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02)
2023(5490)
2022(4602)
2021(4378)
2020(3690)
2019(8264)
2018(8282)
2017(15381)
2016(8973)
2015(10279)
2014(10757)
2013(10198)
2012(9676)
2011(8815)
2010(9061)
2009(8636)
2008(8832)
2007(8527)
2006(7554)
2005(7224)
作者
(28151)
(23106)
(22976)
(21995)
(14868)
(11108)
(10588)
(9088)
(8894)
(8617)
(8101)
(7965)
(7784)
(7602)
(7585)
(7072)
(6965)
(6706)
(6656)
(6596)
(5923)
(5644)
(5640)
(5541)
(5413)
(5176)
(5168)
(5094)
(4802)
(4621)
学科
(35492)
经济(35444)
管理(28802)
(24103)
(21391)
企业(21391)
方法(14034)
(12245)
(11782)
数学(11596)
数学方法(11475)
中国(10033)
(9909)
(9603)
(8807)
(8568)
银行(8548)
(8474)
(8469)
金融(8466)
财务(8439)
财务管理(8422)
(8195)
企业财务(8045)
理论(7919)
业经(6913)
教育(6455)
体制(6190)
市场(6067)
(5771)
机构
大学(134757)
学院(132566)
(52480)
经济(51087)
研究(48219)
管理(45793)
中国(39997)
理学(37380)
理学院(36912)
管理学(36202)
管理学院(35946)
(30305)
(29739)
科学(28114)
(25757)
(23848)
研究所(22684)
(22505)
财经(22408)
中心(22306)
(20241)
北京(19614)
业大(18833)
农业(18769)
(17950)
师范(17711)
(17698)
(17006)
财经大学(16660)
经济学(16340)
基金
项目(77918)
科学(60147)
研究(57093)
基金(55795)
(49385)
国家(48945)
科学基金(40709)
社会(34689)
社会科(32716)
社会科学(32705)
(29959)
基金项目(28348)
教育(27101)
自然(26545)
自然科(25957)
自然科学(25946)
(25652)
自然科学基金(25486)
资助(24329)
编号(23600)
成果(21202)
重点(17830)
(17738)
课题(17261)
(15566)
(15561)
(15212)
教育部(15091)
大学(14736)
科研(14703)
期刊
(65298)
经济(65298)
研究(45593)
中国(32304)
(26294)
学报(24604)
(21176)
科学(20162)
管理(18972)
大学(18478)
(18337)
金融(18337)
教育(18249)
学学(17334)
农业(13560)
财经(13521)
(11652)
技术(10903)
经济研究(10360)
理论(9678)
业经(9297)
实践(8803)
(8803)
问题(8440)
(7466)
价格(7250)
(7108)
(6881)
图书(6622)
会计(6139)
共检索到2240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董金文   师云华  
当前,以市场为取向深化价格改革,应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塑造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运行机制,二是建立以多种间接管理手段进行综合调节的市场价格宏观调控体系。两者不可偏废。 一 加快价格改革步伐,培育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是增强经济活力、加快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实质是国家宏观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卓元  
近来,我国经济学界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有新的进展,开始比较普遍地认为:计划与市场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重大理论突破,将排除“左”的干扰,更有力地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证明,市场是迄今为止比较有效地配置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市场机制将保证资源从效率低的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军  
一、价格宏观调控理论的变迁纵观中外两千多年的历史,有关价格宏观调控的理论层出不穷,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以下六种:⒈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自由价格论古典自由价格论崇尚市场力量,反对价格宏观调控,主张完全自由市场价格。这是一种极端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其基本观...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得源  
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建立价格宏观调控体系李得源从甘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实际出发,研究市场价格的形成运行,有针对性的实行价格宏观调控,在当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建立市场经济要求的价格机制甘肃价格改革,历经15年,在由计划价格机制向社会主义市场价格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高烽  何华荣  
本文认为,价格改革的目标是通过转换价格形成机制,形成合理的价格体系。现实价格最终是受市场左右的,我国改革十多年来,放开价格的商品市场占有率已达60%以上,还有20%的商品价格部分地受到市场调节的影响,但定价主体没有到位、定价行为还不规范,已放开的价格还是一些非主流商品,行政手段仍起相当大的作用。为此,必须规范定价行为,并使调控手段科学化、制度化。应从宏观总量调控、法律规范、储备调节和必要的行政管理四个方面健全和完善调控体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方福前  
我国的宏观调控实践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出现的。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提出了"宏观调节"的概念;1988年9月,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报告正式使用了"宏观调控"的提法;1993年l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述英  
论体制转轨时期如何健全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南开大学经济学系教授王述英一、引言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确立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两年来,市场取向改革全面展开,新旧体制转轨进入了一个新的质变阶段,新体制的框架已初具规模。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整个...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朱毅峰  
正确处理金融宏观调控与微观搞活的矛盾朱毅峰一.金融宏观调控与微观搞活的矛盾是当前加强金融宏观调控的矛盾焦点金融宏观调控与微观搞活客观上存在矛盾,这个矛盾一直影响我国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当前,这个矛盾表现得极为尖锐,严重影响经济增长和币值稳定。金融宏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莫万贵   李建强  
<正>准确把握科学稳健的金融调控体系原则、内涵与要求科学稳健的金融调控体系应该把握的原则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党中央对金融调控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可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确保金融调控始终保持正确方向,沿着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金融调控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管好货币总闸门,维护币值稳定,守护好老百姓钱袋子,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黄福宁  吴游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土地利用宏观调控体系黄福宁吴游社会主义市场与土地利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速发展和培育土地市场,健全土地市场与土地利用调控机制,完善管理法规,规范土地市场与土地利用,使我国土地市场与土地利用步入规范化的市场经济运行...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郑振源  
研究目的:构建适应市场配置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保障土地资源市场配置的顺利实施。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法,政策分析法。研究结果:在市场配置下,政府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实现对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1)改革现行土地利用规划、计划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划、计划体系;(2)改革并建立能够促进土地集约利用、优化配置、收益公平分配的土地财税制度;(3)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分区,限制土地使用权,克服土地利用的负外部性;(4)为实现公共利益征收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由国家确定其土地用途;(5)改革现行行政审批制度,简政放权;(6)尽快制定《土地基本法》。研究结论:目前应首先改革财税制度,把建立稳定的、与地方政府事权相匹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象贤  
近一个时期,全国正实施中央关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适合于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已到了一个关键时刻,绝不能再延误时机了。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市场建设步子在加大,市场调节功能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庞明川  宁赋宪  
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健全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的重大战略任务,这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大创造,而且也是对宏观调控的创新和发展。本文一方面基于历史逻辑从中国宏观调控长期实践所积累的经验与形成的特色中提炼宏观调控制度,另一方面遵循宏观调控的规律,主动设计实践中缺失的宏观调控制度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文章按照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要求,结合科学制度体系应具备的科学性、实践性与开放性特点,尝试构建中国特色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的基本框架,并阐释健全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的实现路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荣俊  
建立粮食宏观调控体系的若干问题杨荣俊粮食放开经营,标志着粮食市场经济初步形成,但这并不意味着对粮食可以撒手不管。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有以下几点:①确保粮食供求总量的基本平衡,做到全社会的安全的供给。②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