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69)
2023(12599)
2022(10365)
2021(9779)
2020(8164)
2019(18977)
2018(19549)
2017(36077)
2016(20121)
2015(22716)
2014(23193)
2013(21891)
2012(19878)
2011(17930)
2010(18637)
2009(17254)
2008(17256)
2007(15922)
2006(14203)
2005(13021)
作者
(56047)
(46583)
(46329)
(44418)
(29506)
(22022)
(21075)
(17912)
(17714)
(17083)
(15904)
(15772)
(15252)
(14939)
(14783)
(14405)
(13762)
(13667)
(13567)
(13412)
(11921)
(11500)
(11374)
(10749)
(10556)
(10456)
(10396)
(10375)
(9529)
(9266)
学科
(72059)
经济(71947)
管理(60229)
(50550)
(44511)
企业(44511)
方法(28891)
数学(24458)
数学方法(23794)
中国(22265)
(21936)
(21724)
(20446)
业经(18163)
理论(16453)
(16062)
(15976)
地方(14277)
(14231)
银行(14206)
(13582)
(13191)
金融(13184)
教育(13068)
(12516)
财务(12430)
财务管理(12385)
农业(12333)
体制(12292)
(11850)
机构
学院(273201)
大学(271542)
(102101)
管理(99634)
经济(99399)
研究(90747)
理学(83298)
理学院(82331)
管理学(80381)
管理学院(79855)
中国(71701)
(58994)
(55020)
科学(54949)
(45844)
(45821)
(42477)
中心(42243)
财经(40654)
研究所(40491)
业大(37935)
(37767)
北京(37690)
师范(37341)
(36505)
(36209)
(33538)
技术(33484)
农业(32725)
(31142)
基金
项目(171815)
科学(133637)
研究(130557)
基金(119737)
(103637)
国家(102718)
科学基金(87780)
社会(79443)
社会科(74900)
社会科学(74879)
(69811)
教育(63394)
基金项目(61515)
(57876)
编号(55932)
自然(55420)
自然科(54121)
自然科学(54108)
自然科学基金(53104)
资助(50010)
成果(48114)
课题(41088)
重点(39172)
(37258)
(36113)
(35738)
(35400)
项目编号(34122)
(33815)
创新(33421)
期刊
(125889)
经济(125889)
研究(86437)
中国(68698)
(46321)
教育(46076)
学报(41818)
管理(41159)
(40046)
科学(36962)
大学(32957)
学学(30012)
技术(28772)
(27823)
金融(27823)
农业(26127)
业经(21184)
财经(20728)
经济研究(19275)
(17883)
图书(17075)
问题(15380)
职业(15020)
(13850)
统计(13681)
(13283)
论坛(13283)
(13257)
理论(12518)
书馆(12470)
共检索到4407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苗启明  
当前在我国兴起的政治体制改革,以及更为深广的制度文明建设,可以从各个角度出发去考虑。例如,可以从既有体制的弊端出发去考虑,也可以从某些阶级、阶层乃至全民的某种利益出发去考虑;可以从某些政治原则或理论原理出发去考虑,也可以从国家的发展目标、长治久安等等去考虑。本文的出发点类似于后者,它从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民主、高度文明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美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关于电视民主的争论美国政治患上了"民主痴迷症"。其表现之一是动辄举行公民投票。这种痴迷症也影响到世界上某些地方。还有一种症状则是1992年总统候选人罗斯·佩罗鼓吹的"电视市镇集会",即请电视观众就现行政策问题投票表决。有的学者认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荣敬本  赖海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丁佩华  
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政治体制改革陷入困境,这使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受到严重威胁。普京执政后采取的消除国家分裂危险的军事手段和务实、果断、大刀阔斧的政治改革措施改变了国内政治危机形势。21世纪最初十年,俄罗斯新政治体制将被进一步确认,它本质上符合俄罗斯国情,将对俄罗斯重新构筑大国地位和参与国际政治进程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党国英  
我国30年的改革尽管以经济改革为主线,但政治发展并没有停顿。且经济与政治之间的互动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存在。以此为出发点,本文在总结30年政治体制改革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探索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最终认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走渐进式道路。
[期刊] 改革  [作者] 秦晖  
关于经济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过去人们都这么认为:在一切都由“市长”说了算的体制下,“市场”是不能正常运作的。这个看法并不错。但这个看法只涉及到政治体制这一范畴中的一方面,即政府职能问题,它与政治体制问题的另一方面或其根本方面,即政府权力来源问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利伟  
现代市场经济不仅要求竞争自由,而且要求制度合理,其中在政治方面则强调建立一种能够保证公正的资源配置的新型权力结构——民主的政治体系。现代化过程中的国家,在确立高效率的经济发展这一首要目标之后,必须及时设定一个足以保障市场竞争的平等和资源分配的公正的社会目标。这意味着必须在非经济领域中进行一场深层改革,否则就会断送经济改革已经取得的成果。1986年邓小平同志就深刻指出:“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又说:“政治体制改革需要审慎从事,首先要确定政治体制改革的范围,弄清从哪里着手,要先从一两件事上着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康  周为民  卢中原  
一、选择的依据 1、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正在不断遇到来自传统政治体制方面的阻碍。许多迹象表明,没有相应的政治体制改革,已经展开的经济改革有可能陷入僵局,甚至复归故辙。国际经验也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改革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使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更加突出,如果失去政治体制改革的支撑和推动,经济改革就会呈现旷日持久、难以奏效的局面。一旦出现重大政治变动,改革的成果还可以丧失殆尽。 2、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从哪里发端?可以有多种选择:明确党政分工;精简行政机构;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万绍红  
共和主义的一些理念、制度设计思路与社会主义政治哲学、中国既存的政治文化传统存在某种程度的耦合,这些理念、制度设计思路或者其具体形式可以为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一定程度的有益借鉴,增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绩效。具体表现为共和主义民主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启示,共和主义法治理论对中国法治建设的作用,共和主义公益理论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内在活力的驱动。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高新军  
1998年7月底至8月初,“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课题组就河南省新密市所进行村民自治制度改革,进行了为期十几天的专题调查。这次调查是在1998年全国人大大力推行村民自治制度,并就1987年颁布了“村民自治条例”修订草案在全国广泛征求意见,李鹏委员长亲...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唐海君  
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就对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进行了全面的思考和艰苦的探索,形成了比较完整、科学的政治体制改革理论。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理论是他创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上,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一系列新突破;在实践中,它推进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这一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对于在新世纪进一步加快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后军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早就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马克思恩格全集》第37卷、第443页)在社会主义时期,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贯穿社会发展的始终。作为整个社会上层建筑组成部分的政治体制必然要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托尼·赛奇  
荣敬本教授、崔之元教授和新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拴正先生主持的课题组关于河南省新密市的体制的研究报告因分析深刻而引人入胜,我应约作序,甚为愉快。研究报告清楚地阐明了地方层次所面临的变革的压力以及在从计划经济向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体制转变中现行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