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33)
- 2023(4362)
- 2022(3381)
- 2021(3190)
- 2020(2295)
- 2019(5216)
- 2018(4981)
- 2017(9204)
- 2016(4943)
- 2015(5401)
- 2014(5312)
- 2013(5221)
- 2012(4614)
- 2011(4290)
- 2010(4386)
- 2009(4193)
- 2008(4238)
- 2007(4110)
- 2006(3615)
- 2005(3341)
- 学科
- 济(19504)
- 经济(19489)
- 管理(15185)
- 业(15098)
- 企(11422)
- 企业(11422)
- 农(11108)
- 贸(7804)
- 贸易(7796)
- 易(7657)
- 业经(6402)
- 方法(6368)
- 中国(6097)
- 农业(5246)
- 产品(5075)
- 理论(4811)
- 地方(4600)
- 制(4529)
- 学(4513)
- 数学(4500)
- 数学方法(4434)
- 市场(4315)
- 教育(4105)
- 财(3914)
- 出(3838)
- 农产(3675)
- 农产品(3675)
- 银(3589)
- 银行(3587)
- 和(3499)
- 机构
- 学院(76241)
- 大学(73521)
- 济(30100)
- 经济(29497)
- 管理(26777)
- 研究(24040)
- 理学(22429)
- 理学院(22182)
- 管理学(21878)
- 管理学院(21728)
- 中国(18403)
- 京(15216)
- 科学(14669)
- 财(14390)
- 江(12163)
- 所(12050)
- 范(11857)
- 农(11835)
- 师范(11785)
- 财经(11237)
- 中心(10804)
- 研究所(10754)
- 经(10074)
- 业大(10004)
- 州(9994)
- 北京(9696)
- 农业(9229)
- 师范大学(9133)
- 经济学(9029)
- 院(8705)
- 基金
- 项目(46295)
- 研究(37856)
- 科学(36458)
- 基金(31741)
- 家(27010)
- 国家(26719)
- 社会(23594)
- 科学基金(22517)
- 社会科(22343)
- 社会科学(22336)
- 省(19522)
- 教育(17262)
- 编号(16449)
- 基金项目(16069)
- 划(15761)
- 成果(13782)
- 自然(12610)
- 自然科(12294)
- 自然科学(12293)
- 资助(12168)
- 自然科学基金(12067)
- 课题(12051)
- 发(11128)
- 重点(10671)
- 年(10166)
- 创(9924)
- 部(9835)
- 性(9809)
- 项目编号(9762)
- 国家社会(9416)
共检索到1183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蒋楠
提升山西潜力产品附加值需要考虑四个方面问题 ,即端正经营思想 ,注重产品创新 ,建立企业文化 ,弘扬企业形象 ,尽快实现山西省潜力产品企业的二次创业
关键词:
潜力产品 产品附加值 企业文化 企业形象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大陆
所谓高附加值,通常是指“投入产出”比较高的产品。其技术含量、知识密集度、魅力价值等,比一般产品要高出许多,因而市场升值幅度大,获利高。比如,一台普通机床,由于加装了微电脑控制系统而成为身价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卢润德
本文在对产品附加值的概念、性质及分类的研究基础上,探讨了创造产品附加值的各种可能途径,指出了企业在选择提高产品附加值途径及其手段的决策中需要把握的依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月平
论高附加值·孙月平一、高附加值的含义“附加价值”一词目前在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美国《现代经济词典》中把附加价值称为“制造价值”,解释为:制造价值是商品价值和生产商品时所用的原材料或供应品费用之间的差额。可以从销售收入中减去原料、零件、供应品、燃料...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富余 王大为 陈晓云 孙大为 吕立涛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坚持立足于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辽宁省是国家粮食主产省份之一,文章分析了辽宁省粮食生产现状及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了提升粮食生产潜力的主要途径与对策。
关键词:
粮食生产 水土资源 农业科技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厉无畏 王玉梅
通过对上海工业的增加值率常年较低的原因分析,本文认为忽视产业发展的文化因素和产品的文化竞争力,是上海前一阶段产业发展的软肋。指出产品的经济价值越来越取决于以文化为底蕴的观念价值。上海应以文化打造品牌,走品牌竞争之路,并加大文化产业发展步伐,提高文化对上海新一轮发展的贡献率。
关键词:
工业附加值 产业文化化 文化产业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良辅
我国轻工业产品是我国出口的主力军,目前大都是劳动密集型的产品,附加值很低,换汇率低,经济效益差。当然,从近期看,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是必要的。但从长远看,为了使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能站住脚,为了开发一批国际名牌产品起到出口的先锋作用,必须开发高附加值产品。从国内市场看,要回笼更多货币,提供更多有效供给,也应该努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因此,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是摆在轻工战线面前的一个战略任务,关系到轻工业的振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吕萍 徐鑫林
通过对农民工家庭房价收入比的测算,揭示其城市住房购买力不足问题和存在的区域差异,探索提升其住房购买力的途径和政策建议。利用统计数据和实地调研数据的测算,揭示了我国部分省市农民工家庭房价收入比过高,城市住房负担过重的问题。通过对农民工家庭的收入构成成分的分析,发现农民工家庭的财产性收入占比过低,沉淀于宅基地和住房的财产基本未得到显化。结合浙江省德清市、湖南省浏阳市典型农村发展实践的调研数据,认为运用市场手段盘活宅基地及存量农房,能够显著提高农民工家庭的住房购买力。研究结论:农民工家庭房价收入比普遍过高且存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吕萍 徐鑫林
通过对农民工家庭房价收入比的测算,揭示其城市住房购买力不足问题和存在的区域差异,探索提升其住房购买力的途径和政策建议。利用统计数据和实地调研数据的测算,揭示了我国部分省市农民工家庭房价收入比过高,城市住房负担过重的问题。通过对农民工家庭的收入构成成分的分析,发现农民工家庭的财产性收入占比过低,沉淀于宅基地和住房的财产基本未得到显化。结合浙江省德清市、湖南省浏阳市典型农村发展实践的调研数据,认为运用市场手段盘活宅基地及存量农房,能够显著提高农民工家庭的住房购买力。研究结论:农民工家庭房价收入比普遍过高且存在地域差异,过高的房价收入比与农民工家庭较低的财产性收入相关,显化农村宅基地和农房财产,利于实现城乡土地"同地、同权、同价",也有助于实现农民的财产权,提高其城市住房购买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世荣 王晖 李海奎 余振 栾军伟
增强森林固碳增汇能力是减缓大气二氧化碳(CO_(2))浓度上升和全球变暖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我国“碳中和”战略目标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文献分析法和模型模拟,系统阐述了我国森林碳储量与碳汇现状、动态变化及潜力提升途径。根据中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测算的森林植被碳储量近5年平均年增长0.152 Pg C。2000s-2010s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量约为229.7 Tg C yr~(-1),其中森林植被(指乔木林)碳储量增加约为150.6 Tg C yr~(-1),约占整个陆地生态系统植被碳汇量的65.6%。在过去70年里,中国森林已从碳源变为逐渐增强的碳汇。当现有森林面积保持不变的情景下,相比2000s-2010s时段,2030年后现有乔木林的生物量碳汇将有所下降;如果森林面积未来持续增加,2030年-2050年中国新增乔木林的碳汇量仍将呈增加趋势。在全球变化背景下,气候变化及其引发的风险(极端干旱与热浪事件、森林火灾、病虫害等)可能会削弱森林碳汇功能。为维持和提升森林碳储量和碳汇潜力,需要采取森林碳储与碳汇双增和森林碳汇与木质林产品碳库协同提升的策略,从保碳、增碳、扩碳和碳资源化利用的汇转移等四个途径对森林资源实施保护修复、精准绿化、科学经营与合理利用和多时空尺度的优化布局,同时重视森林土壤碳库增汇的长期效应。在林业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框架下,森林碳汇潜力提升未来研究的优先重点是科学推进国土绿化适宜造林地和树种选择,森林经营增汇的技术,森林碳储、碳汇协同提升与木质产品库的碳汇转移与存续的时空配置优化模式,森林土壤固碳增汇机制以及潜力研究,准确评估我国森林碳汇对实现国家“碳中和”目标的贡献及其时间表和路线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茹振钢 冯素伟 李淦
黄淮麦区是中国冬小麦的主产区和高产区,对中国小麦生产以及国家粮食安全起着重要作用。针对中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以及耕地资源非农化、耕地利用非粮化的发展现状,指出未来提高小麦总产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单产。要充分挖掘小麦高产潜力,培育高产品种是进一步提高单产的重要途径。文章根据黄淮麦区的生产条件及生态特点,分析不同时期高产品种产量结构的发展变化趋势,指出在大田条件下实现小麦高产潜力,千粒重与穗粒数并重是小麦新品种的发展方向。并从机械化生产对品种的要求出发,探讨了黄淮麦区小麦高产品种的高产空间与创育思路,提出进一步挖掘黄淮麦区小麦品种高产潜力的有效途径:(1)小麦高产潜力的实现,应重新认识和定位穗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蔡承智 陈阜 徐杰 梁颖
本文分析了迄今为止学术界对如何提高作物产量潜力方面的研究 ,重点指出作物的种植效益已经开始下降 ,进一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产量潜力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 ,作物的产量潜力是有极限的 ;提出了作物产量的“系统潜力”理念 ,将提高作物产量潜力的途径归纳为育种手段、栽培措施、优化投入、控制逆境和改善环境 5个方面
关键词:
作物 产量 潜力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杨敏
在产品的原始价值都处于同质和饱和的状态下,商家更注重通过产品包装外观的设计来增强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以优秀的包装设计赋予产品附加值或高附加值和利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易维希 李一平
走出“中低产田改造”的误区──兼论中、高产田增的潜力、效益及途径易维希,李一平当前,“中低产田改造”无论作为口号或措施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农业部在《关于到2000年新增500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意见》中明文提出,国家对农业投资应主要用于“中低产田改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