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48)
- 2023(1673)
- 2022(1425)
- 2021(1419)
- 2020(1154)
- 2019(2734)
- 2018(2818)
- 2017(4549)
- 2016(3036)
- 2015(3439)
- 2014(3552)
- 2013(3367)
- 2012(3118)
- 2011(3128)
- 2010(3245)
- 2009(3102)
- 2008(3173)
- 2007(3154)
- 2006(2843)
- 2005(2740)
- 学科
- 济(9839)
- 经济(9830)
- 管理(7053)
- 业(6574)
- 企(6457)
- 企业(6457)
- 教学(4819)
- 理论(4683)
- 教育(4068)
- 方法(3616)
- 学(3601)
- 中国(3279)
- 业经(2904)
- 和(2683)
- 制(2468)
- 贸(2386)
- 贸易(2380)
- 易(2308)
- 计算(2204)
- 财(2176)
- 算机(2171)
- 计算机(2171)
- 机化(2147)
- 计算机化(2147)
- 数学(2139)
- 农(2110)
- 策(2100)
- 数学方法(2001)
- 地方(1922)
- 学法(1845)
- 机构
- 大学(49226)
- 学院(46762)
- 研究(16202)
- 济(14859)
- 经济(14407)
- 管理(13342)
- 范(13034)
- 师范(13004)
- 教育(11635)
- 京(11060)
- 理学(10937)
- 理学院(10691)
- 师范大学(10599)
- 管理学(10342)
- 科学(10307)
- 管理学院(10241)
- 中国(10178)
- 所(8464)
- 江(8415)
- 财(8146)
- 研究所(7589)
- 北京(7507)
- 州(6877)
- 中心(6656)
- 财经(6196)
- 技术(5809)
- 经(5485)
- 系(5411)
- 院(5305)
- 职业(5049)
共检索到790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余闻婧
课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平台。课堂学习是教师成为反思性教学实践家的关键路径。课堂学习力是教师自我教育的生长力。作为教师生命能量的课堂学习力揭示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存在方式。这种存在方式展现出由课堂关注力、课堂判断力和课堂表现力组成的内在结构。提升教师课堂学习力的关键是让教师不仅知道该怎么做,而且知道这么做意味着什么。具体而言,就是以背景性知识凝聚关注,以结构性范例形成判断,以创造性空间促进表现。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课堂学习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余闻婧
课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平台。课堂学习是教师成为反思性教学实践家的关键路径。课堂学习力是教师自我教育的生长力。作为教师生命能量的课堂学习力揭示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存在方式。这种存在方式展现出由课堂关注力、课堂判断力和课堂表现力组成的内在结构。提升教师课堂学习力的关键是让教师不仅知道该怎么做,而且知道这么做意味着什么。具体而言,就是以背景性知识凝聚关注,以结构性范例形成判断,以创造性空间促进表现。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课堂学习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婉莉
在德国课堂合作学习的ICLC框架中,根据解决问题的认知过程,合作学习被分为三个阶段:预活跃期(教师备课和向学生介绍合作学习情境)、中活跃期(学生分组合作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后活跃期(教师课后反思)。为了驾驭好合作学习,教师需要五种ICLC胜任力——课程规划胜任力、情境监控胜任力、互动维持胜任力、小组合作巩固胜任力、反思胜任力。围绕这五项胜任力,教师应该扮演适当的角色并掌握合作学习的规划策略。德国合作学习ICLC框架下教师胜任力研究对于中国新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教师胜任力 合作学习 课堂 ICLC框架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李子建 尹弘飚
近年来,两岸三地的课程改革均将"自主学习"作为一项重要目标,试图培养和巩固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与策略。西方学者的许多研究表明,倡导"学生中心"的课堂环境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而偏重"教师中心"的课堂环境则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本研究基于香港中小学生对课堂环境观感和自主学习动机与策略的两项调查,发现"教师中心"的课堂环境对香港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样具有促进作用,并依此分析了华人文化情境中课堂环境及学生自主学习的特征。
关键词:
课堂环境 自主学习 教师中心 学生中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伟 杨斌
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教师的课堂创新素养是关键。从教师情意倾向与思维品质、主体取向与策略意识、价值提升与实践张力等方面可以发现,教师课堂创新素养和三维一体与持续创生性特点。以实际出发,可以探索在课堂情意、课堂信念和实践智慧等方面建构教师创新素养的评价标准,提出创新培养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乃美
教师的教学语言是语言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在语言学界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论述了课堂教学语言的总体特征,对英语教师的教学语言特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希望能对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运用有所启迪。
关键词:
教学语言 英语教师 课堂用语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岚军 陈龙根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我国后,掀起了研究与实践的热潮。在这一起步阶段,成人高校开展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优势。目前的研究焦点集中在传统教学环节被"翻转"的课前学生自主学习阶段,但是学生在课堂上以自主学习为基础的讨论、探索等活动的有效开展,也是提高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托。因此,翻转课堂离不开学习团队的建设。可以说,学习团队建设是翻转课堂提高实效的灵魂所在。从团队建设的视角来探讨课堂学习高效运作的策略与方法,通过寻找"共生元素"、塑造团队学习"激发者"、重视"短板学员"、对学习成果及时评价与反馈等方法将翻转课堂这一教学变革落到实处。
关键词:
成人高校 翻转课堂 学习团队 建设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程黎 赵晓桥 王东升 刘发茂 李智玲 洪国慧
本研究选取初中聋生194名,采用问卷法,考察初中聋生学习策略、学习动机和教师课堂行为感知水平,并探讨其学习动机与教师课堂行为感知各因素对学习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1)初中聋生在学习策略、学习动机和教师课堂行为感知上的性别差异均不显著;(2)初中聋生在学习策略中的元认知策略得分显著低于社会性策略和认知策略得分,在学习动机的内部热衷性上得分显著高于内部挑战性得分,外部奖赏得分显著高于外部认可得分,在教师课堂感知的支持性行为和教师高期望上得分均显著高于消极反馈得分。(3)学习动机和教师课堂行为感知对初中聋生学习策略影响显著,首先,在元认知策略上,内部挑战性动机、内部热衷性动机和支持性帮助行为感知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宁
长期以来,在传统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标准社会科学模型和行为主义占有支配地位,学习的生物学因素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即使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认知革命产生后,支配认知和学习研究的取向从外部转向内部,但还是干巴巴的信息加工模型,计算机隐喻主宰着认知研究,学习的生物学解释仍然没有得到关注。二十世纪后期教育心理学领域兴起的另一个取向——社会文化历史理论或活动理论,也并不关注学习的生物学解释。进化教育心理学聚焦进化形成的社会和认知偏好与儿童在学校中学习的动机和能力之间的关系,为我们理解课堂学习提供了一个富有解释力的框架,推进了几乎停滞的教育心理学研究。论文在评析标准社会科学模型并系统梳理进化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对进化教育心理学之于学习的理解——生物初级学习和生物次级学习、朴素知识和天生的动机偏好及其对课堂教学的涵义作了初步探讨。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许芳杰
课堂教学境域中的教师学习是对教师教育实践转向的现实关照,是教师实践智慧在教育发生现场中的"身体力行"。在这种"身体力行"中,教师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情境性因素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尝试通过对现场学习的意涵、特点的分析,从整体性的视角探讨教师现场学习的发生机制,以此明晰课堂教学境域中"教学相长"的知识传统、理论基石与真实路径,意在弥合教师教育中经验与理论、知识概念与实践意义的鸿沟,从而搭建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关键词:
课堂教学 现场学习 教师教育 具身参与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龙宝新 折延东
高效课堂是技术与艺术构成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技术——课堂技艺——课堂艺术"勾勒出了高效课堂建构的线路图。高效课堂创建始于一系列技术性的课改思路、模式与方案,课堂技术是浓缩课改经验、集成课改理念、固化课改智慧、型构课堂形态的物质依托。课堂技艺是在课改实践中适用现成课堂技术的结果,是公共理念与具体情境、课堂模式与个人创造、稳态课堂与变革课堂的双向互生实践。高效课堂艺术是赋予高效课堂以张力的课改理想,它始终以"可望而不可即"的方式引领高效课堂不断超越技术的层面与限度。
关键词:
课堂技术 课堂艺术 课堂技艺 高效课堂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翠蓉 张振新
课堂讨论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就某一问题相互交换观点和看法,并针对问题的某些方面进行争论和辩解,最终达到共同理解以及求同存异。其心理机制是个体知识建构过程和合作性联合建构过程。有效的课堂讨论应是以互动为前提、以严谨的思维为基础、以可靠的知识为保障,因此,教师和学生在讨论中负有维护讨论团体、维护严谨思维、维护准确可信的知识的责任,并且依据讨论团体的形式和成熟度而变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鉴
翻转课堂是针对传统课堂的翻转,是对传统课堂教学范式的变革。传统的课堂范式是在工业化社会背景下形成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要过程,以班级授课制为组织形式的教学模式,代表性理论是赫尔巴特教育学的"三个中心"。20世纪初,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了第一次翻转。进入21世纪以来,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在线学习与现场学习结合的混合教学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了第二次翻转。翻转课堂的本质在于回归教学活动的逻辑起点——学生的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教"是条件,"学"是本体,教师之"教"存在的逻辑在于有利学生之"学",学习活动是一切教育的真正逻辑起点。
关键词:
传统课堂 翻转课堂 教学本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永志 王媚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对于高校思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