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70)
- 2023(8168)
- 2022(6873)
- 2021(5989)
- 2020(4982)
- 2019(11011)
- 2018(10822)
- 2017(20980)
- 2016(11204)
- 2015(12546)
- 2014(12704)
- 2013(12578)
- 2012(11990)
- 2011(11286)
- 2010(11798)
- 2009(11428)
- 2008(11076)
- 2007(10465)
- 2006(9652)
- 2005(9173)
- 学科
- 济(69751)
- 经济(69666)
- 管理(41174)
- 业(30975)
- 企(26966)
- 企业(26966)
- 方法(19248)
- 地方(17719)
- 财(17389)
- 数学(16135)
- 数学方法(16045)
- 中国(15815)
- 制(15640)
- 业经(13998)
- 地方经济(12542)
- 农(12202)
- 学(12067)
- 体(11950)
- 融(10229)
- 金融(10226)
- 环境(9950)
- 银(9655)
- 银行(9650)
- 行(9302)
- 体制(9250)
- 经济学(8415)
- 财政(8217)
- 理论(8201)
- 和(8195)
- 务(8107)
- 机构
- 大学(177595)
- 学院(175330)
- 济(86564)
- 经济(84965)
- 管理(63432)
- 研究(63294)
- 理学(52915)
- 理学院(52340)
- 管理学(51807)
- 管理学院(51437)
- 中国(48321)
- 财(44806)
- 京(36445)
- 财经(33527)
- 科学(32814)
- 所(31272)
- 经(30101)
- 经济学(29085)
- 江(28239)
- 研究所(27336)
- 中心(27313)
- 经济学院(25627)
- 财经大学(24427)
- 北京(23336)
- 范(22617)
- 师范(22481)
- 院(22151)
- 州(21693)
- 农(20673)
- 省(18965)
- 基金
- 项目(103066)
- 科学(82466)
- 研究(80140)
- 基金(76379)
- 家(64288)
- 国家(63759)
- 社会(55580)
- 科学基金(55093)
- 社会科(52762)
- 社会科学(52750)
- 基金项目(38999)
- 省(38867)
- 教育(36021)
- 划(31951)
- 编号(30866)
- 资助(30804)
- 自然(30775)
- 自然科(30005)
- 自然科学(29999)
- 自然科学基金(29478)
- 成果(27621)
- 制(26083)
- 部(24195)
- 国家社会(24104)
- 重点(23447)
- 发(23236)
- 课题(22648)
- 教育部(21767)
- 性(21644)
- 人文(21092)
共检索到2897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德平 杨小玲
政府规制的作用主要是补充市场失灵,纠正因市场失灵引起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因而经济发展离不开政府规制。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克服现存的规制障碍,建立和完善新的政府规制,才能很好地推进。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经济发展 规制障碍 政府规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云燕
循环经济是对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是在环境资源稀缺的情况下,追求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率目标。传统市场经济中的环境资源配置存在市场失灵,需要政府的制度安排加以矫正。政府是推动循环经济运行和发展的责任主体,完善的市场机制是推动循环经济运行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市场机制与政府行为的耦合能够产生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最佳效应。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运行机制 市场机制 政府行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云燕
本文分析了市场机制的内涵及其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阐明了政府行为的根源、作用及其局限性,论证了政府行为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主导意义,探索了市场机制与政府行为的关系,提出了市场机制与政府行为的有机结合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市场机制 政府行为 有机结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单宝
政府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采取必要的政府政策以促进循环经济在正确的轨道上发展。以经济过程排放的废弃物数量为主要指标,可以把循环经济的发展进程划分为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废弃物排放量减少和废弃物“零排放”三个阶段,由此采取相应的政府政策。从构建循环经济生态系统出发,可以把循环经济分解为可操作的生态企业、生态工业园和生态社会三个层次,由此采取相应的政府政策。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政府政策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志荣 陈雪梅
近几年来,制度创新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制度创新的效果取决于政府与企业在博弈过程中所需的激励相容条件。在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承担着公益者、策划者和仲裁者的责任,企业则承担着减少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责任。笔者通过对政府与企业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博弈分析,探求信息不完全条件下二者之间实现良性互动的实施机制。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制度设计 博弈均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虢亚雪 韦冉
文章论述了发展循环经济背景下政府职能的转变,首先从理论上分析政府职能转变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然后把政府职能定位在政府主导、公共服务两方面,在当前形势下,政府应完善宏观调控、强化公众参与,加强规划职能、调节职能、协调职能、保障职能、培育职能。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政府职能转变 公共服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魏翔 朱德良
在旅游经济中,由于旅游业自身的特点,从世界各国来看,都或多或少存在政府对旅游经济的规制行为。本文笔者拟从公共选择和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在分析旅游规制存在性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旅游规制不是单方面表现在对市场的规制,还表现在对政府自身行为的规制上,其目的决不是要限制市场机制的运行,而是为了使市场机制能更有效地运行。最后结合旅游业的实际和相关理论探讨了旅游规制的作用点。
关键词:
公共物品 规制俘虏 租值耗散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云燕
市场机制和政府行为在经济运行和发展中均具有重大的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两者既存在自身不可克服的缺陷,又存在相互的功能互补。其耦合能够产生最佳的经济效果。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政府的推动和市场的作用,更需要市场机制与政府行为的耦合。政府的作用在于通过恰当的制度安排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而市场的作用在于如何在这种制度的规制下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市场机制 政府行为 耦合效应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严晓
当前,我国展览业面临信息不对称、市场进入壁垒、过度竞争和产业危机等挑战。结合展览业发展实际情况,加强政府规制,建立健全规制法律体系,完善管理协调机制,实施"产业集团化、品牌战略化"发展策略,引入放松经济性规制,走松紧相结合的道路,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
展览业 政府规制 竞争力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唐若霓
战后,日本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总结其经验,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在微观经济改革领域确立并实施了一整套符合国情,以市场竞争机制与政府直接规制制度有效结合为主要内容的管理办法。从某种意义讲,这是日本有别于西欧和美国,取得经济高速、持续增长的真正支撑点,也是日本政府发展经济最有特色的经验之一。所以,什么是政府对经济的间接规制和直接规制?它又如何同市场竞争机制相互配合,协调经济高效益、低成本地运转?政府规制政策与产业政策、企业组织形式、市场表现形态有哪些关系?植草益先生的《政府规制经济学》是迄今为止比较全面系统回答上述问题的研究专著。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国庆 刘骏民
货币的虚拟化打开了经济虚拟化的大门,自由放任主义和政府失灵是经济虚拟化的重要推动力。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虚拟经济的全球化,美国的债务经济循环将全球经济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并为虚拟经济的发展不断注入流动性。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经济的过度虚拟化,导致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不断累积和放大,最终导致金融系统的崩溃。保持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适当比例,加快金融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合理界定市场与政府的边界,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经济虚拟化 金融危机 市场失灵 政府失灵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宋胜洲
本文试图在简要介绍现行西方政府规制理论的基础上,对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规制的外延进行适当拓展,将政府对有关国际性的经济活动的管理行为纳入到政府规制的理论框架之中,以期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WTO的规则下探讨政府规制的可操作空间与具体操作方法和程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宏昌 于永坤
政府在经济规制中的"失位"与"越位"问题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突出问题,需要认真地研究。从政府经济规制"失位"与"越位"的主要表现、原因及政府经济规制的准确定位等三个方面来深入研究该问题。
关键词:
政府 经济规制 定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贾俊雪 罗理恒 顾嘉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其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本文以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政策为契机,从要素配置视角构建一个相对统一的分析框架,剖析了地方政府环境规制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机理及其蕴含的理论内涵。研究表明,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总体上有利于遏制环境污染的同时,会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产生弱“U”型(近乎“L”型)影响;这体现在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政策对地级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随着规制力度增加,不利影响明显减弱、趋于消失。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分析也得到了类似结果,为基准结论提供了良好的微观证据支持。这表明地方政府环境规制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可较好地实现“鱼与熊掌兼得”。要素配置机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地方政府环境规制会影响企业自融资机制,进而对要素配置效率产生弱“U”型影响。本文对于完善地方环境治理以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