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19)
2023(3456)
2022(3028)
2021(2953)
2020(2563)
2019(5695)
2018(5869)
2017(10274)
2016(6403)
2015(7498)
2014(7604)
2013(7118)
2012(6805)
2011(6492)
2010(6848)
2009(6330)
2008(6600)
2007(6346)
2006(5841)
2005(5143)
作者
(19612)
(16673)
(16159)
(15569)
(10762)
(7915)
(7409)
(6507)
(6257)
(6240)
(5927)
(5724)
(5718)
(5403)
(5390)
(5016)
(5010)
(4967)
(4877)
(4720)
(4549)
(4243)
(4122)
(4046)
(3904)
(3784)
(3734)
(3708)
(3479)
(3454)
学科
(21104)
经济(20963)
管理(13706)
(12801)
(11757)
企业(11757)
理论(10766)
方法(8890)
(8625)
教育(8263)
中国(7547)
(7223)
业经(6673)
(6388)
教学(5942)
(4963)
数学(4763)
数学方法(4608)
(4560)
农业(4310)
经济理论(4220)
社会(4133)
企业经济(4013)
(3811)
学法(3804)
教学法(3804)
地方(3562)
研究(3551)
(3493)
学理(3279)
机构
大学(100269)
学院(98114)
研究(36600)
(30299)
经济(29421)
管理(28469)
科学(24582)
理学(23800)
中国(23578)
理学院(23360)
管理学(22590)
管理学院(22405)
(22233)
(20431)
师范(20254)
(20188)
(18565)
研究所(18434)
(17232)
(16707)
教育(16295)
师范大学(16164)
中心(14679)
业大(14545)
农业(14518)
北京(14285)
(13533)
财经(13088)
技术(12795)
(12378)
基金
项目(59140)
研究(45942)
科学(45478)
基金(39555)
(34901)
国家(34516)
科学基金(27835)
社会(27501)
教育(25375)
(24576)
社会科(24505)
社会科学(24488)
(21758)
基金项目(20411)
编号(20147)
成果(19462)
自然(17299)
自然科(16908)
自然科学(16898)
自然科学基金(16603)
课题(16363)
资助(16253)
重点(14641)
(13724)
(13472)
(12523)
(12265)
规划(12089)
(11859)
教育部(11769)
期刊
(40148)
经济(40148)
研究(33858)
教育(29120)
中国(26015)
学报(20981)
(17638)
科学(17267)
大学(15575)
学学(14140)
(13775)
农业(11854)
管理(10675)
技术(9091)
财经(8313)
职业(7403)
(7201)
(6612)
(6166)
金融(6166)
图书(5978)
(5802)
(5678)
论坛(5678)
业经(5413)
业大(5357)
问题(5351)
经济研究(5221)
社会(4648)
书馆(4638)
共检索到1564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车丽娜  
教师的社会理性表现为教师从社会组织的角度理解教育,以理想的社会价值观引领教学,致力于提升教学的社会功能的实践理性。教师的社会理性对教育教学具有重要影响,健全的理性思维是教学认识的基础,良好的社会情感是教学交往的关键,积极的理性精神是教学伦理的根基。现代教师本应是社会价值的代言人和澄明者,却因社会理性缺失而在纷繁的价值困扰中迷失方向,在教学目标、教学决策与教学生活层面出现问题。解决教师社会理性缺失带来的教学问题,需要重新确立教学认识的社会基础,增强教学价值的社会体认,积极介入社会生活,承担知识分子应有的社会责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兵  
高校教师拥有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履行立德树人教育职责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个人幸福的现实需要。当前,高校教师群体中浮躁和焦虑心态凸显,弱势心态和拜金主义思想有所蔓延。在分析转型时期高校教师社会心态冲突与特点的基础上,探索出高校教师健康社会心态的培育路径,即: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营造公平正义的校园环境、建立有效的心理疏导机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夏永庚  
美丽中国的建设最为根本的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在精神和素质上的现代化。教育在人的现代化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但目前知识人的培养目标无法实现这一使命,需要超越知识人的局限而走向培养德性人。德性人是智慧之人,是知善而行善之人,是审美而自由之人。在知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向智力与德性的共生;在德育过程中,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在学校教学及闲暇时间,需要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和社会,培养一种天人合一、物与我同的伦理意识和审美意识。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意忠  
教师职业情感是教师对教育工作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和感受,事业感、师爱感、责任感与成就感是教师职业情感的基本内容。它要求教师具有情感的积极性、丰富性、稳定性、深刻性与感染性,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师生发展,构建和谐关系,提高教育质量。教师职业情感通过感觉、认知、体验、反应四个相互联系的阶段而生成,通过声音表情、面部表情与体态表情予以体现。教师职业情感的培育既需要教师强化职业意识,培养职业情趣,加强自我修养,也需要学校与社会提供相应的环境和条件,给予教师情感关怀。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雷云   张琳玲   陈元辉  
理性素养在“即时性”“紧迫性”的教育活动中难以发挥作用,真正帮助教师形成判断、展开实践的是感性素养。感性素养助力教师迅速实现教育互动,即时关注学生状态,自发改变语言和行为方式,使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经分析而直接做出判断、采取行动。“未经分析的综合判断”是教师感性素养引发的独特判断,产生于师生交融的教育情境,缘发于教师以自身身体、目光、情绪等感性条件构造而成的现象空间。教师感性素养的培育,从师范教育“实习”环节的浸润与学习到新任教师的指导与训练,再到优秀教师的反思与实践,是一个伴随着教育情境构建能力不断提升的长期过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凌烨丽  
高校青年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者和引领者。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给予青年教师更多了解社会的平台,但也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因此,唯有培育其健康积极的社会心态,才能更有效地发挥青年教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作用。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牛楠森  
价值乃是主体提出和满足需要所遵循的正当性原则;共同价值是不同主体提出和满足共同需要所遵循的正当性原则,是指导一个时期社会公民共同生活的核心原则或标准。共同价值是公民身份的灵魂,统整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共同价值教育是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交往活动,引导受教育者认同、形成并践行共同价值,自觉将共同体的美好生活纳入个人追求的过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和新加坡在共同价值教育上的经验可以为我所用。我国开展共同价值教育可从三个途径着手:教育者形成共同价值自觉,挖掘教育资源中的共同价值要素,构建交往网络形成共同价值。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魏婧  魏荣  
阐述了研究生心理资本的特征。通过实证调查可知,研究生的心理资本与其学习和科研绩效之间存在四种关系。提出了培育研究生心理资本的路径,即建立和完善预警研究生心理疾患的工作机制,以价值引导为核心提升研究生的认知水平,积累研究生积极丰富的情绪情感体验,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等利他型活动,营造催化研究生心理资本形成的文化软环境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方安  
近些年来,行动研究和教师研究在教育改革和教师发展中备受关注。然而,作为一种研究理念或取向,其所提供的关于教师开展研究的一般知识与教师感兴趣的具体情境的知识尚有一定距离。因此,探索既能秉承行动研究和教师研究的理念,又能缩小其与本土具体情境之间的距离的教师研究方法,就显得尤为迫切。在此背景之下,"培育研究"作为一种教师研究方法的身份得以呈现,其宗旨是通过重构教师的教育经验并将其理论化,发展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智慧,促进教师的成长。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姜添辉  
全球化经济体系的影响力已跨越许多国家界线,并使它们融合成紧密链接的经济区域,此种融合不仅削弱个别国家的主权,同时也使竞争力的内涵从个别国家转向国际层次。由于教育是培育人力资本的主要场所,所以使许多国家更关注高等教育的扩张,本文依循此种路径并主张,全球化经济体系需求人力资本并非单纯数量的概念,更涉及之是的创新运用。本文将以台湾为例进行剖析,文中说明台湾企图大幅扩张高等教育规模,以强化自身的人力资本,以期在全球化经济体系中取得优势地位。然而,此种策略并提升台湾的经济动能,究其关键因素之一是,台湾的教育型态偏重升学主义,致使考试领导教学,背诵与反复练习成为主要的学习活动。这种僵化的教育型态并无法契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曼娟  
高职院校教师的综合职业素质是影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文章首先论述了现代高职院校教师综合职业素质培育内容:转变高职院校教师定位,注重高职院校教师综合职业素质提升。然后提出了现代高职院校教师综合职业素质培育路径:加强关键教学能力培养,注重教学资源开发利用;营造积极进取的工作环境,加强教师继续教育;明确教师的激励方向,探索综合职业素质绩效考核;依托院校特色办学理念,强化教师队伍科学管理。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金志远  
文化差异、文化敏感性问题在教师教育中似乎很少被关注,但却是在教师教育过程中越来越不能被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多元文化时代,教师教育如何适应学生文化特征和背景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本文从文化敏感性这一视角入手,分析其对教师工作的挑战,研究文化敏感性在教师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探索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取向。作者认为,教师教育发展应该着重关注学生文化的差异性,打破教师教育对待不同文化背景学生教育的统一性,改变教师忽视学生社会文化背景的现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高山  黄希庭  
自我价值感是个体对自己重要性的肯定与接纳的心理倾向。培养青年教师正面、健康、积极的自我价值感,是提高青年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方面。本文就如何培养和提高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一些理论上的探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程良宏  马新英  
本文从课堂教学中教师文化敏感性的涵义入手,阐释了培育教师文化敏感性的意义。在对当下教师课堂教学中文化敏感性缺失的现状分析基础上,从引导教师重新理解其文化角色、培养和提升教师的跨文化能力、构建多元文化教师教育课程教学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培育教师文化敏感性的可能路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