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74)
2023(3142)
2022(2759)
2021(2432)
2020(2094)
2019(4583)
2018(4507)
2017(8659)
2016(4511)
2015(4901)
2014(4814)
2013(4584)
2012(4211)
2011(3491)
2010(3943)
2009(3884)
2008(3471)
2007(3186)
2006(2912)
2005(2487)
作者
(11136)
(8880)
(8871)
(8720)
(5891)
(4223)
(4209)
(3428)
(3370)
(3361)
(3052)
(3047)
(2749)
(2737)
(2687)
(2664)
(2635)
(2617)
(2584)
(2548)
(2219)
(2167)
(2142)
(2121)
(2037)
(2015)
(1991)
(1966)
(1831)
(1793)
学科
(17632)
经济(17497)
管理(14663)
审计(12090)
(10190)
(10157)
企业(10157)
方法(7839)
(7464)
(6699)
国家(6578)
中国(6438)
各类(5840)
业经(5218)
地方(5061)
(4687)
财政(4599)
(4526)
理论(4369)
数学(4244)
数学方法(4221)
工作(4138)
(4063)
(3722)
社会(3640)
国家机关(3523)
机关(3523)
技术(3192)
企业经济(3170)
人事(3146)
机构
大学(58587)
学院(57824)
管理(24097)
(23718)
经济(23208)
理学(20994)
理学院(20793)
管理学(20601)
管理学院(20466)
研究(17504)
(15453)
中国(13923)
(12641)
财经(11646)
(10576)
科学(9089)
(9084)
财经大学(8671)
中心(8410)
(8323)
经济学(7269)
北京(7264)
(7155)
师范(7126)
(6966)
研究所(6660)
商学(6479)
经济学院(6458)
商学院(6427)
会计(6244)
基金
项目(38311)
科学(31163)
研究(30360)
基金(28888)
(23898)
国家(23687)
社会(22811)
科学基金(21245)
社会科(20419)
社会科学(20405)
基金项目(15278)
(14774)
教育(13704)
编号(12150)
自然(12050)
(11958)
自然科(11742)
自然科学(11742)
自然科学基金(11542)
资助(11050)
成果(11005)
(9087)
国家社会(9004)
(8579)
课题(8519)
重点(8467)
教育部(8359)
人文(8287)
项目编号(8283)
(8264)
期刊
(27814)
经济(27814)
研究(20534)
中国(18265)
(14572)
审计(9250)
管理(8219)
学报(6693)
科学(6521)
教育(5916)
财经(5848)
大学(5819)
会计(5477)
(5448)
学学(5407)
经济研究(5262)
(4954)
财会(4677)
业经(3619)
技术(3569)
(3551)
金融(3551)
农业(3531)
问题(3422)
通讯(3038)
会通(3026)
内部(2993)
国内(2993)
社会(2926)
(2845)
共检索到939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许汉友  
当前,在会计信息失真较为严重的时代背景下,有必要改变政府审计与社会审计分割的局面,加强两者之间的协调。一方面,政府审计可以利用社会审计的资源优势,加强对国有企业的审计监督工作;另一方面,社会审计也可以借用政府审计的权威性为其审计结论提供强有力支持。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刘国常  
关于政府审计对社会审计的监督问题,长期以来都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特别是90年代初期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逐步完善,淡化(甚至是取消)政府审计对社会审计的监督的观点甚为流行,这也给实际工作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本文就当前情况下我国政府审计对社会审计监督的必要性这一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胡晓明  
注册会计师审计在证券市场上起着“验钞机”的作用 ;在没有任何信号机制的情况下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 ,内部人控制所存在的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缺陷 ,影响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市场的诚信原则由此发生动摇 ,注册会计师审计市场存在着信任危机 ;要想减少信息不对称对经济产生的危害 ,政府应该在市场体系中发挥强有力的作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孙甜  
政府审计的重点应随着社会、经济、政府职能的发展而变化。现阶段我国政府审计的重点是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但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政府审计的重点应向绩效审计转变。绩效审计成为审计的重点有其必然性,对我国审计发展也有着重大的意义,我国应借鉴国外经验做好绩效审计工作。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官学琴  
本文通过分析政府投资审计力量与审计任务日益繁重的矛盾,提出政府购买服务、科学整合社会审计资源参与政府投资审计工作的模式,并对该模式下存在的法律漏洞和缺陷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建议和措施。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官学琴  
本文通过分析政府投资审计力量与审计任务日益繁重的矛盾,提出政府购买服务、科学整合社会审计资源参与政府投资审计工作的模式,并对该模式下存在的法律漏洞和缺陷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建议和措施。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少勇  骆育敏  
在中国 ,环境审计刚刚起步 ,而且只限于政府审计 ,同时也只是局限于财务审计 ,社会审计在环境审计方面还是空白 ,目前 ,在政府审计受到各种约束的情况下 ,环境保护当局及会计师行业管理机构应出台相关法规、行业准则 ,以便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在环境审计中的作用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灵芝  
政府审计问责制就是用“问”的“制度化”来保证“权责对等”的一种机制。它的实施将极大地提高政府部门的责任意识和执政能力。但制度的推行需要从“问”、“责”、“制”三个方面来构建制度框架,并要处理好权与法、权与民、权与责的关系,从制度上消除实施障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高文进  卢景佳  
政府审计的本质决定着政府审计的目标、方法、职能及其发展的内在规律。正确把握政府审计的本质,合理认清政府审计本质的实现,对于政府审计理论研究工作和政府审计实践活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周恺  倪国爱  杨新民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梁斌  罗文洁  
通过对我国政府绩效管理框架的描述以及政府绩效管理体系下政府行为对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和审计质量等方面的影响分析得出:政府绩效管理与绩效审计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且这种联系是多向的、混合的,有时甚至还是负向的。为此,针对我国绩效管理方式、政府行为给绩效审计造成的不利影响,提出改进我国绩效审计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郑俊梅  
日益激烈的经济形势对政府审计机构的工作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审计方式进行变更改革并与社会审计组织协同作业成为政府审计机构亟需解决的问题。这一新型审计方式的实施虽有效缓解了政府审计工作量大、人手不足等问题,但也潜藏着较大的风险隐患。本文以云南省审计厅对云南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2013年至2015年期间的财务状况审计项目为研究对象,对其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详细分析,并针对风险提出改进建议,为提高社会审计组织在政府审计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社会审计服务的购买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范年茂  段安萍  
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共同构成了我国审计监督体系。尽管三者各有特点,相互不可替代,但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做好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包括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协调工作,对于提高我国审计监督的效率和效果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秋生  杨瑞平  
为了明确并充分履行政府审计职责,政府审计机关应当正确处理与独立审计之间四方面的关系:审计业务的委托与被委托关系,政府审计不应当把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审计业务委托给独立审计组织去做;审计质量的监督与被监督关系,政府审计不应当对独立审计质量进行监督;审计成果的相互利用关系,政府审计应当正确利用独立审计成果;审计职责范围的划分,政府审计不应当与独立审计组织进行联合审计,而应当合理划分各自对国有控股企业的审计职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