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16)
2023(4590)
2022(4184)
2021(3886)
2020(3691)
2019(7671)
2018(7392)
2017(14572)
2016(7743)
2015(8226)
2014(7911)
2013(8041)
2012(7621)
2011(6623)
2010(6907)
2009(6571)
2008(6451)
2007(5856)
2006(5245)
2005(4965)
作者
(22697)
(18577)
(18476)
(17996)
(11833)
(9067)
(8618)
(7114)
(7040)
(6679)
(6535)
(6263)
(5950)
(5917)
(5909)
(5822)
(5566)
(5447)
(5303)
(5269)
(4773)
(4666)
(4588)
(4209)
(4174)
(4147)
(4110)
(3892)
(3789)
(3740)
学科
(32326)
经济(32300)
管理(26064)
(22063)
(19286)
企业(19286)
方法(15721)
(14934)
数学(14524)
数学方法(14455)
(12705)
(8862)
银行(8848)
(8725)
财务(8719)
财务管理(8691)
(8521)
金融(8520)
企业财务(8471)
(8400)
中国(8320)
(7469)
体制(6878)
(6647)
(6449)
制度(6445)
国家(6259)
(6168)
地方(5746)
财政(5691)
机构
大学(111832)
学院(106887)
(49048)
经济(47885)
管理(42179)
研究(38977)
理学(36045)
理学院(35686)
管理学(35214)
管理学院(35006)
中国(30724)
(27060)
(23263)
财经(20668)
科学(20501)
(19062)
(18977)
中心(17596)
研究所(16895)
(16555)
(16548)
经济学(16186)
财经大学(15642)
(14861)
北京(14716)
业大(14625)
经济学院(14618)
(12945)
农业(12857)
(12285)
基金
项目(70851)
科学(56344)
基金(53554)
研究(50917)
(46612)
国家(46290)
科学基金(40093)
社会(33988)
社会科(32536)
社会科学(32527)
基金项目(28093)
(26482)
自然(25590)
自然科(25072)
自然科学(25061)
自然科学基金(24685)
教育(23657)
资助(22492)
(22314)
编号(18876)
(16929)
重点(16164)
成果(15451)
教育部(14773)
国家社会(14726)
(14618)
(14397)
科研(14001)
人文(13876)
创新(13868)
期刊
(53566)
经济(53566)
研究(37307)
中国(23473)
(22910)
学报(16855)
(15586)
金融(15586)
管理(15303)
科学(14900)
大学(13415)
(12974)
学学(12852)
财经(11052)
教育(9917)
(9489)
经济研究(9090)
农业(8653)
(8016)
技术(7568)
问题(6654)
业经(6089)
(6016)
国际(5746)
财会(5651)
技术经济(5466)
统计(5264)
理论(5103)
会计(4892)
(4825)
共检索到1676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国祥,赵晓雯,谢欣  
针对目前我国卫生防治、防疫机构硬件建设投资过热的现象提出了如下观点:(1)卫生防治、防疫机构有偿服务的过多开展会影响其本职工作的进行,政府财政加大对卫生防治、防疫机构的投资力度可以防止“略主重次”现象发生。(2)多数地方政府热衷于直接筹划和投资竞争性项目,而用于公共卫生服务的资金长期不足,财政支出严重缺位和越位。政府应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投资卫生防治、防疫事业。(3)政府应将对卫生防治、防疫机构财政拨款的“供给制”模式改为“购买制”模式,同时,建立有效的评估监管制度,确保财政资金的使用率。(4)SARS期间揭示我国卫生防治、防疫力量的真正薄弱点绝不是硬件设施差,而是卫生防治、防疫体系建设的不完善和整个社会对这一领域的认知及重视程度。因此,政府应坚持投资卫生防治、防疫领域的投资方向,科学论证、优先选择,调整目前在卫生防治、防疫领域的投资结构,促进我国卫生防治、防疫事业的发展。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董丽君,宋钰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卫生防疫事业发展的需要,树立正确的经济观点,学会用经济分析的方法,做出正确的管理决策;运用经济手段,完善管理措施,有效合理地配置卫生资源,并发挥其资源配置优势,以保证为人民群众健康提供优质的服务。l 卫生防疫事业资金来源 卫生防疫事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上级主管部门的预算内拨款;发生重大灾情、疫情及科研所需的专项拨款;政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世英  
卫生防疫站内部机构的设置,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而且不同能级、不同地区都有其不同的情况,也无法建立统一的标准。但有一个原则却是人们共同追求的即效率优先的原则。当前,国家在进行机构改革,各级卫生防疫站也面临着体制改革、减员增效的压力。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精简、高效呢?本文试图通过深圳经济特区的福田区卫生防疫站内设机构的分析,加以探讨。 1 基本情况 福田区位于深圳经济特区的中部,面积78.8平方公里,人口70.67万人,是经济特区内人口最多的区。 福田区卫生防疫站定位于地级站。现有正式职工63人,内设6个科室,还有计划免疫接种点18个。对照国家规定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孟友  周宪骏  张慧丽  
一、现状分析对我省8所卫生防疫站房屋建筑利用情况的实地调查、分析表明,现阶段的房屋建筑不适应卫生防疫工作的现状需要与发展需求。1.从人均占有房屋情况看,防疫站房屋平均拥有呈拥挤状态,调查的8所站人均占有情况详见表1。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勇  陈涛  谭京录  
近期,笔者实地考察了部分省、市、县、区卫生防疫机构的管理、改革等情况,通过听情况介绍、问难点问题的解决措施、查阅有关资料方案,共同讨论有关的焦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我们认为我国卫生防疫机构正逐步由外部推动机制向内部自主完善机制转变。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卫生防疫站内部管理不再追求流于形式的管理方式。自从1983年以来,目标管理相继引入各级、各地的卫生防疫机构,许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魏安奇  
目前,我国的卫生防疫投资、卫生防疫服务补偿与卫生防病服务实际支出的资金之间存在着逆差,严重地影响了卫生防病事业的发展。如何使防病工作摆脱入不敷出的困境呢?几年来我们大胆地改革了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上的“三铁一平”,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董美阶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迅速,如何加强卫生防疫建设,已经是一个迫切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收集了一些资料,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对10个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明华,倪雨滋,路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卫生防疫机构有必要参照现代企业的经营方式进行管理。否则,卫生防疫事业就不能健康、充满生机地向前发展。1 企业化管理的必要性1.1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上所作的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笔者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个部门的经济活动都要受到市场经济规律的制约,卫生防疫机构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王文义  
[引言]近年来,我国的精神疾病问题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及各级政府的关怀与重视。审计调查显示,由于目前尚未建立起完备的精神卫生服务网络体系,精神卫生防治机构在日常经营中存在着效益低下、资金链短缺、人力资源匮乏、医保付费方式不合理、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律桂霞  
卫生防疫事业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卫生防疫事业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卫生防疫工作必须服从于国家和地方政府整体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卫生工作的目标和计划,它将随着国家经济、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而发展。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蔡菊(女当),冯仇美,李冠伟  
近年来,各地卫生防疫站因经费困难而影响了正常防病治病工作的开展。有的地市将卫生防疫站改成了“差额预算单位”。卫生防疫站不得不花很大的精力去抓创收,以弥补事业费的不足,群众性的防病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削弱,几十年贯彻“预防为主”方针而取得的成果有前功尽弃的危险。为了摸清防疫站所面临的问题,我们组织人员于上年8月下旬对金华、武义、加兴、桐乡等市县卫生防疫站进行了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是:防疫经费的投入;经费结构的变化;有偿服务的管理;农村防保经费的来源;计免保偿制度的建立;现有工作条件等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郁琴  徐茂明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江西现代卫生行政网络、卫生防疫法制体系逐步形成,防疫理念、疫病管理科学化,以行政手段推进卫生教育,江西卫生防疫事业"趋新"态势明显。但由于国家对社会的控制能力弱,国家与社会的严重脱离,卫生机构和规模与社会需求反差巨大,国民政府的民生建设浮于表面等因素,卫生防疫效果并不明显。民国江西卫生防疫事业的"趋新"与防疫效果的"依旧",折射出中国近代化过程中遭遇的艰难和重重阻力。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忠熙  
浙江省义乌市卫生防疫站建于1956年5月,承担着全市63万人民群众的疾病控制监测、卫生监督监测、科研培训、健康教育等工作任务。十几年前,义乌市卫生防疫站还是一个工作条件十分简陋,仪器设备十分落后,专业技术人员十分短缺的单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市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把卫生防疫工作纳入《卫生事业和发展纲要》,作为深化卫生改革和主动为市场经济服务的重要内容来抓,开创了卫生防疫事业的新局面。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马强  
在卫生监督体制转轨的今天,许多卫生防疫站不能主动适应形势,徘徊不前,影响了自身的发展建设。有很多人认为“卫生行政执法主体的转变是在卫生监督范围内夺了卫生防疫站的饭碗”。这种想法实际上是片面的,也是错误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各项社会制度的规范化、法制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行政执法的范围将进一步拓宽。在前几年法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卫生监督范围内行政执法主体暂时由卫生防疫机构承担,伴随着《食品卫生法》的颁布出台及正式实施,卫生行政执法主体的回归已势在必行。所以,各级卫生防疫站不应在行使卫生监督权利上计较。卫生监督体制的转轨充分说明我国在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已经逐步得到健全,具备卫生行政执法的条件。 各级卫生防疫站在国拨卫生防疫经费连年减少的情况下,经费紧张的情况严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唐志高,粟兴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卫生防疫站面临经费严重不足,有限的卫生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和利用,专业队伍不稳定,卫生防疫事业发展缓慢等许多新的问题。卫生防疫站如何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逐步建立健全新的经营管理机制,是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近几年来,我站借鉴了企业管理办法和核算制度,在站内推行了站科二级成本核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