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83)
- 2023(11298)
- 2022(9542)
- 2021(8901)
- 2020(7332)
- 2019(16430)
- 2018(16089)
- 2017(30159)
- 2016(16588)
- 2015(17710)
- 2014(17029)
- 2013(16168)
- 2012(14490)
- 2011(13065)
- 2010(13196)
- 2009(12497)
- 2008(12196)
- 2007(10523)
- 2006(9344)
- 2005(8353)
- 学科
- 济(61881)
- 经济(61794)
- 管理(47042)
- 业(41983)
- 企(34956)
- 企业(34956)
- 方法(26510)
- 数学(23322)
- 数学方法(23083)
- 财(20030)
- 农(17786)
- 中国(17345)
- 制(16566)
- 业经(14573)
- 学(13879)
- 贸(13509)
- 贸易(13503)
- 易(13111)
- 体(12240)
- 融(11731)
- 金融(11729)
- 银(11410)
- 银行(11359)
- 农业(11127)
- 行(10905)
- 地方(10731)
- 体制(10422)
- 务(10296)
- 财务(10281)
- 财务管理(10253)
- 机构
- 大学(229270)
- 学院(228840)
- 济(94676)
- 经济(92971)
- 管理(85478)
- 研究(80614)
- 理学(74314)
- 理学院(73448)
- 管理学(72123)
- 管理学院(71691)
- 中国(60692)
- 科学(50065)
- 京(47430)
- 财(46913)
- 农(44149)
- 所(41650)
- 研究所(37919)
- 财经(36633)
- 业大(36544)
- 中心(35496)
- 农业(34997)
- 江(33863)
- 经(33460)
- 经济学(30048)
- 北京(29329)
- 范(29271)
- 院(28943)
- 师范(28818)
- 财经大学(27397)
- 经济学院(27227)
- 基金
- 项目(156523)
- 科学(123278)
- 基金(115565)
- 研究(109484)
- 家(103587)
- 国家(102766)
- 科学基金(87129)
- 社会(71635)
- 社会科(68005)
- 社会科学(67986)
- 基金项目(61002)
- 省(60428)
- 自然(57435)
- 自然科(56174)
- 自然科学(56152)
- 自然科学基金(55218)
- 划(51930)
- 教育(50747)
- 资助(46421)
- 编号(42219)
- 重点(35875)
- 部(34702)
- 成果(33800)
- 创(33266)
- 发(33259)
- 创新(31212)
- 科研(30459)
- 国家社会(30437)
- 教育部(29704)
- 课题(29642)
- 期刊
- 济(104229)
- 经济(104229)
- 研究(68296)
- 中国(43562)
- 学报(41957)
- 农(39385)
- 科学(37180)
- 财(36384)
- 管理(31064)
- 大学(31009)
- 学学(29656)
- 农业(25989)
- 融(23123)
- 金融(23123)
- 教育(23034)
- 财经(18870)
- 经济研究(18352)
- 业经(17739)
- 技术(16333)
- 经(16238)
- 问题(13624)
- 业(13400)
- 版(12054)
- 贸(11616)
- 商业(11484)
- 业大(10819)
- 科技(10604)
- 理论(10348)
- 国际(10162)
- 技术经济(10125)
共检索到3370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士亮,刘芳
政府间竞争是国内政府间关系的重要方面,它是以地方分权改革是为前提和基础的。形成政府间竞争规则的有效供给机制和维护机制,要在纵横两个维度上继续推进分权改革,做好立法权、司法权的合理分配问题。同时还要避免出现分权“过度”,为良性的政府间竞争创造条件。
关键词:
转型期 政府间竞争 地方分权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凯波 何秋仙
省对下财政管理制度安排是决定省以下财政分权度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1995—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从财政收入分权、财政支出分权和省以下地方政府转移支付依赖度三个角度考察了财政省直管县改革进程与省对下财政分权的关系。结果表明省直管县改革能够促进省对下财政收入分权度和财政支出分权度的提高且对收入分权度的影响要大于对支出分权度的影响,改革与省以下地方政府转移支付依赖度的关系则受中央与省级财政关系的影响,在财政利益净流出地区省直管县改革降低市县政府对上级转移支付的依赖度而在财政利益净流入地区改革使得市县政府更加依赖于上级转移支付。因此,实施全面管理型的省直管县改革有助于纠正非对称财政分权给市县基层政...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杰
20世纪90年代,中国出现以"强县扩权"为代表的地方政府间的分权化运动,如何理解这一现象的发生?本文在维护市场联邦制、政治锦标赛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考察中国行政分权的特点、方式,以及县域经济在中国现阶段的重要性等方面,构建内生政府分权理论予以解释。同时,本文也对政府间分权主体和分权方式的选择进行了分析说明,认为省政府对县(市)的分权有其必然性,并且"省直管县"是政治交易成本最低的一种分权方式。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分权 行政体制改革 经济增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尚希 李敏
进一步完善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体系是当前和今后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认为,政府间转移支付按照目标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以下4类:以均等化为目标的转移支付、解决辖区间外溢性问题的转移支付、中央委托地方事务引致的转移支付、以增强国家政治控制力为目标的转移支付。
关键词:
政府间转移支付 目标 分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安秀梅 赵大伟
为了有效应对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我国现阶段政府治理模式改革应以政府间分权为方向,以"以责定权、以责定利,坚持适度集权和适度分权的有机结合"为基调,实施政府间责权利的科学配置:明确政府间责权,合理划分支出责任;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合理划分税权,进一步突出地方政府的权利;规范转移支付,合理调节各部分比重,进一步体现政府的政策意图。从而实现推进政府治理模式改革,提高政府治理能力之目的。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庆
本文透过经济思想史的分析视角,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财税体制改革的演化路径,涉及到"体制下放"、"财政包干"和"分税制"三个主要阶段。而后基于中央、地方两级政府财税关系中的委托代理特征,构造信息经济学模型进行博弈分析,依次得出适应差异化条件的最优制度安排——包括"集权"、"合作"、"分权"三种模式,再结合1949年以来的"中国经验"加以验证、讨论和引申,旨在为下一步改革提供方法论指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吕冰洋
长期以来,在财政分权领域,税收分权研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归纳和比较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于税权配置的四种契约形式:定额合同、分成合同、分税合同和代征合同。分别研究在地方财政、中央财政和国家财政收入最大化目标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于税收努力和最优税权配置选择的三个命题,说明中央政府在选择政府间税收分权形式时,时常面临加强中央财政收入集中与扩大国家财政收入规模的一对矛盾。1994年分税制改革蕴含的政府间税收分权契约变化,是由财政包干制下的分成合同和定额合同为主的税收分权,向分税制下分税合同为主的税收分权转变。这是推动十多年来中国税收高速增长、且使中央财政集中程度保持稳定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分成合同 分税制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杰米·波伊克斯 苏丽文
文章以财政分权为切入点来讨论更广泛的分权问题,通过对财政分权研究现状的探讨,重点阐述财政分权对国际发展计划的现实意义。文章认为,要准确评价财政分权改革的效果,有必要了解如下事实:(1)公共财政中政府间关系的界定至关重要,它决定着公共部门是否支持经济发展,并提供有效且有利于贫困者的公共服务;(2)稳健的财政分权改革既要有稳健的分权化财政管理,又要有稳健的分权化治理和行政管理;(3)各国财政分权的进程不一,不同情况适于选择不同的对策;(4)在实施国际发展计划时,对采用何种方法进行分权存在着制度选择上的偏见;(5)对财政分权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利益需要做出合理的预期和假设;(6)对财政分权的相关认识有...
关键词:
国际发展战略 财政分权 财政联邦主义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余锦亮 黄保聪
打好提质增效攻坚战、提升企业绩效是当前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政府尤其是市县政府的政策和策略性行为在这一过程中起到极其关键的作用。本文基于2003年开始的扩权强县改革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探究纵向政府间行政治理结构改革在促进企业绩效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与非扩权县相比,扩权县企业的产出平均提高了约11%,销售利润率和总资产利润率分别提高了5.4%和13.66%。机制分析表明,改革深刻改变了扩权县的激励约束机制:扩权县出于经济增长的激励在供给端降低了企业的进入障碍和生产经营成本。在需求端扩大了财政基本建设支出比重,创造了更大的市场需求。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周克清
我国现有体制下,主要存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税收竞争、地方政府之间的税收竞争及政府内部部门之间的税收竞争。因此,建议通过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分税制改革、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规范一级政府内部各机构对税收资源的争夺等方式,来有效规范和协调各经济主体之间的税收竞争。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谷成
作为分权化财政体制的组成部分,政府间转移支付在不同制度环境下产生的效果也存在很大差异。中国自上而下的财政分权强调得更多的是发挥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和保证中央政府取得足够的财政资源,因此,转移支付在很大程度上被用于弥补地方财政缺口,成为中央政府实现纵向控制的重要手段。改进中国转移支付体系的策略应当是进一步完善以公式为基础的分配标准,并在政治上可行的情况下促进均等化。
关键词:
转移支付 财政分权 公共服务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谷成
传统分税理论虽然提出了多级政府分税的基本原则,但却存在着一定局限,并导致了中央以下各级政府间收入与支出责任不平衡的实践结果。为了保证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的自主性、效率和相应责任,中央以下各级政府不仅需要掌握自身的收入来源以满足支出分权化的要求,而且还应通过税率的选择在边际上调整自身收入的数量。在中国"自上而下"的分权条件下,地方政府要求获得税收自主权可能会面临较大的政治压力。相对而言,采用税率分享制替代现行的收入分成制,以使中央以下各级政府能够相对平等、规范地分享某些大型税基的课税权应当是更为可行的方案。
关键词:
财政分权 中央以下各级政府 税收划分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朱秋霞
中国以中央财政收入占总财政收入的60%为改革目标,导致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的经常性调整,这不利于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应该借增值税转型为契机,对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进行改革。改革方案的基本内容为:以中央财政收入占总财政收入的30%为基本目标,以增值税平衡基金为地区间横向财政平衡工具,成立政府间财政关系协调委员会,以协调财政平衡基金的使用。
关键词:
政府间财政分配 增值税 财政平衡基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