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18)
2023(2723)
2022(1623)
2021(1480)
2019(2540)
2018(2629)
2017(4683)
2016(2992)
2015(3480)
2014(3547)
2013(3107)
2012(2878)
2011(2774)
2010(2825)
2009(2682)
2008(2803)
2007(2809)
2006(2564)
2005(2501)
2004(2303)
作者
(7905)
(6485)
(6325)
(6179)
(4207)
(3112)
(2971)
(2545)
(2510)
(2399)
(2291)
(2203)
(2191)
(2160)
(2086)
(1975)
(1912)
(1865)
(1845)
(1832)
(1793)
(1647)
(1593)
(1557)
(1538)
(1513)
(1500)
(1404)
(1351)
(1272)
学科
(11493)
经济(11479)
管理(7747)
(7517)
(6342)
企业(6342)
中国(4653)
业经(4650)
理论(3976)
(3762)
教育(3727)
(3293)
(3149)
(2747)
农业(2745)
地方(2566)
方法(2438)
教学(2345)
(2322)
(2310)
(2230)
银行(2230)
产业(2209)
(2132)
(2076)
(2002)
(1981)
金融(1980)
信息(1923)
体制(1919)
机构
大学(45738)
学院(45163)
研究(15868)
(15387)
经济(14956)
管理(12025)
(11615)
师范(11602)
中国(10601)
(10203)
教育(10099)
理学(9466)
科学(9309)
理学院(9284)
师范大学(9250)
管理学(9055)
管理学院(8940)
(8826)
(8130)
(8043)
研究所(7110)
北京(6841)
(6746)
财经(6615)
中心(6268)
(5845)
职业(5489)
技术(5471)
(5330)
(5176)
基金
项目(22918)
研究(21515)
科学(18501)
基金(14581)
社会(12939)
社会科(12170)
社会科学(12163)
教育(12130)
(11685)
国家(11503)
成果(10011)
编号(9910)
(9597)
科学基金(9558)
(8643)
课题(8418)
(7274)
基金项目(6844)
规划(6381)
(6035)
项目编号(5934)
重点(5800)
(5791)
(5612)
(5606)
(5455)
(5444)
阶段(5435)
资助(5415)
教育部(5203)
期刊
(22604)
经济(22604)
研究(19762)
教育(16972)
中国(12111)
(7909)
学报(6842)
科学(5726)
大学(5465)
管理(5444)
(5053)
财经(4890)
技术(4884)
学学(4641)
(4294)
职业(4069)
(3962)
金融(3962)
业经(3550)
农业(3354)
图书(3341)
经济研究(3284)
(3171)
论坛(3171)
问题(3066)
书馆(2782)
图书馆(2782)
(2517)
现代(2482)
技术教育(2476)
共检索到774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良才  李润洲  
教师权威是保持教育教学秩序 ,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以往的教育教学大多是在“外在依附”的先验教师权威下进行的 ,使生机昂然的教育教学活动蜕化为僵化、机械的过程 ,抑制了教师、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其独立人格的生成。现代教育越来越需要教师权威由“外在依附”转化为“内在生成”,这是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 ,也是教师、学生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生成的需要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傅维利  于开文  
校长权威包括制度权威、道德权威、智慧权威和人格权威。作为专业领域中的领导者,校长不仅要善于了解和使用制度权威,更要追求与自身素养密切相关的道德权威、智慧权威和人格权威。"正当"与"公正"在校长的制度权威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智慧权威是校长职业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尚的道德支撑校长成为师生信服的楷模;优秀的人格特质是校长魅力的重要来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青  
随着教师专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对知识结构、认知方式、学习心理研究的深入,人们对教师的职业角色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不少学者认为,今天的教师不应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而更应该是一个研究者、创造者、学习者、引导者、辅助者、后援者、设计者。这些观点无疑具有前瞻性与现实性,它将促进教师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对传统的教师权威如何评价?笔者认为:一方面,它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孙银光  杜时忠  
在现代语境中,教师是多数知识的占有者和社会秩序的代表者,因而,此种语境中的教师权威伴生着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奠基于制度架构和知识占有之上。随着平等理念的崛起和个体自主的勃兴,基于制度优势和知识占有的教师权威逐渐失落。然而,此种理解局限于"现代"的偏狭,实际是对教师权威的误读。因此,有必要回溯到教师权威的源点洞察此问题,并据此寻求其可能的未来。在此情况下,古典视域下的教师权威为认识和解决此问题提供了有益的视角。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袁征  
近年关于教师权威的讨论出现了一些很不严谨的观点,本文试图借助社会学、法学和哲学的研究成果,探讨教师权威的不同分类,对一些明显违背实际情况的主张提出不同意见。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东  
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当今颇受推崇的教学模式,在不同教育领域、不同层次的教育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PBL在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上的独特性,使教师的制度权威、个人权威面临挑战,因此,在PBL教学中教师要把教师权威由外显变为内隐,成为情境的领导者;由外在制度建构的先验性变为内在个人生成的过程性;由"技术性实践"向"反思性实践"的转变,做实践性学识的知识权威者;由制度权威、知识权威的强制变为感召权威的彰显,从而保留教师权威合理的影响力,消解教学权威对PBL教学的负面影响和表现,建构与PBL相适应的教师权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锋  
文章从权威的概念入手,回顾了教师权威的历史形成,辨析了教师权威的基础,探讨了现代教育背景下教师权威的消解现象,提出应当从面向专业、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三个方面重建教师权威。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志峰  龚春芬  
学术职业的权力、权威与声望的来源是高深知识。学术职业的权力是学术人在控制和垄断高深知识过程中形成的,是学术人在学术活动中的一种特权。这种权力不是外界力量的授权,而是高深知识内在的规定;这种权力所形成的影响决定了对于学术系统的管理与控制方式。学术职业的权威是一种特殊的权力表现形式,是高深知识价值在学术人身上的体现,是学术人对于高深知识的虔诚而赋予给特定人群的一种权力,表现为学术人对特定人群的自愿服从。学术职业的声望是学术界同行对于具有高深知识价值者的外在评价。学术职业权力、权威和声望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学术职业权力越大,越容易获得权威和形成声望;反过来,学术职业的声望越高,也越容易形成权威并获得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和笑  陈丽君  
具有民主性、平等性、延缓性、多面性、人格性特征的职校新型教师权威的形成机理不仅受传统文化和价值取向、职校教师职业地位、职校学生特殊性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还受教师专业素养、教育信念和人格魅力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基于此,明确教师的时代特色,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水平,加强道德修养是职校新型教师权威形成的必然选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付先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庄敏  许宇飞  罗尧成  
网课时代重构教师权威是保证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网课时代背景下,教师权威面临着公共话语权的弱化导致法定权威的削弱、信息资源的聚合导致专业权威的式微、德行教育的缺位导致个人权威的褪色等挑战。要根据现实的教育教学环境重构教师课堂权威,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打下坚实基础,提出了创设在线教学制度环境,夯实网课开展基础;构建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塑造多元化价值观;强化教师专业培训活动,提升个人信息素养等对策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艳  吉梅  
调查研究发现,由于高职院校教师和学生间在教育及管理观念、教师角色及信息获取上存在差异,目前高职院校教师权威开始弱化,师生冲突普遍存在。为此,高职教师需要重新思考其在师生关系中的角色定位,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加强专业学习,提高综合教学能力,加强德行修养,以构建新型教师权威。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荫涛  
论述了贯穿于情报学的权威法则,指出它是情报学的基本规律,探讨了它在情报学 中的作用,提出了权威度的概念,并给出它的定量计算方法,最后讨论了对权威法则的利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21年5月28日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支持周期长、风险大、难度高、前景好的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抓系统布局、系统组织、跨界集成,把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面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未来的整体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