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86)
2023(10158)
2022(8850)
2021(8170)
2020(7154)
2019(16464)
2018(16378)
2017(31388)
2016(17299)
2015(19670)
2014(19455)
2013(19418)
2012(18337)
2011(16870)
2010(17232)
2009(16594)
2008(17008)
2007(15906)
2006(13876)
2005(12722)
作者
(53503)
(44855)
(44563)
(42487)
(28487)
(21636)
(20155)
(17461)
(16894)
(16064)
(15306)
(15151)
(14587)
(14338)
(14233)
(14059)
(13594)
(13274)
(13167)
(13041)
(11203)
(11174)
(11077)
(10375)
(10266)
(10087)
(10049)
(9928)
(9145)
(9075)
学科
(75154)
经济(75065)
管理(55157)
(52102)
(44957)
企业(44957)
方法(35423)
数学(29630)
数学方法(29283)
(19688)
(19566)
(19215)
中国(18727)
业经(16752)
(15361)
技术(15285)
理论(14649)
(14466)
贸易(14459)
(13984)
地方(12581)
(12506)
银行(12463)
(12426)
农业(12272)
(11915)
(11907)
金融(11904)
财务(11890)
(11885)
机构
大学(267538)
学院(262521)
(107483)
经济(105187)
管理(98219)
研究(90020)
理学(83949)
理学院(82955)
管理学(81462)
管理学院(80957)
中国(68308)
(57074)
科学(56603)
(51273)
(48338)
(47378)
研究所(42856)
(41468)
中心(40789)
财经(40489)
业大(40437)
农业(38515)
(36495)
北京(36219)
(35235)
师范(34822)
经济学(33503)
(32633)
(31475)
经济学院(30093)
基金
项目(166171)
科学(129848)
基金(120433)
研究(118349)
(106446)
国家(105558)
科学基金(88884)
社会(74545)
社会科(70492)
社会科学(70470)
(64838)
基金项目(63173)
自然(58394)
自然科(57079)
自然科学(57052)
自然科学基金(56075)
(55333)
教育(55136)
资助(49842)
编号(47548)
成果(40041)
重点(37815)
(37302)
(36380)
(35310)
创新(34237)
课题(33159)
科研(32339)
教育部(31702)
计划(31067)
期刊
(120187)
经济(120187)
研究(79242)
中国(52083)
学报(46777)
(42685)
(41745)
科学(41033)
管理(37060)
大学(34711)
学学(32513)
教育(29534)
农业(28108)
(23526)
金融(23526)
技术(22068)
财经(21991)
经济研究(19341)
(19017)
业经(18876)
问题(16196)
(15795)
理论(14460)
技术经济(14329)
(14119)
图书(13855)
(13280)
实践(13113)
(13113)
科技(12637)
共检索到3975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蔡婧萌  
杠杆理论是反垄断法分析搭售行为的传统理论,主张通过搭售,企业可将其在结卖品市场上的市场支配力传导到搭卖品市场。但杠杆理论所主张的传导效果其实很难从现实案例中得到证明,而通过搭售对购买者进行价格歧视才是企业实施搭售的主要目的。本文对杠杆理论和价格歧视进行全面分析,指出价格歧视与搭售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搭售可能存在的损害竞争的情形,并提出在反垄断法下搭售行为应适用的分析方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徐晓静  
价格歧视是指经营者在提供相同商品或服务时不合理地实施差别价格的行为。基于对垄断行为复杂性的认识,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经验,我国反垄断法确定了对垄断行为进行合理分析的原则,以判断经营者实施的行为是否属于反垄断规制中的垄断行为,进而明确该行为是否具有排除、限制市场竞争效果。我国反垄断法的很多规范都不是对一种行为作简单的"是""非"判断,而是进行理性的效果分析。合理原则充分体现了反垄断法的复杂性和灵活性。因此,在反价格垄断执法过程中,要坚持合理分析原则,对经营者实施的某项具体行为不能简单地判定其是否构成价格垄断行为,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最终确定是否应当对其进行反垄断规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叶  
文章先从反垄断的角度对捆绑与搭售的市场竞争效应进行总结,再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归纳了有关捆绑和搭售理论发展中三个流派的主要思想和观点。基于经济学理论的梳理,文章最后从政府管理者的角度提出几点应对于捆绑与搭售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光耀  王文君  
本文从星巴克"价格歧视"事件出发,首先分析了价格歧视的构成要件,进而指出价格歧视通常反映着市场条件下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正常动机,在一般情况下是合法的,然后探讨了《反垄断法》适用于价格歧视行为的具体情形,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星巴克的行为并不构成支配地位滥用,不为《反垄断法》所禁止的结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文君   许光耀  
搭售在汽车行业市场上较为多见,具有损害汽车行业经济效率的风险。本文适用支配地位滥用行为调整方法对搭售行为进行反垄断法规制分析。根据搭售在整车销售市场和汽车售后市场中的具体表现,结合搭售行为一般调整方法,分析总结出汽车行业搭售行为反垄断分析的特殊性,并适用于案例分析。根据汽车行业搭售行为反垄断分析特殊性以及对案件中搭售行为人是否违法的分析过程,得出对我国汽车行业搭售行为规制的启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臧旭恒  尹莉  
本文对软件产业的搭售与掠夺性定价行为进行了法律和经济分析。在美国现行的反垄断法体系中,这是属于典型的滥用市场势力的两种行为。但在软件产业却不能凭借传统标准简单地把这两种行为归结为垄断行为,而应从产业本身的特点和竞争环境出发谨慎对待。如一味运用美国现行的反垄断法惩罚软件产业正当的竞争行为,只会从更大程度上抑制竞争,损害消费者福利。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反垄断法应该顺应经济和技术的变化做出相应调整。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廷涛  
反垄断法对价格歧视行为规制的核心要件是竞争损害。竞争损害因竞争主体所处的位置不同而区分为一线竞争与二线竞争。欧盟反垄断法理论及欧盟委员会指南虽肯定价格歧视的竞争损害适用经济效率标准,但欧盟法院未能践行以经济效率为基础的合理规则的适用,仍适用形式的准本身违法规则,体现了经济学的经济效率与法学对话的分离。我国司法实践应扬弃欧盟反垄断法形式主义保护竞争者的弊端,借鉴欧盟反垄断法指南及学者关于竞争损害认定所依据的经济效率理论,从而在价格歧视的反垄断法适用上恢复经济学与法学的对话。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莉  万光彩  
《反垄断法》语境中的价格歧视属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垄断行为之一。《反垄断法》对价格歧视规制存在认定标准不清晰、法律责任规制不完备、价格歧视行为合理抗辩和适用例外法律规制笼统粗略一系列问题;针对以上《反垄断法》对价格歧视规制的不足,建议在配套法规中明确价格歧视行为违法的法律要件和列举行为合理抗辩和适用例外事由。同时补充《反垄断法》中有关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法律责任规定,形成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完备法律体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宇  
对双边市场中的价格行为进行有效的反垄断法规制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理论和实践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双边市场中价格行为不同于传统市场的特征,着重阐述了双边市场价格行为在垄断行为中可能存在的表现形式,继而在现阶段我国反垄断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双边市场价格行为的反垄断执法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勇  
本文从近年来中国市场出现的若干价格联盟入手,阐述了市场机制中价格的重要作用,并分析了反垄断法关注价格的理由及其对价格问题的洞察和分析,最后结合中国市场经济和法律环境的特征,讨论了反垄断法视野中的价格问题,旨在澄清人们在价格问题上一些认识的误区.为《反垄断法》的正式实施做准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黎少鹏  李璞  
本文在系统回顾我国《反垄断法》实施五年以来所查处的价格垄断案件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我国价格垄断案件的特征,进而对价格垄断得以在我国市场上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并进一步针对性的提出了治理价格垄断行为的对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余东华  
实施歧视性定价策略是生产商在面对具有不同价格弹性的市场需求时获取最大化利润的常用手段。价格歧视压缩了经销商获利空间,侵蚀了消费者剩余,可能引致经销商之间的串货行为,进而引发生产商和经销商之间的纠纷。价格歧视和经销商串货都属于策略性商业行为,可能改变剩余分配状况和社会福利水平,限制公平竞争,扰乱市场秩序。本文首先分析价格歧视和经销商串货的主要动因、发生机制和福利效应,然后以诺基亚手机串货事件为例,结合反垄断法的相关条文,对价格歧视、串货和反串货行为进行反垄断分析。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龙柯宇  
建立在垄断杠杆理论基础上的知识产品搭售行为,兼具剥削性滥用和妨碍性滥用之性质,其实质乃是在结卖品市场上拥有足够市场力量的知识产权厂商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在对此种行为进行反垄断规制时,必须就结卖品和搭卖品之彼此独立性、是否产生封锁市场的反竞争效应、有无客观合理性等方面进行一一考证,以此方可提高反垄断执法的严密性和科学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宋怡欣  
垄断行为对《反垄断法》的"反制"反映出了一种特殊的制度现象,因为《反垄断法》所规制的对象往往具有强大的政治与经济背景,容易形成错综复杂的社会利益链而对反垄断法执法与司法产生"反制"。当垄断行为成为商业习惯时,过高的执法成本很可能将迫使《反垄断法》进行修改,从而形成《反垄断法》由应然法向实然法的进化。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晶  
当今反垄断法在考察转售价格维持时,应适用合理规则,而不是本身违法规则。这主要分为两个步骤:首先,考察转售价格维持的负面效果,如果没有这类效果,则直接推定不予禁止;然后,再对有此效果的行为进行效率考察,如果该行为产生的效率能弥补其负面效果,则也不受禁止,反之则应禁止。2013年我国发展改革委员会和上海市高等法院处理的三个转售价格维持案件,均没有完整准确地把握这一方法,这将不利于我国反垄断法的实践。基于反垄断执法的现实需要,我国今后应结合国外成熟经验和本土实际情况,尽早摸索出可行的规制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