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6)
- 2023(2251)
- 2022(1823)
- 2021(1889)
- 2020(1572)
- 2019(3647)
- 2018(3279)
- 2017(6155)
- 2016(3585)
- 2015(3976)
- 2014(4034)
- 2013(3991)
- 2012(3723)
- 2011(2891)
- 2010(3065)
- 2009(2928)
- 2008(3187)
- 2007(2797)
- 2006(2233)
- 2005(1942)
- 学科
- 财(22115)
- 管理(18205)
- 财政(13646)
- 业(11769)
- 政(11196)
- 企(10977)
- 企业(10977)
- 济(9173)
- 经济(9157)
- 务(8300)
- 财务(8298)
- 财务管理(8244)
- 企业财务(7903)
- 家(6323)
- 国家(6251)
- 制(4766)
- 中国(4604)
- 出(4422)
- 支出(4277)
- 方法(3898)
- 制度(3866)
- 度(3866)
- 国家机关(3717)
- 机关(3717)
- 体(3576)
- 数学(3427)
- 地方(3407)
- 数学方法(3371)
- 财政支出(3361)
- 策(3308)
- 机构
- 大学(43131)
- 学院(41479)
- 财(21456)
- 济(16899)
- 经济(16540)
- 管理(16186)
- 理学(13709)
- 理学院(13601)
- 管理学(13524)
- 管理学院(13430)
- 研究(13093)
- 财经(11615)
- 中国(10640)
- 经(10528)
- 财政(9510)
- 京(8574)
- 财经大学(8354)
- 政(8334)
- 科学(6897)
- 江(6797)
- 所(6438)
- 中心(5828)
- 经济学(5694)
- 省(5431)
- 北京(5430)
- 会计(5267)
- 经济学院(5169)
- 研究所(5120)
- 州(4736)
- 院(4677)
共检索到730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崔惠玉
一、关于政府预算学科属性的纷争近年来,许多学者对政府预算(或公共预算)①的学科归属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中国将政府预算归于财政学科之下研究是不当的,提出将政府预算纳入到政治学或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范畴。如有的学者认为虽然公共预算研究借鉴了许多经济学理论,但并不等于说公共预算研究是经济学的研究领域,而是政治学和公共行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安体富
研究财政学的学科属性与定位问题,对财政学的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教育部在高等学校的学科分类中,一直将财政学列入经济学科(应用经济学),这曾为大家所接受。但目前在财政学界,许多专家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本文从财政的性质(本质)、财政学在西方经典经济学中的地位、如何认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如何看待财政政策与财政制度问题、关于"财政是经济基础还是上层建筑"的争论以及如何理解"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等,多角度论证了财政属于经济范畴,财政学属于经济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财政 财政学 经济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财政的新定位不是依据财政学界的理论共识提出的,而是依据当前国内外动态发展作出新的战略判断后对财政发展提出的新要求。这自然激发了有关财政学科属性的争论。通过深入分析发现,战略调整背景下的实践发展需要、新国家战略实施需要和财政制度创新需要,是激发财政学科属性之争并趋向跨学科的内在原因。所以,我国应以这场争论为契机,明确财政是国家战略实施的核心要素,并在开展财政学科属性讨论的过程中,强化对财政学科人才培养的认识和充实财政跨学科研究的内容。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财政的新定位不是依据财政学界的理论共识提出的,而是依据当前国内外动态发展作出新的战略判断后对财政发展提出的新要求。这自然激发了有关财政学科属性的争论。通过深入分析发现,战略调整背景下的实践发展需要、新国家战略实施需要和财政制度创新需要,是激发财政学科属性之争并趋向跨学科的内在原因。所以,我国应以这场争论为契机,明确财政是国家战略实施的核心要素,并在开展财政学科属性讨论的过程中,强化对财政学科人才培养的认识和充实财政跨学科研究的内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傅志华 陈龙
基于应对风险和不确定性,人类产生了各种需要。从根本上而言,国家治理的目的就是协调"三种需要"以及与之相应的利益矛盾,防范风险,使之符合社会存续和发展的需要。一切国家治理活动皆最终归结于此。通过对公共经济资源的汲取和配置,财政成为协调"三种需要"矛盾的基本机制,并在其矛盾运动中得以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财政形态、制度和行为的影响,主要通过"三种需要"的矛盾运动来实现。在协调这一矛盾运动之中,围绕公共经济资源的汲取与配置,在人与物、人与人两个层面上形成了财政本质的"多重性",使财政具有了经济、政治、社会、生态以及文化与伦理道德等多重属性。在人与物、人与人两个层面衍生出来的诸多财政关系,体现了国家治理的基本维度和内容,并以利益分配与协调的形式集中体现出来。财政本质"多重性"理论,为新时代推动财政理论创新、解决当前重大财政理论和现实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关键词:
财政本质 社会公共需要 利益分配 财政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白彦锋 王海波
在财政体制中 ,财政收入具有相对集中性特征 ,财政支出具有相对分散性特征 ,二者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地方政府支出成本与收益的不对称性 ,构成了地方政府非理性投资行为的体制性原因。面对地方政府的非理性支出行为 ,应当从财政体制安排的角度进行治理 :( 1)结合即将开展的新一轮的税制改革 ,合理界定地方政府的事权和财权 ,进一步扩大地方税种 ,完善地方税体系 ,使地方政府拥有自己的主体税种 ;( 2 )中央政府在转移支付的运行过程中 ,应当更多地使用有条件拔款 ,以提高地方政府的参与意识 ,同时应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
关键词:
地方政府 投资过热 财政学分析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俊生
试论财政学科的教学与教材建设李俊生近年来,常常听到许多讲授《财政学》课程的教师同仁议论说,国内许多财政学教材普遍存在内容不规范和观点容易过时的问题。我在财政学教学实践中也深有同感。从客观上讲,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是由于国内近些年来科学研究进展迅速、财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骁 李雪
(一)从知识体系形成的视角:推动范式转换以构建财政学科理论基础体系在托马斯·库恩看来, "范式就是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我采用这个术语是想说明,在科学实际活动中某些被公认的范例——包括定律、理论、应用以及仪器设备统统在内的范例——为某种科学研究传统的出现提供了模型"。"一方面,范式代表着一个特定共同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构成的整体。另一方面,它指谓着那个整体的一种元素,即具体的谜题解答;把它们当作模型和范例,可以取代
关键词:
经济学 西方主流 范式转换 财政学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利用学科优势积极为民族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一直是我校财政学科建设和发展的特点之一。在确定学科建设规划时,我院财政学科根据江泽民同志提出的"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在治党治国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大作用"的重要指示,按照学科建设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基本思路,为满足我国地方财政改革与发展的实践需要,旗帜鲜明地提出和坚持把欠发达地区、民族地方财政问题的研究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达昌 张蜀钊
论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问题李达昌,张蜀钊一、关于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概念一般地讲,政府间即上下级财政间的财政转移支付应当包括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支出转移,也包括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收入让渡,因为在这两种场合都有财政资金在政府间的流动。这可称为广义的政府...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石柱鲜 陈磊
韩国实行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财政政策是政府对市场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主要研究韩国政府财政支出的规模、结构及其对主要经济指标的影响。通过单变量回归分析可知,财政支出对GDP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民间消费。要刺激民间消费和经济增长就要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但也要考虑到物价上涨的因素。如果经济形势对于物价上涨的压力不大,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是搞活经济的一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
政府财政支出 经济增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谭建立
政府信息公开不仅重要也是必要的,随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5年多,其公开透明的情况仍然不能使公众满意,这既有主客观原因,也有体制机制原因。国外先进经验表明法律实施比制定法律更难。建立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已经是一个世界性的潮流,为尽快建立与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本文提出五大政策建议。
关键词:
政府财政信息 公开透明 信息官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冯俏彬
政府购买服务正在成为我国转变政府职能和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的具体实践,并对财政部门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提出了新的管理要求。但综合而言,对于政府购买服务如何与现行财政管理接口、哪些方面可以套用现成规定,哪些方面需要重新调整、哪些方面需要创新等问题,各方面认识还不十分清楚。本文从政府购买服务的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出发,就此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基本观点是,政府购买服务在诸多方面不等于政府采购(服务),后者的相关规定不能简单套用;需要集中力量尽快制定政府购买服务的最佳实践指南,向各地提供非约束性的操作指导;更重要的是,政府购买服务提供了一个加强财政"后端"管理的重大机遇,应当尽快完善以绩效为龙头、以结果...
关键词:
政府购买服务 财政管理 政府采购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齐守印
政府间财政支出责任的优化配置是科学划分政府间财政收入的直接基础。其纵向配置并非简单地与政府间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提供责任的配置格局一一对称 ,且公共经济责任的纵向配置也需进行多层细分。本文以政府间公共经济责权的合理配置为前提 ,借鉴国外有益的公共经济理论与实践 ,阐发了实现政府间财政支出责任优化配置的 4条基本原则 ,论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 1 0个方面财政支出责任在中国五级政府之间实现优化配置的具体设想及其依据。
关键词:
财政体制 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责任 政府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国光
通过今年上半年抗击非典的斗争 ,我们比过去更深刻地认识到 ,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还不够协调。经过讨论 ,比较倾向性的意见是 ,政府职能和财政的功能要从经济建设型转向公共服务型。在这个转变中 ,可以探讨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孰轻孰重的问题。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包括经济建设 ,也包括社会建设。经济增长本身不是目的 ,它只是实现社会发展的手段。发展的政策目标应当是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增强人的能力 ,提高人类发展水平 ,而不仅仅是人均GDP水平。我国市场化经济改革进程 ,为政府职能、财政功能的转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格局形成 ,市场经济主体不应再由政府承担 ,转应由企业主要是民营企业来...
关键词:
政府职能 财政功能 经济建设 社会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