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67)
2023(4171)
2022(3608)
2021(3525)
2020(2915)
2019(6491)
2018(6035)
2017(12240)
2016(6488)
2015(7047)
2014(6688)
2013(6428)
2012(6093)
2011(5482)
2010(5582)
2009(5171)
2008(5188)
2007(4971)
2006(4537)
2005(3962)
作者
(15611)
(13007)
(12902)
(12341)
(8265)
(6079)
(6028)
(4958)
(4776)
(4588)
(4425)
(4323)
(4043)
(3998)
(3967)
(3903)
(3801)
(3778)
(3748)
(3571)
(3140)
(3139)
(3138)
(2952)
(2941)
(2897)
(2849)
(2753)
(2618)
(2543)
学科
(26921)
经济(26770)
管理(22276)
(20489)
(18187)
企业(18187)
(11187)
方法(10126)
(9643)
中国(8422)
业经(7535)
(7247)
(6876)
数学(6752)
数学方法(6703)
国家(6688)
(6327)
农业(6284)
理论(6143)
(5858)
财务(5854)
财务管理(5840)
企业财务(5718)
(5718)
工作(5194)
财政(4718)
地方(4638)
人事(4617)
人事管理(4617)
社会(4235)
机构
大学(88569)
学院(87747)
(37601)
经济(36814)
管理(35428)
理学(30526)
理学院(30245)
管理学(29955)
管理学院(29772)
研究(28577)
(21355)
中国(21339)
(17171)
财经(16313)
(14824)
科学(13851)
中心(13116)
(12910)
(12680)
财经大学(12139)
经济学(12005)
(11801)
师范(11759)
研究所(11238)
(10817)
经济学院(10724)
北京(10706)
(10121)
(10081)
社会(9640)
基金
项目(56347)
研究(45858)
科学(45813)
基金(42433)
(35230)
国家(34867)
社会(33251)
科学基金(30663)
社会科(30218)
社会科学(30206)
基金项目(22104)
教育(21391)
(20788)
编号(19065)
(17300)
成果(17258)
自然(16713)
自然科(16313)
自然科学(16311)
资助(16234)
自然科学基金(16075)
(13723)
国家社会(13693)
(13203)
(12971)
课题(12851)
教育部(12667)
人文(12316)
重点(12251)
项目编号(12039)
期刊
(45800)
经济(45800)
研究(28380)
中国(18929)
(18317)
管理(12597)
(11868)
教育(11507)
科学(10994)
学报(10894)
大学(9605)
(9301)
金融(9301)
财经(9095)
学学(8913)
(7772)
农业(7474)
经济研究(7120)
业经(6983)
技术(5992)
问题(5771)
社会(5066)
(4626)
(4474)
世界(4406)
(4220)
论坛(4220)
财会(4177)
改革(4096)
(4096)
共检索到1347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楠楠  王朝才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本质上是契约,其内部存在三种契约关系。多重契约关系的存在,对各个契约主体的角色担当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然而,由于契约主体的"有限理性",事实上契约主体内部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灵"现象,导致契约主体角色担当面临困境,也由此影响整个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契约关系的正常运行。因此,对于契约困境治理的探讨就尤为重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尚希  赵福军  陈少强  
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简称"政社合作",即PPP)模式提供公共服务,不仅仅是区别于政府主导提供公共服务的新模式,还是一种新的资源配置和国家治理的新模式。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提供公共服务,主要涉及政府、社会资本和居民三大主体。让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形成、维系,需要实施"共治、共享、共建"的治理模式,即政府、社会资本和居民共治,政府、社会资本和居民共享政社合作项目产生的收益,共建推进政社合作模式所需要能力和制度、体制机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罗倩文  王钊  
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推进合作运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对立,产生"搭便车"、"公用地悲剧"等集体行动困境,如何超越群体合作中的集体行动困境?作为非正式制度的社会资本,即农民长期交往形成的关系网络以及体现其中的信任、参与网络、互惠规范是现实个体行为与集体选择统一的理想工具。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占营  黄健荣  
理论界通常以公共契约的完全性为前提来讨论民主国家政府的责任问题,但实际上公共契约是不完全的,因而基于契约主义构建的民主国家责任制政府的制度框架也必然是不完全的。目前,无论在理论上或是在实践中都无法找到一种确定民主国家政府责任的"最优解"。可能的方法是,进行多重的制度设计,以求在多种制度的均衡关系中寻求较好解决之道。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臻荣  常轶军  
本文试图运用物理学中的杠杆原理和经济学中的成本—收益分析来阐述政府利益与“政府困境”的关系。在政府主导型改革中,政府对于改革的领域、深度、广度等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由于政府利益的客观存在,它必然影响政府政策的选择,使政策倾向于增进和维护政府利益,进而背离改革的初衷———增进公共利益。最后得出结论:政府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冲突,政府的政治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冲突是导致“改革困境”的主要原因。我们必须对政府利益加以合理规范,才能确保改革的顺利推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贾康  陈通  
PPP是英文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缩写,过去直译为"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其机制创新在近年于国内引起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之际,有关管理部门已将PPP意译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并成为文件中的规范用语。PPP指的是在基础设施、公共工程与公共服务领域由政府与非政府主体合作共赢式的供给机制。具体的运作形式,包括BOT(建设—运营—移交)、TOT(移交—运营—移交)、ROT(重整—运营—移交)、BT(建设-移交,即政府按揭式工程采购),以及RC(区域特许经营,即连片开发)等。虽然PPP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钱海梅  
集体行动困境日益成为村级治理的普遍困境。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来看,村级治理的困境中所体现出来的是社区社会资本缺失。社会资本理论被认为是解决集体行动中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冲突的新尝试。在这一方面,它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关注,是因为它证实或力图证实信任、宽容和集体行动在解决社会问题时的重要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四海  江新峰  刘星河  
本文基于中国制度背景,以沪深交易所上市的民营企业为样本,研究高管的跨体制社会资本对其薪酬契约的影响。研究发现,具有跨体制社会资本的高管以及具有的跨体制社会资本在管理团队中越稀缺,其薪酬的绝对水平与相对水平更高。研究同时发现,高管跨体制社会资本的稀缺性与层级性存在替代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由于组织对跨体制社会资本高管的经营业绩有相对乐观的确定性预期,因此,在薪酬契约中支付了较高的确定性薪酬,而当企业业绩上升时,高管的薪酬并不显著地随着真实业绩的上升而上升,即跨体制社会资本降低了业绩上升时高管的薪酬业绩敏感性。不过,研究发现,这种现象存在于一定的业绩范围内,民营企业高管并没有因此存在薪酬的天花板效应。研究结果也确实发现,具有跨体制社会资本的高管取得了更好的企业业绩。本文研究结论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民营企业薪酬的市场化效率,通过薪酬机制与结构的调整实现与高管人力资本的耦合,可以更好地促进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四海  江新峰  刘星河  
本文基于中国制度背景,以沪深交易所上市的民营企业为样本,研究高管的跨体制社会资本对其薪酬契约的影响。研究发现,具有跨体制社会资本的高管以及具有的跨体制社会资本在管理团队中越稀缺,其薪酬的绝对水平与相对水平更高。研究同时发现,高管跨体制社会资本的稀缺性与层级性存在替代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由于组织对跨体制社会资本高管的经营业绩有相对乐观的确定性预期,因此,在薪酬契约中支付了较高的确定性薪酬,而当企业业绩上升时,高管的薪酬并不显著地随着真实业绩的上升而上升,即跨体制社会资本降低了业绩上升时高管的薪酬业绩敏感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广斌  王勇  黄明华  谷人旭  
在行政性分权的市场环境下,规避或漠视地方间利益冲突是指令型区域规划失灵的根本原因。契约型规划强调规划是"集体行动"的"契约",倡导构建一个不同利益主体表达、交流的平台,以减少规划实施过程中"各自为政"的阻力。基于利益博弈的视角,分析了区域规划的跨区性、综合性特征与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之间的内在矛盾,指出随着地方政府数量和规划内容的增加,区域规划成为集体行动契约的可能性越小,其实施的可操作性越低,契约型区域规划难以使城市合作摆脱"囚徒困境"。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春成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作为一种公共投融资行为,能够充分调动社会的资金和管理资源。它以政府信用管理和投融资能力管理为手段,通过对国家资本的使用与运作,实现公共、私人部门资本资源的良性互动。从经济角度来看,PPP是国家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运行的一种全新模式,是基于资本分工的公共、私人部门间资本合作;从社会政治层面而言,PPP则是财政实现自身在国家治理中基础性、支柱性作用的一种有效制度安排,对建设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一、资本分工基础上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公共部门合作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公共财政,不但扮演着公共经济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振国  刘启明  李拾娣  汪力斌  
"公司+农户"是我国农业经营组织模式的一个创新,旨在化解我国农产品的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这种模式在养殖业中的应用尤为普遍。然而近年来,"公司+农户"养殖模式时常遭受契约不稳定的困扰,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治理与社会资本提供了一个探究"公司+农户"养殖模式的新视角,三个不同的案例表明仅使用契约治理或关系治理无法应对"公司+农户"养殖模式所面临的复杂环境,而只有在关系治理和契约治理并重以及农民专业组织存在的情况下,所形成的功能完整、结构平衡的社会资本才能够抑制交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有限理性,进而"公司+农户"养殖模式契约才能维持稳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斐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资本逐渐成为许多学科关注的热门概念和分析范式。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的许多专家学者纷纷用社会资本的概念来解释社会政治经济现象,从而把社会资本提升到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同等重要的位置。文章在对社会资本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论述的基础上,分析社会资本产生、来源及其积累,并探讨政府在社会资本培育中的作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阁芝  刘静艳  王雅君  
旅游供应链协同创新能够获得单个创新主体无法企及的整体创新效果。然而,旅游供应商的机会主义行为却是旅游供应链协同创新的障碍。旅游运营商对供应商进行有效治理,是旅游供应链协同创新的关键。文章分析了旅游运营商对供应商实施正式治理和非正式治理,即签订合法契约引入外部强制性的法律约束,与构建关系规范实现群体内自主性约束这两种机制的治理效果。研究发现,合法契约、关系规范均能够显著减少旅游供应商机会主义行为,促进旅游供应链协同创新。但旅游运营商自身的可替代性会影响治理机制产生的治理效果。随着旅游运营商可替代性程度的提高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阁芝  刘静艳  王雅君  
旅游供应链协同创新能够获得单个创新主体无法企及的整体创新效果。然而,旅游供应商的机会主义行为却是旅游供应链协同创新的障碍。旅游运营商对供应商进行有效治理,是旅游供应链协同创新的关键。文章分析了旅游运营商对供应商实施正式治理和非正式治理,即签订合法契约引入外部强制性的法律约束,与构建关系规范实现群体内自主性约束这两种机制的治理效果。研究发现,合法契约、关系规范均能够显著减少旅游供应商机会主义行为,促进旅游供应链协同创新。但旅游运营商自身的可替代性会影响治理机制产生的治理效果。随着旅游运营商可替代性程度的提高,关系规范对机会主义行为的约束作用显著增强,彰显出关系规范对供应链成员的保健效果;而关系规范对旅游供应链协同创新的促进作用减弱,表明旅游运营商的可替代性会削弱关系规范的激励效果。文章能够在理论方面对旅游供应链治理与协同创新研究进行补充;同时在实践方面也有利于指导旅游运营商有针对性地运用治理机制对旅游供应链进行治理,保障旅游供应链协同创新的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