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45)
2023(1869)
2022(1442)
2021(1484)
2020(1038)
2019(2278)
2018(2038)
2017(3351)
2016(2093)
2015(2695)
2014(2778)
2013(2418)
2012(2279)
2011(2164)
2010(2430)
2009(2196)
2008(2258)
2007(2326)
2006(2113)
2005(1997)
作者
(6451)
(5416)
(5209)
(5091)
(3333)
(2605)
(2499)
(2024)
(1989)
(1972)
(1837)
(1817)
(1780)
(1738)
(1734)
(1621)
(1611)
(1573)
(1532)
(1506)
(1450)
(1345)
(1341)
(1333)
(1250)
(1246)
(1234)
(1186)
(1107)
(1084)
学科
教学(8017)
(6579)
经济(6572)
理论(5793)
学法(5008)
教学法(5008)
管理(4896)
教育(3978)
(3924)
(3703)
企业(3703)
学理(3283)
学理论(3283)
中国(2795)
(2730)
业经(2136)
组织(1962)
(1937)
(1897)
(1751)
(1741)
计算(1673)
算机(1649)
计算机(1649)
(1637)
机化(1634)
计算机化(1634)
方法(1609)
(1441)
金融(1440)
机构
大学(37512)
学院(37361)
研究(10731)
(10140)
经济(9787)
(8910)
师范(8818)
管理(8520)
(7813)
教育(7318)
中国(7192)
师范大学(6948)
科学(6767)
(6729)
(6697)
理学(6606)
理学院(6473)
管理学(6179)
管理学院(6097)
职业(5953)
(5659)
技术(5608)
(5542)
财经(5208)
北京(5174)
研究所(4866)
中心(4588)
(4588)
(4569)
职业技术(4162)
基金
项目(17942)
研究(17008)
科学(12697)
教育(10464)
基金(9997)
社会(8615)
成果(8371)
编号(8248)
(8073)
社会科(7995)
社会科学(7992)
国家(7933)
(7868)
课题(6996)
(6540)
(6309)
科学基金(6306)
教学(4979)
(4962)
项目编号(4854)
规划(4707)
基金项目(4567)
(4530)
大学(4510)
(4508)
(4495)
阶段(4488)
重点(4472)
研究成果(4338)
(4171)
期刊
教育(17213)
研究(15219)
(15144)
经济(15144)
中国(10762)
(6680)
学报(6450)
技术(5834)
大学(5365)
职业(4958)
科学(4759)
学学(4533)
管理(4480)
财经(4307)
(3806)
(3517)
图书(3066)
技术教育(3055)
职业技术(3055)
职业技术教育(3055)
(2753)
论坛(2753)
书馆(2528)
图书馆(2528)
(2489)
(2416)
金融(2416)
农业(2279)
问题(2256)
成人(2237)
共检索到626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德全  张家琼  
教学逻辑是教学系统中主客体关系的动态转换逻辑。基于主客体关系的逻辑转换,教学系统生成知识逻辑、教学逻辑、学习逻辑、认知逻辑。教学活动通过这四个逻辑组块之间的逻辑转化,促成教学双方的共振、共享和共赢,以实现教学有效化和有序化。有效和有序的逻辑转化生成复杂多样的教学网络类型,基于教学逻辑组块与网络类型的相互作用则形成教学网络组织系统。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朱立明  冯用军  马云鹏  
深度学习是基于学生有效学习本质的教学设计范式,旨在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深度学习的教学逻辑由学生认知序列、学科内容特征、学科核心素养、学习效果反思四个要素构成。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逻辑的生成策略集中体现在:以"理解与聚焦"为教学主题的价值取向;以"融合与联结"为课堂活动的基本特质;以"创新与实践"为解决问题的主要抓手;以"反思与批判"为思维拓展的关键路径;以"发展与进阶"为多元评价的核心视角。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德全  
教学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目标方向设计、过程组织设计以及质量监控设计三大范畴,这三大范畴统整教学的基本要素。其中,目标需要问题来触动,过程需要问题来激活,质量需要问题来表达。因此,问题的表达和创设是目标方向设计的操作性载体;问题解决认知过程的心理表征是教学过程组织设计的基本意蕴;问题解决的有效质量是评价监控设计的目标指向。基于此,问题和问题解决是教学设计的逻辑生长点。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宋岭  
具身思潮波及哲学、心理学、脑科学、神经科学和社会学甚至人工智能等领域,教育学界也纷纷借力具身认知,但除借鉴与引进之外,还要看到教育中本身存在的具身逻辑,从教学的实践及其历史脉络中分析具身化教学思想产生的理路。具身认知的发展恰好符合现在教育中一直遵循的发展逻辑。从心智至上到身体回归的教学改革,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纷争到互动建构式学习的提倡,都蕴含着逐渐摆脱单一知识授受、心智训练而走向具身化教与学的内在逻辑。基于以往忽视身体参与与情感体验的教学实践和历史,在教育框架中具身化教学的发展应该是逐渐突出身体、情感和环境在教学和学习中重要作用的过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蔡宝来  
二元对立思维方式的悖谬"、学科中心"抑或"问题解决"的困惑、科学抑或人文的两难境地、教学理论"翻新"与课堂问题"依旧"的尴尬,是我国教学论研究范式转型的时代境遇。因应中国教学论的历史发展,可以把教学论范式发展概括为"范式适应"与"范式变革"阶段。据此,教学论研究范式转型的逻辑路向是:确立研究范式—研究重心转向—重大课题预设—实现知识创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黄秦安  
数学概念学习是数学教学活动的一种基本形式。数学概念具有逻辑—语境—情境三重交互关联性。逻辑—语境—情境作为数学概念教学的完整结构是逐层递进的,具有生活直观、本体抽象和网络结构三种基本类型并与个体认知发展水平相对应。教学的思维—认知—社会场作为构建数学概念逻辑—语境—情境的平台,具有思维—社会、思维—认知和认知—社会三个剖面和思维—认知—社会微场等基本形态。导数概念语境的多元表征及其情境的场依存提供了思维—认知场形态的一个教学范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德全  杨磊  
教学论作为研究教学现象、解析教学问题、明晰教学经验、揭示教学规律的学科,对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实践性与规范性的基础作用。新中国成立70年来,教学论发展经历了"在学苏中模仿"、"在恢复中重建"、"在开放中繁荣"、"在创生中自信"四种实践样态。经过不懈探索,具有中国气派与特色的教学论初步形成。在本体论研究上,教学本质、教学主体、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问题的研究得到了实质性的发展。在方法论研究上,由对方法的冷漠忽视到方法的多元规范;由对方法的崇拜迷恋到方法论意识的自觉树立,并实现研究范式的跨越式发展。在认识论研究上,教学论学科体系不断完善与分化,最终形成教学论学科群;学科性质由二元对立走向综合取向;研究对象逐渐澄明,理论与实践共生。教学论未来研究要坚持专业化发展道路:回归课堂教学本身,注重原创性研究;发扬方法论的自觉意识,完善学科方法论体系;强化协同创新研究,提升学术交流的有效性;重视教学论史的研究,增强传统"教学文化"融入感。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石中英  
教育实践的逻辑是教育实践行为的一般形式、结构或生成原则,是各种教育实践样式得以可能并共同分享或遵循的内部法则。习性赋予教育实践以历史性,情境不断地改变着实践的意向,时间和空间的结构也与实践行为有内在关联。教育实践不是一种纯粹理性活动的过程,它有其自身独特的逻辑。基于这种实践逻辑的认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需要从多方面进行重新思考和定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母小勇  
学科是按照一定逻辑对各领域文化进行重构的产物,其重构目的是便于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方便的交流和有效的传承。利用学者、专家对话的学科逻辑构建的课程,既不一定对传承文化真正有效,也不一定对发展文化真正有效。课程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传承人类文化、发展人类文化和培养创造新文化的人,因此课程应该回归文化的逻辑,回到生活世界和人类活动,成为开放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探究、建构、交往、对话与反思的过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查吉德  
人的生存发展需要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矛盾关系构成了职业教育的生成逻辑。职业是职业教育的实践逻辑,职业教育是运用职业范畴将个人、社会和经济问题转化为职业教育自身的系统逻辑。职业教育的本质是"为了职业的教育"而不是"与职业有关的教育",职业性并非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职业与文化密不可分,以职业为实践逻辑的职业教育也离不开特定的文化背景,因此,在学习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成功经验时,必须考虑特定的文化背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贤成毅  
对金融巨额存差的认识存在浪费与低效率论、中性论、资金非闲置论。基于存差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表明巨额存差并不是资金浪费,存差最终都进入了实体经济部门,并提出:“存差=劫贫济富”假说,存差是国家以信誉作保把债权当股权以及存差背后的制度改革。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曹正善  
认为问题、方法和观点是开题报告的基本要素,问题的形成、方法的演变、观点的生成有内在的逻辑,问题与问题、问题与方法、问题与观点之间也有内在的逻辑。据此,对所研究的问题提出的逻辑、研究内容的展开逻辑、研究方法的构思逻辑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龙宝新  栗洪武  
大学的最佳隐喻是"生命体",大学的生长逻辑是由基因向血统、再到形体的自然演绎。大学的发生、发展、成形离不开思想的自我建构与物化外化的内在双向运动。从思想创造的基因到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血统,再到形神兼具、动态变异的形体,构成了大学这一特殊社会生命体的生长逻辑与发展轨迹。大学的基因与血统是大学在发展历程中保持高度自我统一的精神气质,是校正大学具形化过程中面临的种种变异与蜕化的利器。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杨月梅  
论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杨月梅回顾本世纪各国会计研究史不难发现,人们关于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的讨论大致可分成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本世纪50年代末期前,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的认识处于模糊状态。这一时期会计研究的主题是公认会计原则,以归纳法为基本研究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