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65)
2023(3746)
2022(3074)
2021(2901)
2020(2495)
2019(5683)
2018(5721)
2017(10718)
2016(6227)
2015(6846)
2014(6751)
2013(6712)
2012(6525)
2011(6202)
2010(6275)
2009(5908)
2008(5903)
2007(5712)
2006(5194)
2005(4832)
作者
(20398)
(16860)
(16629)
(16019)
(10758)
(8269)
(7556)
(6670)
(6524)
(6191)
(5916)
(5749)
(5738)
(5630)
(5562)
(5372)
(5108)
(5094)
(4982)
(4927)
(4469)
(4370)
(4327)
(4114)
(3920)
(3917)
(3740)
(3624)
(3520)
(3474)
学科
(24965)
经济(24938)
管理(16040)
(14926)
(13121)
企业(13121)
方法(10250)
(8550)
数学(8296)
数学方法(8157)
中国(7609)
(7013)
(6324)
(5668)
理论(5611)
结构(5379)
业经(5313)
(4936)
产业(4611)
教育(4606)
地方(4604)
(4336)
金融(4335)
体制(4185)
(4130)
银行(4103)
(4058)
贸易(4055)
(4032)
财务(4024)
机构
大学(98687)
学院(94997)
研究(38023)
(35767)
经济(34951)
管理(28733)
中国(26298)
科学(25374)
理学(24138)
理学院(23736)
管理学(23085)
管理学院(22918)
(22379)
(21046)
研究所(19202)
(19121)
(17627)
(17155)
师范(16906)
(15991)
中心(15520)
农业(15314)
业大(14988)
北京(14543)
财经(13726)
师范大学(13623)
(13462)
教育(13233)
(12426)
(12413)
基金
项目(59366)
科学(46245)
研究(42083)
基金(42007)
(38529)
国家(38185)
科学基金(30765)
社会(25186)
社会科(23797)
社会科学(23787)
(23281)
教育(21605)
(21443)
基金项目(21172)
自然(20495)
自然科(20004)
自然科学(19993)
自然科学基金(19677)
资助(18145)
编号(16198)
成果(15419)
重点(14924)
(13876)
课题(13593)
(13505)
计划(11936)
(11924)
教育部(11616)
科研(11567)
创新(11253)
期刊
(42845)
经济(42845)
研究(33687)
中国(22280)
学报(21595)
教育(19512)
科学(17800)
(16915)
大学(15752)
学学(14648)
(14309)
管理(12196)
农业(11192)
财经(8752)
(7947)
金融(7947)
技术(7871)
(7669)
经济研究(7084)
问题(6073)
(6023)
业经(5613)
(5532)
业大(5312)
图书(4806)
(4730)
技术经济(4488)
(4442)
论坛(4442)
世界(4440)
共检索到1514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余丽  
随着自主学习的研究和发展,教师自主的研究也日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在回顾和评价国内外关于教师自主内涵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教师自主的内涵结构进行进一步的透视,力图对之进行解构后的关系重构,整合出教师自主的概念架构,进一步廓清教师自主的概念,为后续的教师自主其他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梁玉华  庞丽娟  
教师的角色意识是指教师对自身角色地位、相应角色行为规范及其角色扮演的觉察、认识、理解与体验。教师角色意识包括三个基本结构:一是教师对角色地位的认识与理解,二是教师对角色规范的理解与把握,三是教师对角色扮演的认识与体验。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一个不可分隔的整体。教师角色意识对于教师专业发展与儿童健康成长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在教师教育观念中居于核心地位,影响着教师心理体验与感受,支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从而影响着儿童的健康成长。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军胜  
我国现行有关工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存在界定缺乏协调和共识、法律位阶低、工资界定滞后、工资管理和执法混乱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建议借鉴国际上有关工资界定的经验,并结合当前我国企业工资管理实际,以继承性、差异性和统一性相结合、倾向性、中国化为四大界定原则,对工资及其构成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津贴和补贴等重新进行界定,为有关政府部门工资立法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冉玉霞  
教师印象管理是指在教育教学中,教师通过向学生投射某些信息来影响学生对自己态度与看法的一种行为。教师印象管理有助于教师及时反思与调控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以达到社会角色的期望。教师印象管理主要包括内修炼与外整饰两个部分,教师可通过自我表现、自我教育、学生反馈效应以及消极印象修补等策略进行自身印象管理。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华军  
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内涵究竟是什么,教师作为研究者并不是让教师和专业的研究者那样去做研究、出研究成果,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内涵实质在于教师研究性思维的养成和运用。实证研究和实践探究作为教师研究性思维养成的方法,都可以统一到杜威提出的科学思维方法上来,两者都需要教师在个人实践经验中产生困惑和问题,进而提出假设,进行反思、实验,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行为,获得教学专业发展的自主性,最终促进学生智识的发展。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陈年红  
论消费效益的内涵和外延陈年红一、消费效益的一般表达式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消费也是生产。一方面,通过吃、穿、住、用、行等具体实物形态的消费,通过人的生理机制的转化,实现人的体力的再生产;另一方面,通过学科学,学文化,读书阅报,观看戏剧,欣赏电影、电视,...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李丕洋  
明代中晚期的心学思想家王龙溪通过自己的修道实践,形成了丰富而深邃的心性工夫论思想,主要表现在:以良知为诀,重在理会性情,在日常生活中慎于一念之微,而且强调寡欲之功,以求心灵的解脱和自由。这些工夫论思想,表明了一个基本的道理:"有真修,然后有实悟"。因此,自明清以来的某些学人以为龙溪"谈本体而讳言工夫"的说法,是一种明显的误解。王龙溪的心性工夫论,简洁易行,切于日用,对于古今任何有志于天人性命之道的学者而言,都具有不可低估的思想启发意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郝文武  
通过对《学习——内在的财富》提出的“四大教育支柱”即learning to know、 learning to do、 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 learning to be的逻辑关系及其对learning to be的具体解释进行考察可见,《学习——内在的财富》中的learning to be的含义不同于《学会生存》中含义广泛的“大全”的learning to be,故不应再译为“学会生存”,而应译为“学会独立自主”。为了避免产生达尔文主义和泛道德主义的歧义,《学会生存》中的learning to be也可译为同样具有广泛含义的“大全”的“学会成人”。至于learning to be中的learning是译为“学会”还是“学习”,应根据强调的重点而定。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嵎喆  蒋云飞  
本文通过对"自主创新"和"成果产业化"的分析,对"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内涵和国外实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发达国家多从出台相关法律和制定专项计划,明确企业在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过程的主体地位,鼓励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自主创新成果利用技术转移,加强产学研协作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手段,保证自主创新成果的产业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崔丽  关博  
教师专业发展是当前世界教师教育关注的焦点。本文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出发,在知识取向、实践反思取向和生态取向三个维度上阐释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取向,对教师专业发展问题进行深层剖析和透视,旨在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指引方向。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邓志伟  
人文素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涵,在一个工具理性膨胀的时代显得更加重要。教师的人文素养包括通过人文知识积累的文化底蕴,形成的人文品格和高尚师德,树立的人文价值和教育理想,追求的人文精神和终极关怀,并最终转为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人文行动。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折延东  
教师专业标准研制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在当代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专业标准是指国家为宏观规范教师教育发展走向,彰显教师行业的个性,引导教师专业持续发展而制定的专门用于衡量教师专业发展状态的、多层次的质量规格体系。制定教师专业标准的根本使命是服务和加速教师的专业发展。积极借鉴国外的经验,关注本土的教育问题,是我国教师专业标准研制的两大基点。当代我国教师专业标准体系应该由三个板块构成:通用标准、形式标准和内容标准。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潘懋元  
提高教育质量的任务,最后要由教师承担。教师队伍建设,是办学的基本工程。大学教师发展是教师教育的新概念,不同于传统的教师培训,体现了教师的自主性、个性化而不是被动地被培训。大学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在一定的基层组织中,不断地自我提高学科专业水平、教育知识、教学能力和师德。教师发展的有效性取决于教师发展的动力,应当借助适切的外部激励机制,激发大学教师自我价值追求的内部动力。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朱旭东  
大学教师在教育创新与创新型国家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教师创新力有其自身特定内涵,学术创新力是大学教师的核心创新力。学术创新力基础主要包括洞察想象能力、综合交叉能力、知识谱系能力、反思批判能力、学术自主能力、合作分享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全全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这一切,都有赖于职业院校办学水平的普遍提高,而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在其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决定》的第十七条专门就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从制度建设、培养培训、专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总体规划与部署。贯彻落实《决定》精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准确把握"双师型"教师的内涵、清晰界定"双师型"教师的能力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提供有力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