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151)
2022(1003)
2021(984)
2020(801)
2019(1813)
2018(1836)
2017(3031)
2016(2182)
2015(2636)
2014(2761)
2013(2413)
2012(2346)
2011(2368)
2010(2497)
2009(2272)
2008(2326)
2007(2365)
2006(2113)
2005(2087)
2004(1952)
作者
(5880)
(4912)
(4610)
(4589)
(3131)
(2349)
(2200)
(1938)
(1901)
(1863)
(1712)
(1676)
(1657)
(1606)
(1522)
(1522)
(1520)
(1454)
(1442)
(1442)
(1345)
(1246)
(1221)
(1213)
(1178)
(1145)
(1128)
(1081)
(1071)
(1038)
学科
(5612)
经济(5603)
管理(4758)
理论(4208)
(3979)
教学(3915)
(3914)
企业(3914)
教育(3733)
(2530)
学法(2167)
教学法(2167)
中国(2025)
(1791)
(1773)
学理(1725)
学理论(1725)
方法(1568)
业经(1547)
(1435)
(1416)
(1243)
金融(1242)
(1227)
思想(1190)
(1185)
银行(1185)
(1158)
(1156)
(1141)
机构
大学(35510)
学院(34879)
研究(11112)
(10956)
师范(10933)
教育(10156)
(8863)
师范大学(8788)
经济(8514)
(7855)
管理(7613)
科学(6949)
(6432)
中国(6089)
(6083)
(5997)
职业(5991)
理学(5891)
理学院(5744)
技术(5555)
(5517)
管理学(5499)
管理学院(5419)
北京(5355)
研究所(5313)
财经(4652)
(4486)
教育学(4414)
中心(4329)
职业技术(4251)
基金
研究(16244)
项目(16062)
科学(12198)
教育(11138)
成果(8879)
基金(8739)
编号(8324)
社会(7951)
课题(7467)
社会科(7436)
社会科学(7432)
(7162)
(6779)
(6697)
国家(6635)
(6617)
规划(5205)
科学基金(5198)
项目编号(4881)
(4814)
(4735)
研究成果(4500)
(4494)
(4480)
阶段(4472)
(4339)
重点(4316)
(4209)
年度(4157)
基金项目(4083)
期刊
教育(19231)
研究(15548)
(13676)
经济(13676)
中国(10031)
(6012)
学报(5404)
技术(4850)
职业(4842)
大学(4352)
科学(4096)
财经(3908)
学学(3547)
(3416)
管理(3237)
技术教育(3130)
职业技术(3130)
职业技术教育(3130)
(2893)
论坛(2893)
图书(2778)
(2531)
成人(2396)
成人教育(2396)
书馆(2271)
图书馆(2271)
(2162)
金融(2162)
(2103)
问题(2030)
共检索到590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郝德永  赵颖  
教师是否拥有课程权力,决定着课程的品质与运行机制。传统的"认同性"课程范式,只赋予了教师传承课程知识的义务。教师没有任何研制、建构课程的权力。这是传统课程的根本弊端之一,也是当代课程改革的主要依据与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对教师课程权力虚无状况、后现代知识观与课程品质的分析,提出了赋予教师课程自律角色与自主权力的改革思路。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兰  
目前有关教师课程决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参与决策过程中的权利或专业能力等领域,却忽视了最终真正影响教师课程决策质量的并不是教师在课程开发中被制度性赋予的权利或教师执行权利的能力,而是教师在决策过程中所争取到的包含政治和专业因素在内的综合性权力。合理的教师课程决策过程必须在教师与参与决策的各方权力主体的相互协商中得到落实,而协商过程的合理性在实践和批判这两种立场下具有不同的评判标准。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学书  
20世纪80年代以来,"赋权增能"几乎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潮流,在这种背景下,教师课程权力成为近年来课程政策研究的热点问题。教师课程权力指,教师作为一种专业,教育法律法规和国家教育政策赋予教师参与课程实践活动的权力,以及践行权力的能力。它具有制度规定性和有限平衡性、目的指向性和价值多极性以及复杂的相关性等特征。教师课程权力的来源有两个表征:一是外在的合法性来源,二是内在的关系性来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洪修  张晓娟  
制度是行动者在社会建构中公认的规则、价值和信念,教师课程权力是一种存在于学校制度空间里的制度化实践。学校制度与教师课程权力密切相关。当前,学校制度环境中教师课程权力存在如下问题:制度主体缺位,教师课程权力表达受困;制度认知偏差,教师课程权力认同失真;制度弹性缺失,教师课程权力空间不足;制度监管不力,教师课程权力规范有限。学校制度中教师课程权力的实现需要凸显制度民主,鼓励教师课程权力发声;强化制度认同,提高教师课程权力意识;增强制度弹性,扩大教师课程权力空间;突出制度规范,防止教师课程权力失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封云  黄宏晖  刘石柱  
伴随高等教育课程研究体系日益完善,教师相关课程研究课题逐渐增多,而这一系列课题研究的关键在于了解教师的课程权力。教师的课程权力大小与高校的课程教学水平存在紧密联系,唯有不断强化教师的课程权力,才能持续提升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然而,基于课程场域视角来看,目前高校课程权力面临着诸多困境,包括课程惯习使得教师忽视了课程权力发挥,资本积累不足制约了教师课程权力发挥,以及课程机制不完善阻碍了教师课程权力发挥。为此,高校应当改善教师课程惯习机制,丰富课程实践形式,促进资本积累,优化课程体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母小勇  谢安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尹弘飚  李子建  
教师改变与课程改革密切相关,是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然而,教师对课程改革会表现出抵制和自愿改变两种倾向,这使教师改变具有了悖论性质。就其内涵而言,教师改变是一个多维度、多阶段过程,并且各维度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在课程实施中,既要妥善管理实施的“步伐”,处理好教师渐进性改变和根本性改变的关系,又要从专业、资源、制度和文化入手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持,引领教师改变的方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小红  
“教师的课程创生”意在回答教师与课程的内在关系,它源于但又超越“课程实施的创生”,主张教师在整个课程运作过程中都应充分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教师的课程创生”这一命题的确立,对于变革课程观念、转换教师课程角色及课程运作价值取向的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洪修  李哨兵  
在关系网络思维下,教师课程权力是一张庞大的网状结构且处于永恒的交错抵抗中,呈现出有别于传统教师课程权力的特征。表现为教师课程权力与其他要素间密切的联系性,教师课程权力以知识为载体的间接性,因利益目标等的不平衡和相互阻抗表现出的冲突性,在实施课程权力的过程中受法度和规则的制约而呈现出的有序性。在关系网络的视角下,教师课程权力的实现需经历从外在赋予到内化自控、从刻板奉行到积极扬弃、从拒斥反抗到正视冲突、从肆意用权到有序规训的过程。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丽群  
新课程期待教师的教学行为实现从灌输到引导、从孤立到合作、从控制到对话的转变;伴随教学行为的变化,教师的角色也相应地从知识传授者到学习促进者、从课程执行者到课程开发者、从教师到教师学生发生转变;而保持期待本身的同质性、调整教师的改革心态、外界提供相应的条件是角色期待得以实现的基础。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林正范  贾群生  
20世纪,课程论和教学论得到了巨大发展,同时也暴露出实践品性不足的倾向。这种倾向既是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一个阶段性标志,也为课程与教学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空间。近年来,课程与教学论的整合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为增强课程与教学论的实践品性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教师行为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教师行为研究是一项实践性比较强的研究,成为课程与教学论整合的一个重要途径,为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良  刘茜  
教师作为课程知识的机械执行者所引发的实践困顿以及当代知识研究的理论新进展共同呼吁着教师作为课程知识的统整者。教师所需统整的知识样态至少涉及到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公共知识与个体知识以及官方知识与地方知识。教师统整的策略体现为联合、综合以及融合三种策略。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志林  
个人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但它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日积月累和自觉创生的结果。有效的课程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师独特而丰富的个人知识,课程意识则深刻地改变着教师的专业生活方式,并内在地影响着教师个人知识的创生。为此,要在课程意识的观照下,通过强化对课程与教学的反思与研究,倡导自主、对话与合作的教学文化,赋予教师专业自主权等策略,以实现教师个人知识的持续创生。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男星  
现实的课程政策主体及其所认同的政治思想构成一种当权政治力量,体现着课程政策主体的课程意志并支配着课程政策的价值取向,从而形成课程的政治权力;这种课程权力在一个国家经历社会重大变革的时候,更加凸现出对课程的发展意义。本文以俄罗斯为对象演绎课程的政治权力,以揭示出当权政治力量对课程政策价值取向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