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18)
2023(3794)
2022(3148)
2021(3042)
2020(2539)
2019(5656)
2018(5409)
2017(10147)
2016(5885)
2015(6590)
2014(6743)
2013(6386)
2012(5968)
2011(5463)
2010(5610)
2009(5011)
2008(5164)
2007(4872)
2006(4189)
2005(3877)
作者
(17782)
(14764)
(14664)
(14216)
(9524)
(7332)
(6736)
(5585)
(5584)
(5528)
(5149)
(5032)
(4980)
(4844)
(4830)
(4530)
(4449)
(4448)
(4256)
(4170)
(3794)
(3758)
(3625)
(3536)
(3458)
(3380)
(3311)
(3277)
(3085)
(2998)
学科
(19840)
经济(19814)
(14955)
管理(14944)
(12724)
企业(12724)
方法(9124)
教学(8506)
理论(7689)
数学(7439)
数学方法(7223)
(6924)
(6299)
中国(5789)
学法(5269)
教学法(5269)
(5096)
教育(4942)
(4402)
(4248)
银行(4240)
(4234)
金融(4233)
业经(4189)
(4187)
财务(4174)
财务管理(4164)
企业财务(4069)
(4060)
技术(3734)
机构
大学(88718)
学院(87859)
(30521)
经济(29751)
研究(29215)
管理(26753)
理学(22787)
理学院(22430)
管理学(21714)
管理学院(21531)
中国(20456)
科学(19365)
(18442)
(16774)
(15612)
(14882)
(14583)
师范(14379)
研究所(14214)
(14071)
财经(13531)
中心(12892)
业大(12574)
(12248)
农业(11758)
(11540)
北京(11515)
师范大学(11404)
技术(10846)
教育(10099)
基金
项目(54535)
科学(41638)
研究(39663)
基金(38081)
(33986)
国家(33683)
科学基金(28021)
社会(23405)
社会科(22145)
社会科学(22137)
(21961)
教育(20917)
基金项目(19605)
(18501)
自然(18355)
自然科(17975)
自然科学(17967)
自然科学基金(17671)
资助(16058)
编号(15646)
成果(14234)
重点(12913)
(12545)
课题(12437)
(12224)
(11006)
大学(10999)
(10767)
教育部(10545)
科研(10437)
期刊
(34242)
经济(34242)
研究(28835)
教育(20267)
中国(20075)
学报(18182)
(14775)
科学(14187)
大学(13623)
(13311)
学学(12557)
管理(11243)
技术(8939)
农业(8845)
财经(8581)
(7801)
金融(7801)
(7431)
职业(5476)
经济研究(5463)
(5200)
(4773)
问题(4756)
业经(4424)
图书(4325)
业大(4128)
(4109)
论坛(4109)
(3977)
科技(3634)
共检索到1338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鉴  张晓洁  
教学二重性指教学过程中的预设性和生成性。预设性教学是预成性思维影响下的教学形态,关注教学性目标、教师的教学设计、学生的学习结果以及教学的秩序等,具有明显的科学主义取向。生成性教学是在生成性思维影响下的教学形态,关注表现性目标、教学过程、师生互动等,具有明显的人文主义取向。教学活动作为一种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活动,具有科学的预设性与人文的生成性的双重属性。教学的二重属性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共存、互补关系。教学研究应加强对教学生成性的研究以弥补过去研究之不足。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蔡华杰  
在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叙事中,马克思指认了自然对劳动过程的贡献,而自然要素本身却不形成价值。马克思这种叙事上的差异,让我们进一步从劳动二重性中体认到自然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存在方式的二重性,从而彰显劳动价值论的生态意涵:一方面,从创造财富的角度看,在劳动过程中,自然的"自然形式"表现为以一种"无机的身体"的存在方式被生产者"天然占有",实现了自身与生产者的统一;但在价值形成、增殖过程中,自然的"社会形式"因资本主义私人占有而表现为同生产者相"分离",从而导致了自身被"剥削"的异化。另一方面,从促进财富增长的角度看,在劳动过程中,自然的"自然形式"表现为以一种"具体多样性"的存在方式促进财富的增长;但在价值形成、增殖过程中,自然的"社会形式"却表现为"单一抽象性"的"价值形式",从而导致了自身被"贬值"的异化。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许大华  
区域图书文献联合采编中心近几年在我国方兴未艾 ,本文通过联合采编工作的实践总结 ,对它的业务性和经营性作了深入的探讨。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周文  司婧雯  
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已证明,认识民营经济不能简单化陷入公与私之辩。只有超越公与私之辩,才能更好全面认识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从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民营经济在生产力、财富、分配和生产关系上都体现出二重性。在生产力上,民营经济是高质量发展和创新的重要主体;在财富方面,民营经济是私人财富与社会财富的统一;在分配方面,民营经济体现了“先富”与“后富”的统一,发展民营经济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在生产关系方面,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也体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孟德宇  
对于"仁",古往多褒,近来多贬。文章认为,对体育说来,"仁"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仁"及其表现形式"礼",弱化了公平竞争的意识,制约了直抒胸臆的率真,阉割了不断超越的"血性";另一方面,"仁"所蕴涵的"仁爱"、"人本"、"天人合一"等思想元素,对于"唯金牌论"的矫枉、"奥运真谛"的触摸、"全民健身"的推进等等,又不无益处,若能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辨证施治,则一定能为"后奥运"时期体育的良性发展增添动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汉民  
论经济效益二重性的统一张汉民目前,我国工业企业高增长低效益的矛盾没有解决。特别是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佳,国有企业经济的巨大潜力还远远没有挖掘出来,生产、建设和流通领域中的种种损失和浪费还很严重。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上重视研究提高经济效益,应是深化改革的重...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程风刚  
本文阐述了对冲突的一些认识,并结合图书馆的实际情况,提出冲突对图书馆影响具有二重性,即消极性影响和积极性影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春顶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当前国际贸易中主要的非关税壁垒措施之一,文章从多个层次探讨技术性贸易壁垒二重性,并据此分析了给予我国的启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松龄  
传统的劳动价值论认为 ,劳动的二重性表现为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对立统一 ,但是 ,它忽视了劳动二重性的动态对立统一关系 ,以及重复劳动和创新劳动的二重性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需要对重复劳动和创新劳动在价值形成和财富创造中的作用作出进一步的认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郝德永  
纷争与冲突是教育研究过程中的常见现象与棘手问题。许多关于教育问题的研究都伴随着两种对立的信条、立场、路径与方法的博弈。在两极之间进行"合理性"维度辩护、"正确性"维度选择,易使教育研究陷入没有出路的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是教育研究的二元性逻辑、立场与方法使然。突破简单化思维,立足二重性原理,重构教育研究方法论,是教育研究迫切需要解决的根本性与根源性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