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506)
2022(1240)
2021(1196)
2020(1045)
2019(2449)
2018(2463)
2017(4845)
2016(2756)
2015(3191)
2014(3416)
2013(3590)
2012(3386)
2011(3190)
2010(3195)
2009(3051)
2008(3254)
2007(3269)
2006(2837)
2005(2649)
2004(2420)
作者
(8543)
(7202)
(6897)
(6773)
(4591)
(3452)
(3172)
(2938)
(2767)
(2644)
(2612)
(2494)
(2375)
(2348)
(2305)
(2246)
(2191)
(2095)
(1980)
(1890)
(1847)
(1773)
(1772)
(1728)
(1676)
(1671)
(1655)
(1481)
(1445)
(1443)
学科
(19216)
经济(19202)
管理(10143)
(7984)
(7299)
收入(7247)
方法(6263)
(5454)
企业(5454)
地产(5256)
(5256)
房地(5256)
房地产(5256)
数学(5131)
数学方法(5089)
国民(4386)
(4212)
国民收入(4164)
(4008)
财富(4008)
中国(3763)
城市(3599)
经济管理(3475)
(3429)
城市经济(3427)
农业(3396)
理论(3005)
(2828)
税收(2663)
(2661)
机构
大学(49556)
学院(47251)
(20949)
经济(20573)
管理(16319)
研究(15485)
理学(13165)
理学院(13031)
管理学(12864)
管理学院(12770)
(12247)
中国(11760)
(10487)
财经(9500)
科学(8658)
(8550)
(8068)
(7648)
经济学(7570)
(7349)
师范(7315)
研究所(7096)
财经大学(6939)
经济学院(6825)
北京(6800)
中心(6594)
(6039)
(5908)
师范大学(5878)
(5613)
基金
项目(25157)
科学(19609)
研究(19541)
基金(18438)
(15515)
国家(15350)
社会(13197)
科学基金(12845)
社会科(12531)
社会科学(12527)
基金项目(9155)
教育(9017)
(8991)
资助(8136)
(7735)
成果(7588)
编号(7524)
自然(6948)
自然科(6783)
自然科学(6781)
自然科学基金(6662)
(6057)
国家社会(5713)
课题(5671)
(5550)
重点(5536)
教育部(5398)
人文(5186)
社科(5149)
大学(4994)
期刊
(25643)
经济(25643)
研究(18386)
(10815)
中国(8125)
学报(7956)
科学(6395)
财经(6394)
大学(6274)
教育(5867)
学学(5741)
管理(5689)
(5555)
(5116)
(4978)
金融(4978)
经济研究(4044)
问题(3813)
技术(3396)
统计(3226)
理论(3135)
农业(3082)
图书(2885)
实践(2769)
(2769)
业经(2748)
技术经济(2640)
(2635)
(2526)
(2441)
共检索到770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司武飞  朱德开  
收入房价比指标反映城镇居民的住宅支付能力,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可以购买多少平方米的住宅,是一个时期指标,也是一个地域指标,由统计年鉴中已有的"城镇居民当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商品住宅每平方米均价"两个统计指标相除得到。收入房价比指标不受住宅构成和住宅标准的影响,克服了房价收入比指标理论上的系统误差,还能够反映个人福利的大小。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永华  
近年来全国的房价出现了轻微的上涨趋势;房价收入比出现了较快的回落,逐渐接近国际公认的3-6倍;房价与房价收入比的地区差异极大,不能把长三角地区房地产可能有泡沫的现象夸大为全国所有地区存在泡沫。认为存在房价上涨过快和投资规模过大两个特点的看法,不符合市场经济理论。提高人民的购房能力,除了压低房价外,还要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文武  
In order to removing wrong idea from people ideology,These thesis detailedly analysis and systematically research the definition and the present study of housing Price income ratio and negative influence of highly house Price income ratio.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郭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连续多年高速增长,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收入增长的模型,估算城镇居民可承受的按揭还款房价收入比极值。在此基础上,考虑到实际购房分为首付和按揭还款两部分,提出了修正的房价收入比这一新指标,用于衡量首付部分或按揭还款部分是否存在泡沫。通过实证检验,发现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主要集中在首付部分,且当首付比例超过20%以后,所考察的13个重点城市的房价都存在严重的泡沫。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毕文  韩苏  
房价收入比是衡量房价高低的一个简洁又直观的指标。从国内2003-2007年房价收入比的纵向、横向比较,以及国际主要城市房价收入比的比较方面多角度研究中国房价是否合理,泡沫是否真的存在,分析中国房价现状以及政府针对房价调控的结果。进而对政府调控房地产业的政策提出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赵扶扬   赵娅瑄   刘建丰  
近十年来,我国房价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化特征,然而人口流动、土地供给等传统供需因素并不能很好地解释房价分化的现象。本文认为,收入不确定性是解释房价区域间分化的一个重要视角。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异质性投资者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着重刻画了收入不确定性对不同地区房价的影响。研究发现:不确定性加速了人口流入地区房价的上升,但也挤出了更多的消费与实体经济。机制分析显示:由于金融不完备性的存在,人们持有的住房资产往往具有“流动性溢价”,住房需求对于预期收益的变化比对当前价格的变化更为敏感。在不确定性上升的情况下,人们会预防性地增持住房资产,提高住房资产的预期收益;同时,人口从低线城市向高线城市的集聚也势必会通过传统供需机制增加人们对于优质房产的投资需求。由此,预防性储蓄机制放大了传统供需机制,两者的联合作用大于两者独立作用的联合,扩大了高线城市与低线城市的房价(增速)差距。最后,本文进行了政策分析,分别考察了在“缓解供需矛盾”和“稳定市场预期”两个核心维度上,保障性住房供给、拓宽投资渠道及“房住不炒”预期指引等政策的实行对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这些政策均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述联合效应所带来的房价分化现象,同时也能抑制内需下降及经济脱实向虚的趋势。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重光  
近来在对房地产市场,特别是住房价格的分析中,"拐点"成为讨论的焦点,并形成对立的两种观点。该文提出,用"拐点"来概括住房价格变化态势,在理论上并不完全科学,它忽视了房地产市场和住房价格形成的本质特点;在实践上容易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和不良影响。重要的是要研究揭示住房价格形成和波动的深层次原因,促进城市有序和理性的发展,制定正确的城市政策和住房政策,形成住房价格稳定的基础。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慧  高迎坤  
近年来房价快速上涨,政府为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更加注重城市分类调控。准确判断城市房价合理性,对政府制定分类调控政策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房价收入比是判断房价合理性的主要依据,国际通行的房价收入比合理区间(4,6)是否适用于中国,一直是国内学者争议的话题。针对当前国内学者在房价收入比计算及其合理区间界定方面的缺陷,通过改进使其符合中国国情。在房价收入比计算及合理区间改进的基础上,对35个大中城市房价合理性进行评价,提出针对不同类型城市居民的购房支付能力采取分类调控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况伟大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房地产市场空间竞争模型,分别就coumot竞争和价格合谋情形,探讨了开发商的位置及其密度如何影响均衡开发量、房价和社会福利。本文的基本结论是:空间竞争决定了房价,而非房价收入比;市场决定的价格不一定为合理性价格;房价与市中心距离和开发商密度成反比;空间垄断是房价刚性的根本原因。因此,要将刚性房价降下来,政府一方面应将大项目拆分为小项目,促进竞争,另一方面应对空间垄断进行管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金清  周茂彬  
本文首先对国际通用的判断房价是否合理的房价收入比公式的缺陷进行了系统分析。然后,对其作了修正,给出了更加合理的分阶层房价购买力比公式。借助于新公式,本文对上海目前房价是否合理及上海房地产市场中的“低价房悖论”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哲  
本文在对房价收入比的定义、计算方法、修正因素以及标准房价收入比的科学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运用房价收入比判断房屋需求情况的缺点和不足,并以此为改进依据,提出了更为科学的计算合理房价的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义  
文章首先理性分析房价收入比传统测算方式存在的缺陷,有针对性的进行修正,主要是从按收入阶层进行划分测算、全面考察居民住房有效购买力、将经济适用房及高档住宅纳入房价收入比等三个方面进行修正,并提出相应的修正计算公式;然后采用武汉市的房地产统计数据,对武汉市居民住房承受能力进行衡量。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梁艳艳  杨巧  陈诚  
本文基于2005-2015年26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研究了收入分配、房价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引入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收入分配通过房价影响居民消费的机制。结果表明: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影响为负,收入差距的缩小有利于提升居民消费水平;房价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为正,房价上涨能通过财富效应提升居民消费水平;房价在收入分配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收入差距扩大会通过抑制房价减少居民消费,住房价格通过收入分配影响居民消费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7. 48%;不同地区收入分配、房价和居民消费的关系有所差异,房价在收入分配对居民消费影响的中介效应东部地区最强,中部次之,西部不存在中介效应。最后,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了改善收入分配状况、控制房价和促进居民消费的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