足于国外供应,这是宝钢生产的特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方荷生  
项目的敏感性分析是指在未来影响项目的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变化时,测定项目的成本收益对这些因素变化的敏感程度的分析。项目的敏感性分析是项目可行性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是对投资项目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的一种主要方法。对一个拟建项目必须预先对其建设期的成本、工期和投资后的销售、价格、消费及社会政治等因素的变化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