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31)
2023(2453)
2022(1957)
2021(1991)
2020(1391)
2019(3254)
2018(3357)
2017(5337)
2016(3644)
2015(4257)
2014(4340)
2013(3843)
2012(3631)
2011(3419)
2010(3640)
2009(3135)
2008(3204)
2007(3010)
2006(2698)
2005(2625)
作者
(9174)
(7512)
(7292)
(7172)
(4844)
(3623)
(3510)
(3051)
(2959)
(2899)
(2601)
(2594)
(2530)
(2517)
(2393)
(2362)
(2331)
(2311)
(2264)
(2172)
(2119)
(1955)
(1880)
(1873)
(1820)
(1793)
(1738)
(1724)
(1589)
(1586)
学科
(9005)
经济(8989)
管理(6984)
理论(6597)
教学(6286)
教育(5773)
(5335)
(4762)
企业(4762)
学法(4336)
教学法(4336)
中国(3784)
学理(3582)
学理论(3582)
(3177)
(2742)
(2732)
(2627)
业经(2601)
(2204)
(2133)
方法(2096)
研究(2062)
(1964)
金融(1963)
工作(1950)
(1937)
银行(1937)
(1865)
思想(1840)
机构
学院(48861)
大学(48225)
研究(15515)
(12805)
(12776)
师范(12713)
经济(12249)
管理(11718)
教育(11573)
(10788)
中国(10679)
师范大学(10067)
(9761)
职业(9524)
科学(9411)
理学(8886)
技术(8780)
理学院(8688)
管理学(8376)
(8315)
管理学院(8257)
(8232)
(7668)
北京(7287)
中心(6851)
职业技术(6804)
研究所(6716)
技术学院(6526)
财经(6068)
(5534)
基金
研究(24917)
项目(24894)
科学(18409)
教育(16216)
基金(13425)
编号(12857)
成果(12683)
社会(12061)
(11715)
社会科(11159)
社会科学(11156)
课题(11039)
(10606)
国家(10401)
(10088)
(9863)
科学基金(8274)
规划(7421)
项目编号(7285)
(7102)
(7012)
研究成果(6753)
(6543)
(6534)
阶段(6515)
重点(6505)
基金项目(6300)
(6261)
年度(6046)
阶段性(5967)
期刊
教育(24677)
研究(20372)
(19432)
经济(19432)
中国(16332)
技术(8179)
职业(7846)
(7833)
学报(7200)
大学(5935)
(5515)
科学(5489)
管理(5375)
技术教育(5263)
职业技术(5263)
职业技术教育(5263)
图书(5095)
学学(4816)
财经(4496)
(4244)
金融(4244)
(4092)
论坛(4092)
书馆(4041)
图书馆(4041)
(3941)
农业(3503)
高等(2963)
成人(2941)
成人教育(2941)
共检索到861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苏启敏  
道德原则是教师在生活中处理与其他主体关系的基本依据。不同生活领域内教师依据的道德原则不相同。随着教师职业生活向教师专业生活的转变,教师职业道德也逐渐向教师专业道德转型。教师专业道德是教师在专业生活中形成的道德原则的总和。当前,教师专业生活与职业道德体系存在脱节,亟须建立与教师专业生活相匹配的专业道德体系。由于教师专业生活的道德实践属性,教师专业道德具有异于职业道德的实践品格。这种品格以价值排序、灵活调整以及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表征,它鼓励教师直面专业道德实践的各种困境,并进行合理的专业道德决策,从而做出恰当的道德行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旭  
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是经验性实践还是专业性实践,教师的专业实践具有哪些品性,专业实践视域下的教师教育改革应该怎样进行——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将有助于促进教师发展和教师教育改革的实践及其相关研究。鉴于此,本刊刊发一组笔谈,以期引起学界的进一步思考。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龙宝新  
教师教育是专业教育,教师专业成长问题是教师教育系统的原生点。理性主义专业成长观的内核是理论逻辑,其适切性正受到教师专业社区的质疑。教师的教育实践通过"行动中反映"进行,实践逻辑是其内生逻辑,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逻辑基点。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逻辑具有崭新的内涵——实践图式的创生、教育惯习的形塑、实践感的内驱、实践育师潜能的彰显、教师实践创造力的释放等勾画着未来教师专业成长的新图景。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作武  
文章通过对教师专业道德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和归纳,分析高职教师专业道德构建的重要性,讨论高职教师专业道德的基本特征,从高职教师自身和高职院校文化建设角度提出了高职教师专业道德建构的实践对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苏启敏  
教师专业道德决策是教师在其专业生活当中,为解决特定的道德困境,而从多种道德行动方案中选择最符合正当原则方案的思维活动。当教师在面对多种道德行动方案时,首先需要借助某种价值依据以促使道德动机产生,才能作相应的道德选择,形成道德决策。完整的教师专业道德决策一般遵循从初次道德选择到道德判断,再到二次道德选择的实践推理过程。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骞  
教师在学校所施行的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就是教师的实践。教师的这种“实践”,既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也实现了自身的发展;既成就了学生,也提升了自己。也就是说,教育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与成长的过程,教师的实践亦就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要努力追寻实现这种“双重”目的的学校教育实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爽  
实践知识是人们在反思实证主义认识论指导下的专业教育的过程中,提出的一种知识形态。个人实践知识是个人在实践中真正使用的知识,具有实践性、个人性、社会性、连续性、情境性、缄默性、整体性和叙事性。对教师专业教育而言,实践知识的提出意味着要关注师范生已有的实践知识、注重它与教师知识的互动,承认师范生作为知识创造者的合法地位、建构平等的师生关系,注重叙事在教师专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夫艳  
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在本质上是社会建构的,而教师是其中的关键建构者。教师视角中的专业实践能力是对教师专业实践的最真切表达,体现了教师对专业生活的反思性理解和有意义建构。研究表明,教师所理解的专业实践能力主要由三个维度构成:受限的、扩展的和元能力。该能力架构折射出当前教师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隔阂、限制的和扩展的专业实践能力间的张力等若干值得关注的问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戚万学  王夫艳  
在追求优质的全球性教育变革浪潮中,培养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成为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路向。能力是动态、多元的,专业实践能力建基于知识,进而又成为有效表现和行为的基础。教师专业实践的反思性本质赋予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以独特的蕴涵,使其具有经验性、情境性、发展性和价值性等特征。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内涵与特征启示我们:教师教育要考虑如何有效联结经验与理论;凸显情境和反思在提升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中的重要作用;针对教师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来发展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教学实践的社会学研究、心理学研究、教育技术学研究与教师知识的研究,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教学"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必须有一个总体的把握。通过辨析两种不同的教学实践和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特征,可以为教学研究的转型和教师教育模式的改善提供指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宁虹  
实践-意义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是以实践为取向,以意义为单元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尝试。意义总是在人与事物或他人的联系中显现的。使人与事物或他人相联系的,正是人的能动的实践。人通过实践所实现的正是对意义的理解、追求和创造。实现教育的意义是教师的使命。以提示教师对教育的意义、对自己所授学科的教育意义、对自己正在教授的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与联系及其教育意义、对怎样使教育意义在自己的学生身上得到实现都具有清醒的意识,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理解和实现教育意义的思维策略,实践-意义取向以意义的追求在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实现着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凯  
教师的专业活动是一种道德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师以道德为教育的最高使命,用道德导引教育实践,以道德为专业服务手段,凭借道德获得社会声誉。因此,道德才是教师专业化的核心。我们需要聚焦道德维度重新思考教师专业化,以道德为基,重构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申卫革  
"大传统"与"小传统"的概念从人类学领域被广泛移植,说明这两个概念对理论研究和实践领域具有强大的解释力。教育活动具有鲜明的大传统和小传统。教师专业实践是作为国家主流话语的理念、制度等大传统与小传统在冲突、融合中互相塑造的博弈过程。大传统与小传统应在双向选择中相互滋养并获得各自品质的提升,拥有权威话语权的大传统应尊重并有意识地吸纳教师专业实践的小传统,而小传统通过反思超越可能的平庸是提升教师专业品质的重要方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超  徐凤  
高职院校实践课教师作为实践性教学的实施主体,是在高职教育中从事实训、实习、专业技能课、毕业设计与指导等方面教学工作的教师。其专业发展是职业能力动态生成与教育需求的现实表达,体现了高职教育性质以及高职院校教师劳动特征。其专业发展既是学科专业发展也是教育专业发展,既是专业技术发展也是专业反思发展,既是静态的专业素养构成也是动态的专业提升;实践课教师通过职前培养、在职培训、实践性教学、生产实践和自我反思等途径使自身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自主与自觉、专业伦理和专业服务等要素不断耦合并更新,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由新手变为专家型教师,最终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于艳红  高鹏  
教师职业素养基础和全程发展需要教育教学实践理论为基础,以职业发展理论为基础,积极探讨教师专业的全面全程发展理论。在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教师的职业和专业素养、国家教育政策和教育环境,其中职业与专业素养因子最为主要。要想促进教师职业稳步发展和综合素养快速提升,需要大胆改革广大教师的培养机制与改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