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66)
2023(3533)
2022(3226)
2021(3047)
2020(2600)
2019(5938)
2018(5867)
2017(10995)
2016(6385)
2015(7728)
2014(8038)
2013(7577)
2012(7044)
2011(6398)
2010(6625)
2009(5731)
2008(5580)
2007(5219)
2006(4697)
2005(4151)
作者
(16545)
(13635)
(13326)
(12819)
(8776)
(6496)
(6418)
(5400)
(5298)
(5158)
(4726)
(4707)
(4499)
(4375)
(4300)
(4138)
(4082)
(3984)
(3982)
(3943)
(3743)
(3273)
(3273)
(3262)
(3213)
(3166)
(3165)
(3005)
(2833)
(2803)
学科
(19488)
经济(19347)
(18463)
管理(16728)
(14166)
企业(14166)
理论(9698)
中国(8675)
方法(8471)
业经(7005)
工作(6653)
教育(6450)
服务(6309)
(6091)
(5863)
教学(5804)
(5741)
技术(5419)
(5291)
(5018)
服务业(4877)
数学(4557)
数学方法(4449)
经济理论(4047)
社会(3998)
企业经济(3954)
(3896)
贸易(3892)
(3786)
学校(3747)
机构
学院(91206)
大学(85627)
管理(30179)
(29744)
经济(28721)
研究(26814)
理学(24995)
理学院(24678)
管理学(24181)
管理学院(24007)
(18709)
中国(18377)
职业(17609)
(17277)
师范(17203)
技术(16360)
(16118)
(15921)
科学(15851)
教育(13578)
师范大学(13562)
(13310)
(13182)
职业技术(12775)
技术学院(12523)
财经(12299)
中心(12081)
北京(12074)
研究所(11637)
(10976)
基金
项目(53407)
研究(47905)
科学(42677)
基金(34728)
社会(29264)
(28228)
国家(27843)
教育(26654)
社会科(26335)
社会科学(26321)
科学基金(24062)
编号(23798)
(23652)
成果(21293)
(19543)
基金项目(18030)
课题(17782)
(15834)
项目编号(14229)
资助(13447)
规划(13434)
自然(12791)
重点(12788)
(12707)
自然科(12529)
自然科学(12528)
(12382)
自然科学基金(12327)
(11772)
研究成果(11590)
期刊
(38430)
经济(38430)
研究(29899)
教育(29726)
中国(25758)
(13481)
技术(12560)
职业(11991)
学报(11937)
管理(11321)
图书(10691)
科学(10239)
大学(9672)
(8263)
学学(8203)
书馆(8145)
图书馆(8145)
(8082)
论坛(8082)
财经(7695)
技术教育(7646)
职业技术(7646)
职业技术教育(7646)
(6757)
(6385)
金融(6385)
经济研究(5443)
业经(5374)
农业(5137)
问题(4933)
共检索到1464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东  
社会服务工作是高职教师重要的职责。提高高职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是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和提升教师自身水平的需要。尽管高职教师的社会服务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需要各级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和鼓励保障措施、提高高职教师社会服务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戴南海  
服务社会是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支点,社会服务能力是高职院校教师的重要能力。现行激励机制缺位以及观念上的偏差,是制约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发展的主要原因。对此,应建立开放式的高职院校教师教育体制、采取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改变教师观念、树立教师"自我更新"的专业发展意识,以有效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建刚  唐振华  池云霞  
课程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改革具有工具价值属性,它并非终极目的,实施课程改革是为了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于社会政治、经济等发展。课程改革提高高职社会服务能力是一个递进表征的过程,体现在:课程改革通过建立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课程结构体系充实高职的内涵;以此为基础,课程改革对高职院校基础能力建设、师资队伍水平提高提出强烈诉求来推动高职实力增强;依靠内涵充实和实力增强,课程改革通过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习得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最终提高高职的社会服务能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蔡玉俊  赵文平  刘燕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是指在完成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基础上,为学校场域之外的科技成果推广、企业技术研发、生产实践指导等方面所提供服务的能力。其主要表现为技术服务能力、培训服务能力和文化服务能力。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发展需要政策制度层面给予"双师型"教师职责合理定位,学校层面构筑好"双师型"教师社会服务的机制和平台,教师层面不断增强自身的角色和职业认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范万年  
地方高职院校应将社会服务活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接。然而,目前地方高职院校开展的社会服务存在提供服务种类较少、人力资源不足、教学设备利用率低及服务企业意愿不足等问题。文章从积极组织行为学视角展开论述,认为高职院校应提高教师科研素质,夯实社会服务基础;培育师资队伍,营造向上的社会服务环境;健全管理机制,激发社会服务动力,以增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希望感和主观幸福感,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晓阳  
孵化高职教师的技术技能积累与社会服务能力是当前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向。针对高职教师技术技能积累与社会服务及其能力提升的体制机制、内容载体、途径方法等方面的问题,构建以动力系统、孵化系统、反馈系统等"三系统"为基本要件的高职教师技术技能积累与社会服务能力孵化器,注重合作机制、构建模型、实施路径等方面的操作,确保孵化器良好运作,有益于提升高职教师技术技能积累与社会服务能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邓志良  
没有教学,大学就不能称其为大学;没有科研,大学就不是高水平的大学;没有社会服务,大学就不是现代大学。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三大功能。高职院校以直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产业、行业培养各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办学宗旨,与普通高校相比,其社会服务的功能更为突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丁馨  
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是高职院校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关键,虽然日益受到重视,但仍然面临着服务功能异化、冲突因素较多、体制机制缺失的现实困境。那么,要实现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和推进内涵建设,必须建立教师社会服务政策导向机制、管理激励机制,激发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的动力;转变观念,增强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的责任感;搭建综合服务平台、职业培训与继续教育平台,畅通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的渠道;创新优化团队,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的辐射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全全  
本文从职教教师教学能力分析入手,重点探讨了提高职教教师教学能力的几种途径。文章提出,职业教育师资的能力结构具备"双重实践"和"双重理论"的特征,而提高职教师资培养培训总体水平的关键在于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职教师资培养与培训专享教学门类和专有培养序列,及构建融合职前培养、在职进修及继续教育于一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耿金岭  
增强高职院校的社会吸引力和经济贡献度,离不开其社会服务职能的充分发挥。而其服务活动范围、种类、方式等都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其提升服务能力的方法与路径也有别于其他院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玉春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经由量的扩张进入到质的提升阶段。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进一步促进高等职业学校办出特色,提升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对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能力进行分析,探讨提升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能力途径,对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玲青  苏江  
文章阐述了高等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内涵,指出了新时代高职院校在社会培训、技术服务、咨政咨询、文化建设和公益服务五方面的社会服务功能,进而提出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策略:建立激励机制,激发服务动力;加强专业建议,挖掘服务潜力;利用教学资源,增强服务活力;推进平台建设,发挥服务效力;开发社会培训,提升服务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林凌敏  李伟明  
本文在梳理大学社会服务职能历史沿革的基础上,指出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必要性,分析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深刻内涵,阐述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基本内容,并为高职院校科学、合理、高效地进行社会服务提供了相关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志强  唐军  
新时代,服务人民是高职院校的根本宗旨,服务国家是高职院校的家国情怀,服务社会是高职院校的社会担当,服务经济是高职院校的本质要求。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服务意识不强、服务内容单一、服务方式缺乏创新。文章提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途径:提高服务意识,改变"等靠要"的办学思想;拓展服务内容,丰富服务形式;创新服务方式,增强精准服务措施;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激发服务内生动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春娟  胡希冀  王伟伟  
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但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仍存在“地位低”“水平低”“待遇低”等偏见。基于高职院校教师开展社会服务视角,分析当前教师开展社会服务存在的认识不到位、能力不足、层次不高、支持力度不够等现实困境,从职业自信、职业精神、职业能力等方面提出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路径,并从工作机制、信息平台、激励政策等方面指出保障策略,以期通过教师展现良好的社会服务形象,以点带面,提升职业教育社会形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