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19)
2023(7608)
2022(6442)
2021(5714)
2020(4668)
2019(10340)
2018(9911)
2017(17569)
2016(10475)
2015(11859)
2014(12007)
2013(11481)
2012(10598)
2011(9625)
2010(10166)
2009(9539)
2008(9668)
2007(9204)
2006(8194)
2005(7688)
作者
(30435)
(25432)
(25385)
(24239)
(16196)
(12208)
(11480)
(9738)
(9700)
(9325)
(8819)
(8528)
(8492)
(8294)
(8102)
(7748)
(7626)
(7494)
(7488)
(7304)
(6717)
(6409)
(6134)
(5891)
(5812)
(5802)
(5679)
(5670)
(5213)
(5036)
学科
管理(36667)
(33782)
经济(33711)
(30494)
(26869)
企业(26869)
(14972)
(14043)
中国(12100)
方法(11629)
教育(10819)
理论(10567)
(10059)
业经(9879)
(9382)
数学(8812)
数学方法(8654)
(8614)
财务(8590)
财务管理(8566)
企业财务(8166)
(8088)
体制(7924)
(7905)
银行(7885)
教学(7525)
(7496)
(7358)
制度(7355)
(7350)
机构
大学(154182)
学院(152679)
(57467)
经济(55838)
管理(52762)
研究(52129)
理学(43840)
理学院(43325)
管理学(42578)
管理学院(42283)
中国(37377)
(32940)
(32909)
科学(29250)
(26405)
(25897)
财经(24591)
中心(22857)
研究所(22787)
(22655)
(22552)
师范(22362)
(21945)
北京(20880)
(20610)
业大(19945)
(19058)
技术(18229)
经济学(18011)
(17835)
基金
项目(94240)
研究(74919)
科学(73532)
基金(64980)
(55350)
国家(54819)
科学基金(46881)
社会(46099)
社会科(43540)
社会科学(43527)
(38864)
教育(38175)
基金项目(33351)
编号(32107)
(32039)
成果(28744)
自然(27659)
自然科(26982)
自然科学(26972)
自然科学基金(26485)
资助(25992)
课题(24581)
(23727)
重点(22128)
(21382)
(20244)
(20210)
(19995)
(19672)
项目编号(19605)
期刊
(72012)
经济(72012)
研究(53049)
中国(42273)
教育(33305)
(29049)
学报(23952)
管理(21534)
(21445)
科学(19998)
大学(19041)
学学(17319)
技术(15145)
(14458)
金融(14458)
财经(14068)
农业(13938)
(12127)
业经(10415)
经济研究(10069)
职业(9811)
(9298)
问题(8911)
(7888)
图书(7741)
(7697)
论坛(7697)
财会(7428)
(7341)
会计(7250)
共检索到2486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薛二勇  
传统的学术控制难以持续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质量机制构建成为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核心问题之一。首先,需要明晰博士培养质量机制的构建原则,培育质量文化;其次,需要清楚博士生培养质量机制的组织架构,形成质量机构;最后,需要了解博士培养质量提升的评估模式,进行质量评价。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机制是把质量文化嵌入到组织架构,不断地评估与改进质量的系统过程。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郭日修  
基于作者培养博士生的实践,提出了对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看法,包括如何评价博士生培养质量,选拔素质好有发展潜力的培养对象,慎重选择研究方向和学位论文课题,建立正确的导师与博士生的关系,严格要求、严把博士生培养质量关等。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余寿文  林功实  刘颖  
加强博士生教育工作 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余寿文,林功实,刘颖我国自实施“学位条例”建立博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以来,通过十多年的实践,我国的博士生教育从起步到形成,培养规模从小到大,培养质量逐步提高,取得了重要的进展。至1994年底,已为国家培养了18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章丽萍  金科剑  
作者简略分析了 2 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要求 ,从实施优质生源工程 ,拓宽专业面培养、发挥学科群优势、重视德育工作四个方面着手 ,以促进博士生培养质量全面提高。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汤钊猷  
谈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关键●汤钊猷我前后共培养24名硕士和博士生,其中已经和马上毕业的共19名,包括博士生8名,现有在培博士生5名。经过近10年的实践,我感到博士生教育的意义重大,而提高博士生水平的关键则在于博士生导师自身的素养。提高博士生教育质量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余寿文  龚克  林功实  郑燕康  
本文结合清华大学多年来博士生教育的实践,从建设世界第一流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的角度出发,提出当前在博士生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实际工作中应当注意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即处理好数量和质量的关系,以提高质量为工作重心;处理好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关系,以博士生培养为结合点;处理好“创新”和“跟踪”的关系,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处理好“专精”和广博”的关系,注意拓宽博士生的科技视野;处理好工程技术成果和发表科技论文的关系,促进更多高水平论文的发表和处理好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关系,使博士生导师真正担负起全面育人的重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顾秉林  
作者指出,当前博士生培养中存在着创新意识薄弱、生源质量欠佳、师生投入不足、管理尚需改进等四个问题。因此,应该在推进招生改革,吸引优秀生源;实施筛选制度,确保培养质量;加强学术交流,营造创新氛围;推进教学改革,培养创新能力;明确导师职责,加强队伍建设等五个方面做出进一步的努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收阁  曹秉刚  
重视课程学习优化知识结构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王收阁曹秉刚博士生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肩负着实现振兴中华宏伟战略目标的历史使命。要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与发达国家著名大学博士生培养接轨,在21世纪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机遇和严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则温  郝丽萍   张君  
作者通过分析1999~2001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产生背景,探讨影响博士生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全国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等学科水平较高的学科是产生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基地,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审核增列的博士生导师是目前培养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主体力量,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人数占博士生指导教师的比例很低,但培养出40%以上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充分说明只有高水平的学科点、高水平的博士生指导教师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博士生。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钟颀  
认为当前我国博士生教育的规模偏大以及培养机制中的"大锅饭"因素,是影响博士生教育质量提高的主要障碍。仅靠加强管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将规模控制在合适范围内,实施"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以科研项目经费为引导的导师资助制",才是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曹在礼  郑兰哲  
成立以导师为首的博士生指导小组对博士生进行指导,是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作者结合博士生培养的实践,深入分析了导师个人指导博士生存在的弊端和局限性,论述了成立以导师为首的博士生指导小组的必要性,阐明了博士生指导小组的组织形式、相应职责,总结了实际效果。成立博士生指导小组是保证博士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规范,同时也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侯光明  
结合学科建设和博士生培养的体会,提出并论述了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应重点处理好的四个关系,即:育人与研究并重、学习与学术相长、科技与人文交融、教师与学生共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锋  
当前,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我国博士生教育最大的问题在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力度不够大、效果不够明显。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提高博士生教育质量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一、创新能力是衡量博士生教育质量的核心指标什么是博士生教育质量,如何衡量博士生教育质量,一直是教育界所关注的问题。有学者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对质量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玉安  邹振惠  
瑞典的博士生教育,以其鲜明的特点和显著的成绩为世人所关注。瑞典的经验虽然不可能为我国的博士生教育提供一个现成的样板,但瑞典的许多做法,例如在宏观调控上既强调社会发展的长远需求又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培养过程中既重视基础课程,又重视实际科研能力;在培养口径上既强调“渊”,又强调“博”等等,所有这些对于改进我国的博士生培养工作显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郑南宁  
从科学研究工作的本质入手,谈了应以科学精神来培养博士生的想法,提出“是否发表论文不是评价博士学位论文的惟一方式“这一命题,同时还指出应以科学精神来统领导师队伍建设及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