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46)
- 2023(3090)
- 2022(2532)
- 2021(2430)
- 2020(1996)
- 2019(4614)
- 2018(4708)
- 2017(8360)
- 2016(5006)
- 2015(5701)
- 2014(5913)
- 2013(5588)
- 2012(5546)
- 2011(5424)
- 2010(5730)
- 2009(5493)
- 2008(5927)
- 2007(5502)
- 2006(5100)
- 2005(4773)
- 学科
- 济(21348)
- 经济(21312)
- 管理(13244)
- 业(12028)
- 企(11079)
- 企业(11079)
- 学(8686)
- 方法(8639)
- 理论(7742)
- 数学(5674)
- 中国(5659)
- 数学方法(5511)
- 业经(5417)
- 教育(5160)
- 农(4887)
- 财(4814)
- 和(4463)
- 制(4278)
- 融(3949)
- 金融(3948)
- 银(3691)
- 银行(3676)
- 行(3554)
- 策(3323)
- 农业(3309)
- 贸(3182)
- 贸易(3181)
- 体(3165)
- 经济学(3142)
- 易(3017)
- 机构
- 大学(91025)
- 学院(86625)
- 研究(31545)
- 济(30735)
- 经济(29959)
- 管理(27050)
- 理学(22873)
- 理学院(22477)
- 管理学(21861)
- 管理学院(21690)
- 中国(21457)
- 科学(20668)
- 京(20108)
- 范(17895)
- 师范(17786)
- 所(16996)
- 财(16674)
- 研究所(15578)
- 师范大学(14538)
- 江(14206)
- 财经(13247)
- 农(13173)
- 教育(13067)
- 北京(12939)
- 中心(12427)
- 经(11863)
- 州(11480)
- 业大(10998)
- 院(10557)
- 农业(10329)
- 基金
- 项目(50119)
- 科学(39716)
- 研究(38413)
- 基金(35752)
- 家(31342)
- 国家(31036)
- 科学基金(25506)
- 社会(23375)
- 社会科(21943)
- 社会科学(21934)
- 教育(20109)
- 省(19074)
- 基金项目(18145)
- 划(17471)
- 成果(15966)
- 编号(15922)
- 自然(15742)
- 自然科(15368)
- 自然科学(15359)
- 自然科学基金(15095)
- 资助(14634)
- 课题(12532)
- 重点(12364)
- 部(11988)
- 发(10778)
- 教育部(10436)
- 性(10333)
- 年(10106)
- 创(9850)
- 规划(9681)
共检索到1340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程良宏
教师的理论自觉意味着教师以一种独立思想精神和批判态度对待其日常教育教学实践、同行专家教师优秀经验与教育专家及其创生的教育理论。理论自觉是教师在教育变革中能够以变革主体参与变革的需要,也是教师在变革时代运用变革使其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教师理论自觉的培养,是一个需要从训练教师的他者意识、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注重教师的理论学习、提升教师的批判力;改革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营造研究性教师培养文化等多方面合理衔接的长期而系统化的工程。
关键词:
理论自觉 教育变革 批判反省 教育经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栾兆云
培养大学教师的文化自觉,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教师的文化自觉不仅包含对自身生命意义的自觉,而且包含专业意义上职业认同、专业反思和自我构建等三个层次的自觉。实现大学教师的文化自觉,需要强化文化育人、构建自然合作文化、追求理性的自我实现、担当社会文化的旗帜,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中全面体现和践行文化自觉。
关键词:
大学教师 文化自觉 主体性 文化责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安富海
当前我国教学论研究许多仍处在一种对所研究的理论无"自知之明"的自说自话状态,不可能生成引领本土教学、内涵本土经验、凝聚中国元素、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教学论成果,其原因主要是我国教学论研究的理论自觉缺失。教学论研究的理论自觉是指教学论研究者对其所学习、运用和研究的理论应有"自知之明",它要求教学论研究主体对中国"传统的教学思想"作出自己的理论开发,对"西方理论"作出自己的借鉴,对当下中国教学实践问题作出自己的判断和回应,对"本土教学实践"作出自己的理论提升。
关键词:
教学论研究 理论自觉 实现路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程良宏
教师的理论自觉即教师对自我作为理论主体存在的自觉,是对其教育教学生活予以理性反思与审查和对教学方法及其体系背后的理论基础、核心构成与教学对象等各种复杂关系的自觉。它是教师在其复杂的教育教学生活中,对那些习以为常的教育教学事件有意识地进行"是否如此"和"为何如此"的追问与反思;是对其日常专业生活场域中"最一般的""、最熟知的"教育现象、问题寻求澄清与解蔽。教师理论自觉的培育与养成,有助于变革时代下教师专业发展、教育理论自身发展和课程改革在实践层面真正发生和有效推进的达成与实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凤翔 陈玺名
德育意识是重要的教育意识,它表征着中职教师基本的专业意识、德育观及其方法论。中职德育过程中,教师应当树立德育的意识形态意识、交互主体性意识、生成德育意识、整体德育意识和实践德育意识。中职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德育意识,需要大胆、深刻地批判传统中职德育工具理性的价值取向,并在德育教学和科研中逐步养成反思性德育实践的习惯和能力。
关键词:
中职教师 德育意识 养成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马维娜
追求教育理论与教育事实的自觉对话 ,是自觉研究意识与自觉方法论意识的重要体现 ,而教育理论与教育事实互为装点的形式对话和互为当然前提的失真对话 ,只能导致二者间互不理解的各自独白不负责任的盲目研究。文章试图提出教育理论与教育事实之间多元理解的融通式对话形态 ,并认为由此可能带来适切于一群人、一类人的教育研究类型的拓展与放达
关键词:
教育理论 教育事实 自觉对话 反思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金家新 兰英
"教育"与"文化"是比较教育区别于其他学科从而确定自身学科同一性所不可或缺的两个最基本的因素。本文拟就文化研究在比较教育的理论自觉与学科基点建设中的特质与作用作进一步分析,进一步倡导以"执两用中"的比较教育文化观来构建"和而不同"的教育理想。
关键词:
比较教育 文化研究 理论自觉 学科基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光
当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养成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因此在实践中要有方向性、针对性和高度感,通过外优生存环境和内炼自身修养来促进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养成。
关键词:
高校 教师 职业道德 养成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倩 李子建
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探索"教育人才成长和培养的规律"。探索规律的关键在于转变教师教育的研究范式,以"促进学习"代替"内容提供"。新的研究范式下,教师学习的概念得以重构——不再是"学习如何教"的知识获取过程,而是一个从外在情境到个体的知识技能,直至内在的情感态度、身份价值观的生态性转变的"学为人师"的过程。这一蕴含着系统的生态性转变的学习过程,是以专业身份的建构与发展为导向和动力的,是以实践参与为发生机制的,是以实践社群(专业学习社群或专业共同体)为发生情境的。教师学习的这些规律性认识,为设计恰当的学习机会,促进教师学习的发生,满足教师的学习需要,评价教师学习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教师学习观 学为人师 专业身份 实践社群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薛欣晨
教育学从原初时期到杜威时代都以寻求实践价值为目的,是作为"实践学科"的面目出现的。然而,至查尔斯·贾德主导芝加哥大学教育学院以后,教育学的理论方式发生了从"育儿艺术"到"纯粹科学"的转向。与其它经典学科一样,教育学术不再以实践功能为主要宗旨,而是以追求知识本身的生产为目的。这是现代教育学及其理论方式改变的重要标志。伴随着教育理论方式的改变,教育理论逐渐淡化甚至抛弃教育的实践责任,将追求一流学术与成果视为学科的最高价值。这一转向给基础教育的实践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教育理论不再像过去那样主动关注并为教育实践提供指导,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越来越得不到教育理论的保护而处于孤立无援之中。这一趋势的进一步发展,有可能动摇基础教育的理论根基,甚至损害基础教育数十年改革的发展成果。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理论方式转变 理论自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宁虹
在教师发展学校建设过程中,形成走向实践哲学的理论建设。"教育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是这一理论建设的基本命题。这意味着教育问题、关于教育的理解应当在实践领域而不是仅仅在认识领域得到解决。教师的专业是教育,实践是理解教师专业并使其获得普遍认同的基础,是教师专业发展得以实现的途径。注重具体践行、具体内容成为教师发展学校理论建设的鲜明特点。教师发展学校建设中形成关于教师教育是教师专业意识品质的养成的基本主张,这一主张的根本性质使它拥有更大的解释力和学术空间,由此可以扩展为对于教育的理解:教育在根本上是意识品质的养成。
关键词:
教师发展学校 教师教育实践 哲学意识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程良宏 杨淑芹
本文在分析教师理论意识与现状基础上,揭示了教师理论意识薄弱的危险。并从构建"生成论"的教师教学哲学、确立理论研究者"教师立场"的研究意识、革新传统教育教学文化等方面提出了教师理论意识培育与提升的可能途径。
关键词:
理论意识 实践理论 专业生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长纯
当今时代,和而不同应成为比较教育发展的方向。遵循和而不同的方向,促进比较教育学科建设和探索,必须关注比较教育跨文化的哲学对话。在比较教育领域里实施跨文化哲学对话重要的是实现文化自觉、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靳玉乐 罗生全
文化自觉为课程理论提供了新的认识论视角、价值论支撑与方法论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课程理论的文化自觉过程中,本土化是其研究逻辑,并倡导课程理论的对话与课程理论的和谐共生。课程理论文化自觉的路向在于,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以跨学科方法论为参照坐标和以专门学科的研究范式为具体方法应用作为其方法论选择;以课程理论学科的终极价值为起点构建课程理论的学科体系;课程理论构建主体需要自觉觉醒其反思意识。
关键词:
课程理论 文化自觉 方法论 本土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钱佩忠 宣勇
大学发展史表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都是以文化自觉为基础和前提的。我国大学向来缺乏自治传统,忽视文化传承,背负着沉重的社会责任。唤醒大学文化自觉并构建中国特色的大学文化,成为中国大学科学发展和实现卓越的基础和前提。大学的文化自觉包括坚守自己的文化特质和用先进的大学文化引领社会文化,成为社会良心以促进社会进步两个方面。
关键词:
大学 文化自觉 现代大学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