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18)
2023(4908)
2022(3926)
2021(3950)
2020(2989)
2019(6961)
2018(6915)
2017(11237)
2016(7211)
2015(8249)
2014(8330)
2013(7181)
2012(6561)
2011(6130)
2010(6272)
2009(5439)
2008(5306)
2007(4837)
2006(4368)
2005(4025)
作者
(16051)
(13370)
(13150)
(12785)
(8464)
(6357)
(6205)
(5432)
(5055)
(4885)
(4596)
(4409)
(4296)
(4168)
(4148)
(4138)
(4048)
(4019)
(3932)
(3846)
(3578)
(3250)
(3239)
(3116)
(3069)
(3035)
(2999)
(2862)
(2732)
(2677)
学科
教育(19430)
(16240)
经济(16219)
管理(15743)
(13324)
中国(12150)
(11837)
企业(11837)
理论(8940)
教学(6842)
(6364)
(5839)
方法(5477)
(4918)
业经(4866)
技术(4634)
(4626)
发展(4227)
(4104)
(3930)
研究(3885)
思想(3598)
数学(3591)
(3500)
数学方法(3472)
政治(3457)
(3447)
高等(3348)
改革(3283)
(3256)
机构
大学(97092)
学院(91578)
研究(32457)
教育(30886)
(27693)
经济(26836)
管理(26810)
(26507)
师范(26460)
理学(22806)
理学院(22405)
管理学(21909)
师范大学(21895)
管理学院(21673)
(21542)
科学(17466)
中国(16920)
(15575)
(15419)
(14932)
北京(14505)
职业(14293)
中心(13561)
研究所(13404)
技术(13232)
(12395)
教育学(12379)
财经(12352)
(11398)
(11204)
基金
项目(54823)
研究(52329)
科学(45857)
基金(36040)
教育(33927)
社会(30913)
(29155)
社会科(28970)
社会科学(28964)
国家(28684)
编号(24541)
科学基金(24491)
成果(24127)
(22621)
(21689)
课题(20878)
(18308)
基金项目(18015)
规划(16019)
项目编号(14999)
(14826)
(14800)
重点(14171)
教育部(14119)
(13863)
(13312)
资助(13036)
(12844)
研究成果(12836)
(12780)
期刊
教育(53236)
研究(42032)
(32596)
经济(32596)
中国(27688)
(13082)
职业(12592)
技术(11481)
学报(10900)
大学(10115)
科学(9619)
管理(9478)
技术教育(8005)
职业技术(8005)
职业技术教育(8005)
财经(7609)
学学(7469)
(6723)
(6712)
(6696)
论坛(6696)
(6245)
成人(6103)
成人教育(6103)
高等(5982)
(5286)
金融(5286)
高等教育(5224)
业经(5170)
图书(5150)
共检索到1478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斌辉  
由于教育行政部门在教师成长的标准和认定方式上存在偏差,多采用强势行政力量,通过"工程"来"打造"师资,因而一些优秀教师的成长其实是一种没有遵循成长规律、非全面性和功利性的"假性成长"。要改变这一状况,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确立正确的教师成长观,改进行政管理,改革教师成长标准和认定方式,这样才能促进教师的有效成长。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徐兴旺  
教育行政权的行使,是教育行政主体运用国家教育权力对教育事业进行管理的活动。笔者探析了教育行政权行使的特点,分析了教育行政权行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教育行政权有效行使的对策:明确教育行政权行使的主体,进一步转变教育行政职能,公开教育行政政务,建立教育行政协同机制,培育教育中介组织,构建教育行政权行使的监督机制,加强教育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教育行政执法制度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蒲蕊  
教育行政是一种追求伦理价值的活动,伦理精神必然贯穿于教育行政管理活动的始终。教育行政中的伦理精神主要体现在维护与增进公共利益、追求公平公正、坚持民主原则以及重视责任与义务等方面,即以维护和增进社会的公共利益为最终目的,以追求公平公正为价值取向,以民主原则作为价值判断。教育行政是一个权力与责任对等的领域,教育行政伦理精神体现为在行使权力、履行职能的同时应具有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的能力。追求教育行政的伦理精神,需要重视制度的重要作用,重视教育行政人员的道德意识的培养与个人修养的提升。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劲松  邓素怡  
将教育行政执法整合划入综合行政执法是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当前的教育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实践呈现出以民办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为重点执法对象、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为主要内容,以及下移执法重心至镇街为重要措施等基本特征。针对执法主体转变制度依据不足、教育综合行政执法的专业性体现不够、教育行政部门与综合执法部门衔接不畅等问题,尤其针对处理“双减”政策下教育行政部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执法与教育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趋势之间的关系,应完善执法制度供给、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创新执法协作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龙耀  
中国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公众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其中的核心又指向教育行政权力太大的问题。教育行政权力应该有其边界,主要应包括法制边界、专业边界和价值边界。由于法制不完善、教育行政体制缺陷以及公众参与决策机制不完善等原因,中国教育行政权力很容易逾越法制边界、专业边界和价值边界。为此,需要完善教育法制,改革教育行政体制,增强教育行政的法制化、民主化和科学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龙耀  
中国教育问题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其核心指向教育行政权力过大。教育行政权力应有其边界,主要包括法制边界、专业边界和价值边界。法制不完善、教育行政体制缺陷及公众参与决策机制不完善等原因,造成中国教育行政权力容易逾越法制边界、专业边界和价值边界。为此,需完善教育法制,改革教育行政体制,增强教育行政的法制化、民主化和科学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第一次正式提出"教育公共治理",预示着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其中,教育行政职能转变是关键环节。本文对我国教育行政环境和部分地区教育局职能履行状况进行分析;并结合SWOT分析工具,提出我国公共治理范式下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职能转变可选择的战略组合。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誉  
国家在教育行政体制改革上的分权趋向到了县一级政府变成了新的集权,这使得中央下放到地方的权力偏移了社会公共利益的正确方向,集权成为当前我国县级教育行政问题的主要根源。本文借鉴公共行政发展的理论,结合我国教育行政发展的自身特点,通过建立以分权、服务为方向的二维分析模型反映县级教育行政改革的实然和应然状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严毛新  
依法治国进程中,教育行政权力导向模式将会逐步转变为教育行政法规导向模式。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中,加强行政法治化建设,可以有效均衡行政机关、高校、师生和其他利益相关方之间的权利边界,可以使行政机关的职权行使内容和行使程序得到合理约束,使高校办学自主权更加明晰,使创新创业教育的特色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得到更好保障。过去20年中,行政机关高频使用行政政策,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需要灵活回应;高效运用行政指导,对高校和其他主体实施柔性影响;适度采用行政检查,对探索中的争议做法包容试错,这些做法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国特色的形成,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行政法律规范系统化建设和教育行政行为的规范化实施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加快该领域教育行政法治化建设,对促进我国教育行政法治化水平的整体提升,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迫切性。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胡翠萍  
美国是世界上教育资源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并建立了联邦、州、学区三级教育行政机构。其中,州为权力核心,学区为执行主体,联邦进行平衡和监督。这样的制度安排充分体现了美国三权分立、民间自治、纵向分权的政治理念,也反映了该国对于教育的功能、属性的基本认识。通过对这些制度表象的分析,挖掘其中对于教育产品属性的本质认识,对于其他关注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国家和地区而言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谢瑶  徐璐  张婧梅  
利用11个省(自治区)的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调研数据,本文探讨了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学校布局调整政策执行中的相关议题。研究发现:学校布局调整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认识"和"行动"的巨大差距,政策执行方式行政化色彩浓厚、执行阻力较大,政策执行存在较大扭曲,未来仍有四成左右县(市)希望进一步撤并学校。笔者认为,提升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县域教育规划中的决策地位,理顺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财政分担比例,建立多方参与的政策问责机制,能为学校布局调整政策有效执行构筑必要的制度保障。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高杭  
教育行政执法的特殊性决定了教育行政柔性执法的行业特色。由于教育行政执法在基础性制度规范建设、教育数据信息系统建设、执法队伍和能力建设、监督和保障机制建设等方面存在不足,制约了教育柔性执法功能的有效发挥。应当从规范教育柔性执法方式的运用,加强教育行政执法协同性,加快教育数据信息系统和服务平台建设,全面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素质等五个方面着手,充分发挥柔性执法在教育治理中的制度价值。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卢洁莹  
高职教育行政中的全能政府、政府行政、组织结构单一及其行政行为失范等问题,成为制约我国高职院校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以及教育经费投入保障等的制度性障碍。需要通过转变政府服务职能,明确政府的高职教育行政权限;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提高高职教育行政效率;规范政府行政行为,推动高职教育行政法制化等,实现"善治"的高职教育行政。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国辉  
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进入泡沫期以来,伴随日本政治、经济等的急剧变化,学校教育的制度性疲倦也日益严峻。因此,推进教育行政的地方分权,下放地方和学校更多的自主权成为日本教育改革的目标。犬山市的以自律性为前提的民主发展模式、土佐市的共同参加模式和东京都的市场本位的新型公共管理模式等来自不同地域的自主性教育实践颇具特色,使21世纪初日本的基础教育改革呈现实质性进展。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鲁宁  
"假性教育教学能力"是通过"技术模式"被塑造出来的一种能力。与真正的教育教学能力相比较,"假性教育教学能力"只能回答教师资格考试中的问题,却不能解决真实的教育教学问题。与真正的教育教学能力相比较,"假性教育教学能力"仅仅是技术性的,不具有"行动中反思"的能力。"假性教育教学能力"不能解决真实的教育教学问题,但是却能够帮助教师资格申请人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因此,"假性教育教学能力"会让不具有教师资格的人"成为"教师。消除教师资格考试中的"假性教育教学能力"需要增加教师资格考试对申请人教育教学生活史的考查;需要建立"实践性"的教师培养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