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87)
- 2023(3625)
- 2022(2928)
- 2021(2911)
- 2020(2253)
- 2019(5258)
- 2018(5313)
- 2017(7984)
- 2016(5878)
- 2015(6902)
- 2014(7126)
- 2013(6012)
- 2012(5566)
- 2011(5439)
- 2010(5796)
- 2009(5081)
- 2008(5057)
- 2007(4864)
- 2006(4351)
- 2005(4222)
- 学科
- 教育(20135)
- 济(10981)
- 经济(10971)
- 管理(10629)
- 中国(10155)
- 理论(9350)
- 业(8687)
- 教学(8514)
- 企(8224)
- 企业(8224)
- 学(6113)
- 财(4350)
- 学法(4231)
- 教学法(4231)
- 思想(4118)
- 发(4082)
- 政治(3941)
- 发展(3778)
- 研究(3768)
- 方法(3749)
- 思想政治(3691)
- 政治教育(3691)
- 治教(3691)
- 展(3655)
- 德育(3654)
- 革(3563)
- 学理(3534)
- 学理论(3534)
- 高等(3413)
- 改革(3337)
- 机构
- 大学(80545)
- 学院(75991)
- 教育(31792)
- 研究(27944)
- 范(25865)
- 师范(25816)
- 师范大学(21338)
- 京(19142)
- 济(18205)
- 管理(17952)
- 经济(17433)
- 科学(15657)
- 职业(15468)
- 理学(14797)
- 理学院(14439)
- 江(13997)
- 管理学(13946)
- 技术(13926)
- 所(13796)
- 管理学院(13743)
- 北京(13372)
- 教育学(12722)
- 中国(12577)
- 研究所(12396)
- 州(11210)
- 财(11152)
- 职业技术(10738)
- 中心(10597)
- 技术学院(9583)
- 院(9568)
- 基金
- 研究(41423)
- 项目(40295)
- 科学(32805)
- 教育(30655)
- 基金(23188)
- 成果(21692)
- 社会(21612)
- 编号(21186)
- 社会科(20018)
- 社会科学(20012)
- 课题(19484)
- 家(18279)
- 国家(17892)
- 省(17886)
- 划(17613)
- 年(17447)
- 科学基金(14402)
- 规划(13887)
- 项目编号(12606)
- 度(12508)
- 性(12050)
- 研究成果(11712)
- 部(11245)
- 重点(11189)
- 年度(11103)
- 阶(11087)
- 段(11039)
- 阶段(11017)
- 教育部(10778)
- 基金项目(10766)
共检索到1296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海英
任何课程设置都是在一定价值观指导下的产物,从教师教育课程发展的历程来看,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知识本位取向及能力本位取向都曾是课程设置的主流。伴随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提出,用标准的形式来明确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并以此作为制定教师教育课程的依据成为新的关注焦点,形成了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新取向——标准本位取向。标准本位取向为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带来新的启示。
关键词:
教师教育课程 价值取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川
任何学校教育的改革,无论是宏观方面还是微观方面的改革,课程内容的改革都是最本质、最核心的深层次问题。课程改革最核心的问题是:教师在课堂上究竟应该给学生传授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从知识论角度讲,人类积累的知识可以分为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应该坚持以实践知识为本位而非书本知识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本位而非课程考试为本位、以实践教学为本位而非课堂讲授为本位的价值取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戴伟芬
学术取向、专业取向、社会(公正)取向共同构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教师教育课程思想的三大价值取向。专业取向教师教育课程思想以教育学科为中心,相信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学知识基础的作用,在教育研究和专业评判的基础上,致力于建立专业教师队伍。学术取向教师教育课程思想以通识教育、任教科目为中心,通过教师掌握其知识结构,并把其注入教师教育课程中,完善教师的知识体系,促使教师形成良好的教育判断力。社会取向教师教育课程思想是在美国面对日益多元化的教学环境下,把教师当做转化型知识分子,赋权增能,以社会重建、改造为中心,实现教育和社会公平。三大价值取向的思想体现出了融合与多元模式的思想特征和发展趋势,构成了当代...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丽红 卢红
实践取向作为当前教师教育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为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深刻领会实践取向教师教育课程的价值内涵是建设与实施好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前提。结合当代认知科学的具身转向,审视实践取向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其全新价值与意义在于,转换视角理解实践取向教师教育课程的价值内涵,以具身心理模拟促进理论知识理解,以复杂情境参与发展实践智慧,以具身情知交融培育职业情感,全面提升教师教育质量。
关键词:
实践取向 教师教育课程 具身认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祖祥
近些年来,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掀起了课程改革热潮,本轮课程改革表现出诸多新的价值取向,主要包括:重视通识教育、突出能力培养、强调人文教育、国际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晓梅
对三种典型的课程目标取向的本质特征进行阐述,论述了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应然取向:"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的整合。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课程目标 价值取向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炜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我国教师教育体系正经历一次深层次的转型,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作为教师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受到广泛关注,而教师教育价值观的重建以及对教师教育实践性本质的知识论的认同是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本文从转型的需求背景、价值观重建和知识论更新等几个层面对当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理论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以期对构建适合中国时代发展需要的新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师教育 课程改革 价值取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琳
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成人教育无论是在教育形式上还是教育目标上都有很大的区别。近年来,伴随着社会各界对成人教育关注度的不断提升,如何提高成人教育的整体质量也成为了相关部门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课程建设作为成人教育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任务和价值取向是否能够顺利实现,直接关系着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本文对课程建设的重要性进行介绍,并在分析课程建设任务与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将任务目标实现,以此为日后成人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成人教育 课程建设 价值取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靳玉乐 肖磊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我国原有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培养下的教师素质已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以及儿童发展的需要,教师教育课程亟待改革。《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新一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在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培育合格的教师,最终实现儿童学习品质的提升。教师教育机构应着眼于教师自我角色的形塑、专业知能的获得以及实践智慧的养成,着手于教师教育课程结构、内涵以及实施方式的改革,努力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儿童学习品质的提升。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戴伟芬
在美国,社会取向教师教育课程思想逐渐成熟起来,它假设了教师是知识与社会的转换者,试图在教师教育课程中培养教师实现教育公平的社会道德和责任感、知识和技能,使得教师能够在美国多元化群体学生日益增长的环境中进行有效教学。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倪文锦
当前,我国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已开始实质性地启动,预示着教师教育正迈向一个新的台阶。本文针对目前高师教师教育课程远远不能满足中小学教育实际需要的现实,对教师教育课程的现有结构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形成合理的、科学的教师教育课程结构的主要依据,提出了构建教师教育课程新结构的设想。
关键词:
高师 教师教育 课程结构 改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曾婧
我国教师教育正从数量扩展向质量提高转型,走质量提高型的教师培养之路,综合性大学承担教师教育的任务便是提高培养质量的重大举措,实现教师教育的大学化。教师教育的大学化是一种"大学加师范"的培养模式。也是以学术性与师范性相统一为基本理念的一种培养模式。综合性大学利用学校拥有多样化的学科专业结构、较高的学术发展平台与资源、深厚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牧华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如何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把文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很好地统一起来,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期编发教育 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多元文化课程发展摸式研究”课题组的一组文章,旨在引起更多研究者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椎进我国多元文化背景中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国庆
职业教育课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领域,要准确把握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取向,必须把相关问题放到历史与文化的背景中去考察。基于这两个维度的分析,职业教育课程应当确立三个核心价值取向,即课程目标要定位于复杂职业能力培养,课程内容要突出实践知识的主体地位,课程设计方法要以标准与规范为纽带。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课程 核心价值取向 历史 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