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58)
- 2023(5670)
- 2022(4775)
- 2021(4784)
- 2020(3935)
- 2019(9070)
- 2018(8746)
- 2017(16109)
- 2016(8887)
- 2015(10827)
- 2014(10643)
- 2013(10499)
- 2012(10040)
- 2011(9300)
- 2010(9347)
- 2009(8768)
- 2008(8738)
- 2007(7888)
- 2006(7052)
- 2005(6608)
- 学科
- 济(39370)
- 经济(39332)
- 管理(20269)
- 业(18623)
- 方法(17237)
- 中国(15361)
- 企(15290)
- 企业(15290)
- 数学(14218)
- 数学方法(14040)
- 贸(10176)
- 贸易(10169)
- 易(10012)
- 理论(9616)
- 农(9383)
- 教学(8784)
- 教育(8335)
- 制(8110)
- 学(7999)
- 财(7937)
- 业经(7844)
- 银(6890)
- 银行(6888)
- 行(6754)
- 和(6654)
- 融(6466)
- 金融(6464)
- 关系(6183)
- 体(6005)
- 农业(5856)
- 机构
- 大学(140587)
- 学院(136599)
- 济(62341)
- 经济(61385)
- 研究(51723)
- 管理(44186)
- 中国(39639)
- 理学(37146)
- 理学院(36584)
- 管理学(35981)
- 管理学院(35690)
- 京(30984)
- 财(28989)
- 科学(28493)
- 所(25954)
- 研究所(23460)
- 财经(23391)
- 范(22683)
- 师范(22498)
- 中心(21862)
- 经济学(21564)
- 经(21484)
- 北京(20657)
- 江(19569)
- 经济学院(19257)
- 师范大学(18381)
- 院(17606)
- 财经大学(17396)
- 农(17331)
- 州(15619)
- 基金
- 项目(81896)
- 科学(64560)
- 研究(64508)
- 基金(59928)
- 家(51918)
- 国家(51487)
- 科学基金(43010)
- 社会(42169)
- 社会科(39985)
- 社会科学(39977)
- 教育(32002)
- 基金项目(30119)
- 省(28230)
- 编号(25349)
- 资助(25343)
- 划(25159)
- 自然(24517)
- 自然科(23961)
- 自然科学(23956)
- 自然科学基金(23591)
- 成果(23378)
- 部(20620)
- 中国(19763)
- 重点(19329)
- 课题(19142)
- 国家社会(18566)
- 教育部(18410)
- 发(17596)
- 性(17393)
- 大学(17319)
共检索到2182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广君
教学功能的当代取向反映出当代社会发展的主流价值追求。对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的现实观照,离不开对教学功能取向的理性思考。作为教学结构的属性和效应,教学功能具有先导性、人为性和历史性。基于对促进人的文化生成的历史担当,当代教学需要坚持传承知识、培育能力、涵养品性、助长生命四项基本功能。如何有效地形成这些基本功能,应成为当代中国教学文化建设的自觉意识与价值追求。
关键词:
教学功能 价值取向 教学文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裴娣娜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教学论学科经历了反思重建、引进借鉴、构建体系及综合创建几个阶段,在开拓理论视野、转变教育观念、探索新的研究方式和方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重大的研究成果。中国本土化的教学论学科理论建设从确立研究主题、界定核心概念、凝集重点问题及变革研究方法几方面展开。教学论学科发展的实践指向,集中体现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教与学方式变革与教学策略的构建,有效教学及其评价标准研究,以及教育技术手段的发展与应用等方面。中国教学论学科实现了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性超越。目前,中国教学论学科正处在一个走自主创新道路的关键转折点,必须走出传统范式,真正切入理论的原点和实践的原点,实现学科本身的理论创新和...
关键词:
教学论 学科发展 发展路径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赛娜 张天宸
“两个结合”指导当代中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文化形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新时期,中国教育须担负起新文化形态建设的重要使命。但是,现有相关研究总量较少,且普遍成文较早,对当前而言针对性不足。本文聚焦当下,探讨中国教育履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形态建设使命的重点内容与实践方法。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作为中国教育的主要阶段,应在坚持“两个结合”的同时发挥自身优势。建立和完善学科专业和课程教学体系,培养担负中华民族文化使命的时代新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教育;推动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互鉴,吸收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用高质量的教育引领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肖正德
通过对我国教学文化形态的历史考察可以发现,其嬗变历经传统文化孕育的德性教学文化、西方文化激生的"新教学"文化、五四新文化催生的民主与科学教学文化等形态。在当下多元文化背景下,应重建以关注生活和关怀生命为教学价值观、以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为学生观、以建构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师生观、以强调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教学策略观的主体性教学文化新形态。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冠华
大学是一个圣洁的学术组织,坚守文化理性是大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然而,当下大学片面追求文化之外的经济和政治功用,逐渐遗忘了大学文化理性的根本旨归,大学文化正逐步沼泽化。现代大学正在承受着官本主义和经济主义由表及里的胁迫和侵蚀。面对大学文化理性失范现状,更要求高等教育工作者不能放弃大学文化建设和对大学文化理性之精神实质的不断追问和深刻反省。不为政治左右,不为经济失贞,应为理性坚守,要为学术推崇,此乃大学发展之根本,更是大学文化理性的当代意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何慧星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大学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充分肯定了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提出将文化传承创新作为提高高等教育质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董中印
运用以黑格尔为代表的西方哲学辩证逻辑法,思辨地论证了当代中国档案学的"是"与"所是",阐释了当代中国档案学"是论"的基本涵义和当代中国档案学的逻辑开端,并逐一揭示了当代中国档案学"是论"的偶性范畴、实体范畴、因果范畴和现象范畴等四种范畴的逻辑规定性。
关键词:
当代中国档案学 是论 范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旭东 蒋玲玲
任何学术话语体系都源自一定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惯,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习惯和理论的建构。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们的教育话语体系经历了教育学教科书改革、教育原理研究、与当代西方教育理论对话、反思问题化、教育学术话语中国化等阶段,但属于自己的学术话语还需假以时日。教育实践是教育学术话语体系构建的物质基础,丰富的现实生活是教育学术话语体系的支撑。在构建当代教育学术话语体系的过程中,要坚持问题导向,用自己的话语解读当代中国教育实践变革,以批判反思的方式准确揭示教育实践变革的内在逻辑,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
关键词:
教育 学术话语体系 创新 构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琼 张广君
"关系本体论"是布伯"对话"思想的内核,"我-你关系"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基于此,检视现有对话教学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逻辑、主要观点及其局限性,提出对话教学的核心理据应为"关系本体论"而不是"我-你关系"思想,对话教学的灵魂是关系而不是互主体性。与主客二分取向和互主体取向的对话教学研究相比,基于生成论教学哲学的"关系—创生"取向的对话教学研究,更加具有合理性与优越性。未来对话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宜采取"关系-创生"取向。
关键词:
对话教学 关系本体论 我-你关系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海云
在我国,城市中的清真寺在当代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清真寺作为国家法定的宗教活动场所,一方面,通过参与形塑群体性规则意识、参与规范和约束穆斯林的客观行为,实现了参与国家社会控制,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能;另一方面,通过清真寺内的宗教仪式和身份认同机制,清真寺展现出了强大的聚合力,成为了凝聚社会团结的粘合剂;而作为社会组织,清真寺在"爱国爱教"传统的指引下,通过组织和开展各项社会活动,引导宗教与信教群众更好地适应社会,成为了勾联个人与群体、地方与国家关系的重要纽带和桥梁。
关键词:
清真寺 社会 功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国枢
生活教育理论的当代价值与世界意义——兼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全”功能●胡国枢生活教育理论是现代科学的教育观与人生观。它是以陶行知(1891—1946)为代表的一批进步教育家,批判地继承与发展古今中外教育思想的精华,改革封建传统教育的结晶,是中国教...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晓洁 张广君
以往的教学认识论将教学过程的本质理解为学生特殊的认识过程,具有其历史合理性与进步意义,同时也遭遇了根源于知识论哲学的基础性困境。基于当代生成论哲学尤其是生成论教学哲学的整体立场,生成论教学哲学的教学认识论——生成论教学认识论,以生成性、关系性思维为核心,扬弃进而整体重构教学认识论的方法论基础,在内涵上表现为生成性、实践性、关系性和超越性等内在规定性,在外延上展现出在教学认识、教学关系、教学职能及教学知识等方面的创新元素,从而努力地追求、参与、体现并力推当代教学认识论从知识论向生成论的整体转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仙凤
在我国现实社会中,人们对教师的认识仍然存在偏差,并严重影响到教师职业价值的充分体现,进而阻碍了学校教育改革的顺利推进。为此,本文在分析公众对教师职业认识偏差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纠正这些偏差的方式与策略,以期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顺利推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
教师 职业价值取向 万能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程从柱 吴秋芬 周采
当代中国教育学研究在多元化格局构成中总体上表现出广义现象学的认识论旨趣。广义现象学认识论,概略地说,就是以怀疑的知识态度和严格的科学精神,放弃前见观念和预设理论,实现对现象或事物本身的直观洞察与意义建构的一种认识论路线,是对传统本质主义认识论的否定和超越,直接导向了现代哲学在人学维度上的本体论重构,为教育学认识论转向提供了新路径。以广义现象学的多向度理论视域为认识论出发点,当代中国教育学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理论建构的生动景象。在不断拓展的广义现象学认识论意义上,教育学研究需要在个体教育学、文化教育学、生命教育学、生态教育学和实践教育学方面有新建树。
关键词:
广义现象学 教育学 认识论 本质主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