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47)
2023(5395)
2022(4446)
2021(4096)
2020(3439)
2019(7503)
2018(7618)
2017(14225)
2016(7794)
2015(8825)
2014(9124)
2013(8757)
2012(8119)
2011(7594)
2010(7687)
2009(7360)
2008(7306)
2007(7006)
2006(6335)
2005(5574)
作者
(23611)
(19566)
(19370)
(18410)
(12284)
(9266)
(8996)
(7573)
(7572)
(7096)
(6787)
(6568)
(6544)
(6290)
(6270)
(5828)
(5807)
(5648)
(5568)
(5511)
(5083)
(4826)
(4712)
(4592)
(4484)
(4446)
(4319)
(4297)
(4025)
(3938)
学科
(29030)
经济(28875)
管理(23320)
(19849)
(18751)
企业(18751)
方法(10811)
理论(10472)
(10427)
(10423)
中国(9832)
(8834)
业经(8714)
(8520)
(8398)
教育(7358)
(7171)
数学(6199)
数学方法(6107)
(5576)
财务(5548)
财务管理(5534)
(5274)
企业财务(5273)
银行(5259)
地方(5100)
(5055)
金融(5047)
(5031)
农业(4958)
机构
大学(119319)
学院(116772)
(41879)
研究(40937)
经济(40758)
管理(40054)
理学(33351)
理学院(32909)
管理学(32263)
管理学院(32016)
中国(30098)
(26173)
科学(25190)
(23307)
(21145)
(19491)
(19065)
(19009)
研究所(19000)
师范(18886)
中心(17796)
财经(17694)
北京(16620)
业大(15874)
(15827)
(15288)
师范大学(15042)
农业(14654)
(14361)
技术(13130)
基金
项目(71619)
科学(55716)
研究(55713)
基金(50314)
(43604)
国家(43145)
科学基金(36029)
社会(36022)
社会科(32729)
社会科学(32715)
(28011)
教育(26372)
基金项目(25669)
编号(23988)
(23973)
成果(22234)
自然(21255)
自然科(20728)
自然科学(20719)
自然科学基金(20359)
资助(19921)
课题(17324)
重点(16202)
(15848)
项目编号(15151)
(14794)
(14545)
(14361)
(14326)
国家社会(14233)
期刊
(54500)
经济(54500)
研究(38720)
中国(27919)
学报(22351)
教育(21209)
(20831)
(17844)
科学(17818)
大学(16846)
管理(15572)
学学(15084)
农业(11438)
财经(10594)
图书(10534)
技术(9646)
(9152)
金融(9152)
(9150)
业经(8542)
经济研究(8315)
书馆(8096)
图书馆(8096)
(7174)
问题(6966)
(6303)
论坛(6303)
社会(5710)
职业(5632)
(5561)
共检索到1889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汪琼枝  
按贡献分配是当前进行分配制度改革的一项基本原则。按贡献分配把人放在分配的视域之中,将人作为基本的分配依据,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和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自由,体现了人的存在状态的真实性;生产资料所有权只能作为分配的前提,而不能是分配的依据;当前坚持按贡献分配要坚决反对按身份进行分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振国  
本文认为,按贡献分配将劳动与其他非劳动要素统一于生产要素,将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统一于社会贡献,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统一于按贡献分配。这一原则体现了经济国际化、市场化等时代性,把握了按贡献分配规律的必然性,是我国分配理论与时俱进地创造性发展。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杨震澎  
企业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取决于你的人才数量与质量。为此,如何吸引和留住所需要的人才并发挥作用,就成为了每个企业管理者煞费苦心的事。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朋  
"以人为本"是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在民族院校,应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自觉地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而在装潢设计专业教育教学活动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应具体体现在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理论结合实践,培养创新型实用人才;做好学生真正的导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善于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以及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等方面。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遐见  
按贡献分配是在全社会中各种生产要素以其对社会财富增长的业绩而相应获取报酬的方式 ,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而成的社会化分配模式。构建和实施按贡献分配机制 ,可完善国民收入分配体制 ,充分发挥各要素主体的价值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范新成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是要素财富论和生产要素所有权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有利于调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搞活国企、有利于推进市场经济的进程。生产要素贡献的度量应坚持市场化原则,以要素的稀缺程度和贡献率作为分配的尺度。确立和实行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路径选择:微观基础再造、健全完善市场体系、法规政策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巴特尔  
如何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是学校教育长期关注的重大现实课题。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要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必须防止德育概念的泛化 ,凸现德育目标的超越性 ,彰显道德教育的实践特征 ,关注学生的主体需要 ,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 ,并充分发挥“乐”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蔡继明  曹越洋  刘乐易  
本文旨在从理论上阐明数据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价值基础,以期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报告精神,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本文首先借助广义价值论框架,依次分析了数据要素的使用对劳动生产力、综合生产力和比较生产力的提高所产生的影响,进而依据比较生产力与价值量正相关原理,论证了作为非劳动生产要素之一的数据要素可以提高部门单位平均劳动耗费创造的价值量,从而揭示了数据要素参与价值创造的途径。其次,在阐明数据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价值基础后,本文构建了引入数据要素的功能性分配模型,分解出数据要素对价值创造所做的贡献以及相应地参与价值分配的份额,强调数据要素的报酬应与数据要素对价值创造所做的贡献相一致。最后,本文具体分析了数据要素的产权界定与分配机制。数据要素的价值是通过数据价值链不同环节与其他要素相结合实现的,接入各环节的每一方在这几个环节中有对数据要素的使用权,收益权按照其接入环节时控制数据使之收益增值的部分得到分配,并强调数据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必须借助于一个完备有效的要素市场才能实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爱平  刘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新阶段,赋予了以人为本新的内涵。文章梳理了中国20世纪80年代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论战,结合新的时代背景,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提出社会主义生产劳动新内涵;依据生产劳动新内涵重新表述与之吻合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新论,以987—2007年中国政治经济学国民收入账户计算结果及收入分配状况为例,研究以人为本的来源和新内涵。文章认为,应以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生产观,从民生生产观、民本分配观、民权交换观和民计消费观来构建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方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种项谭  种项戎  刘春梅  
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界还存在很多争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提出,对于我们深入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以及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鲁黎明  
“以人为本”是图书馆工作与图书馆建筑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重视对图书馆读者与馆员的隐私保护是体现该理念的重要方面,也是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为此要提高图书馆内部空间的私密性。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卫 ,李建民,于学军,周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