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316)
2022(1149)
2021(1145)
2020(969)
2019(2139)
2018(2107)
2017(3486)
2016(2216)
2015(2934)
2014(3026)
2013(2711)
2012(2623)
2011(2465)
2010(2765)
2009(2591)
2008(2642)
2007(2691)
2006(2445)
2005(2355)
2004(2172)
作者
(7318)
(5987)
(5837)
(5789)
(3808)
(2940)
(2754)
(2308)
(2270)
(2261)
(2070)
(2062)
(2039)
(1961)
(1941)
(1824)
(1823)
(1771)
(1731)
(1709)
(1694)
(1543)
(1529)
(1457)
(1390)
(1382)
(1368)
(1353)
(1230)
(1222)
学科
教学(8036)
(6853)
经济(6843)
理论(5982)
管理(5346)
学法(5009)
教学法(5009)
(4553)
(4407)
企业(4407)
教育(4016)
学理(3286)
学理论(3286)
(3173)
中国(2472)
(2090)
组织(2036)
方法(2034)
业经(1876)
(1870)
(1828)
计算(1691)
(1677)
算机(1637)
计算机(1637)
机化(1622)
计算机化(1622)
(1528)
(1473)
(1427)
机构
大学(39739)
学院(39511)
研究(11729)
(10696)
经济(10322)
管理(9384)
(8930)
师范(8825)
(8763)
中国(8082)
科学(7831)
(7300)
理学(7295)
(7144)
教育(7142)
理学院(7134)
师范大学(6940)
管理学(6794)
管理学院(6710)
(6479)
(6146)
技术(6095)
职业(5978)
北京(5860)
研究所(5673)
财经(5448)
(5118)
中心(5006)
(4726)
技术学院(4324)
基金
项目(18297)
研究(16153)
科学(12906)
基金(10325)
教育(10189)
(8564)
国家(8436)
(8159)
成果(8039)
编号(7779)
社会(7535)
社会科(6998)
社会科学(6995)
科学基金(6756)
课题(6727)
(6558)
(6141)
基金项目(5043)
教学(4934)
大学(4590)
(4576)
重点(4507)
项目编号(4483)
资助(4456)
规划(4434)
研究成果(4143)
(4116)
(4109)
阶段(4102)
(4079)
期刊
教育(17138)
(16204)
经济(16204)
研究(15987)
中国(11617)
学报(7091)
(7050)
技术(6048)
大学(5709)
科学(5333)
管理(5190)
学学(4844)
职业(4755)
财经(4464)
(3974)
(3941)
图书(3251)
技术教育(2957)
职业技术(2957)
职业技术教育(2957)
(2867)
论坛(2867)
(2691)
金融(2691)
书馆(2620)
图书馆(2620)
农业(2503)
问题(2340)
(2285)
成人(2261)
共检索到673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沈伟  
教学过程在本质上未必是认识过程,但也不存在脱离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与认识过程异质而同构。在关注教学过程相对于认识过程的特殊性的同时,也必须充分关注认识过程对于教学过程的基础作用。教学过程必须运用直观、分析、综合等方法,重视认识过程中感性具体、抽象规定、思维具体诸环节的把握,从而达到对间接认识对象的全面而透彻的认知。教学过程无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只有在回归认识过程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进一步拓展和呈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光岐  
教学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学过程系统包括“教”的子系统和“学”的子系统。从对教学过程理论基础考察入手,以新课程理念为立论基础,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做指导,借鉴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从“教学过程系统观”出发,以师生交往互动为视角,应该把教学过程划分为准备、启动学习、指导思维、训练建构、反思改善五个阶段。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孙绿怡  
远程教育教学过程的实施和教学质量保证的问题,随着远程教育试点的开展越来越为人们关注。本文结合近期试点工作的实践,阐述了对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过程涵义和特点的认识,提出教学过程的实施是远程教育教学质量保证的核心,并着重就教与学模式的探索、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建设、规范化的教学管理、实践教学和考试的改革等方面提出看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叶志明  
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是教师根据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运用一定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或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一定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春惠  
在当今社会,以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它带给大学的不仅仅是教育手段和方式的改变,还有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变革。它能创造一个崭新的教育环境,使大学教学过程中的学生、教师、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要素发生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斌  
文章从案例教学过程的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着手,讨论了案例教学过程的设计与评价问题,论述了教师和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诸阶段中应当担负的角色与任务。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温寒江  
教学过程是教学工作的核心,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对它进行过各种探索和研究,丰富和深化了对教学过程的认识。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把教学过程解释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揭示了教学过程的本质。但是,长期以来,囿于我们对人脑功能认识的局限,教育理论对教学过程的阐述还不全面。大脑两半球功能的研究成果表明:“大脑两半球基本上是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思维的,左脑倾向于用语词进行思维,右脑则倾向于以感觉形象进行思维。”我们认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段兆兵  
教学是预设性的活动,也是生成性的活动。教学过程的生成通过对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价方式等教学要素的选择而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为教学过程的生成和教学活动中的选择提供了广阔空间。要通过选择促成教学的持续生成,就应该树立生成性的思维方式、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寻找生成的有效策略。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定仁  王兆璟  
教学过程阶段的教学理论“集结”性质及其受制因素的复杂 ,本质上决定了教学过程阶段范型多极化与系统化的历史走向 ,对诸多教学过程阶段理论范型及其相关界说的历史抽绎也证明了这一点。关涉到其操作层面 ,作为教学实践这一“智慧性”生活的主导者 ,教师理应在秉承教学过程阶段理论范型内核的基础上 ,确立以系统性、双向性、动态性、稳定性与可变性为基本主导精神的实践意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红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两者辩证统一,才能使"教—学"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变学为思,变学为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教为诱,变教为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樊临虎  
通过对体育教学过程的实质、特点及基本因素进行分析 ,指出体育教学过程的实质是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上 ,学生积极主动地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内容 ,掌握体育保健基本知识与技能 ,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全面发展能力、个性的一个认识和实践的过程。其基本因素包括主体性因素、条件性因素和过程性因素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梦稀  
高等学校教学过程具有探索性,这是实现高校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创造个性及促进教师发展的需要。教学过程中 师生的问题意识、对话意识和批判意识是高校教学过程探索性的基本特征。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黎平辉  
教师教学个性的终极表现即教师个体生命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的充分展开与"自我"生成。以表演为特征的传统教学突出对已有知识的再现模仿,在价值取向上强调对已有知识的累积,它的实施过程被工具理性所控制,教学过程沦为师生戴着面具的舞台表演,教师教学个性被严重抑制。以表现为特征的教学过程重建即突出具体场域下的知识生成,在价值取向上追求以已有知识为基础的创造力培养,在实施过程中以解放理性为支撑,其过程是促进师生个体本真流露与"自我"生成的生命表现,教学个性由此生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