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65)
2023(10938)
2022(9439)
2021(8728)
2020(7325)
2019(16321)
2018(16665)
2017(31728)
2016(17044)
2015(18546)
2014(18403)
2013(17794)
2012(16223)
2011(14766)
2010(15279)
2009(14973)
2008(14697)
2007(13406)
2006(12303)
2005(11360)
作者
(45822)
(37896)
(37726)
(36090)
(23926)
(17883)
(17087)
(14322)
(14264)
(13658)
(12791)
(12537)
(12226)
(12110)
(11699)
(11644)
(11113)
(10999)
(10949)
(10823)
(9716)
(9175)
(8951)
(8694)
(8588)
(8569)
(8538)
(8514)
(7429)
(7298)
学科
(61974)
经济(61878)
管理(58960)
(54755)
(48141)
企业(48141)
方法(22823)
中国(22020)
(21929)
(21031)
数学(18589)
数学方法(18401)
(17986)
技术(17618)
业经(17073)
(14929)
(14900)
银行(14891)
(14331)
(12903)
金融(12899)
(12726)
贸易(12713)
体制(12706)
技术管理(12590)
(12430)
理论(12362)
(11700)
财务(11672)
财务管理(11639)
机构
学院(241434)
大学(241046)
(101204)
经济(99056)
管理(91476)
研究(77816)
理学(77044)
理学院(76291)
管理学(75260)
管理学院(74784)
中国(61935)
(55092)
(50098)
科学(42279)
财经(41640)
(38160)
(37784)
(37436)
中心(34883)
研究所(33021)
(32223)
北京(32124)
师范(31982)
经济学(31422)
财经大学(30616)
(30455)
(29740)
业大(28061)
经济学院(28061)
(27856)
基金
项目(145248)
科学(115971)
研究(115503)
基金(103995)
(87724)
国家(86912)
科学基金(75422)
社会(74560)
社会科(70668)
社会科学(70653)
(57826)
教育(54712)
基金项目(54256)
编号(48008)
(47827)
自然(44290)
自然科(43258)
自然科学(43247)
自然科学基金(42506)
成果(41529)
资助(40737)
(36096)
课题(34454)
(34257)
(33110)
创新(32725)
重点(32714)
(31526)
国家社会(30459)
(30407)
期刊
(123292)
经济(123292)
研究(83329)
中国(53945)
(44282)
管理(39615)
教育(35769)
学报(29696)
科学(29256)
(28491)
(27541)
金融(27541)
大学(24266)
财经(22331)
学学(22205)
技术(22134)
业经(20813)
经济研究(19819)
(19318)
农业(18489)
问题(16072)
(13948)
科技(12328)
技术经济(12322)
理论(12197)
商业(11898)
(11762)
论坛(11762)
现代(11668)
国际(11486)
共检索到3843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秉福  
文化创新能力和效率的整体提升有赖于文化创新机制的构建。全球化条件下我国文化创新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灵活多元的投入机制、科学高效的动力机制、公正合理的评价机制、规范适度的调控机制等。构建文化创新机制应处理好文化交往与文化选择、文化积累与文化创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等关系。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郭丹  
本文从组织内部创新激励的视角出发,从人、制度、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组织内部创新存在的弊病,同时以制度创新学派的观点和人性假设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传递式和一站式两种创新模式,构建组织内部创新机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吕炜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市场化取向 ,无论从商品经济不发育的经济成长阶段看 ,或是从排斥市场机制的旧体制下的运行机制看 ,其建立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方式都明显带有“逆向生长方式”特征。随着改革愈来愈向深层次展开 ,市场化运行机制“顺向生长方式”的环境因素也在逐渐增多。本文探讨了迄今为止已发生过的改革中的机制创新 ,并提出需要自觉对既有创新机制进行持续更新问题。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欣欣  
利用创新机制加快金融改革王欣欣最近几年,上海金融随着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入,正朝着规范、健康的方向蓬勃发展。但是金融改革还面临着许多艰巨的工作,任重而道远。从现阶段来看,深化金融改革面临着几个困难的问题:首先,资金短缺矛盾进一步突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正>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南网科研院)成立于2010年11月,主要开展电网基础性、共性、前瞻性核心技术研发,在交直流互联电网安全稳定与控制、复杂大电网仿真、特高压直流输电、柔性直流输电等技术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特高压柔直团队荣获首届“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四川省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以来,收入分配格局有序调整,转移支付制度不断完善,在支持市县财政发展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010年全省县级可用财力达到1538.92亿元,占全省可用财力总量的56.9%,分别比全国和西部地区平均水平高11.9和9.7个百分点,居西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于缩小地区间财力差距、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执行中,转移支付结构不合理,专项资金过多过散、只增不减等问题比较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资金使用效益发挥和政府职能转变。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努力化解财政收支矛盾,2014年以来,山东省财政部门将转移支付制度改革作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优化资金支出结构的重要举措,按照"压专项、增一般、改方式、强管理"的思路,创新机制,综合施策,取得了明显成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彭博  
"三农"问题事关民生、安全与社会保障,2016年"三农"问题曾连续13年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在农业领域进行供给侧改革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首选亮点。本文以农业金融供给侧改革为切入点,运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思路分析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内涵,最终倡导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应该走创新发展道路,并积极总结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在地方实施中的样本。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彭博  
"三农"问题事关民生、安全与社会保障,2016年"三农"问题曾连续13年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在农业领域进行供给侧改革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首选亮点。本文以农业金融供给侧改革为切入点,运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思路分析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内涵,最终倡导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应该走创新发展道路,并积极总结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在地方实施中的样本。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罗维东  
在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李克强总理指出,我国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定性阶段,中国经济增长已进入从高速到中高速的"换挡期",到了必须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引领、支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阶段。在新的历史形势下,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为主要职能的高校,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势在必行。第一,科技评价改革是科技发展的必然需求。近几年,我国科技发展势头强劲,但现阶段我国科学研究仍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贾蔚文  
在深化改革中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创新机制中共中关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商场经济发展,符合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科技与经济密切结台的新型体制,”为了实现上述要求;我认为需要回答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石星光  杨安民  蔚俊  喻晓燕  
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发扶贫的新机制石星光,杨安民,蔚俊,喻晓燕"苦瘠甲于天下"的甘肃省,近十多年来在国家支持下,在以定西为代表的贫困地区和河西走廊,开展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和农业建设,"开了全国成片扶贫之先河",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丰富的经验。但是,在向市...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严北战  
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关键是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培育,既是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重要内容与微观基础,也是推动两个转变的有力杠杆。本文拟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并对现阶段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发育存在的问题加以剖析,...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同明  
一、高等教育机制同时受制于市场经济规律与高等教育规律 高等教育运行机制转换的根本出路在于它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即高等教育要走出数百年来传统的“象牙塔”和集中型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樊篱,主动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中去,主动适应人才市场供求的变化,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求生存,求发展,增强活力。但是,高等教育毕竟不同于工农业生产,它所生产的不是物质产品,而是精神产品,是造就事关百年大计的各类专门人才的“人才工厂”。因此,高等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一是高等教育的外部规律即高等教育要与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全面相适应。据此,高等教育必须具备三大功能: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