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50)
2023(10777)
2022(8986)
2021(8237)
2020(6712)
2019(14896)
2018(14483)
2017(26156)
2016(13877)
2015(14828)
2014(14330)
2013(13687)
2012(12657)
2011(11420)
2010(11539)
2009(10856)
2008(10683)
2007(9869)
2006(8612)
2005(7413)
作者
(41762)
(34814)
(34664)
(32530)
(22295)
(16973)
(15260)
(13397)
(13210)
(12245)
(11777)
(11563)
(11393)
(10847)
(10825)
(10525)
(10446)
(10169)
(10019)
(9879)
(8779)
(8532)
(8366)
(8079)
(7968)
(7727)
(7602)
(7426)
(6888)
(6844)
学科
(53009)
经济(52933)
(45758)
管理(44244)
(39770)
企业(39770)
方法(21915)
数学(17342)
数学方法(17163)
技术(16411)
中国(15884)
(14625)
(14566)
(14290)
业经(14029)
技术管理(12233)
理论(11663)
(10868)
贸易(10860)
(10762)
(10553)
农业(9991)
(9480)
银行(9437)
(9288)
金融(9284)
(9025)
教育(8807)
(8669)
(8612)
机构
大学(207014)
学院(203153)
(82570)
经济(81081)
管理(77027)
研究(68442)
理学(67263)
理学院(66460)
管理学(65446)
管理学院(65055)
中国(49702)
科学(43655)
(42457)
(38064)
(37517)
(34562)
业大(32430)
研究所(31800)
财经(30678)
中心(30102)
(30099)
农业(29716)
(27943)
(27517)
师范(27126)
北京(26235)
经济学(26204)
(24018)
(23593)
经济学院(23461)
基金
项目(139471)
科学(110779)
基金(102728)
研究(98340)
(92817)
国家(91615)
科学基金(77784)
社会(65145)
社会科(61595)
社会科学(61577)
(54974)
基金项目(54558)
自然(50799)
自然科(49713)
自然科学(49692)
自然科学基金(48905)
(46912)
教育(45547)
资助(38936)
编号(36656)
(35418)
创新(32077)
重点(31940)
(30387)
成果(30031)
(29342)
国家社会(27556)
(27250)
科研(26804)
计划(26613)
期刊
(90103)
经济(90103)
研究(60297)
中国(40740)
学报(39574)
科学(34374)
(33551)
管理(30885)
(29838)
大学(29355)
学学(27758)
教育(25077)
农业(22047)
财经(16820)
(15843)
金融(15843)
技术(15453)
经济研究(14778)
(14605)
业经(14021)
科技(13155)
(12750)
问题(11885)
(11624)
技术经济(10329)
业大(9836)
(9632)
商业(9377)
(8841)
论坛(8841)
共检索到2978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绥生  
19世纪70年代以前,由于人类对史前社会研究的缺乏,早期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阶级的起源,原始社会的基本经济关系与社会性质,原始社会是否一开始就具有阶级社会特征,原始社会的婚姻家庭形式的演变规律,以及国家的产生途径等问题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有些认识甚至是错误的。摩尔根史前社会亲族制度研究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正确认识原始社会提供了珍贵史料和重要启示:氏族共产制是原始社会的根本特征,私有制只是在原始社会晚期才出现的;父权制是从母权制发展而来的,一夫一妻制个体家庭不是婚姻家庭制度的最初形式,而是婚姻家庭制度演进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马永全  
教师的阶级身份与资本主义制度密切相关。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了传统的以经济纬度对教师阶级的划分,认为在不断发展的资本主义条件下,应通过教师在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方面表现出的综合特征对教师的阶级身份进行识别。同时,西方马克思主义也认为专业化在促进教师阶层"升迁"的同时也具有使教师阶层"无产阶级化"的危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馨  
传统财政学尽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服务于计划经济,在市场化改革中必须被否定。马克思从对立统一角度看待政府与市场关系,并没有完全否定自由主义经济学说。市场化改革和公共化改革否定了"阶级财政论",和谐社会的提出对"阶级财政论"作了最后一击。"公共财政"是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财政、是社会公众的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制度。文章还分析了市场型财政的"公共性"与"阶级性"的关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嵩  
笔者分析了马克思的个人观念和阶级观念,认为马克思眼中的个人是自利和理性的,并结成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社会关系;他眼中的阶级是阶级成员间关系的总和,是阶级关系的承担者。马克思强调阶级成员间的关系及阶级关系产生自个人行为选择,个人利益和个人行为是阶级利益和阶级行为的基础,他是从个人入手构建阶级理论的。如果除去西方主流思想孤立的个人观念的教条,把方法论个人主义理解为从个人入手解释经济现象的原则,那么马克思阶级理论,符合方法论个人主义原则的本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可庸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一命题的确立,意义十分深远,它将在理论和实践上引起深刻广泛的影响;在理论上,它将引起整个“马克思主义”(原初的、后续的、现行的)理论体系(包括政治经济学、哲学、法学等)的大调整、大改革、大充实、大发展;在实践上,它将推进整个经济、政治、社会各个方面的体制改革,推进整个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大提高、大发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马艳  杨培祥  邬璟璟  李韵  
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如何处理好农民工问题及进一步发挥好农民工的作用,从根本上看,就需要对农民工的阶级属性和社会身份进行科学的界定,并让其阶级属性和社会身份朝着合理的方向转化。文章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基于农民工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对农民工的阶级属性和社会身份加以界定,认为我国农民工在阶级属性上属于半无产者,在社会身份则为半工半农,而后者是由前者所决定的。然后,文章利用2015年度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民工对自身阶级属性和社会身份的认同,并检验了上述理论观点。最后,文章将我国农民工未来发展趋势归纳为四种可能性,并指出我国农民工可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半工半农的身份和地位。因此,要妥善地处理好农民工问题,需要在政策设计上使农民摆脱现有的尴尬处境,朝着符合自身发展的方向转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何干强  
一个时期以来,理论界出现了马克思金融理论被边缘化、照搬当代西方资产阶级金融理论的倾向。党中央要求"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李济广和李枫著述的《当代金融理论的马克思主义评析》(吉林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以下简称《评析》)一书,正是一部评析当代西方资产阶级金融理论讹误的力作。全书基本观点鲜明,资料翔实,学术性强,有破有立。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许光伟  
《资本论》工资由主体论所规定:工资不仅是外在的壳——工资形式,也是内在的瓤——针对资本的批判,突出阶级关系当事人对于工艺者的系统支配性。《资本论》范畴学取决于经济理论的两面性:“资本的政治经济学”和“劳动的政治经济学”。工资既是资本的经济结果,也是资本的统治前提。马克思抓住“资本工资”这个论证中心,工资一般的理解维度据此定格为“阶级—统治—剥削—拜物教”这一模式。由于马克思的理论努力,《资本论》实质性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工资范畴学”,作为两重统一的规定性:算法工资(主体范畴)与雇佣工资(经济范畴)的统一以及阶级工资(劳动力社会价格)与市场工资(劳动力市场价格)的统一。《资本论》工资的系统实现论从中得以确认。一旦从资产者的权利意识的束缚中走出,“工资拜物教”即被瓦解,围绕生活资料安排的系统规划将替代对工资收入水平的单一追求。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乔琳  
“诺斯悖论”现象说明新制度经济学国家理论具有局限性,对它的批判需要追溯到方法论本身,即揭示个人主义方法论在进行制度分析时的理论困境。马克思主义国家二重性理论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方法论基础,阐明了国家阶级性与公共性之间本质与表象的关系,对国家的经济职能和经济作用进行了更为深刻的分析,指出国家能否有效促进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国家经济治理公共性与阶级性的一致程度。“诺斯悖论”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国家阶级性与公共性的矛盾,而不是什么悖论。国家二重性理论作为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应用和细化,对认识国家与经济的关系、把握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和当代价值。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齐学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蕴涵着国家的本质与职能、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国家政权的建设、国家治理的方式等国家治理理论,奠定了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指导下,历代党的领导核心基于中国国情和现实,尝试进行了不同模式的国家治理实践,经历了以"全能国家"为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中心的国家治理变迁,并最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中国化实践为国家治理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即必须从本国具体实际出发,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寿思华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阶级——无产阶级的严整的理论体系。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总目标是共产主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目标与马克思主义提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理想目标是一致的。因此,马克思主义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理论基石。文章从四个方面研究论述以马克思主义引领和指导人的发展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总目标:共产主义;(2)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需要消灭差别;(3)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4)不断推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必须实行两个最彻底的决裂。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维琳  
<正>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根脉,有着强大的感染力与教化作用。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当擅于应用文化媒介进行教育引导,促进人们思想意识、行为方式的规范发展,以取得良好的育人成效。由刘丽萍与蒋晓东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法创新研究》一书,立足新时代,深入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使命任务、方法结构和实践路径,总结出一系列科学实用的教育方式方法,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辉  
资本主义经历了产生、发展和衰落的不同历史时期,与之相适应的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经历了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等发展阶段。资产阶级经济学从重商主义到古典经济学,都将资产阶级财富来源看作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过,前者将资产阶级财富的来源归因于流通领域,后者则实现了将资产阶级财富原因的分析从流通领域转向了生产领域。从研究对象的确定来看,古典经济学从生产领域研究资产阶级财富的来源更接近于科学的研究对象。因此,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也达到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最高界限。庸俗经济学以资源稀缺和人类欲望无限为出发点研究资源配置,则远离了物质生产方式作为财富源泉这个科学研究对象,由此决定了庸俗经济学作为一个学...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艳  严金强  
积累的社会结构(SSA)学派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要流派之一,该学派秉承了马克思主义分析传统,以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为其核心方法,又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制度分析法,同时在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新背景下,大量运用统计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现代具体研究方法。SSA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不仅成就了SSA学派的理论创新,也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