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898)
- 2022(770)
- 2019(1423)
- 2018(1544)
- 2017(2549)
- 2016(1740)
- 2015(2033)
- 2014(2097)
- 2013(1902)
- 2012(1839)
- 2011(1915)
- 2010(2006)
- 2009(1983)
- 2008(2109)
- 2007(2156)
- 2006(1969)
- 2005(1936)
- 2004(1817)
- 2003(2046)
- 2002(2037)
- 学科
- 济(5950)
- 经济(5942)
- 管理(4296)
- 业(3603)
- 企(3500)
- 企业(3500)
- 理论(2932)
- 教育(2744)
- 学(2510)
- 中国(2034)
- 贸(1803)
- 贸易(1801)
- 易(1748)
- 制(1723)
- 财(1706)
- 方法(1697)
- 教学(1598)
- 业经(1519)
- 融(1448)
- 金融(1447)
- 和(1415)
- 银(1316)
- 银行(1316)
- 体(1277)
- 行(1270)
- 法(1265)
- 农(1164)
- 策(1115)
- 地方(1063)
- 体制(1008)
- 机构
- 大学(31748)
- 学院(29830)
- 研究(10194)
- 济(9374)
- 经济(9075)
- 范(9002)
- 师范(8996)
- 教育(7837)
- 师范大学(7223)
- 管理(6975)
- 京(6974)
- 中国(6200)
- 科学(6195)
- 财(5993)
- 所(5437)
- 江(5425)
- 理学(5324)
- 理学院(5199)
- 管理学(5020)
- 管理学院(4945)
- 研究所(4787)
- 北京(4779)
- 州(4646)
- 财经(4598)
- 系(4094)
- 经(4025)
- 中心(3910)
- 教育学(3512)
- 技术(3244)
- 职业(3234)
共检索到517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戴双翔 姜勇
促进教师自由、自主发展,是当前国际上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以自由理论为基础的教师发展观认为,自由理念与自主精神是教师发展的内在本质,必须充分关注教师发展的内在需求、主体意识与主观能动性。在发展阶段上,教师的自由经历着从"在场""入场"到"出场"三个阶段;在构成型态上,教师的自由体现为拒绝权自由、选择权自由和创造权自由;在形成状态上,教师的自由则表现为摆脱"常人束缚",走向"内在自足"。
关键词:
教师教育 教师发展 自由 自主发展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韩松涛
因特网因其自身特点而为信息自由做出的最大贡献是提供了一种媒介的作用。本文围绕这个观点,讨论了因特网的特点以及与图书馆的关系,并讨论了因特网新兴起的两个运动,开放存取和博客。
关键词:
因特网 信息自由 图书馆 开放存取 博客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管亚梅 项华彬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会计规范不断完善,这是否表明会计越来越受限制?这种说法是不恰当的。会计规范是会计自由的捍卫者,会计自由是会计规范发展的重要条件,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会计自由是会计人员在没有外在强迫下能够根据自己的意志和具体的环境客观公正地实施会计及其相关行为,并对其产生的后果负责。从内容上看,会计自由包括会计学术自由和会计实务自由。但是,当前存在的会计学术不自由和会计实务不自由都严重阻碍了会计规范的发展。文章从会计学术和会计实务两个方面提出提升会计自由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
会计自由 会计规范 会计学术 会计实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管亚梅 项华彬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会计规范不断完善,这是否表明会计越来越受限制?这种说法是不恰当的。会计规范是会计自由的捍卫者,会计自由是会计规范发展的重要条件,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会计自由是会计人员在没有外在强迫下能够根据自己的意志和具体的环境客观公正地实施会计及其相关行为,并对其产生的后果负责。从内容上看,会计自由包括会计学术自由和会计实务自由。但是,当前存在的会计学术不自由和会计实务不自由都严重阻碍了会计规范的发展。文章从会计学术和会计实务两个方面提出提升会计自由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
会计自由 会计规范 会计学术 会计实务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均
学习自由是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由于制约学习自由因素的复杂性 ,使大学对于学习自由的探索和获得 ,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历史。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学习自由对高等教育的重大意义 ,决定了学习自由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合理性。同时 ,学习自由是一种有限度的自由 ,这使得尊重学生的学习自由和控制学习自由的“度”始终成为一对矛盾。
关键词:
学习自由 教育思想 合理性 限度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爱德华·希尔斯 林杰
学术自由在西方高等教育研究领域是个“显课题” ,这与西方国家的政治、文化背景密切相关。许多西方学者站在不同的学科立场加入到这一问题的争论之中 ,使学术自由的研究呈开放态势。本文作者E·希尔斯是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功能主义学派的领袖人物之一。希尔斯本人的政治立场是保守主义的 ,从本文可窥见一斑。而他却善于从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出发 ,对学术自由探幽发微 ,巨细不遗 ,着重阐述了学术自由与外部权威之间的矛盾关系 ,并着重论及学者的政治自由问题 ,为学术自由的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岳刚德
自由学习和学习自由属于学习者两种不同性质的学习权利。自由学习是学习者的自由意志在学习场域中的积极投射,是学习者主体性在学习情境中的积极表达,属于积极自由;学习自由是保障学习者自由学习权利不受剥夺或被限制的学习制度设计或外界条件,是一种不涉及具体内容的个人自由,其保障基础是《学校法》,属于消极自由。本文在对比分析自由学习和学习自由之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自由学习和学习自由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实现个体自由学习的可能途径,以及如何通过《学校法》的制度设计保障学习者自由学习的权利,得出自由学习和学习自由在促进学习者自身转变历程中的教育价值和课程意义。
关键词:
自由学习 学习自由 学习权利 学校法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黄幼菲
"自由主义"是指一种思想体系,它是西方思想界的主流思潮,"个人自由、平等"是自由主义的核心,"法治"是自由主义的保障;"知识自由"是人权自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图书馆界所确认的一种学说和理念,它的核心是知识的自由生产、传播、接受和管理;自由主义是知识自由的思想基础和践行平台,离开自由主义奢谈知识自由只能是本末倒置;图书馆实现知识自由必须遵循自由主义的基本规则。
关键词:
图书馆 自由主义 知识自由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亚敏
学术自由是民主政治有效运作的必要前提,它使不同意见自由表达和深入讨论,促进社会共识的形成,确保多数决原则之实现,从而成为民主程序之重要环节。学术自由不仅为政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备选方案,而且对政府权力的行使发挥着重要的舆论监督功能,从而促进政治决策的科学化。学术自由是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并为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动力、精神动力、技术手段和文化基础,纠正民主运行中的偏差,阻滞"多数人暴政"的形成。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沈光亮
信息公平是社会整体信息利益分配状态,知识自由是社会成员正当知识行为的权利保障。保障个体知识自由是图书馆的工作职责,维护社会信息公平是图书馆的社会使命与价值追求。
关键词:
信息公平 知识自由 信息制度 社会公正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亚敏
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学术自由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它捍卫着学者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不受干预,保持高度的精神与行为自由,无限趋近真理性认识;它保障着学者在自由的学术探究中形成理性认识和理性态度,培育、确立和高扬人的理性精神;它有助于学者智慧潜能的充分释放,促进各种思想观点的广泛传播和自由争鸣,成为学术进步和文化繁荣的基本保证。
关键词:
学术自由 真理 理性 文化价值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龙 杜时忠
当前我们对教师德性存在着"底线崇拜"的认识误区,即以拔高论、相对论、无效论来推理教师德性,认定教师不应该去爱"好",可事实上教师爱"好"行为本身与异己的境况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为摆脱这一困境,必须通过疏解教师受教与施教间的张力关系,从受教于"己"、施教于"众"、群己得兼等方面来把握教师爱"好"德性的理论内涵,进而通过证成爱"好"、行动爱"好"、社会爱"好"等方式,来推动现实生活中教师爱"好"德性的有效展开。
关键词:
教师 爱“好” 受教 施教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代建军 祁妙
教师“修为”具有双重词性,作为名词,指教师经由练习、修炼等实践过程后所达到的修养、素质、能力、道德等境界;作为动词,指教师为达成或实现某一技艺水平或境界所进行的持续的、规律的、不断深入的实践过程。教师“修为”,既指文化自觉、德性自觉、专业自觉的教师学习方式,亦为教师修心正志、修德正身、修业正行的养成过程。教师“修心”以“正志”,通过“蓄心”以“觉志”、“养心”以“诚志”、“炼心”以“正志”的“修心”过程,“正”中国文化中“育人之德性完满”的教育本体性追求为“志”。教师“修德”以“正身”,“修”为师者敬义恪责、弘道润性、怀德臻善之本德,以“德”率“身”,“德”厚“身”正,行“正德”之教;教师“修业”以“正行”,是博观精察、凝疑究源、知行相资、昭本育慧的实践共生过程,行“正”方精其所业。教师“修为”旨在汲取中国文化滋养,养成涵具中国生命学养的博练之师、厚德之师、鸿懿之师,探寻中国式教师发展之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师队伍体系。
关键词:
教师修为 修心正志 修德正身 修业正行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广 解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教育事业全局出发,把握国际大势,立足中国国情,汲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的教育思想精华,继承和发展历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先进教育理念,站在历史与时代的制高点,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有关教师队伍建设的教育思想和主张。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并在教师本质、教师地位、教师素质、教师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教师队伍建设的思想观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发展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师队伍建设思想,为我国教师
关键词:
习近平 教育思想 教师 教师队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