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40)
- 2023(14110)
- 2022(11485)
- 2021(10773)
- 2020(9171)
- 2019(20599)
- 2018(20492)
- 2017(38988)
- 2016(21092)
- 2015(23882)
- 2014(23877)
- 2013(22515)
- 2012(20793)
- 2011(17840)
- 2010(18184)
- 2009(16541)
- 2008(15792)
- 2007(14016)
- 2006(12031)
- 2005(10643)
- 学科
- 济(78746)
- 经济(78637)
- 管理(60807)
- 业(55258)
- 企(45841)
- 企业(45841)
- 方法(35977)
- 数学(30782)
- 数学方法(30274)
- 中国(24300)
- 财(23947)
- 农(22547)
- 制(18983)
- 业经(18146)
- 学(17660)
- 银(14992)
- 银行(14952)
- 融(14924)
- 金融(14916)
- 地方(14876)
- 体(14787)
- 农业(14658)
- 行(14312)
- 理论(13817)
- 贸(13408)
- 贸易(13391)
- 务(13331)
- 财务(13267)
- 财务管理(13196)
- 技术(13179)
- 机构
- 大学(287471)
- 学院(284869)
- 济(112241)
- 经济(109808)
- 管理(109673)
- 理学(94557)
- 研究(94252)
- 理学院(93518)
- 管理学(91602)
- 管理学院(91082)
- 中国(72799)
- 京(61195)
- 科学(58137)
- 财(56020)
- 农(48223)
- 所(46879)
- 中心(45409)
- 财经(44095)
- 江(43538)
- 业大(43113)
- 研究所(42247)
- 经(40286)
- 农业(37847)
- 范(37395)
- 北京(37387)
- 师范(36906)
- 院(34792)
- 经济学(34743)
- 州(34028)
- 财经大学(33070)
- 基金
- 项目(197630)
- 科学(155871)
- 基金(144432)
- 研究(143447)
- 家(127609)
- 国家(126248)
- 科学基金(108142)
- 社会(91532)
- 社会科(86631)
- 社会科学(86606)
- 省(76724)
- 基金项目(75804)
- 自然(70186)
- 自然科(68612)
- 自然科学(68591)
- 自然科学基金(67294)
- 教育(67023)
- 划(64751)
- 资助(58697)
- 编号(57359)
- 成果(47198)
- 重点(44676)
- 部(43977)
- 发(41423)
- 创(41160)
- 课题(39855)
- 国家社会(38607)
- 创新(38520)
- 科研(38236)
- 教育部(37899)
- 期刊
- 济(120673)
- 经济(120673)
- 研究(82478)
- 中国(61929)
- 学报(48450)
- 财(46054)
- 农(44006)
- 科学(42466)
- 管理(41423)
- 大学(37684)
- 学学(35488)
- 教育(33169)
- 农业(29839)
- 融(26391)
- 金融(26391)
- 技术(25642)
- 财经(21806)
- 经济研究(19596)
- 业经(19400)
- 经(18739)
- 问题(16049)
- 业(15923)
- 版(15254)
- 图书(13910)
- 科技(13436)
- 财会(13134)
- 统计(12925)
- 理论(12833)
- 技术经济(12702)
- 业大(12479)
共检索到4265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彰
政府审计是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在从严治党的要求下,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外部监督亦是不可或缺的。以《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37条为研究起点,通过对国家监督体系类型化的比较可以发现,政府审计与其他外部监督手段相比,在现有制度框架下对党的监督主要通过独立性、专业性、全面性和法定性四方面的优势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以保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关键词:
审计监督 政府审计 党内监督 从严治党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彰
政府审计是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在从严治党的要求下,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外部监督亦是不可或缺的。以《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37条为研究起点,通过对国家监督体系类型化的比较可以发现,政府审计与其他外部监督手段相比,在现有制度框架下对党的监督主要通过独立性、专业性、全面性和法定性四方面的优势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以保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关键词:
审计监督 政府审计 党内监督 从严治党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马轶群
审计监督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一是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党的统一领导是审计监督的根本,全面覆盖是审计监督的目标,权威高效是审计监督的导向;二是增强审计监督的严肃性、协同性、有效性,审计机关和被审计对象都要认识到审计监督的严肃性,要推动审计监督自身协同和审计监督与其他监督的协同,要通过科技强审、制度强审和人才强审提高审计监督的有效性;三是审计监督要确保权力为人民谋幸福,审计监督通过推动权力运行的决策科学以及关注扶贫、支农等民生项目,进一步推动科学决策的坚决执行,以确保权力为人民谋幸福。
关键词:
十九届四中全会 审计监督 监督体系 完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白彦锋
我国当前的国有资产审计监督体系包括内部审计监督、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审计监督等三个层次。国有资产审计监督是我国国家审计机关的法定审计范围,在对国有资产审计监督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应加强政府审计在国有资产审计监督体系中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
政府审计 国有资产 审计监督体系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叶笃鍫
政府审计在财政监督体系中地位和作用的变化趋势将决定于其固有的独立性 ;政府审计在财政监督体系中地位和作用的变化趋势表现在公共财政下审计目标、重点和评价方式将发生重大变化 ;政府审计在财政监督体系中地位和作用的变化趋势还将表现为对重点投资项目的审计力度。
关键词:
政府审计 财政监督 地位 作用 变化趋势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徐权
金融创新对金融安全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无序和过度的金融创新会危及金融安全,而传统的金融监管体制不能有效地使创新和安全达到和谐统一。本文分析指出政府审计可以作为金融监管体制的扩展和延伸,通过提高金融信息质量和加强金融监管的激励与约束,完善有利于金融创新的监管体制,促进金融创新有序适度地发展。具体而言,可以从制度、组织和方法等三个层面采取措施实现审计监督的目标。
关键词:
金融创新 金融安全 审计监督 金融监管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习近平5月23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改革审计管理体制,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是加强党对审计工作领导的重大举措。要落实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部署要求,加强全国审计工作统筹,优化审计资源配置,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努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
关键词:
审计机关 审计工作 习近平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程瑶
为了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作用"落到实处,必须加强财政审计监督。财政审计监督要坚持"党的统一领导",做到"全面覆盖、权威高效",完善财政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使财政公权力的运行更有助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褚尔康
党的十九大在深刻总结十八大以来权力监督运行机制建设成功经验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增强党内监督和国家监督制度建设合力的新发展理念,明确了以国家监察制度改革为重点,形成党内监督、监察监督、审计监督、人大监督和民主监督等贯通国家监督体系的建设思路。在上述体系中,以审计监督为核心的经济监督在监督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免疫系统"作用。以国家审计监督制度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构建完善体系建设的耦合性环节,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切入点。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袁玮 袁广达
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经济监督作用越来越重要。传统的国家审计与各专业经济监督形式之间出现的不协调问题亟待解决。在国家治理中,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经济监督的重要形式。要有效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经济监督功能,就应当创新立足政府预算监督由国家审计为唯一监督主体和监督对象的新型国家审计监督机制。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国家治理 经济监督 政府预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静 庞文群
一直以来,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多以国家审计为参照。在实施审计全覆盖进入一个新阶段的背景下,通过分析审计全覆盖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审计监督体系、国家治理体系和审计风险防范的宏观视角来认识内部审计,对审计全覆盖等同于国家审计全覆盖、仅从国家审计视角认识内部审计、国家审计风险防范限于审计过程本身等问题进行反思,明确我国内部审计在审计监督体系中具有基础性作用。为进一步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应强化审计机关履行法定监督指导职责的管理体制保障,搭建促进内部审计素质提升的平台,落实促进内生性发展的成果利用机制,扩展内部审计所属组织外延。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宋常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广东省2021年度专项会计科研课题组 雷宇 杨志强 邢风
财会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深刻领会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内涵,才能准确理解财会监督的新定位。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回答和解决的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如何不被权力腐蚀的问题,监督对象是公权力。财会监督是监督主体(财政机关及其人员、财会部门和人员、其他单位和人员)直接或者通过财会途径,对行使公权力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就其公权力运用情况(侧重资金方面)、财会制度执行情况及财会活动开展情况实施的监督。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财会监督的主要监督对象是公权力,最终目的是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