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19)
2023(2868)
2022(2324)
2021(2480)
2020(1893)
2019(4509)
2018(4609)
2017(6448)
2016(5249)
2015(6235)
2014(6620)
2013(5430)
2012(5101)
2011(4957)
2010(5302)
2009(4463)
2008(4426)
2007(4196)
2006(3898)
2005(3741)
作者
(11669)
(9493)
(9255)
(9152)
(6061)
(4629)
(4503)
(3976)
(3762)
(3632)
(3336)
(3190)
(3151)
(3146)
(3125)
(3041)
(2967)
(2920)
(2824)
(2824)
(2811)
(2463)
(2431)
(2399)
(2314)
(2275)
(2200)
(2082)
(2053)
(1991)
学科
教育(19638)
中国(9957)
理论(9046)
教学(8641)
(8334)
经济(8319)
管理(6296)
(5380)
学法(4718)
教学法(4718)
(4510)
学理(4034)
学理论(4034)
研究(3756)
(3679)
(3667)
企业(3667)
思想(3581)
(3541)
高等(3508)
发展(3488)
政治(3409)
(3365)
改革(3359)
学校(3249)
思想政治(3182)
政治教育(3182)
治教(3182)
德育(3156)
教育改革(2815)
机构
大学(68868)
学院(64854)
教育(30596)
研究(25213)
(23974)
师范(23937)
师范大学(19722)
(16789)
职业(15213)
科学(14233)
(13843)
技术(13335)
经济(13135)
管理(13019)
(12669)
(12535)
教育学(12182)
北京(11969)
研究所(11281)
中国(11026)
职业技术(10568)
理学(10275)
(10141)
理学院(9955)
中心(9510)
管理学(9487)
管理学院(9316)
技术学院(9284)
教育学院(9077)
(8708)
基金
研究(35992)
项目(33053)
教育(28346)
科学(26798)
成果(19943)
编号(19175)
课题(18255)
社会(17637)
基金(17437)
(16345)
社会科(16192)
社会科学(16187)
(15633)
(15531)
(13439)
国家(13084)
规划(12654)
(11680)
项目编号(10956)
研究成果(10794)
(10685)
年度(10459)
(10143)
(10106)
阶段(10084)
科学基金(10036)
重点(9596)
(9528)
(9414)
阶段性(9254)
期刊
教育(55483)
研究(34560)
中国(25771)
(19150)
经济(19150)
职业(14446)
技术(11870)
技术教育(9472)
职业技术(9472)
职业技术教育(9472)
学报(8200)
大学(7685)
(7676)
科学(6488)
(6359)
论坛(6359)
高等(6250)
成人(6205)
成人教育(6205)
(5380)
高等教育(5291)
(5124)
学学(5039)
财经(4776)
职教(4765)
图书(4676)
发展(4587)
(4587)
管理(4278)
(4219)
共检索到1155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折延东  龙宝新  
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是其专业教育生活的构筑与完善。对教师专业教育生活认识上的误区会导致教师在专业教育实践中面临一系列隐忧,扼杀教育生活原本的自然性、和合性、丰富性与诗意性。以教师文化为基来理解专业教育生活,努力构筑一种文化汇流、意义交织、指向总体化的教育生活世界,是重建教师专业教育生活的现实出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爽  
实践知识是人们在反思实证主义认识论指导下的专业教育的过程中,提出的一种知识形态。个人实践知识是个人在实践中真正使用的知识,具有实践性、个人性、社会性、连续性、情境性、缄默性、整体性和叙事性。对教师专业教育而言,实践知识的提出意味着要关注师范生已有的实践知识、注重它与教师知识的互动,承认师范生作为知识创造者的合法地位、建构平等的师生关系,注重叙事在教师专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彭振宇  
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在高职领域引入通识教育,既是高职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高职教育"这一概念的题中应有之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一组多层面、多维度的伴生概念。二者在不同语境下,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高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也应该从教育思想(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三个层面去解释和定位。二者的辩证有机统一要依靠以通识教育思想统领人才培养工作全局,构建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营造具有通识教育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来实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孙晓峰  
育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实现德育与专业教育的融通,是新世纪高校发展和德育创新的内在要求。高校德育工作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素质教育思想,促进"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加强"科技"与"人文"的互动,强化全球视野与本土文化的结合,实现德育与专业教育的融通。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万海  孔美美  
当代教师专业伦理研究的显著成果体现为规范伦理的强势与细化,然而在实践的拷问下,既有的教师规范伦理陷入了贫弱的尴尬境地。儒家提倡的德性伦理思路是以人文关怀的视角将规范内含于价值,通过人伦价值进而体悟规范。当前的教师专业伦理客观上需要实现由规范伦理向德性伦理的转换。这样才能化解当前规范伦理的困境,有效促进教师专业伦理的发展。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郭祥超  
教师专业生活的勇气是教师在专业生活中以自己身体实践活动为依据发生和显现出来的敢于迎战恐惧、勇于承担焦虑的对专业发展具有内在动力性的气魄。具体表现在教师在其专业生活中常怀敬畏之心、自觉的责任担当、在自我否定中实现自我肯定、多种方式应对恐惧等方面。教师专业生活勇气的意义在于三个方面:有助于教师克服自身专业发展中的困难;成为教师专业发展得以可能的一个前提;从根本上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动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程良宏  杨淑芹  
本文在分析教师理论意识与现状基础上,揭示了教师理论意识薄弱的危险。并从构建"生成论"的教师教学哲学、确立理论研究者"教师立场"的研究意识、革新传统教育教学文化等方面提出了教师理论意识培育与提升的可能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覃成强  冯艳  于娜  
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既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所采取的重要改革措施。创业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是高等教育发展整体化和综合化趋势的标志,符合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趋势和走向。本文从创业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的角度出发,阐述了高校创业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探讨了创业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路径选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黄兆信  王志强  
在创新驱动社会转型与经济发展的趋势之下,如何以更有效、更具实践性的方式培养出不同类型的创新人才,已然成为中国高校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面对的重要任务。创业教育的多样性、实践性、综合性特征使其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的手段。厘清创新、创业、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借鉴发达国家开展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中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应该改变"千人一面"的现状,立足自身办学特色与优势开展创业教育,制定面向全校、立足长远的创业教育发展战略,加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融合,构建创业教育师资的成长平台,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有着久远的历史,但又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到英国的纽曼,都倡导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注重培养一种探索求知与优雅高尚的心智。但是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出现,教育日益承担起为社会和经济培养专门人才的任务,专业化的教育(specialized educa- tion)遂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总体性特征。在崇尚实用主义的美国,工业和经济发展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面对美国这种专业化的高等教育实践,有识之士在19世纪初提出了通识教育的思想,借以弥补专业教育的不足。从20世纪中叶以来,通识教育的思想和实践在美国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卢乃桂  王夫艳  
当前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也注重课程融合,引入研究性课程。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关键,身份是教师生活和工作的组织原则。教育改革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专业身份与教育改革要求的匹配程度。但教师仍深受学科亚文化的影响,普遍持有"学科中心"的专业身份。作为当前教师教育的新举措,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应加强通识教育,完善学科教育,这有利于教师专业身份的重建,但如何真正淡化学科划界,适切地处理学科与通识之间的关系,从而在整个教师教育中引起示范效应仍需认真对待。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何玲梅  
在多元文化共生时代,对话与理解已成为缓和各种关系的主要诉求。英语专业教育的本真追求在于传授目的语文化以促进中西文化的互动与交流、促使不同语言文化世界的相互对话与理解以及对同一事物的共同理解,即世界的相通性和同一性。英语专业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也在于引领多元文化对话与理解以及促进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曹娟  
发展阅读推广专业教育是贯彻落实全民阅读国家政策、壮大阅读推广人才队伍的必然要求,是促进阅读推广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实现从阅读推广人到阅读推广人才转变的重要途径。根据我国教育体制,可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中增设阅读推广人才专业教育。详述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由图书馆学系主导并联合相关院系,设置阅读推广专业硕士学位,并提出培养方案。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马海群  
文章结合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事业发展方向以及图书馆员社会职能的变迁 ,提出了图书情报专业教育改革的一些关键措施 ,如网络资源管理实践教学、知识产权平衡思想的引导、信息素质教育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华  
我国教育的悲剧在于人性和权利意识的淡漠。尽管"启蒙运动"已历3个世纪,我国学生尚未获得个性自由、成为权利主体。因此,我国教育重建的基本方向是走向教育"新启蒙"。这意味着要使我固教育具有"启蒙精神"、民族特色并使之建立在对工具理性的反思、批判之上。让课程具有探究性、让教学变成研究、让学习成为生存与创造、让评价变成帮助、让学校充满"家园精神"与"实验室精神",是我国教育重建的基本目标。为达此目标,需要走向"倾听教育学"并从事"负责任的教育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