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319)
2022(1143)
2021(1119)
2020(948)
2019(2164)
2018(2185)
2017(3598)
2016(2529)
2015(3064)
2014(3232)
2013(2879)
2012(2683)
2011(2619)
2010(2747)
2009(2449)
2008(2492)
2007(2464)
2006(2200)
2005(2118)
2004(1964)
作者
(6876)
(5626)
(5417)
(5315)
(3593)
(2716)
(2585)
(2271)
(2191)
(2143)
(1956)
(1947)
(1943)
(1899)
(1776)
(1708)
(1688)
(1672)
(1670)
(1620)
(1599)
(1445)
(1430)
(1402)
(1323)
(1288)
(1278)
(1267)
(1197)
(1165)
学科
(7218)
经济(7210)
管理(5091)
理论(5053)
(4264)
教学(4248)
(3912)
企业(3912)
教育(3847)
(2941)
学法(2894)
教学法(2894)
中国(2469)
学理(2430)
学理论(2430)
(2352)
(1948)
方法(1926)
(1778)
业经(1765)
(1605)
(1559)
研究(1470)
(1423)
(1360)
金融(1359)
(1344)
银行(1344)
(1295)
(1279)
机构
学院(38595)
大学(38047)
研究(12032)
(10580)
(10417)
师范(10390)
经济(10192)
教育(9334)
管理(9329)
(8363)
师范大学(8170)
科学(7535)
中国(7485)
(7227)
理学(7185)
理学院(7028)
(6806)
管理学(6757)
职业(6703)
管理学院(6662)
技术(6322)
(6280)
(6057)
北京(5624)
研究所(5556)
财经(5132)
(4867)
中心(4810)
职业技术(4757)
技术学院(4589)
基金
项目(18761)
研究(18286)
科学(14166)
教育(12049)
基金(10435)
成果(9342)
编号(9300)
(8931)
社会(8852)
(8314)
社会科(8238)
社会科学(8235)
国家(8162)
课题(8150)
(7619)
(7239)
科学基金(6531)
规划(5618)
(5266)
项目编号(5240)
(5161)
基金项目(4948)
重点(4930)
(4879)
(4868)
阶段(4859)
研究成果(4831)
(4584)
资助(4501)
(4489)
期刊
教育(18334)
研究(16184)
(15685)
经济(15685)
中国(11152)
(6497)
学报(6023)
技术(5616)
职业(5356)
大学(4733)
科学(4625)
(4193)
财经(4030)
学学(3975)
管理(3738)
(3521)
技术教育(3498)
职业技术(3498)
职业技术教育(3498)
图书(3220)
(3041)
论坛(3041)
(2798)
金融(2798)
书馆(2582)
图书馆(2582)
农业(2550)
成人(2383)
成人教育(2383)
问题(2307)
共检索到649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朱旭东  
基于教师专业的教会学生学习、育人和服务的内涵,本文提出了教师全专业属性的概念,而现实中教师的"半专业属性"显著,而且带来了诸多影响学生学业的问题。本文建构了教师全专业属性的内涵,并讨论了教师全专业属性的价值和特征,文章认为,教师全专业属性要体现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融合,这可以成为未来研究的方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爽  
实践知识是人们在反思实证主义认识论指导下的专业教育的过程中,提出的一种知识形态。个人实践知识是个人在实践中真正使用的知识,具有实践性、个人性、社会性、连续性、情境性、缄默性、整体性和叙事性。对教师专业教育而言,实践知识的提出意味着要关注师范生已有的实践知识、注重它与教师知识的互动,承认师范生作为知识创造者的合法地位、建构平等的师生关系,注重叙事在教师专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蔡辰梅  殷建秋  
“教师是知识分子”是对教师与知识分子关系的传统认识和笼统界定。借鉴知识分子研究中有关知识分子概念及分类的研究成果以及知识社会学的研究视角,探索教师的知识分子属性,可以认为教师首先应该坚守一种完成其职业使命的底线属性,即传授型知识分子的属性,在具备这一基本属性的同时追求并努力具备其他更高文化层次的创造型、批判型知识分子类型的多种属性,从而能够在更高的境界中完成其职业使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育锋  
职教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具有自己的职业属性。这些职业属性通过职教教师的职业活动要素,即:活动对象、活动目标、活动内容和活动环境等而得以具体体现。这些职业要素所体现出来的职教教师的职业属性,使得职教教师这一职业有别于其他类型的专门化职业,也有别于其他种类型的教师。本文以为,职教教师职业属性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职业活动对象的多样性、职业活动目标的多重性、职业活动内容的多变性,职业活动环境的多元性。职教教师的以上职业属性规定着职教教师有别于其他种类型教师的资格和能力要求,也规定着职教教师职业的发展方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大源  
本文从职业特征入手分析了专业与职业的关系,并指出职业教育与培训只有以职业性原则为根基,才能使课程开发、教学过程和质量评估真正体现职业教育专业办学的特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正平  
教师既是一个专业化、特殊性职业,也是一个实践性、复合型专业。认清教师职业的专业属性,是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可以充分体现教师在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教师教育在整个教育发展中的优先地位、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主体地位。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蕾  
全纳教育要通过广大教师去实施。教师本身的专业发展也成为全纳教育持续发展的关键。全纳教育的实施自然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实施全纳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成长过程。因此,全纳学校必须要制订一整套系统的教师培训和发展的计划,才能真正落实全纳教育。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晓雯  
浸泡式教学法以第二语言为媒介教授其他学科知识,把外语的习得作为教学的副产品,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为更好地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商务英语专业的商务课教学应该采取这一教学法,但这对教师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对全英商务教学中的教师角色作一探讨,指出教师应是拥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终身学习者、信息资源的利用者和设计者、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者和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者。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郝振君  兰继军  
目前要彻底实现全纳教育还存在许多困难 ,其中最关键的制约因素就是教师素质问题 ,因此实施全纳教育应着重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1)要求教师形成全纳教育的态度、价值和期望 ;(2 )要求教师树立民主的教育观 ;(3)在现阶段教师首先应具备教育特殊儿童的知识、技能和情感基础。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金奇  
人们关于教师职业属性及其素质内涵的认识分歧,从根本上影响和制约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进程,以及教师教育体制、模式和路径的选择。适应教师专业化成长需要,必须进一步明确教师职业的专业属性,注重、强化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以及教师职业素质培养的综合性。师范院校要注意继承传统、凸显优势,发挥教师教育的"本体"功能;完善"混合制"教育模式,增强教师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加强"教学的学术"研究,提高教师教育的学术地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宋广文  魏淑华  
教师专业发展有别于教师专业化,它强调的是教师个体内在专业特性的提升。教师本位的教师专业发展观是针对忽视教师自我的被动的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 其突出的是教师自我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主体价值,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既要实现教师的人生价值,又要实现其人格价值。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查吉德  
教师职业活动的独特性决定了教师专业的内生性。中职教师与普通高中教师因职业活动的差异,决定了他们专业性的差异。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对象与教师的职业活动,中职教师的专业性是实践型的,实践性是中职教师的专业特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龙宝新  
从"现象描述"走向"深层动力学探究"是推进教师专业成长研究的客观要求。教师专业成长力是一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力量的合成,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势头及其应对教育实践的专业潜能。教师专业成长力由生发层、操作层和实践层构成,成长驱策力、成长操作力和成长聚合力是其具体表现。教师专业成长力具有累积性与延展性、波动性与高峰期、持续性与阶段性、潜隐性与综合性等特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操太圣  卢乃桂  
讨论教师专业性的提升,必须对教师专业性的概念进行澄清。对理想型、社会建构型、行动型等各种关于教师专业性认知取向的分析表明,必须对教师专业性议题进行批判性反思,找出各种束缚教师主体性发挥的制度性和意识形态上的因素,才能确定教师专业性提升的起点和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