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912)
2022(765)
2019(1399)
2018(1500)
2017(2532)
2016(1718)
2015(1960)
2014(2109)
2013(1905)
2012(1837)
2011(1895)
2010(2009)
2009(1968)
2008(2063)
2007(2159)
2006(1981)
2005(1906)
2004(1807)
2003(1976)
2002(2042)
作者
(5034)
(4194)
(3950)
(3879)
(2690)
(1995)
(1856)
(1686)
(1621)
(1562)
(1468)
(1445)
(1441)
(1427)
(1289)
(1247)
(1240)
(1236)
(1202)
(1187)
(1103)
(1100)
(1033)
(1013)
(989)
(976)
(935)
(887)
(884)
(869)
学科
(5676)
经济(5668)
管理(4384)
(3587)
(3583)
企业(3583)
理论(3028)
教育(2795)
(2575)
中国(2000)
(1726)
教学(1671)
业经(1629)
方法(1628)
(1591)
(1515)
(1286)
金融(1285)
(1250)
银行(1250)
(1248)
(1226)
(1203)
(1169)
(1130)
经济理论(989)
体制(977)
图书(974)
书馆(935)
图书馆(935)
机构
大学(31335)
学院(29572)
研究(9842)
(9108)
师范(9102)
(8555)
经济(8236)
教育(7936)
师范大学(7287)
管理(6992)
(6981)
科学(6174)
中国(6034)
(5755)
(5503)
理学(5354)
(5260)
理学院(5226)
管理学(5040)
管理学院(4969)
北京(4786)
(4668)
研究所(4622)
财经(4384)
(3999)
中心(3828)
(3814)
教育学(3571)
技术(3336)
职业(3309)
基金
项目(13071)
研究(12826)
科学(10393)
教育(8130)
基金(8002)
社会(7094)
成果(7086)
社会科(6641)
社会科学(6638)
(6228)
编号(6139)
国家(6107)
课题(5464)
(5438)
(5279)
科学基金(4809)
(4703)
规划(4040)
(3826)
项目编号(3772)
基金项目(3683)
(3676)
(3667)
(3667)
阶段(3662)
(3542)
研究成果(3427)
重点(3410)
(3401)
教育部(3343)
期刊
研究(13712)
(13555)
经济(13555)
教育(13267)
中国(7797)
(5538)
学报(5168)
大学(4027)
科学(4000)
财经(3751)
学学(3390)
(3263)
管理(3067)
技术(2794)
图书(2639)
职业(2550)
(2402)
(2249)
金融(2249)
(2212)
论坛(2212)
书馆(2205)
图书馆(2205)
问题(2082)
成人(1898)
成人教育(1898)
(1770)
(1724)
(1697)
社会(1518)
共检索到512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傅淳华  
当前我们对教师伦理的认识存在着误区,即单方面强调教师的道德正向示范性,而忽视了教师消极性伦理的存在。为摆脱这一困境,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以教师节制为基点,以平等对话为准绳,以学生权利为依托,将教师消极性伦理思想融入教师伦理规范,以使教育实践健康地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万海  孔美美  
当代教师专业伦理研究的显著成果体现为规范伦理的强势与细化,然而在实践的拷问下,既有的教师规范伦理陷入了贫弱的尴尬境地。儒家提倡的德性伦理思路是以人文关怀的视角将规范内含于价值,通过人伦价值进而体悟规范。当前的教师专业伦理客观上需要实现由规范伦理向德性伦理的转换。这样才能化解当前规范伦理的困境,有效促进教师专业伦理的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坤亮  
作为两大主要伦理理论流派的义务论和功利主义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伦理思维,为教师提供了两种相异的伦理思考方式和伦理决策途径。在义务论的视角下,教师的专业伦理决策应该是"基于规则"的;而在功利主义的视角下,教师的专业伦理决策应该是"基于行为结果"的。然而,无论是纯粹地从义务论的视角,还是纯粹地从功利主义的视角来思考伦理决策,都是不充分的。教师的专业伦理决策需要一种整合的路径,即结合这两种伦理理论进行综合考虑,在关注行为本身的正当性的同时关注行为可能产生的结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永尧  
一、财政伦理是公共伦理 财政伦理根源于社会经济环境的财政关系之中,以其作为母体,滋生出“我”这一的主体与“他人”主体的关系,并主宰着财政活动。财政伦理主体与一般伦理学意义的主体相比,具有模糊性的特征。财政伦理通过财政经济活动,体现国家伦理和公民伦理之间的关系。在这种伦理关系中,财政伦理的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窦立春  
何谓生态公民?生态公民何以蕴含伦理精神、何种伦理精神以及如何培育这样的伦理精神?这些问题试图从深层回答生态公民如何从知到行、知行合一,以及如何实现知、情、意、行之贯通等现实难题。从伦理学视角观之,这种使生态公民以生态文明为导向且知行合一的动力就是伦理精神。伦理学维度中的"精神"指向"良知","伦理精神"是指"具有普遍性的良知"。生态公民以生态共同体之和谐、稳定、美丽为出发点彰显了人类的"普遍性良知"与"共有之善",共善—幸福—和谐是其精神追求,集体记忆—主体觉醒—学会伦理地思考是培育生态公民精神的根本路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永尧  
会计伦理人和经济人的内在统一构成了会计伦理人假设的伦理基础。会计伦理人是会计存在的前提条件,是建立会计科学体系的基础。会计的其他假设、原则和方法都是在这一基础上展开。会计学就是一部会计伦理学。会计人是伦理人,每个人要成为会计之前必须接受伦理学教育。诚信危机是社会现象,决不是单单会计人员问题。大规模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也许会有些意义,但这决不是问题所在,一个公平正义的法律制度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永尧  
最适税收理论运用了福利经济学的工具,在传统的税制设计目标的论述中增加了分析的力度。但是,它拘泥于经济学上的功利主义福利分析方法,仅仅涉及一个人怎样在不同的时间里分配他的满足,而不关心满足的总量怎样在个人之间进行分配;仅仅考虑人的需求,而不考虑环境的需要,助长了税收经济主义的倾向,导致了生态环境的蓄意破坏,税收公平性的失调。税收效率固然重要,但正义和可持续性也必不可少。必须在生态哲学观基础上研究我国的税收制度,才能促使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我们的税收命题不仅仅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应该是"取之于民和自然,用之于民和自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本陆  
教育伦理特性即在教育历史发展历程中共同存在的体现教育本性的道义假设和伦理精神。考察教育的历史和现实 ,可以发现 ,文化共享和育人成才是人类教育活动不可或缺的两个道德基石。文化共享和文化私有、文化独占相对立 ,强调把文化财富传递和传播给他人 ,让大家共同享有文化进步的成果。它的一般要求是 :努力丰富文化共享的资源 ,扩大文化共享的人群。育人成才体现着教育的基本宗旨 ,强调对人发展的关爱和对人成长的促进。在现代社会 ,它的基本要求是 :发展人的主体性 ,提升教育公平的水平 ,从而实现个人全面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维国  李伟  姚大伟  
当前企业界普遍存在着商业伦理迷失的问题,传统儒家德性主义商业伦理、西方利己主义商业伦理和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由于都将社会责任与企业经济利益相分离,无法给出正确的问题解决方式。因此,只有对现代商业伦理进行重塑,才能为两者找到共赢的通道。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姜勇  庞丽娟  
技术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更多关注教学知识与能力,而忽视教师的精神成长。为确保教师质量的改善,教师教育课程必须进行新的转向。普通教育类课程应该发生"文化"转向,以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教育专业类课程应转向"伦理"关注,以帮助教师成为具有人文伦理品性的教育者,学科专业类课程应关注"智慧"品性,以促进教师成为有教育机智的教育者。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郑信军  吴琼琼  
教师的教学伦理敏感性是教师对教学活动中蕴涵的伦理价值与潜在的伦理问题的领悟和解释能力,具有情境觉悟性、观点特异性、反应直觉性和发展层次性等特点。伦理维度的教学反思、不断丰富的教学伦理样例是教师教学伦理敏感性生成且保持活性的内在基础,教学自由和积极的教学伦理氛围则为其生成与发展提供了社会支持,频繁体验的道德情感是其得以启动、维护并转化为实践智慧的内部动力。教师只有适度发展与其道德行为能力及其他社会性行为技能相匹配的教学伦理敏感性,才更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与职业幸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锋吉  
教师面临诸多冲突,适当的冲突有助于教师承担教育责任,促进教师的学习和成长。文章就教师面临的伦理冲突类型进行了分析,提出主要存在着角色冲突、效忠冲突和权利冲突,指出教师伦理成长的前提就是教师应当意识到自己的冲突状态,并试图为教师建立适当的专业伦理提供依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廷福  
在推进教师专业化的过程中,引导传统师德向教师专业化时代的专业伦理过渡,成为教师队伍建设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我国教师专业伦理的建构必须克服传统师德生成方式的不足,实现从身份伦理向专业伦理、从经验方式到理论方式的转换,注重教师专业伦理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才能科学、合理地建构我国的教师专业伦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苏豫  
高校教师专业伦理是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构建高校教师专业伦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两种相反的伦理,一种是由外而内的规范性伦理,一种是由内而外的德性伦理。高校教师专业伦理的构建就是实现两种不同类型伦理的辩证统一。对于两种不同类型的伦理应采取不同的构建路径,在实现两者辩证统一的同时,实现高校教师专业伦理由注重个人层面向注重专业层面的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