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2)
2023(1783)
2022(1499)
2021(1308)
2020(1117)
2019(2497)
2018(2353)
2017(4260)
2016(2357)
2015(2597)
2014(2532)
2013(2455)
2012(2292)
2011(1720)
2010(2269)
2009(2303)
2008(1815)
2007(1707)
2006(1446)
2005(1417)
作者
(5953)
(4731)
(4720)
(4568)
(3173)
(2172)
(2119)
(1805)
(1770)
(1692)
(1604)
(1553)
(1473)
(1454)
(1400)
(1390)
(1371)
(1312)
(1306)
(1288)
(1198)
(1167)
(1162)
(1096)
(1071)
(1049)
(1035)
(1027)
(1019)
(992)
学科
审计(12074)
管理(8814)
(7026)
经济(7018)
(6127)
国家(6099)
各类(5831)
(5663)
(4928)
(4534)
企业(4534)
财政(3933)
(3459)
国家机关(3241)
机关(3241)
中国(3133)
工作(2954)
方法(2894)
人事(2446)
人事管理(2446)
机关工作(2273)
(2228)
(2206)
与人(2192)
支出(2111)
技术(2084)
地方(1858)
财政支出(1831)
(1744)
财务(1740)
机构
大学(29504)
学院(29140)
管理(11574)
(11379)
经济(11092)
理学(9922)
理学院(9840)
管理学(9823)
(9811)
管理学院(9751)
研究(8310)
中国(7437)
财经(7043)
(7014)
(6477)
审计(5766)
财经大学(5276)
(5047)
会计(5039)
中心(4321)
(4203)
科学(4068)
(3819)
(3797)
北京(3795)
经济学(3646)
会计学(3417)
商学(3417)
商学院(3383)
经济学院(3282)
基金
项目(17954)
研究(14442)
科学(14140)
基金(13383)
(11221)
国家(11137)
社会(9753)
科学基金(9626)
社会科(9320)
社会科学(9314)
基金项目(6938)
(6703)
教育(6260)
编号(5902)
成果(5673)
自然(5402)
(5294)
自然科(5208)
自然科学(5208)
资助(5166)
自然科学基金(5104)
(4469)
(4294)
国家社会(4279)
项目编号(4255)
(4217)
课题(4169)
重点(4059)
教育部(3908)
人文(3811)
期刊
(13492)
经济(13492)
中国(11549)
研究(11306)
(10289)
审计(9144)
会计(4175)
财会(3906)
管理(3674)
财经(3412)
学报(3158)
经济研究(3024)
内部(2963)
国内(2963)
(2877)
大学(2757)
学学(2584)
科学(2563)
通讯(2555)
会通(2544)
(2199)
教育(2031)
(1959)
金融(1959)
(1759)
财政(1759)
(1731)
(1724)
问题(1669)
之友(1593)
共检索到506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高文进  卢景佳  
政府审计的本质决定着政府审计的目标、方法、职能及其发展的内在规律。正确把握政府审计的本质,合理认清政府审计本质的实现,对于政府审计理论研究工作和政府审计实践活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孙甜  
政府审计的重点应随着社会、经济、政府职能的发展而变化。现阶段我国政府审计的重点是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但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政府审计的重点应向绩效审计转变。绩效审计成为审计的重点有其必然性,对我国审计发展也有着重大的意义,我国应借鉴国外经验做好绩效审计工作。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灵芝  
政府审计问责制就是用“问”的“制度化”来保证“权责对等”的一种机制。它的实施将极大地提高政府部门的责任意识和执政能力。但制度的推行需要从“问”、“责”、“制”三个方面来构建制度框架,并要处理好权与法、权与民、权与责的关系,从制度上消除实施障碍。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周恺  倪国爱  杨新民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梁斌  罗文洁  
通过对我国政府绩效管理框架的描述以及政府绩效管理体系下政府行为对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和审计质量等方面的影响分析得出:政府绩效管理与绩效审计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且这种联系是多向的、混合的,有时甚至还是负向的。为此,针对我国绩效管理方式、政府行为给绩效审计造成的不利影响,提出改进我国绩效审计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许汉友  
当前,在会计信息失真较为严重的时代背景下,有必要改变政府审计与社会审计分割的局面,加强两者之间的协调。一方面,政府审计可以利用社会审计的资源优势,加强对国有企业的审计监督工作;另一方面,社会审计也可以借用政府审计的权威性为其审计结论提供强有力支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秋生  杨瑞平  
为了明确并充分履行政府审计职责,政府审计机关应当正确处理与独立审计之间四方面的关系:审计业务的委托与被委托关系,政府审计不应当把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审计业务委托给独立审计组织去做;审计质量的监督与被监督关系,政府审计不应当对独立审计质量进行监督;审计成果的相互利用关系,政府审计应当正确利用独立审计成果;审计职责范围的划分,政府审计不应当与独立审计组织进行联合审计,而应当合理划分各自对国有控股企业的审计职责。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叶忠明  
政府绩效审计应用模式可以按照绩效评价的层次确定,不同层次的绩效评价即审计评价的对象不同决定着审计的内容、方法、程序等一系列要素的组合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绩效审计模式。政府绩效审计应用模式可以分为公共部门绩效审计、公共项目绩效审计、公共资源绩效审计模式。三种审计模式有共同特征但也存在差异。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叶忠明  
审计信息是审计在对反映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状况的经济活动、财务资料和相关资料进行监督、评价过程中生成的,是全方位传播审计工作的重要载体。目前政府审计信息公开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推行的一项制度。应该说,政府审计信息公开既不是主观行为,也不是权宜之计,而是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素梅  李兆东  陈艳娇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政府审计的职责所在。政府审计应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国家重点行业的运行、国家金融安全、国家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监督、预警和服务作用。政府审计应贯彻全面审计与专项调查相结合的战略方针,以审计信息、审计报告为载体,实现审计功能结构的调整变革,保持国民经济的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杨学华  
政府采购资金绩效审计的内容。政府采购资金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政府采购资金绩效审计实施阶段的核心工作。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希晖  邢祥娟  冯玉瑞  
科学选择绩效审计方法有利于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实现审计目标。本文剖析了影响绩效审计方法选择的因素,指出了科学选择政府绩效审计方法应重点关注的几个环节及应遵循的若干原则。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张庆龙  谢志华  
本文从审计本质、政府监管、制度均衡三个视角分析了政府审计介入国家经济安全的理论依据,并研究了政府审计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方面发挥的战略防御与微观制度清除、修补作用,然后从正确认识经济安全的内涵与外延,完善审计制度,建立经济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重视财政安全审计、国家经济信息安全审计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政府审计如何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会金  易仁萍  
政府绩效审计在国外是在20世纪4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伴随着经济危机后国家公共开支的大幅增加和人民民主意识的提高,公众开始关注政府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我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关注政府绩效审计,并在一些城市的一些项目审计中取得了一系列成功的经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