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71)
- 2023(5619)
- 2022(4535)
- 2021(4455)
- 2020(3402)
- 2019(7400)
- 2018(7563)
- 2017(12737)
- 2016(7670)
- 2015(8946)
- 2014(9214)
- 2013(8307)
- 2012(7932)
- 2011(7223)
- 2010(7593)
- 2009(7003)
- 2008(7024)
- 2007(6658)
- 2006(5949)
- 2005(5604)
- 学科
- 济(23732)
- 经济(23688)
- 管理(19801)
- 业(14567)
- 企(12530)
- 企业(12530)
- 理论(10897)
- 教学(10709)
- 学(9060)
- 中国(8949)
- 教育(8599)
- 制(8051)
- 农(7129)
- 体(6943)
- 学法(6774)
- 教学法(6774)
- 财(6570)
- 方法(6436)
- 融(5892)
- 金融(5884)
- 银(5881)
- 银行(5868)
- 业经(5867)
- 行(5705)
- 学理(4858)
- 学理论(4858)
- 地方(4767)
- 和(4747)
- 体制(4474)
- 农业(4444)
- 机构
- 大学(109290)
- 学院(108762)
- 研究(38830)
- 济(35074)
- 经济(33913)
- 管理(31735)
- 中国(28817)
- 理学(25472)
- 理学院(25051)
- 京(24663)
- 管理学(24317)
- 科学(24222)
- 管理学院(24096)
- 所(20297)
- 财(20058)
- 范(19927)
- 师范(19659)
- 江(19524)
- 研究所(18157)
- 农(17950)
- 中心(17508)
- 技术(16181)
- 北京(15995)
- 州(15675)
- 师范大学(15583)
- 教育(14897)
- 财经(14870)
- 业大(14634)
- 农业(13911)
- 院(13885)
- 基金
- 项目(63065)
- 研究(51103)
- 科学(47064)
- 基金(40453)
- 家(35213)
- 国家(34815)
- 科学基金(28214)
- 社会(27949)
- 教育(27141)
- 省(26297)
- 社会科(26054)
- 社会科学(26049)
- 编号(23123)
- 划(22112)
- 成果(21678)
- 基金项目(20292)
- 课题(18404)
- 自然(16658)
- 资助(16571)
- 自然科(16234)
- 自然科学(16228)
- 自然科学基金(15917)
- 年(15857)
- 重点(15004)
- 项目编号(13751)
- 部(13716)
- 性(13695)
- 发(13101)
- 大学(12810)
- 创(12634)
共检索到1842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马健生 王琦
长期以来,在我国教学理论界,大多数人把教学看作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而忽略了教学活动的实践特性,由此而产生了一系列理论的和实践的问题,其中,有关师生主体与客体地位的争论最为突出。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出发来考察教学的实践特性,尤其要考察师生在教学实践中的地位问题,在此基础之上,对目前较流行的“主导主体说”作一些简单的剖析,以期揭示教学的实践本质,加深人们对教学活动的认识。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解龙
本文认为,国有企业改革以政府为主导,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初始阶段的必然选择,但在改革深化过程中不能固守这一模式。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已经到了转型阶段,必须走多元主体协同推动之路。新阶段的改革主体主要包括政府、人大、市场、企业经营者或企业家、劳动者、社会中介组织等。本文对形成多元改革主体的原因与方式,地位与功能,多元主体协同推动改革模式的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钟启泉
教学实践模式经历了从行为主义经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这一演进过程。社会建构主义教学实践模式所要求的新型教师专家的成长,需要高层次的判断——提供问题框架,在做出教学行为的同时,同问题解决情境展开对话与反思。因此,锻造教师实践思维的课题应当列入教学研究的日程。教师唯有通过实践思维的锻造,才能正确地理解教学知识的基础、教学知识的源泉以及教学过程的复杂性,真正从技术熟练者走向反思性实践家。教师实践思维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每一个教师在其所在的学校文化之中与同僚教师一道分享、一道形成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蔡伦
课程育人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路径。科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能使课程育人目标的实现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公安学基础理论》课程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根本”,实施的“主导—主体”教学模式下混合式教学方法,能很好地激发教师在教学中的积极主导性和学生对知识认知的主体性,提高课程教学育人的实效。该模式下混合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在本课程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值得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武治国
为有效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需要转变以学科为本位的传统课堂教学观念,转变以讲解式为主的教学模式,树立以大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实践性教学新理念。在当前新一轮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时期,提倡大学生以主动参与、自主合作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把多种学习方式进行有机融合。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敢于探索;另一方面在课堂上培养大学生的创造革新能力和思辨能力,尤其要加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捷
高校体育课教学质量高低关系到每一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体育课不仅可以强健学生身体、养成体育锻炼的生活理念,还可以提高学生团结力和凝聚力。对高校体育课教学理论以及教学方式的研究能够更好地提高我国高校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对我国高校体育发展具有一定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王志斌、杨闯建、李梁华主编的《大学体育理论与实践教程》(江西人民出版社,2014年8月出版)一书旨在对当代大学体育教学的结构与内容进行全方位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体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金辉
高职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关键的构成,是高职人才培养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学形态。根据高职人才培养三元主体观点,高职人才培养中存在着"学校学业要求"与"企业人才需求"、"学校学业要求"与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红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两者辩证统一,才能使"教—学"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变学为思,变学为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教为诱,变教为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
教学过程 学生主体作用 教师主导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叶鉴铭
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主体"关系有"政府主体"、"学校主体"、"主体多元"和"双主体"等不同实践模式,这些模式与中国职业教育制度变迁有密切关系。"双主体"有重要意义并存有弊端,校企共同体之企业主体、学校主导实践模式是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最佳路径选择之一。该模式使校企主体关系实现了互补与统一,是市场经济规律和职业教育特质所使然,是推进高职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突破口,是推动和引领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开创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郝志军
深刻地分析教学实践问题,就必须全面科学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教学实践有多重层面:教学生活实践层,教学制度实践层,教学交往实践层,教学观念活动实践层。这些多重层面又结成多重复杂的教学实践关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政涛
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归根到底是教育研究主体和教育实践主体之间的交往与相互转换的问题。两类主体间交往和转换的质与量,决定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相互转化的深度和广度。教育理论人与实践人在交往过程中分别带有各自的交往假设,这些假设成为审视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基本路径。适应变革时代要求的合理的交往假设是:理论人与实践人彼此有内在的相互需要,双方互为前提,各自的生命发展只有在双向建构、双向滋养和双向转化中才能实现。对这种转化的内容、过程、困难和障碍等的研究,是推动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重要力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晓萍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把思政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充分结合起来,构建一种新型的学生自主学习的社会实践教学模式,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思政理论课的本质是社会实践,只有不断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才是提高思政理论课时效性的有效途径。高校思政理论教育课教学目的是要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而实践教学又是思政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形式。因此,在积极构建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时,要把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许成安 杨青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首先必须明确国企改革的主体。然而 ,我国理论界在国有企业改革主体这一问题上的认识并不一致。一种观点认为 ,国有企业改革应该以企业本身和广大职工为主体 ,本文则从理论与现实两方面分析、论证了“政府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首要主体”这一命题。
关键词:
国企改革 改革主体 政府主体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忆源 余洋
自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概括出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全国上下对它的宣传教育的重视程度之高,远超出许多人的预期。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还联合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这一举措既意味着对核心价值观的重视达到了新的高度,不再是仅仅满足于用宣传教育等软性力量来推动,而且还要借助法制的力量作为后盾;同时也更意味着,核心价值观被提升到必须长期坚持的制度。核心价值观之所以会得到如此持续性的高度重视,因为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华龙
从"教学实践—教学认识—教学论—教学认识论"的历史逻辑关系看,教学认识论的理论自觉缘于对传统教学论的否定。经过否定之否定,教学认识论的重心从经验走向教学过程,并最终形成"特殊认识说"。面对现有教学论与教学实践严重背离的形势,立足于教学实践的要素关系审视教学认识系统,有可能建构起一个具有广阔包容性的改造主观世界的教学认识论新体系。
关键词:
教学实践 教学认识 教学论 教学认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