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08)
- 2023(8503)
- 2022(7042)
- 2021(6988)
- 2020(5768)
- 2019(13238)
- 2018(13093)
- 2017(25093)
- 2016(13335)
- 2015(15404)
- 2014(14920)
- 2013(14971)
- 2012(13983)
- 2011(12928)
- 2010(13270)
- 2009(12337)
- 2008(12268)
- 2007(11127)
- 2006(10126)
- 2005(9218)
- 学科
- 济(60317)
- 经济(60243)
- 农(45809)
- 业(42354)
- 农业(30334)
- 管理(28531)
- 企(20845)
- 企业(20845)
- 中国(20746)
- 方法(20472)
- 数学(18028)
- 数学方法(17912)
- 业经(16840)
- 贸(13803)
- 贸易(13792)
- 易(13596)
- 制(13488)
- 发(11349)
- 财(10706)
- 地方(10466)
- 银(10414)
- 银行(10410)
- 学(10200)
- 农业经济(10192)
- 行(10167)
- 体(10023)
- 融(10009)
- 金融(10007)
- 策(9921)
- 发展(9312)
- 机构
- 学院(196225)
- 大学(194451)
- 济(92279)
- 经济(90810)
- 研究(72525)
- 管理(72192)
- 理学(61528)
- 理学院(60908)
- 管理学(60105)
- 管理学院(59761)
- 中国(58601)
- 农(48678)
- 京(41364)
- 科学(40290)
- 财(38888)
- 农业(36839)
- 所(36318)
- 中心(33202)
- 研究所(32837)
- 业大(31344)
- 财经(30760)
- 江(29068)
- 经济学(28908)
- 经(28260)
- 范(27189)
- 师范(27024)
- 北京(26609)
- 经济学院(25944)
- 院(24002)
- 科学院(23244)
- 基金
- 项目(124514)
- 科学(98643)
- 研究(97651)
- 基金(91379)
- 家(79912)
- 国家(78820)
- 科学基金(66081)
- 社会(64435)
- 社会科(60646)
- 社会科学(60627)
- 基金项目(47500)
- 省(46570)
- 教育(43432)
- 编号(40402)
- 划(39004)
- 自然(38197)
- 自然科(37295)
- 自然科学(37285)
- 自然科学基金(36669)
- 资助(36626)
- 成果(33757)
- 部(29958)
- 农(29084)
- 发(28880)
- 重点(28100)
- 国家社会(27895)
- 课题(27507)
- 中国(26520)
- 创(26135)
- 性(25766)
- 期刊
- 济(111002)
- 经济(111002)
- 研究(63924)
- 农(54401)
- 中国(45309)
- 农业(37144)
- 学报(29477)
- 科学(28996)
- 财(27668)
- 大学(24022)
- 管理(23762)
- 教育(23351)
- 融(22872)
- 金融(22872)
- 学学(22511)
- 业经(22467)
- 业(18205)
- 财经(16461)
- 技术(16171)
- 经济研究(16138)
- 问题(16117)
- 世界(15290)
- 经(14356)
- 农村(13926)
- 村(13926)
- 农业经济(13743)
- 贸(12059)
- 经济问题(11321)
- 版(11208)
- 国际(10698)
共检索到3091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方纯
1983年冬季以来,随着国营农场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内蒙古、新疆、广东、湖南等省、区的国营农场,在联产承包到劳、到户的基础上,试办了一批职工家庭农场(以下简称家庭农场)。家庭农场的出现给国营农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活力,并显示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成林 屈书恒
家庭农场是符合农业及其生产活动根本特征的生产方式。基于中国基本国情和现实的中国式家庭农场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生产方式的家庭农场,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范畴,它的形成有其动力和阻力,其自身的效率发挥也受制于诸多因素。探讨中国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及其向现代的蜕变,首先要剖析家庭农场形成的动力,破解其形成的阻力。
关键词:
“三农”问题 家庭农场 农业现代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成林
基于皖中地区“小大户”的案例分析.研究了中国式家庭农场的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作为农业生产方式.“小大户”不仅实现了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而且使传统农民独立出来.成为“职业农民”。“小大户”的形成是农业生产及其组织方式变革的鲜活例证一方面.当前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下农地的流转及规模经营是完全有可能的;另一方面.农地的流转及规模经营有其生成的动力.但又确实存在一些因素制约着这一适当的农业生产方式的普遍生成。“小大户”的形成是政府(地方政府或村集体)推动和农民自发意愿锅合共同作用的结果.换言之.“小大户”形成的根本动力是农民对经济激励的自发性反应.而政府的作用则在于如何为这一生成扫清障碍.以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传岗
对国内对中国家庭农场界定,以农业部的标准最为权威,但这种界定以户籍、规模经营、收入、劳力为主要,这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不足。因为中国农业处于转型期,中国家庭农场界定必然是一个动态标准,因而家庭农场收入最大化、禀赋匹配最优化、收入均衡化与农场主素质化是度量中国式家庭农场的标准。因此,中国式家庭农场是指那些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有一定农学素养的农场主,对家庭禀赋与经营的农地坚持适度规模与收入最大化的农业经营组织。
关键词:
家庭农场 中国式 动态标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龚建文
2015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家庭农场发展。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金融支持家庭农场方面已进行了一些实践,取得了一定实效,但也存在着诸多困难。金融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难点家庭农场界定难。在家庭农场的认定过程中,认定标准不明确。地方政府涉及家庭农场登记注册的机构包括工商、农业、民政、国土等多个部门,各部门对于家庭农场的界定都有各自的考虑,难以形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白城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生厚良
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出现在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凸显了现阶段我国发展家庭农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白城市作为农业大市,积极探索、加快发展家庭农场,并将其作为农业转型升级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载体。目前,白城市在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已达到248个,从业人员达到1063人。为支持家庭农场健康有序发展,人民银行白城市中心支行加大指导和服务范围,涉农金融机构积极响应,加大金融创新支持力度,有效促进了当地家庭农场的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成林
基于皖中地区"小大户"的案例分析,研究了中国式家庭农场的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作为农业生产方式,"小大户"不仅实现了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而且使传统农民独立出来,成为"职业农民"。"小大户"的形成是农业生产及其组织方式变革的鲜活例证,一方面,当前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下农地的流转及规模经营是完全有可能的;另一方面,农地的流转及规模经营有其生成的动力,但又确实存在一些因素制约着这一适当的农业生产方式的普遍生成。"小大户"的形成是政府(地方政府或村集体)推动和农民自发意愿耦合共同作用的结果,换言之,"小大户"形成的根本动力是农民对经济激励的自发性反应,而政府的作用则在于如何为这一生成扫清障碍,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继冬
家庭农场是现代农业生产中最有效率的经营模式之一。文章对我国家庭农场概念及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家庭农场规模的经济效益、成本降低效益以及风险降低效益进行详细分析。该文通过构建规模效益分类模型,运用经济学均衡理论研究影响农场规模的主要因素,应用层次分析方法得到影响规模效益的因素。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农场的规模效益进行分类研究,为我国发展家庭式农场提供参考。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战平 陈宏毅
基于欧美国家农场的直观场景、产生历史等自然属性分析,农场是在一定规模的土地区域范围内进行商品性农产品生产经营及其必要生活活动的相对封闭独立、稳定的地理单元和一种生产经营组织方式。家庭农场是由家庭成员共享农场生产经营权利、共担风险责任,用家庭共同财产清偿生产经营债务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场制是不同国家、不同阶段有关农场的制度规范,体现农场的社会属性。中国由于特殊的历史、国情和制度,发展家庭农场不同于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欧美国家,将面临经营状态的稳定性差、风险高、永续生存的基础薄弱、行政主导的负面效应大等特殊问题。促进中国家庭农场持续健康发展要遵循"肯定但不夸大、扶持但不包办"的理性思路,制定实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郜亮亮 杜志雄 谭洪业
本文基于全国31省在2014—2018年监测数据,对家庭农场的农场主的年龄、教育水平等特征及变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农场主性别呈"男九女一"特征;农场主平均47岁;农场主学历教育水平方面,50%~60%为初中及以下,至少1/3为高中(中专或职高),10%左右为大专及以上(含本科和研究生);八到九成农场主接受再教育培训,平均每年接受3类培训;农场主平均有5~7年规模经营经历,但越来越多的没有规模经营经历和经历短的人成为农场主;近六成农场主有1种以上从业经历,他们至少有2种经历,最多的有6到9种经历;八成农场主是本村的,九成是本乡的。本文认为下一步应完善农业劳动力市场,健全农业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加快农业职业化步伐。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农场主 人力资本水平 从业经历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胡德
发展包容性金融,支持家庭农场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调查家庭农场的金融需求和金融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金融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现实障碍,并提出改善家庭农场金融服务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家庭农场 金融支持 包容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兆春
通过对河南省农业大市——周口市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调查,发现目前发展家庭农场受土地流转规模、资产抵押困难、保险力度有限、联结机制缺位以及对期货市场知识缺乏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并据此提出金融支持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制约因素 金融支持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吉恒 吴冬宇
通过对美国家庭农场金融服务体系进行分析,总结了美国信贷、保险以及期货产品对家庭农场发展支持的有益经验,提出建立健全中国家庭农场的金融服务体系,从金融机构服务、金融产品设计以及法律政策方面对中国家庭农场的信贷、保险、期货支持进行完善。
关键词:
家庭农场 金融支持 美国经验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兰勇 周孟亮 易朝辉
家庭农场已成为重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我国现有金融体系已不适应家庭农场发展需要,表现在信贷支持不足,农业保险和农产品期货发展滞后。本文以家庭农场信贷融资为例,运用Tobit模型探讨家庭农场信贷融资的影响因素。建议完善家庭农场发展相关政策,规范家庭农场内部管理,构建包括信贷、保险和期货等内容的多元化家庭农场金融支持体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田伟 谢丹 肖融
家庭农场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发展多年,根据自身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基本情况等因素的差异,各国或地区按照自身情况提出了符合本国或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的相关扶持政策。本文从财政支持、社会化服务、青年农场主培养、税收减免、本地采购、环境保护等方面对相关扶持政策进行归纳总结,希望能为中国家庭农场的平稳与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与经验借鉴。
关键词:
国外 家庭农场 扶持政策 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