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59)
- 2023(5100)
- 2022(4209)
- 2021(4126)
- 2020(3335)
- 2019(7665)
- 2018(7689)
- 2017(13543)
- 2016(8229)
- 2015(9631)
- 2014(10000)
- 2013(9370)
- 2012(9245)
- 2011(8630)
- 2010(9125)
- 2009(8521)
- 2008(9160)
- 2007(8609)
- 2006(7831)
- 2005(7292)
- 学科
- 济(31883)
- 经济(31823)
- 管理(21929)
- 业(19570)
- 企(17491)
- 企业(17491)
- 方法(12624)
- 理论(11895)
- 学(11470)
- 中国(9178)
- 数学(8735)
- 数学方法(8464)
- 农(8144)
- 教育(7992)
- 业经(7765)
- 财(7518)
- 制(6918)
- 教学(6827)
- 和(6088)
- 体(5804)
- 银(5572)
- 银行(5553)
- 融(5529)
- 金融(5525)
- 贸(5404)
- 贸易(5399)
- 行(5329)
- 农业(5247)
- 易(5170)
- 策(5045)
- 机构
- 大学(134636)
- 学院(131778)
- 研究(46214)
- 济(45008)
- 经济(43751)
- 管理(41386)
- 理学(34617)
- 理学院(34040)
- 中国(33347)
- 管理学(33016)
- 管理学院(32761)
- 科学(30280)
- 京(30057)
- 所(24751)
- 范(24612)
- 师范(24423)
- 财(24172)
- 研究所(22408)
- 江(22309)
- 农(21563)
- 中心(19684)
- 师范大学(19641)
- 北京(19330)
- 财经(18795)
- 教育(17961)
- 州(17960)
- 业大(17735)
- 农业(16873)
- 经(16837)
- 技术(16237)
- 基金
- 项目(76563)
- 科学(59187)
- 研究(58908)
- 基金(52558)
- 家(46026)
- 国家(45555)
- 科学基金(37554)
- 社会(34265)
- 社会科(32064)
- 社会科学(32052)
- 教育(31085)
- 省(30624)
- 基金项目(26750)
- 划(26617)
- 编号(25512)
- 成果(24185)
- 自然(23419)
- 自然科(22890)
- 自然科学(22879)
- 自然科学基金(22469)
- 资助(22039)
- 课题(19705)
- 重点(18441)
- 部(17368)
- 年(16508)
- 发(16189)
- 性(15682)
- 创(15189)
- 教育部(15051)
- 项目编号(15047)
共检索到2100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程良宏 杨淑芹
本文在分析教师理论意识与现状基础上,揭示了教师理论意识薄弱的危险。并从构建"生成论"的教师教学哲学、确立理论研究者"教师立场"的研究意识、革新传统教育教学文化等方面提出了教师理论意识培育与提升的可能途径。
关键词:
理论意识 实践理论 专业生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操太圣 卢乃桂
讨论教师专业性的提升,必须对教师专业性的概念进行澄清。对理想型、社会建构型、行动型等各种关于教师专业性认知取向的分析表明,必须对教师专业性议题进行批判性反思,找出各种束缚教师主体性发挥的制度性和意识形态上的因素,才能确定教师专业性提升的起点和方向。
关键词:
教师专业性 理想型 社会建构型 行动型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郭祥超
教师专业生活的勇气是教师在专业生活中以自己身体实践活动为依据发生和显现出来的敢于迎战恐惧、勇于承担焦虑的对专业发展具有内在动力性的气魄。具体表现在教师在其专业生活中常怀敬畏之心、自觉的责任担当、在自我否定中实现自我肯定、多种方式应对恐惧等方面。教师专业生活勇气的意义在于三个方面:有助于教师克服自身专业发展中的困难;成为教师专业发展得以可能的一个前提;从根本上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动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杰
教师的"他者"意识,主要表现为作为教学实践主体的教师对学生的相异性、外在性的尊重和理解,并以此促进学生自由个性化的发展。唤醒和提升教师的"他者"意识使教师道德主体的建构、学生自由个性化发展以及关切型师生关系的构建成为可能。教师"他者"意识的生成和提升至少应考虑如下方面:省思自我强权意识的危机、审视学生"他者"性的价值、体认"相遇"伦理学的意蕴、强调与"他者"交往的实践。
关键词:
同一 他者 意识 提升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丁钢
本文主要关注教师在日常教学生活中的专业态度及其表现,从教师的专业素养、自我反思的专业精神和专业发展与团队合作等三个方面,认为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教学创新的源动力是来自于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而研究教学最好的方式莫过于研究我们教师和学生自身教与学的现状和经验,从而寻找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的专业发展路向。本文强调,教师在学科教学中的教学效能关注、在教学过程中的自我反思,以及教师之间专业团队合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重要途径。
关键词:
教学效能 自我反思 专业团队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宁虹
在教师发展学校建设过程中,形成走向实践哲学的理论建设。"教育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是这一理论建设的基本命题。这意味着教育问题、关于教育的理解应当在实践领域而不是仅仅在认识领域得到解决。教师的专业是教育,实践是理解教师专业并使其获得普遍认同的基础,是教师专业发展得以实现的途径。注重具体践行、具体内容成为教师发展学校理论建设的鲜明特点。教师发展学校建设中形成关于教师教育是教师专业意识品质的养成的基本主张,这一主张的根本性质使它拥有更大的解释力和学术空间,由此可以扩展为对于教育的理解:教育在根本上是意识品质的养成。
关键词:
教师发展学校 教师教育实践 哲学意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蔡春 易凌云
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反思与学习。教师的生活体验写作是促成中小学教师进行有效的反思与学习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教师的生活体验写作是一种自我存在的彰显、一种思维的训练、一种个人知识的管理、一种反思习惯的养成;教师的生活体验写作亦是一种教育科研的基本方式,这使“教师成为研究者”获得了其基本的现实性。生活体验写作是一种随机写作,要求教师保持对教育学世界的敏感性与亲切性,以质朴、简单、直接的语言及描述性语言呈现生活世界,要求教师在不断“重写”的过程中实现“描述”与“解释”的统一。通过生活体验写作,中小学教师将成为一个敏行的教育学实践者。
关键词:
现象学 教师专业发展 生活体验写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健 王桂英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中实践能力的提升,一直是困扰高职教育的难题,也是阻碍行动导向、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推行的瓶颈。当前的热点是对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中实践能力提升的目标、途径、保障措施等问题进行研究,并由此不断完善"双师型"教师成长的环境和发展机制,促进高职教育稳健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师专业化 实践能力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卢乃桂 王夫艳
教师专业身份是教学专业的核心。持续的教育变革改变了教师的生存状态和意义感受,也要求教师专业身份进行相应的建构。教师专业身份的建构既包括社会和文化制度的要求,也关涉教师个人的教学理念和专业承诺,体现了个人与社会、工具和本体价值的统一。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卫东
根据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教师专业生活属于一种非日常生活,与日常生活在目标、内容、环境、基本活动方式、维持条件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教师专业生活"可以界定为:教师在特定的教育环境和自己的专业领域内,通过持续性的学习、思考和教育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并运用所获得的专业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过程;也指这一生命活动过程所达到的程度或取得的结果。探讨教师专业生活对于提升教师专业生活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教师专业生活 日常生活批判 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汪娜
当前,应用型院校在提升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境。从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视角出发,针对教师层面的提升困境,应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认识水平;加强教学反思,促进自身成长;完善知识结构,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针对院校层面的提升困境,应完善考评制度;健全教师培训制度;建立激励机制。针对政府与企业层面的提升困境,应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发挥企业的引导作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徐冰 姜勇
反思型、研究型教师的提出,使教师的专业成长更加立足于教师的个体实践之中,而在实践中萌发的教师个人理论很长一段时间都只停留于教师个人的反复试误和教师间的口耳相传的层面上,表现出"隐性"和"零散性"的特点。本文从生活史叙述与学习型组织两个渠道来探讨教师的个人理论管理,使之显性化、系统化。
关键词:
个人理论 生活史 学习共同体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孝梅
入职前培训和对在校师范生进行专业培养,是我国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主要途径与方法。主体认知论是影响教师培训和在校师范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具身认知理论重新论述人类的认知和学习,提出身体作用于环境,环境塑造了认知。身体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主动构建了认知、情感、态度、思维等心理活动。心智的本质是身体体验。具身体验决定了学习的性质和特点。身体是心智的基础,是心智的起源。为了走出传统认知理论忽视身体主体性的困境,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完善在校师范生的教育理念,本文以具身认知理论为基础,使用复杂思维和关系思维,研究了教师专业素养的本质和结构,阐述了具身认知理论应用于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优势。
关键词:
具身认知理论 教师专业素养 师范生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黎平辉
教师教学个性是教师"自我"在教学中的展现。传统教师专业发展以普适性知识和经验为内容,通过有组织的外在灌输,把教师训练为能履行社会职责的"工具人",教师教学个性被严重遮蔽。要解放教师教学个性,教师专业发展应该以体验和反思为途径,注重教师个体实践知识的生成,从而使教师成为"自我"与角色相统一的"生命人"。
关键词:
自我 教师教学个性 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吕云峰 刘旭彩
汉英双语教学实验和国际课程、国际学校的蓬勃发展催生了国家对国际化、专业化双语师资的需求。然而,我国当前双语师资培养尚处于实验探索阶段,在职双语教师专业发展面临持续性、有效性、专业性和理论性不强的现实困境。因此,文章尝试探讨双语教师专业标准构建及其专业发展路径与策略选择。
关键词:
双语教师专业标准 专业发展 路径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