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2)
- 2023(1929)
- 2022(1621)
- 2021(1564)
- 2020(1252)
- 2019(2759)
- 2018(2740)
- 2017(4630)
- 2016(2859)
- 2015(3614)
- 2014(3702)
- 2013(3473)
- 2012(3246)
- 2011(3024)
- 2010(3296)
- 2009(3176)
- 2008(3183)
- 2007(3105)
- 2006(2822)
- 2005(2630)
- 学科
- 济(8681)
- 经济(8669)
- 教学(8228)
- 管理(7336)
- 理论(6423)
- 业(6216)
- 企(5974)
- 企业(5974)
- 学法(5141)
- 教学法(5141)
- 教育(4750)
- 中国(3427)
- 学理(3405)
- 学理论(3405)
- 学(3379)
- 方法(3023)
- 制(3009)
- 财(2694)
- 业经(2340)
- 组织(2201)
- 农(2123)
- 和(2122)
- 银(2086)
- 银行(2086)
- 体(2085)
- 行(1994)
- 融(1863)
- 金融(1862)
- 数学(1838)
- 策(1795)
- 机构
- 大学(47329)
- 学院(46723)
- 研究(14198)
- 济(13397)
- 经济(12919)
- 管理(12240)
- 中国(10452)
- 范(10358)
- 师范(10261)
- 京(10169)
- 理学(9758)
- 理学院(9570)
- 管理学(9181)
- 管理学院(9084)
- 科学(8907)
- 江(8679)
- 财(8585)
- 教育(8386)
- 师范大学(8152)
- 所(7477)
- 州(7105)
- 技术(6859)
- 职业(6787)
- 北京(6734)
- 中心(6663)
- 研究所(6588)
- 财经(6577)
- 经(5807)
- 系(5481)
- 农(4861)
共检索到798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森 高静
教学道德性是指教学这一特殊交往活动蕴含道德的向善性,通过对其历史发展及研究历程的梳理,得出教学道德性具体表征为教学以道德性为最高目的追求,以及教师道德在教学中的映射两个方面。同时,以教学道德性的表征为依据,可将其划分为两种层次。教学道德性的目标层次,包括外在的规范目标、理性的"最近发展区"目标和最高的"善"目标;教学道德性的师德映射层次,包括社会义务层次、育人责任层次和自我实现层次。
关键词:
教学 教学道德性 教师道德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树培
"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是当前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教学是一项道德事业,教学旨在追求学生智力与道德的双重完善,教学道德性是教学的内在意蕴与重要特质,是学科德育的实践体现,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文章从教学价值探问、教学内容阐释、教学方式寻求三个方面来理解教学道德性,以期增进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力量,共同实现立德树人的政策要求与教学期待。
关键词:
教学道德性 教学价值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树培
教学的道德性已经成为教学的共识和追求,但认识与实践之间却存在不小的差距,具体表现在教学设计伦理、活动意义追问、学生思想表达、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本文结合教育案例对相关问题进行辨析,以期丰富对教学道德性的理解。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万海
人类教学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种异化很大程度上是由利益和知识导致的人性和感觉的蒙昧。"成问题"的教学根本就在于师生精神自由的缺失,在于知识与德性、教学与生活的割裂,而已有的围绕有效教学与教学伦理的探索都不能根本遏止不道德教学的发生。教学的道德性内涵及其提升必须从个人精神自由的原点来把握。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万海
本文从有效教学研究的片面化倾向分析入手,探讨了教学的有效性与道德性可能存在的悖论,进而通过引入儒学的"以善致善"命题探讨了教学中目的与手段一致性的教育学意义,并将其作为理解教学道德性内涵的重要视角。而真正教学道德性的彰显亦即德性教学的实现,不妨从认清理论立场并克服认识障碍,从科学认知走向"体知",以及体现教师责任的教学方式转变等几方面展开努力。
关键词:
以善致善 教学有效性 教学道德性 儒学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谢煜 张智光
从发展林业循环经济的作用出发,结合循环经济的"3R"原则,提出林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并根据循环经济的3个层次,从单个林业企业、企业间产业生态链、社会层次大循环角度对发展林业循环经济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林业 清洁生产 产业生态 层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菊青
通识教育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复杂而深刻的概念。本文从历史发展视角,对通识教育进行深入分析,发现通识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思想,更为重要的是,通识教育是一种大学理念,而且已经转变成为一种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如何把握通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本文尝试建构一个对通识教育从宏观的整体认识再到微观的不同层次的理解。
关键词:
通识教育 自由教育 大学理念 人才培养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兰杰 刘旭青
经济、哲学和管理学领域对价值有不同的解读,由此引入对信息资源价值的剖析。文章对信息资源价值进行了层次划分,探讨了信息资源价值的特性,介绍了信息资源在不同领域价值实现的路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艺 许治 朱桂龙
协同创新在我国不仅是一个学术概念,更是一个政治概念,然而现有研究对协同创新的理解与把握较少关注我国协同创新现状,局限于从中观层次(组织机构)探讨协同创新。从我国协同创新现实情境出发,在充分理解我国政府推动协同创新意图的基础上,从微观、中观和宏观3个层次分析协同创新的内涵及功能,发现不同层次的活动主体在外在动因和内在动因共同影响下,形成了相应的协同互动模式;各层次活动主体采取不同的协同创新模式及机制,从而实现了不同层次协同创新绩效。最后,基于协同创新"前因后果"的思路,从多层次视角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并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关键词:
协同创新 产学研 分析框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沈坤荣 李子联
中国经济学的“问题”来源于“人”,又回落于“人”,其在本质内涵上指向“人”的思想行为和全面发展。因此,应在主体维度上坚持人本导向,在时间维度上强调现实关怀,在空间维度上凸显本土特色。根据对人的发展需求的满足程度和关注层级,“问题”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目标性“问题”,主要关注和回答人的终极需求;第二层次是中介性“问题”,主要关注和回答通过什么关键渠道或中介节点来达到终极目标;第三层次是工具性“问题”,主要关注和回答运用什么工具或策略来影响中介节点并最终使终极需求得以有效满足。根据逻辑出场顺序,“问题”又可以分为前向性“问题”、同向性“问题”和后向性“问题”。在中国特色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与政策实践中,应着重关注如何总结“中国经验”、如何解决“中国问题”和如何走好“中国道路”三大重要问题。
关键词:
中国经济学 问题导向 人本导向 中国问题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曾砥平 邓鹏图 王正明 周良柱
作者用系统工程中层次与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了KAQ培养模式的结构内涵 ,并与高等教育的各培养层次联系起来 ,结合实际 ,提出了院校高等教育的整体框架和具体的培养对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永国
统筹城乡发展,是现阶段我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突出矛盾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探讨统筹城乡发展内涵的基础上,依据"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分析统筹城乡发展的层次,指出了我国在中等层次的统筹城乡发展阶段的若干思路。
关键词:
统筹城乡发展 工业化 城市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亚杰
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资源的竞争。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随着"高科技经济"的到来,高技能人才正在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在诸多专家学者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探析不同层次高技能人才的特征,将会对高技能人才的内涵有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关键词:
多层次 人才 高技能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